筆記本端CPU天梯圖:
來源:極速空間官方
筆記本 CPU 的命名看似複雜,實則有規律可循,不同品牌(Intel、AMD)的命名邏輯雖有差異,但核心都是通過前綴、數字、後綴來區分性能定位、代際和適用場景。以下是詳細的命名含義圖解:
一、Intel 酷睿 CPU 命名規則
i7-13700H爲例
i7 - 13 700 H
↑ ↑ ↑ ↑
系列 代數 性能等級 後綴(功耗/場景)
系列(前綴):定位基礎性能
i3
:入門級,滿足日常辦公、網頁瀏覽(如 i3-1240P)。
i5
:主流級,兼顧辦公、輕度設計、小遊戲(如 i5-13500H)。
i7
:高端級,適合專業設計、中度遊戲、多任務處理(如 i7-13700H)。
i9
:旗艦級,頂級性能,用於重度渲染、大型遊戲、專業工作站(如 i9-13980HX)。
此外,Intel 還有面向超低功耗的賽揚(Celeron)、奔騰(Pentium),一般性價比不高,小白慎選。
代際(第一位 / 前兩位數字):發佈年份與技術迭代
數字代表 “第 X 代” 處理器,如 “13” 代表第 13 代酷睿(2022 年發佈),“14” 代表第 14 代(2023 年發佈)。
代際越高,通常架構越新,能效比或性能越強(同級別對比)。
性能等級(中間三位數字):同代內的性能排序
以 “13700H” 爲例,中間 “700” 中,第一位 “7” 是核心性能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強(同代同系列下)。
例如:第 13 代 i7 中,13700H > 13600H > 13500H(數字越大,核心數、頻率越高)。
後綴(最後一位 / 字母):功耗與適用場景是區分筆記本 CPU “移動性” 和 “性能釋放” 的關鍵:
U
:超低功耗,如 i5-1335U,主打輕薄本續航,性能較弱。
P
:低功耗,如 i7-1360P,平衡性能與續航,適合全能本。
H
:標壓,如 i5-13500H,性能較強,用於遊戲本、高性能輕薄本。
HX
:性能級標壓,如 i9-13980HX,旗艦級移動 CPU,核心數多(≥16 核),遊戲本 / 工作站專屬。
HK
:可超頻標壓,如 i7-1280HK,高端遊戲本可選,支持超頻。
二、AMD 銳龍 CPU 命名規則
R7-7840HS爲例
R7 - 7 840 HS
↑ ↑ ↑ ↑
系列 代數 性能等級 後綴(功耗/場景)
系列(前綴):定位與 Intel 對應
R3
:入門級,對應 Intel i3,如 R3-7335U。
R5
:主流級,對應 Intel i5,如 R5-7535U。
R7
:高端級,對應 Intel i7,如 R7-7840HS。
R9
:旗艦級,對應 Intel i9,如 R9-7940HX,性能頂級。
代際(第一位數字):架構與製程升級
第一位數字代表 “第 X 代”,如 “7” 代表第 7 代銳龍(2023 年發佈的 Zen4 架構),“6” 代表第 6 代(Zen3+)。
代數提升通常伴隨製程(如 7nm→4nm)和能效比優化,同級別新代際性能更強。
性能等級(中間三位數字):同代內定位
以 “7840HS” 爲例,中間 “840” 中,前兩位 “84” 是性能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強(同代同系列下)。
例如:第 7 代 R7 中,7840HS > 7735HS(核心頻率、緩存更高)。
後綴(最後一位 / 字母):功耗與場景AMD 的後綴更簡潔,側重 “能效標識”:
U
:低功耗,如 R5-7535U,對應 Intel U/P 系列,輕薄本常用。
HS
:高能效標壓,如 R7-7840HS,Zen4 架構主推,性能接近 Intel H 系列,適合全能本、輕薄遊戲本。
H
:標壓,如 R9-7940H,性能釋放更強,遊戲本常用。
HX
:高性能標壓,如 R9-7945HX,核心數多(≥16 核),對標 Intel HX,旗艦遊戲本 / 工作站專屬。
筆記本端顯卡天梯圖:
來源:極速空間官方
筆記本顯卡主要由英偉達(NVIDIA)和 AMD 兩家公司生產,英特爾(Intel)則以集顯核顯爲主。以下是英偉達和 AMD 筆記本顯卡的命名
英偉達(NVIDIA)顯卡命名規則
完整結構
以RTX5070TI爲例
RTX 50 70 Ti/ (如果有)S
↑ ↑ ↑ ↑
系列 代數 性能等級 後綴(Ti/S代表加強版)
品牌
:通常爲 “GeForce”,表示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顯卡產品。
系列
:常見的有 GTX 和 RTX 系列。GTX 是傳統高性能遊戲顯卡系列,RTX 系列增加了光線追蹤等功能。
代際
:數字第一位表示代數,如 “40” 代表第 40 代顯卡,隨着代數的提升,顯卡架構、工藝等會不斷改進,性能也通常會增強。
性能等級
:後面數字表示性能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高,比如 “90”>“80”>“70”>“60”>“50”。
後綴
:常見的有 Ti、SUPER 等,一般表示加強版,性能相比無後綴型號更優,如 RTX 4070 Ti 性能強於 RTX 4070。
AMD 顯卡命名規則
完整結構
以RX7800M XT爲例
RX 7 800 M XT
↑ ↑ ↑ ↑
系列 代數 性能等級 後綴(M代表移動端,XT代表加強版)
品牌
:“Radeon” 是 AMD 顯卡的品牌名稱,“RX” 表示面向主流到高端市場的獨立顯卡系列。
代際
:第一位數字表示代數,如 “7” 代表第 7 代顯卡,新代際通常意味着採用了新的架構和技術,性能有所提升。
性能等級
:後面數字表示性能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強,比如 “90”>“80”>“70”>“60”。
後綴
:常見的有 XT、XTX 等。XT 表示高性能版,XTX 則通常是旗艦版,性能在同代產品中處於頂尖水平,如 RX 7900 XTX 性能強於 RX 7900 XT。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每月更新顯卡天梯圖系列的全部內容
兄弟們,免費的盒電電我 new new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