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的游戏本应该长什么样?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通常从OEM厂商中获得的想法是不断堆高硬件配置,加大力度,让硬件释放极限性能。这套DIY式的做法从上个世纪末一直延续至今,随着XeSS、DLSS一类的帧生成AI加速普及,在游戏笔记本上运行3A级大作开始变得轻松起来。这时候,另一个关乎游戏体验的问题浮出水面,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游戏笔记本全力运作,以牺牲噪音、降低沉浸体验为代价,获得游戏画面的流畅感?
如果在3A游戏勉强运行在60FPS单帧必争的年代,降低10%意味着直接在流畅与不流畅之间反复横跳。在当下,游戏帧率轻松跨过200FPS,减少10%的帧率对实际游戏体验几乎可以忽略,但有可能因此换来更安静的笔记本风扇噪音,更长续航,从而获得舒适的游戏体验。这也正好是英特尔AI高能静音游戏本诞生的初衷,简称AI高静本。
只有概念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能量化,能让OEM厂商能够整合现有的资源达到优秀游戏体验的目标,并且量化标准可以被复制、扩充到更多产品线,进而提升行业标准以后,再向上提出更高标准,引导行业进入新一轮良性循环升级,显然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Bilibili World 2025前夕,英特尔提出了AI高静游戏本的6项关键技术指标分别对应了用户关心的6个维度的游戏本体验,分别是:静音体验、清凉舒适、无损性能、自动适配、超强续航、AI智能。
引用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总经理高宇的话来说,无论笔记本使用什么CPU、GPU组合,也先无论游戏本的厚度,合理的利用OEM厂商的现有技术和调教,以实现安静流畅的游戏体验为目的,就是一款合格的AI高静游戏本。
六大技术指标
虽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但要从六个维度做到很好的“六边形战士”游戏本并不容易。英特尔对不同的技术指标提供了明确的定义:
技术指标1:不能高于42℃。即要求游戏本运转状态下,外壳温度不高于42℃。
技术指标2:噪音不超过45dBA。与游戏本标配的龙卷风式噪音说再见。
技术指标3:性能的可持续性。CPU与GPU功耗、性能在不同的游戏中处在不同的平衡点,实现游戏的流畅体验。
技术指标4:笔记本学会自己AI调整。依靠英特尔游戏调优工具APO和DTT,在低功耗、发热的状态下实现更好的游戏性能。
技术指标5:续航超过6小时。让游戏本的续航也能突破6小时以上。
技术指标6:支持AI助手。硬件配置上支持智能PC助手,也可以针对游戏的AI游戏助手。
虽然没有严苛的界定CPU、GPU的配置,但能够满足所有要求意味需要近期推出的技术。例如要实现低噪和低成本,且不高于42℃的散热,意味着需要结合近期推出的英特尔Esther Island内吹专利技术,将向外“吹热风”变为了向内“灌凉风”,彻底突破“高温操作区”瓶颈。未来的产品设计不仅注重散热效率,更注重散热分布的科学性。产品会采用多种隔热材料、气流引导路径以及结构优化方案。
降温的同时,风扇噪音经过优化,控制在45dBA内,确保游戏世界本来的声音、音乐、团队语音交流不被风扇干扰。
技术指标3的性能的可持续性,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文明》系列注重CPU的多线程处理性能,《DOOM》系列依赖GPU表现,在不同的游戏中,如何平衡CPU与GPU的功耗分配,都意味着每一款游戏都需要针对性优化,英特尔为此推出了一套白名单策略,通过英特尔两大游戏调优工具APO和DTT,对支持的游戏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也从而获得更高的能耗分配效率。
因此技术指标4的AI调优需要预装英特尔两大游戏调优工具APO和DTT变得顺理成章。在不增加总功耗的前提下,通过APO与DTT技术的加持,多款游戏都有了性能提升。英特尔应用优化器(APO)作为DTT重要的控制策略,能够智能识别每一款游戏,并针对主流游戏进行专属配置,优化线程调度,从而实现游戏性能的显著提升。英特尔将在下个月正式发布面向AI高静游戏本的APO升级包,届时会率先支持15款最主流的游戏,最多可带来20%以上的帧率提升。
同时英特尔DTT技术(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作为英特尔Adaptix技术的核心,是基于系统级别的性能优化技术,DTT深度植入AI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检测当前运行负载并赋予相应的控制策略,动态实现CPU及GPU功耗分配,同时可以实现场景化智能定制,支持OEM厂商深度定制千人千面的性能方案,从而实现性能及续航的优化。
将效能提高之后,技术指标5续航大于6小时变得顺利成长。特别是随着酷睿Ultra 200HX进入游戏本,更多轻薄本上的续航技术也将出现在AI高静游戏本上,包括动态屏幕节电技术,CPU的更深的休眠技术,IO设备动态休眠技术等等。游戏本在真实应用场景的工作负载下,电池续航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这是基于日常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实际测试结果,涵盖了学习、办公、娱乐、网页多开、轻量应用处理等多任务负载。
最后是技术指标6支持多样的AI助手,这意味着笔记本能够很好的调用CPU、GPU、NPU等XPU资源,即可以是英特尔智能PC助手,也可以是专门针对游戏场景的AI 游戏助手,或者是OEM自带的AI语音助手功能。
AI助手寻找突破点
在发布会现场,英特尔发布的AI 游戏助手SDK 的开发套件涵盖了四大核心功能:游戏视觉感知、语音交互、大模型+RAG 个人游戏攻略知识库和XPU资源管理,它能够实时的分析每一帧画面了解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状态,比如战斗状态、当前使角色、所在地图等,从而动态匹配游戏攻略、操作建议,甚至实时辅助决策,并实现了游戏攻略的智能问答,甚至能提供情绪价值。
目前首批集成SDK的合作伙伴包括心影随形和新智慧游戏,目前覆盖百余款游戏。英特尔与心影随形合作带来主打游戏伴玩的逗逗AI游戏伙伴,英特尔还联合主打电竞训练的新智慧游戏推出游戏技巧AI教练软件。
另外,英特尔还发布了国内首款智能PC助手樱桃,通过量化微调技术,可以支持更精准地用户意图理解、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多的场景和响应调度,以及更深入的Windows系统控制。这意味着游戏本可以像手机智能助手那般实现语音进行系统级调整,以往这套方式由OEM厂商自行实现,实际体验并不稳定。随着英特尔官方智能PC助手进场,意味着OEM厂商可以通过现成的解决方案,实现完全本地部署,无需依赖网络。
AI高静游戏本新征程
实现6大技术指标并不容易,现阶段的做法是在现有的游戏本中加入一个“高能静音模式”,这个模式介于常规电脑设置的狂暴模式和平衡模式之间,实现了四个特性:低噪音、低发热、九成平台极限性能、游戏性能自动调优。
即便是现有产品型号,目前能够实现所有要求的游戏本并不多。先期发布的产品包括联想拯救者Y9000P至尊版、机械革命耀世16Ultra、HP暗影精灵MAX、雷神ZERO 16 Pro,以及华硕天选6 Pro。
同时包括宏碁、华硕、七彩虹、戴尔、惠普、联想、机械革命、微星和雷神在内9家OEM已经在现场宣布加入AI高静游戏本的设计中,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支持AI高静游戏本概念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AI高静游戏本是完全由英特尔中国本土提出来的概念。事实上国内笔记本的竞争环境要更为激烈,一方面是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是本土供应链不断升级完善,由英特尔中国牵头的AI高静游戏本更像是一场技术与资源整合的新尝试,从结果上来看,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显然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另外,喜闻乐见的Bilibili World 2025才刚刚开始,未来两天我们还会现场体验更多OEM厂商的新产品,同时也会挖掘英特尔在AI应用上发力的新技术。不要走开,后面两天更精彩,大伙可以先猜猜下面两款产品是什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