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迷你主機(NUC)是小衆剛需,註定火不起來?

筆點酷玩每日答疑,今天回答網友提問:《爲什麼迷你主機(NUC)再怎麼賣也火不起來?》

這裏要糾正一個認知:隨着各品牌發力營銷和內卷,迷你主機目前的銷量正在逐漸提升,說它“完全火不起來”也不夠客觀。

但是,消費者購買電腦的主流類型仍然是臺式機和筆記本,迷你主機依舊是小衆選擇。

什麼是迷你主機?

在大多數人接觸這個通俗的概念之前,它被英特爾定義爲NUC,中文對應含義爲 “下一代計算單元”。2013年首款英特爾NUC發佈,接下來幾年的市場表現卻不理想,後來華碩等大品牌也入局,近兩年新晉品牌開卷,逐漸被零刻、銘凡們搶了風頭。

然而,就像幾年前顯示器廠商奮力營銷的“便攜顯示器”一樣,迷你主機的“便攜革命”幾乎就是個笑話——無論“需求細分”的口號喊得多麼響亮,它們都註定無法撼動筆記本和臺式機這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迷你主機的致命尷尬

便攜顯示器只能依賴其他電腦而活,但又不是必備外設。所謂的“雙屏生產力”,更是精心炮製的僞命題。它的尷尬在於:當你需要移動時,便攜屏遠不如筆記本完整,不會徒增負擔;當你需要大屏,它又遠不如固定顯示器好用得實際。

一塊離開筆記本本體就近乎“殘疾”的屏幕,其存在價值被營銷過度放大,不過是廠商清庫存或創造新利潤點的把戲。

而現今迷你主機的尷尬,與便攜屏幾乎如出一轍。

先不說迷你主機的供電短板(筆記本不插電也能續航N小時),咱們只看顯示器,也會發現它的致命缺陷——迷你主機離開顯示器,就是一塊精緻的磚頭。

論小巧,迷你主機看似一手掌握,卻真的不如筆記本實用,因爲,它不能單打獨鬥!

當你需要臨時換個房間辦公,或者差旅途中找個石凳放鬆片刻,迷你主機確實有一定的移動性,但你要保證顯示器也在身邊,不然這迷你主機的便攜性就是個噱頭。換成筆記本,不接大屏照樣能玩。到底誰更便攜,誰更不受使用場所限制,答案不言自明。

就算你心甘情願同時攜帶迷你主機和(便攜)顯示器,你也只是人數最少的那一撮兒。

論性能釋放,迷你主機又遠不如臺式機。因爲自詡“迷你”,必然要鎖定足夠小的體積,因此,它註定做不出超高的性能釋放。

另一方面,迷你主機也無法徹底解決散熱不良的問題,有些人信誓旦旦說NUC很涼快,那是因爲它們就沒怎麼用過性能模式。而一旦你的迷你主機負荷過高,那麼散熱不良和巨吵的風扇噪音,你至少要忍受其中一個。

就算它可以外接顯卡擴展塢提高大型遊戲/軟件的性能實力,但又屬於“脫了褲子放屁”的玩法。都用上擴展塢了,還談什麼小巧便攜啊?

難怪常有網友調侃——你這麼搞(迷你主機+外置顯卡擴展),還真不如直接組裝臺式機呢!小巧的ITX機箱還能單手拎走呢,你這擴展塢不雙手託舉能放心嗎?實在不行,不是還有遊戲本和常規臺式機嘛。

咱們算筆賬,先不計入獨立顯卡的話,買一套迷你主機+顯卡擴展塢要多少錢?而組裝一個差不多夠用臺式PC主機多少錢?再不濟,我們買一臺高性價比的遊戲本,總消費控制在六七千以內也可以喫得很香了,爲什麼非要選擇既做不到真正便攜,又沒有足夠強大的性能釋放的迷你主機呢?

寫在最後

話說回來,有錢難買你樂意,富哥花錢請隨意;單純爲了實現情緒價值,也沒人攔得住你。

但對於大多數普通電腦用戶來說,PC應用場景都是連貫而統一的。你需要的便攜,應該是完整實用的便攜,而非拆分後的“僞便攜”——迷你主機和便攜屏就屬於這種“被拆分後的僞便攜”,你不能說它是100%的智商稅,但這稅肯定要交上幾成。

廠商賣力營銷這兩種不太實用的設備,也是看中了它的“吸睛效應”和高額利潤。這類設備看似精巧,卻極易落伍,如能利用大家對“僞需求”的好奇和附會,創造新的消費生長點,又何樂而不爲呢?

請記住,真正的高效與好用,大多體現在那些提供完整的、集中的,以及極致化體驗的設備之上。至於那些被吹上天的“便攜新貴”,就讓它們在小衆領域賣力地聒噪吧。

用心玩機,不搞噱頭,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