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我將以遊戲、性價比爲主導,爲萌新推薦7月電腦配置!
疊甲
一、本文不含任何恰飯商單!
二、價格以線上可搜到的低價爲準,不考慮疊券、補貼等複雜特殊情況!
三、文中是自己買配件DIY、組裝的價格!不是整機裝好的!記得錄開箱視頻!
四、本文選品偏性價比夠用,若覺得不行?你可以化身加錢居士、上更貴的品牌型號!
硬件速通
CPU:
除非標註,本文CPU默認爲散片,性價比更高!關於散片、盒裝萌新科普詳見該文:
有人擔心CPU體質問題?解答如下:聊聊CPU散片體質
7月CPU推薦可移步:25年7月,什麼CPU值得買?
主板:
主板推薦御三家品牌:華碩、微星、技嘉(曾有乳化黑歷史);二線推薦銘瑄、華擎(不支持個人送保)。可選擇其高端型號
用料很不錯的銘瑄主板
除非你是傳說中的硬件糕手:有能力精力研究BIOS和排查硬件問題,否則不建議選用冷門主板折騰自己
內存:
外行看品牌,糕手看顆粒:目前有三星、鎂光、海力士、長鑫(國產)、這四大家
至於內存顆粒區別?簡單總結:
1、絕大多數場景下,各家內存顆粒都拉不開性能差距
2、在個別喫內存顆粒和延遲的遊戲中,低時序內存(C28 ADIE)可能會有更好的遊戲表現
其實也不大 測試源 某個粉毛屑狐狸
我建議優先選擇國產顆粒、性價比第一梯隊!若追求發燒電競,可考慮升級到海力士的低時序顆粒,但是價格貴差不多三四百哦(不如升級CPU或顯卡來的實在)
硬盤:
和內存類似,扒開品牌外衣,核心也是看顆粒
硬盤顆粒
固態硬盤能選原廠就選原廠——原廠是指有自主生產硬盤顆粒的廠家,目前有國產長江、三星、鎂光、西數(閃迪)、鎧俠(東芝)、Solidigm(海力士)這六大家
其他品牌,基本是從上面六家買的原料、再封裝貼牌的,可能性價比會更高
如金士頓、雷克沙、七彩虹、金邦、梵想、威剛、宏碁(佰維)等,可根據價格保修、綜合考量
需注意:硬盤顆粒要選擇TLC版本的,有些型號使用的QLC顆粒,只要記住QLC壽命和速度相對較差就行:
一款經典的QLC硬盤
說到速度——大部分情況你也很難感受到固態硬盤的速度差距,像開機、加載軟件遊戲,不同速的固態硬盤,差距感知幾乎爲0...
生產力可以考慮上高速固態(比如7400MB/s的PCIE4.0硬盤),會節省你傳輸文件的速度。大衆沒必要多花錢上到高速固態!
顯卡:
讓萌新頭皮發麻的顯卡術語、科普品牌如下:買顯卡原來和買可樂一樣簡單?一文理清顯卡品牌!
從打遊戲來看:N卡性價比沒有同級別A卡高
但涉及到生產力:如直播、AI、剪輯建模等,N卡比A卡強不少。可參考:N卡憑啥比A卡貴?詳聊顯卡“性價比”
單純在看顯卡,可看我寫好的推薦:25年7月,什麼顯卡值得買?
機電散:
機箱我會選擇無光基礎款機箱、保證你能兼容裝下硬件。若你喜歡花枝招展的,可更換側透、海景房等顏值機箱(散熱同理)
需注意:散熱一般特指CPU散熱;至於機箱風扇,我建議除非顏值考慮、否則沒必要過多加裝,有一把風扇輔助散熱足矣,加再多沒必要,可能還面臨噪音、燈壞等意外:
電源我會考慮口碑好、售後強的電源,遵循瓦數夠用、品質可靠的品牌型號
核顯配置推薦
R5 5600GT核顯檔
配置點評:
1、適合超低預算辦公機,滿足日常辦公影音上網,可以玩玩LOL、CF等網遊
2、AMD核顯配置無法兼容玄武品牌內存,其他哪家便宜用哪個,基本都支持終身質保
3、硬盤質保五年的,工包性價比更高,也可以加錢元換成盒裝
4、該型號硬盤記得找商家確認要TLC顆粒的,這個盤是TLC、QLC顆粒混發
5、核顯配置建議直接買盒裝,自帶一個散熱器,可以省去買散熱器的錢
6、這次換成銘瑄帶WIFI的主板,滿足更多人的無線需求
推薦指數:7/10
R5 8600G核顯檔
配置點評:
1、核顯更強!能1080P分辨率下,低中畫質體驗主流3A大作;有生產力需求可以換8700G或加裝獨顯
2、主板是新平臺,供電強大,未來升級方便,最少支持到2027年發佈的新款CPU
推薦指數:7/10
1080P/2K遊戲配置推薦
RX7650GRE 8G(AMD系CPU)
配置點評:
1、可在1080P分辨率高畫質、2K中畫質下,暢玩目前市面上的主流3A大作
2、內存可選擇驛晨宇朱雀·殊,價格更便宜!
3、主板支持ARGB,可更換支持ARGB的散熱器或顏值機箱
4、若有WIFI藍牙需求,可以+100元加裝PCIE無線網卡如AX210;也可以換WIFI主板(但性價比低)
5、若差價30以內,可以加錢升級到R5 5600X,頻率略高玩網遊有一丟丟提升
推薦指數:7/10
若主玩瓦羅蘭特、CS2、無畏契約等FPS遊戲,可以升級CPU甚至內存:
配置點評:
1、網遊更喫CPU和低時序內存,預算充裕時可考慮升級,追求極限幀數:
9600X 1080P基準測試幀數
2、新平臺,未來升級更方便(預算充裕可同步升級電源瓦數戰未來)
3、不要焦慮5600,它本身打網遊就很強了,只是未來不好升級。按照自己需求選擇,不必強行加錢升級CPU
推薦指數:7/10
ARC B580 12G(英特爾系CPU)
配置點評:
1、B580在部分遊戲性能接近5060/4060TI,保底接近4060/5050/7650GRE,可低預算遊玩1080P/2K遊戲!
2、擁有者同級別最大規格的顯存,12G!顯存焦慮的人可以考慮
3、英特爾顯卡對視頻編解碼效率加成很大,相關生產力工作者亦可考慮!
推薦指數:7/10
RTX5060 8G(AMD系CPU),可+1130元換到映衆RTX5060TI 16G 曜夜
配置點評:
1、N卡新品RTX5060。可以1080P極高畫質、2K中高畫質暢玩市面主流3A大作!
2、本配置包括後續所有5060 8G配置,都可以+1195元升級到映衆的RTX5060TI 16G 曜夜版本
如果你玩2K遊戲,個人建議5060 8G就足矣,除非搞生產力、AI、建模,那可以花一千多上到5060TI。這個後面不再贅述
推薦指數:7/10
預算充裕可加錢升級CPU或內存,打好未來升級底子、或獲得更高幀數、或兼顧生產力:
配置點評:
1、AMD CPU+N卡主力,是目前包括未來的主流!可在1080P、2K分辨率下,中高畫質暢玩主流3A、網遊
2、AM5平臺。升級潛力強、功耗溫度低
推薦指數:9/10
RTX5060 8G(英特爾系CPU)
配置點評:
1、目前12400F價格和13400F差不多,13400F和13490F差價卻比較大。如果相差40元以內,可以考慮上到13490F,相當官方小超頻版,否則就選擇13400F
2、126、146的功耗溫度遞增,因此電源、主板、散熱都逐漸升級,選用能發揮好CPU性能的配件
3、目前英特爾系性價比、升級性、功耗溫度3方面比不過同級別AMD,請酌情選擇。考慮到很多萌新只信任英特爾,所以上面列出配置,方便萌新參考
推薦指數:7/10
4K遊戲配置推薦
RX9070GRE 12G(AMD系CPU)
配置點評:
1、AMD高端顯卡里,9070GRE價格越來越低,媲美5070的性能,卻只有5060TI 16G的價格,越發有性價比
2、可2K極高畫質暢玩主流3A大作,4K中高畫質暢玩主流3A大作
推薦指數:7/10
7800XT停產開始不太漲價,再來看A卡旗艦9070XT!
RX9070XT 16G(AMD系CPU)
配置點評:
1、整體配置門當戶對,屬於高端搭配
2、AM5平臺擁有良好的升級潛力,搭配9070XT旗艦卡,性能強悍同時未來可期
3、至於英特爾系的CPU...我個人認爲搭配9070XT很矛盾:
——若選擇9070XT,那基本是看重遊戲和性價比。而英特爾中高端CPU,性價比、遊戲性能又幹不過同級別AMD,更別提升級性...因此不會推薦英特爾+9070XT的配置
4、可極高畫質暢玩市面主流的3A大作
推薦指數:7/10
RTX5070 12G(AMD系CPU)
配置點評:
1、RTX5070配置可滿足4K分辨率下、中高畫質暢玩主流3A大作
2、比較偏主流的配置,對網遊要求高就選9600X,想兼顧生產力就選9700X
推薦指數:8/10
RTX5070 12G(英特爾系CPU)
配置點評:
1、14600KF生產性能對標R9 9700X,價格卻很便宜,而且搭配D4內存主板性價比更高,搭配N卡可滿足重度的生產力場景!
2、147、149由於不穩定等問題就不推薦了
3、遺憾未來無法升級CPU,需要更換主板內存
推薦指數:7/10
RTX5070TI 16G(AMD系CPU)
配置點評:
5070TI比5070有着更高的顯存容量和規格,遊戲性能也更強!優勢是
1、可以在4K分辨率極高畫質下,暢玩主流3A和網遊,未來也不慫
2、高規格的核心數量和顯存規模、使其處理AI模型等生產力工作更得心應手!
推薦指數:8/10
RTX5070TI 16G(英特爾系CPU)
配置點評:
1、英特爾系列的5070TI配置,可在4K極高畫質遊戲的基礎上,可更好勝任視頻等渲染工作
數據來源 極客灣
2、Ultra系列(15代英特爾)的問題是下一代還得換主板,未來若有升級需求,還需酌情考慮
3、285K和R9 9950X相比,性能價格都沒啥吸引力,並不推薦
推薦指數:6/10
5080及以上配置,個人感覺沒有性價比,生產力需求5070TI已經達標,遊戲上5070TI也能高畫質暢玩
5080更多是錦上添花,如果你一定要選,可在上面5070TI基礎上,直接把顯卡換成中意的5080就行
ROG全家桶
最後放一個ROG全家桶,幫富哥瞭解:當前接近頂配電腦大致要多少預算
配置點評:
1、適合不差預算、追求發燒的用戶
2、很多配件自己單買不一定能買到,組合才更有價值
3、ROG安裝過程較爲複雜、售後繁瑣、各家的毛利波動較大,視服務不同可能2千-5千
希望本文能幫想配電腦的萌新、提供一些具體方案;若夥伴們懶得研究硬件,也可看看主頁簽名,按圖索驥找我們裝!
不講玄學參數,只聊真實體驗!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歡迎你點贊關注電電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文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