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硬件世界
近日,江蘇時代芯存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AMS)管理人發佈公告,宣佈重整投資人華芯傑創集成電路製造(廣東)有限公司違約,重整計劃執行失敗。
作爲原AMS股東的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AMT),就相關事項做了通告:
1、AMS已構成資不抵債,原股東淮安淮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AMT的股東權益依法歸零。
2、在原股東在權益歸零的前提下,將AMS股權依法零對價轉讓至重整投資人華芯傑創集成電路製造(廣東)有限公司。
3、2025年6月13日,因華芯傑創集成電路製造(廣東)有限公司嚴重違約,管理人依法解除《重整投資協議》,並終止重整程序。
AMT原持有的AMS股權不再恢復至破產前狀態,由淮安淮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接全部股權,並由其委派AMS董事長。
根據以上事實,AMT通告如下:
1、AMT將繼續支持AMS開展重整工作,配合管理人依法推進後續程序。
2、自股權零對價轉讓至華芯傑創集成電路製造(廣東)有限公司之日起,AMT已依法退出AMS股東行列,不再承擔股東責任,不再承擔AMS的相關法律義務。
時代芯存曾經計劃總投資130億元,打造一座300毫米(12英寸)晶圓廠,每年可生產10萬片相變存儲器,還曾引入一臺價值1.43億元的ASML光刻機,但因爲債務等種種問題而深陷泥潭,甚至一度尷尬地在廠區養雞鴨……
2023年7月,江蘇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時代芯存破產清算案,並對其光刻機進行公開拍賣。
2024年2月,江蘇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裁定,時代芯存予以重組,華芯傑創集成電路製造(廣東)有限公司100%持有AMS股權,嘗試將其轉型爲半導體代工廠,生產產品包括但不限於DDIC顯示驅動芯片、PMIC電源管理芯片、RF射頻芯片、高可靠存儲芯片等。
2024年11月,AMT退出AMS股東,只是強調繼續支持AMS重整,希望重整方能夠儘快落實相關資金,履行股東責任,清償債務,重啓AMS工廠運營。
近年來,時代芯存被執行總金額高達8.63億元,涉及設備供應商、工廠承包商、貨運公司、離職員工等。
如今,重整計劃徹底失敗,意味着中國半導體行業最後一座爛尾的300毫米晶圓廠,已經宣判了最終的死刑,復活無望。
說到晶圓廠爛尾,最著名的案例,當屬格芯(GlobalFoundries)成都晶圓廠事件,就是AMD拆分出來的、大家俗稱“女朋友”的那位。
事情要追溯到2016年5月31日,格芯與重慶市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在中國新建一座12英寸晶圓廠。
很快,雙方合作破裂,但是格芯又找上了成都市。
2017年5月,格芯宣佈在成都建造12吋晶圓廠,規劃投資總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成爲大陸西南部首條12吋晶圓生產線。
根據規劃,格芯成都晶圓廠分爲二期建設,一期爲成熟製程(180nm/130nm),預計2018年底投產,二期建設則是22FDX FD-SOI製程,預計2019年第4季投產,產品廣泛應用於行動終端、物聯網、智能設備、汽車電子等領域。
2018年4月,格芯對成都格芯廠出資5.4億元、成都高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成都高芯”)出資5.2億元,合計超過10.6億元實繳出資。
但對於後續出資,雙方出現重大分歧:格芯希望以新加坡工廠的舊設備折價入股,成都政府則不感興趣,更期望能夠啓動二期項目。
2018年6月,格芯開始全球裁員,成都廠招聘暫停。同年8月,格芯宣佈暫停發展7納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等於從此告別先進半導體工藝的競爭,可謂自毀前程。
2018年10月,格芯與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修正案,取消了對成都晶圓廠一期成熟製程(180nm/130nm)項目的投資,項目正式擱淺。
2019年2月,格芯成都工廠完全停擺,內部設備清空,並鼓勵員工離職。
2020年5月中旬,格芯成都工廠宣佈,正式停工、停業。
此後,成都與格芯鬧上法庭,對於如何處置相關設備、工廠鬧得不可開交。
要知道,成都政府對於成都格芯晶圓廠是寄予厚望的,實際投資達到了69.3億元之多。
2023年7月,擱置五年之久的格芯成都工廠,最終被華虹集團旗下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接盤,工廠大門換上了“華虹集成電路(成都)有限公司”的標識。
華虹計劃用三年時間,在這座爛尾工廠的基礎上,建設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規劃月產能爲3萬片晶圓,但此後並沒有相關進展的報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