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補貼政策的吸引下,想必有不少小夥伴入手了ROG Ally掌上游戲機吧。這款掌機配備了AMD專爲遊戲掌機打造的銳龍Z1 Extreme處理器,性能足以與家用遊戲主機相媲美。ROG Ally不僅集成了AMD的FSR(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和RSR(Radeon Super Resolution)超分辨率技術,有效提升畫面清晰度和幀率表現,減少遊戲卡頓,帶來更加流暢的遊戲體驗;還配備了一塊具有1080P全高清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屏,響應時間僅爲7毫秒。結合FreeSync Premium技術,這款掌機能夠確保玩家享受到無撕裂、流暢無比且細節豐富的視覺盛宴。預裝Windows 11操作系統,ROG Ally還爲用戶提供了便捷熟悉的使用環境,使得切換到這臺掌上游戲利器變得更加無縫。無論是追求極致遊戲體驗的硬核玩家,還是尋求便攜娛樂方式的普通用戶,ROG Ally都無疑是一個出色的選擇。
雖然 Windows 11 擁有廣泛的軟件兼容性和強大的多任務處理能力,但其功能豐富性也帶來了更高的系統資源佔用。對於追求極致遊戲體驗的玩家來說,這樣的系統可能不如專爲遊戲打造的操作系統那樣流暢高效。如果你希望在 ROG Ally 上嘗試 SteamOS,獲得類似 Steam Deck 那樣純粹的掌機遊戲體驗,那麼這篇教程正是爲你準備的!我們將以儘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手把手教你如何在 ROG Ally 上安裝 SteamOS,即使是電腦“小白”也能輕鬆完成!
▶什麼是 Steam OS?
Steam OS 是由 Valve 開發的一款基於 Linux 的操作系統,專爲遊戲玩家量身打造。其界面沿用了 Steam Deck 的設計風格,原生支持大量 Steam 遊戲,並在手柄操控體驗上進行了深度優化。
![]()
雖然 Steam OS 最初是爲 Steam Deck 掌機定製的,但隨着系統的不斷迭代更新,Valve 也開始逐步開放對第三方設備的支持。像 ROG Ally 這樣的主流遊戲掌機也已獲得官方兼容支持,讓越來越多的玩家也可以享受到 Steam OS 帶來的純粹遊戲體驗。
▶準備工作
⏩下載 Steam OS 鏡像
![]()
前往 Steam 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的 Steam OS 鏡像文件(20250521.10-3.7.7)。跳轉頁面後,勾選左側方框表明您同意此 Steam 最終用戶許可協議的條款(如圖中標註①所示),然後點擊右側的“下載 SteamOS Deck 映像”按鈕(如圖中標註②所示)進行下載即可。
⏩準備一個U盤
![]()
建議使用 USB 3.0 或更高版本的 U盤(至少 8GB)用於製作啓動盤。由於 ROG Ally 僅配備 USB-C 接口,請確保所選 U盤支持 USB-C 接口或準備合適的轉接頭以便使用。
⏩鏡像寫入工具
![]()
根據自己的操作系統來下載對應的鏡像寫入工具:Windows 用戶推薦使用 Rufus,macOS 或 Linux 用戶則可選擇 BalenaEtcher,以便後續將 SteamOS 鏡像寫入 U 盤進行系統安裝。
![]()
打開 Rufus 工具後,首先在設備選項中選擇你的 U 盤(如圖中標註①所示),然後點擊“選擇”按鈕並找到你下載好的 Steam OS 鏡像文件(如圖中標註②所示)。確認無誤後,點擊“開始”按鈕(如圖中標註③所示)將Steam OS 鏡像文件寫入 U 盤。
![]()
請確保在整個寫入過程中保持 U 盤連接穩定,直至鏡像寫入完全完成,之後可以用於 ROG Ally 掌機的 SteamOS 安裝。
▶金百達1TB SSD固態硬盤 KP270
![]()
由於打算安裝 Steam OS 系統,所以決定將 ROG Ally 掌機的原裝固態硬盤更換爲新硬盤。這樣可以避免日後切換回 Windows 系統時需要重裝系統的麻煩。之前電腦升級一直使用的是金百達家的產品,這次也不例外,入手了金百達 1TB KP270 固態硬盤,配備獨立緩存,性能穩定可靠,非常適合這次安裝 Steam OS的需求。
![]()
包裝非常簡潔,僅包含固態硬盤和使用說明書,未附帶散熱馬甲、M.2螺絲等額外配件。
![]()
金百達 KP270 固態硬盤採用標準的 2280 尺寸設計,並採用雙面 PCB 佈局設計。主控採用了英韌科技(Innogrit)的 Rainier IG5236 主控芯片,這款主控使用了12nm FinFET CMOS 製程工藝打造,是當前業界領先的 PCIe Gen4 x4、NVMe 1.4 主控方案之一。它支持 8 通道設計,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高達 7.4GB/s 和 6.4GB/s,隨機讀寫性能分別達到 1000K/800K IOPS,性能表現強勁。這款主控還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如 SLC 動態緩存加速、LDPC 糾錯算法以及 RAID 陣列引擎等,有效保障了數據傳輸的穩定性與安全性。KP270 還配備了兩顆SK Hynix H5AN8G6NDJ 512MB 獨立緩存芯片,進一步提升了響應速度和整體性能。盤體搭載了四顆(KINGBANK KF125G0V70G4)採用 176 層 3D NAND 堆疊技術的 TLC NAND 閃存顆粒,在容量與耐用性之間實現了良好平衡。
![]()
這款金百達 KP270 1TB 固態硬盤在格式化後顯示容量爲 953GB,這與標稱的 1TB 容量相符。或許你會疑惑,爲什麼格式化後的實際可用容量會比標註的小一些?其實,這種差異源於存儲容量計算方式的不同。
![]()
使用 CrystalDiskInfo 讀取信息顯示KINGBANK KP270 固態硬盤容量爲 1024.2 GB,固件版本爲 3.W.J.E4,採用 NVMe(NVM Express)接口與 PCIe 4.0 x4 傳輸模式,符合 NVM Express 1.4 標準,並支持包括 S.M.A.R.T.、TRIM 和 VolatileWriteCache 在內的多種功能。
![]()
使用 CrystalDiskMark 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這款固態硬盤在 1GB 測試數據下的性能表現優異。順序讀取速度達到 7109.91 MB/s,順序寫入速度爲 6761.68 MB/s,這一成績與官方宣傳的數值基本一致。

使用 AS SSD Benchmark 對 金百達KP270固態硬盤進行測試,針對1GB文件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 5186.26 MB/s,順序寫入速度爲 4744.34 MB/s綜合評分方面,讀取得分爲 2731,寫入得分爲 3007,總評分爲 7107,表現可圈可點 。
![]()
使用 TxBENCH 對金百達KP270固態硬盤進行基準測試,性能表現非常出色。在 512MB 測試數據下,順序讀取速度達到 6604.017 MB/s,順序寫入速度高達 6992.191 MB/s。這款固態硬盤在順序和隨機讀寫方面均有卓越的性能,適合高負載和高性能計算應用場景。爲了展示其安裝過程,接下來詳細說明下如何來拆解 ROG Ally。
▶詳細的ROG Ally拆機教程
拆機前重要提醒(三遍):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建議多看幾遍再動手,如果不自信可以找動手能力強的小夥伴,好了教程正式開始。
![]()
在拆解ROG Ally掌機背面時,請嚴格遵循以下螺絲拆卸順序以確保安全:首先擰下週圍均勻分佈的五顆螺絲(以紅色圓圈明確標記),作爲初步解鎖步驟;緊接着,作爲最後一步,輕輕擰下位於中央底部、具有特殊固定作用的螺絲(特別以藍色圓圈標註)。務必嚴格遵守此順序,以安全移除ROG Ally掌機的後殼。
![]()
在拆解 ROG Ally 掌機背面時,會注意到左下角與右下角的螺絲長度比上方的三顆更長。這是設計上的特意安排,旨在適應掌機內部結構的特定需求。這種差異屬於正常現象,請繼續按照既定步驟操作即可。

在擰鬆ROG Ally掌機背面下方中間那顆固定螺絲後,掌機的邊框會自然微張,形成一個細微的縫隙,然後就可以使用撬棒、薄卡片甚至是指甲等,沿着這條縫隙邊緣輕柔而均勻地划動一週後,ROG Ally掌機的後蓋就可以順利地取下了。
![]()
取下ROG Ally掌機後蓋後,不需要手動斷開電池連接,,因爲這款ROG Ally掌機內置了一顆光線傳感器,一旦傳感器檢測到後蓋被開啓,它將自動觸發機制,自動切斷主板電源供應,這種簡單實用的設計大大的增強了設備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
接下來,請小心地撕開位於中間黑色的屏蔽貼紙,然後就可以看到ROG Ally 掌機內部的2230硬盤。
![]()
擰下固定固態硬盤的螺絲
![]()
在擰下固定固態硬盤的螺絲後,接下來請務必小心操作。首先輕輕抬起固態硬盤的一端,隨後順着插槽的方向,以平穩而均勻的力度,將固態硬盤輕輕往外拔出,直至它完全脫離插槽(Tips:請牢記,在整個過程中要避免使用過大的力量,以免對固態硬盤或掌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
在取下ROG Ally掌機原有的固態硬盤後,就可以開始改裝工作了。首先來組裝M.2硬盤轉接卡,這款M2轉接卡可以將2230規格的M.2硬盤轉換爲2280規格,大大增強了固態硬盤的兼容性。
![]()
組裝完成後,就可以將新的硬盤安裝到ROG Ally掌機中了(Tips:安裝時請確保轉接卡與固態硬盤的連接牢固)。
![]()
安裝轉接卡時在插入過程中,請小心操作,避免使用過大的力量或角度不當導致硬件損壞。
![]()
安裝完成後,把黑色屏蔽貼紙重新貼回原位,然後進行反向操作,先擰緊中間下方的那顆螺絲,然後再逐一擰緊其餘的五顆螺絲(Tips:請確保每顆螺絲都均勻擰緊,避免過緊或過鬆導致的問題)。
![]()
如果在安裝完成後按下ROG Ally掌機的電源鍵沒有反應,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正常的,因爲ROG Ally掌機內部配備了光線傳感器,它在檢測到後蓋被打開後會自動切斷主板的電源以保證安全。那怎麼激活ROG Ally掌機呢?只需要使用ROG Ally掌機專用的電源適配器插入掌機進行充電,然後就可以開機了。
▶ROG Ally 掌機安全啓動設置教程
![]()
開機後按住音量 + 鍵,等待片刻就可以進入“BIOS設置”界面。
![]()
進入“BIOS設置”界面後,按“Y”鍵進入高級模式。
![]()
進入 BIOS 的高級模式後,使用方向鍵右鍵切換至“安全性”菜單。
![]()
進入“安全性”菜單後,使用方向鍵下鍵選擇“安全啓動”選項,按“A”鍵進行確認選擇。
![]()
進入“安全啓動”菜單後,使用方向鍵下鍵選擇“安全啓動控制”,並設置爲“禁用”,設置完成後按“B”鍵返回上級菜單。
![]()
使用方向鍵右鍵選擇“保存退出”菜單,然後點擊“保存更改並退出”以保存設置並重啓系統。
![]()
點擊“確認”按鈕完成設置。
▶安裝 Steam OS詳細教程
![]()
由於安裝了全新的固態硬盤,插入U盤並開機後,系統會自動加載Steam OS的安裝程序。
![]()
加載完成後會進入Steam OS的桌面模式。在此模式下,點擊“wipe Device&Install steamos”菜單選項以開始安裝過程。
![]()
彈出窗口後,點擊“Proceed”按鈕繼續操作。
![]()
等待安裝過程中避免進行其他操作,同時切勿拔出U盤,以免導致安裝失敗或數據損壞。
![]()
安裝完成後,SteamOS會彈出一個提示窗口,點擊“Proceed”按鈕,這樣SteamOS安裝流程就順利完成啦,你學廢了麼,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進行 Steam 的初始化設置了。
![]()
根據自己的需求,在系統設置中選擇合適的語言選項。
![]()
接下來,根據自己的所在地區選擇合適的時區,以確保系統時間的準確性。
![]()
連接網絡後,就可以進行 SteamOS 的最終安裝步驟。確保網絡穩定,以便系統能夠順利下載和配置所需組件,完成最後的安裝流程。
![]()
安裝完成後,拔出 U 盤並重啓設備,即可進入系統。登錄 Steam 賬號後,就能正式開始使用 Steam OS 了。
![]()
進入系統後,你可以直接通過 Steam 客戶端瀏覽遊戲庫,點擊“遊玩”按鈕即可啓動遊戲。如果遇到不兼容的遊戲,可以點擊界面右下角的齒輪圖標,選擇“Proton Compatibility”,啓用兼容層以運行 Windows 版本的遊戲。
▶常見問題解答(FAQ)
Steam OS 支持中文嗎?
是的,安裝過程中可以選擇中文語言。
是否可以返回 Windows?
當然可以。只要保留原來的 Windows 分區,或者重新制作啓動盤恢復 Windows 系統即可。
遊戲性能如何?
得益於 ROG Ally 強大的 Ryzen Z1 APU,大多數主流遊戲都能在中高畫質下流暢運行。
▶總結
![]()
雖然 Steam OS 基於 Linux 系統,但它的界面設計簡潔直觀,特別適合希望簡化操作、專注於遊戲體驗的新手玩家。而 ROG Ally 作爲一款高性能掌機,與 Steam OS 有着出色的兼容性,兩者結合無疑是掌上游戲愛好者的理想之選!如果你是初次接觸這類系統的“小白”,希望這篇教程能幫助你順利完成安裝,並輕鬆開啓你的 Steam OS 遊戲之旅。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這篇文章就到此結束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所幫助,不妨點贊、收藏或者留下你寶貴的評論,這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我是況天佑,期待下次再與您相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