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聊聊
小米15 Pro是2024年10月發佈並上市的小米年度數字旗艦,起售價16 512配置5799元,上市8個月,目前在6.18大促期間,幾個平臺疊加國補,能做到4000元。
小米15S Pro是2025年5月22發佈的S迭代機型,最大的亮點就是使用了小米自主設計的玄戒O1芯片。16 512起售價格5499元,只看起售價,是比當時小米15 S Pro要低300,疊加國補後,實際支付4999元。
目前,兩款機型的差價在1000塊左右,兩款機型如何選擇,我們就通過硬件,影像,以及外觀設計等多方面來對比一下。
正文分割線
Part 1:核心硬件部分
小米15 Pro採用的是高通8至尊處理器,目前高通最先進的核心SOC,基於ARM架構,但做了魔改,全大核心的設計,不可謂不強,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能耗比也非常出色。然而小米15 Pro的跑分在開啓了性能模式的前提下僅有258萬分。
於是,我用搭載相同高通8至尊處理器的X200 Ultra跑了一次,輕鬆突破280萬+。
如果說僅用X200 Ultra的跑分對比小米15 Pro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再來看OPPO FIND X8 Ultra。
可以看到,CPU,GPU和UX的分數上,X8 Ultra,X200 Ultra和小米15 Pro跑出來的分數差距巨大。這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砍小米15 Pro,突出小米15S Pro的優秀了嗎?!
小米15S Pro採用的是小米自主設計的玄戒O1處理器,基於 ARM公版架構,CPU採用10個核心。
GPU則採用了16個核心。
這塊SOC上,集成了小米自有的ISP單元(圖像處理器)以及來自寒武紀授權模式下集成的NPU模塊。
同樣是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衆多專業的拆機,評測機構都給出了詳細的數據,都可以參考,這裏就不班門弄斧了。小米15S Pro的跑分在開啓了性能模式的前提下能達到256萬分,非常驚人的一個分數啊。
和搭載高通8至尊的小米15 Pro只有一丁點差距。相對跑分正常的X8 Ultra,X200 Ultra差距接近30萬分。主要差距體現在GPU方面。玄戒O1的CPU性能屬實有點逆天。
同時小米15S Pro外掛聯發科基帶的設計,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發熱會高一些。
不過在WiFi環境下,兩款機器的電池溫度和CPU溫度極爲接近。
當然,由於5G基帶極高的專利牆,也不能強求小米短時間內突破。技術實力NO.1的華爲,在擁有衆多5G專利的前提下,也用了幾年4G。
來看存儲組合,小米15 Pro採用的LDDR5X和UFS4.0。
小米15S Pro採用的是LDDR5T和UFS4.1。
存儲上,小米15S Pro後發有優勢。
小米15S Pro的底部揚聲器有改進,採用了Mate70 RS 同款的1115同軸揚聲器,是目前手機上最強的揚聲器。
小米15 Pro則是歌爾聲學的1115D。外放效果要弱於瑞聲科技的1115同軸揚聲器。
頂部揚聲器,兩款機器都採用了微縫發聲的方式,揚聲器規格一致,都是瑞聲科技的1014B。
振動馬達方面,兩款機器規格一致,都是瑞聲科技的ESA0816規格,體積448mm平方毫米。在手機振動馬達規格中,屬於中等水準。
不過,小米15S Pro的調教更加優秀一些,振感反饋相對小米15 Pro來說,要更舒適。
兩款機型都配備了超聲波指紋,支持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
在散熱上,小米15S Pro做了加強,叫做翼型環形冷泵 Pro散熱系統,想必是針對外掛基帶帶來的發熱情況。
綜合硬件部分,核心硬件層面,尤其是核心SOC層面,小米15 Pro更強,畢竟高通的優勢太強。但小米15S Pro的玄戒O1表現也十分優秀,藉助於後發優勢,在外圍硬件上做了提升。
Part 2:屏幕方面
兩款機器的屏幕面板都是來自華星光電,相同的M9發光材料。所以,直接觀感上,差距並不大。由於小米15S Pro的出廠膜帶有抗反射效果,所以觀感略有不同,但感知不強。
熄屏模式下,由於小米15S Pro屏幕上這塊抗反射膜,明顯要更加黑一些。小米15 Pro的膜有明顯的反射。
小米15S Pro的屏幕支持192屏幕分區,在亮度調整上,會更加靈敏,這是小米15 Pro不具備的。不過,日常使用,我基本沒感覺到差距。
兩款機器屏幕都支持2K分辨率,顯示的精細程度毫無差距。
1-120Hz自適應刷新,色彩模式支持原色,生動,鮮豔和自定義等多種選擇。
在亮度表現上,不管是手動最高亮度,還是全局激發亮度,兩塊屏幕的一致性非常高。同一塊發光面板,也確實不會做出明顯的差距。
護眼層面,兩塊屏幕均是低亮度1920Hz的PWM調光,高亮度採用類DC調光,分界點介於60尼特。表現還算可以,但還不是最好。
兩塊屏幕的細節上,小米15S Pro稍強,但日常使用觀感幾乎沒有感知。
Part 3:外觀顏值
這一方面,沒啥可多說的。
小米15S Pro有一款龍鱗纖維配色,倒是挺有個性。但我實在喜歡不起來,就買了這款藍色配色。後背和小米15 Pro是同款玻纖材質。
細節方面,閃光燈小米15S Pro做了調整,更加細長,有XRING的Logo。
影像模組依舊是一體的陶瓷材質。
直邊中框搭配等深四曲面屏,完全一致的正面造型。
下巴的寬度都保持一致。
帶上殼之後,直接就是傻傻分不清。
表面都覆蓋小米龍晶玻璃。耐摔性能,我沒有摔過,有請摔過的朋友們評論區熱情發佈實測報告。
Part 4:影像方面
兩款機器的影像硬件完全一致。
主攝光影獵人900傳感器,來自豪威,尺寸1/1.31英寸,中等水準的傳感器。超廣角三星JN1,尺寸1/2.76英寸,屬實是有點落後了。長焦傳感器是索尼IMX858,尺寸1/2.58英寸,支持5倍光學變焦,素質在2025年確實跟不上時代了。長焦微距支持30C對焦模式。
小米15S Pro在視頻拍攝上,支持到了全焦段4K夜景視頻,不過夜景視頻用小米拍,是想不開了嗎?
備受好評的全焦段萊卡影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米15 Pro的影像介紹界面,有關於小米AISP2.0 AI大模型計算攝影的介紹。
而我在小米15S Pro的影像介紹界面,並沒有看到相關的AISP介紹,是不是沒寫就是沒有?畢竟玄戒O1這塊芯片,AI性能相對高通8至尊來說,並不是那麼強悍。
硬件不在多扯了,我一碼字就容易出一堆廢話,直接回到樣張來看,兩款機器的實際表現。
主攝表現
這顆高動態範圍的主攝,日常拍照是足夠用。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小米15S Pro的算法還是有點小問題的。
小米15 Pro的色彩更加濃郁,徠卡的味道更濃一些。回到小米15S Pro這裏,就很平淡,尤其是塔樓的色彩,非常白開水。
第二組主攝看近景,小米15 Pro依舊是保留了徠卡的色調。暗角明顯,色彩飽和濃郁。
小米15S Pro暗角不夠明顯,整體色調清淡,畫面細節,色彩都表現出來,但是缺乏點高級感。
這顆5倍長焦鏡頭,在光線較好的前提下,用起來還可以。小米15 Pro的畫面亮度更高一點,但少了徠卡色調的濃郁感。
小米15S Pro則呈現出了典型的徠卡色調,畫面亮度不如小米15 Pro,但暗角的保留度,色彩的濃郁度,都表現的很好。
10倍變焦的話,對這顆鏡頭就要求有點高了。有點勉爲其難的感覺。不管是小米15 Pro還是小米15S Pro,畫面會出現明顯的噪點。
如果我們對10倍長焦樣張素質不追求很高的話,日常可以用,但不夠好。
主攝的樣張色調風格,不是偶爾拍攝光線不同導致的差別。確實是實實在在的算法存在問題。
不同場景下,小米15S Pro始終色調會偏淡,沒有徠卡色調的特徵。看來,針對這顆玄戒O1芯片,以及isp等相關外圍,還需要調教。
在超廣角的表現上,小米15 Pro畫面很乾淨,觀感要優於小米15S Pro。
但是小米15S Pro表現出來的徠卡味兒要稍微濃一下,如果邊緣的亮度能提升一點,細節表現會好一些。
關於夜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拍到樣張。不過小米的夜景,目前就小米15 Ultra表現出色。作爲Pro來說,小米的夜景照片始終差點事兒。
影像層面,儘管兩款機器的硬件配置相同,但由於算法調教的原因,兩款機器的樣張,還是出現了不同。小米15 Pro上市8個月,調教的比較成熟,表現穩定。小米15S Pro搭配新的玄戒O1芯片,看來還需要OTA幾次纔能有更穩定的表現。
Part 5:續航層面
同樣是6100mAh的電池,但是小米15S Pro由於外掛了聯發科的基帶,續航上會比小米15 Pro偏弱一點,但日常使用感知不強,我個人來說,都是一天一充。
充電功率上,兩款機器都是90瓦有線和50瓦無線充電的組合方式,小米的充電速度在MOV中是速度最慢的,最高功率持續不了多久。不過一般用到20%左右充電,電池的回血時間可以接受。
總結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順帶說一下購買建議。
日常使用體驗來說,兩款機器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異感知。
單看性價比,4000價位的小米15 Pro明顯高很多,核心SOC的性能有明顯的優勢,我個人是更加推薦購買小米15 Pro。
另一方面,帶有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 Pro,更加適合預算較爲充足有情懷感的米粉吧,手機行業國產第一顆自主設計的核心SOC,給予一下支持,也不是很過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