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代更迭,作爲少有的安卓陣營裏小尺寸性能標杆產品的拯救者Y700,在三代僅發佈半年後迎來了它的第四代產品,同時也是系列最全面最均衡的一款,作爲曾經前三代產品同時持有過的用戶,這一次俺有幸提前刷臉借到了第四代產品,所以提前體驗了一波,照例分享一下使用體驗,給各位一個參考:
PS:產品雖然是借的但是不含任何商業合作成分,可放心觀看。
核心配置方面,Y700四代這次同樣屬於堆料比較狠的水平:
驍龍8至尊版+LPDDR5X Ultra 9600超高速內存+UFS4.1 12+256G
屏幕: 8.8英寸華星光電 3040*1904 408ppi 165Hz刷新率,360Hz觸控採樣率, 600nit全局亮度,DCI-P3色域,10X超分辨率觸控
7600mah電池+68W閃充適配器
雙X軸線性馬達+TF卡槽
120000mm² VC均熱板
看似同樣8.8寸的機身,但是核心配置裏塞入了更快的內存和存儲,使得大型文件和遊戲讀取速度更快,分辨率和觸控採樣率更高的屏幕使得遊戲運行中屏幕觀感更好以及操控更跟手,單從配置來看Y700仍然是小尺寸安卓陣營的標杆產品。
外觀:
先來看外觀,相比上一代平板的尺寸大小沒有變化,但是正面觀感上,直觀感受屏幕分辨率更高看着更舒服,尤其是取消塑料支架之後的長邊黑邊看着更窄,視覺上看屏佔比更大了:
同時,這一代終於取消了被吐槽三代的屏幕支架,使得屏幕觀感上沒有了隔着玻璃產生的“隔絕感”,使得正面更簡潔高級:
由於屏幕塑料支架的取消,玻璃和邊框倒角之間的距離變小,側面看機器會比上一代更纖薄以及更棱角分明一些,但是這個改動優化了手指從邊框到屏幕方向滑動的接觸手感,不再像當年Y700一代那樣割手,手感絲滑了不少:
背板部分相比三代同樣差別不大,配色和Logo的位置一毛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攝像頭模組:
從上一代的雙攝改成了單鏡頭的模組,整個模組的體積變得更小,除此之外,喇叭,按鍵佈局,接口,也和上一代一致,只不過Y700四代在按鍵迴歸了TF卡槽,可以讓玩家自行擴展更大的存儲:
這一波的改動還是很聽勸的,畢竟平板要雙攝嘛沒有啥大用,能掃碼和掃文件就行,TF卡雖然速度不如UFS存儲,但是對於擴展大容量還是很有用的,就算只放冷數據,也大大減少了機器在存儲方面的壓力,給了玩家自行升級的空間,要知道上一代雙攝和沒有TF卡槽沒少被吐槽,很多玩家觀望着就等這卡槽迴歸呢。
機器在不裝TF卡的情況下裸機重344g,比上一代略輕:
加之本來就是8.8英寸的小尺寸,便攜性上相比傳統的大尺寸平板有天然優勢,出門帶個小包隨便一裝,甚至大一點的褲兜都能塞進去:
加上本身的大電池續航還是很頂用的,不管是出門裝學習資料隨身帶着,還是隨時隨地來一把遊戲,作爲隨身EDC裝備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壓力:
裝箱清單裏有68W電源適配器,數據線,以及取卡針,上一代包裝是沒有卡針的2333:
開機入眼最大的感觀不同還是這塊屏幕,這塊來自華星光電的3K屏幕讓同爲8.8英寸的機身的情況下,直觀感受顯示更細膩,圖標顯示小了一圈且排列間距更小,看上去更“精緻”一些:
畢竟8.8寸這個尺寸放下3K分辨和408ppi,像素密度不可謂不高,加上這次升級到了12bit色深,在日常遊戲和娛樂影音中體驗更佳,放今年全部移動設備裏,這也是塊很能打的LCD屏了。
性能方面:
驍龍 8 至尊版包含 2 個主頻4.32GHz 的超級內核和 6 個主頻爲 3.53GHz 的性能內核,取消了能效核心的設計,相比曉龍8G3,大核頻率明顯更高。全新的切片結構Adreno GPU 主頻來到了1.1Ghz,理論上來說作爲今年得旗艦移動端Soc,不管是CPU部分和GPU部分,較上一代8G3都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從安兔兔的娛樂跑分簡單看以下,分數提升相當可觀,比上一代採用8G3的Y700提升了約30%:
而Geekbench6中cpu部分單核和多核分數分別爲2874和8911,GPU部分爲17708:
同樣相比上一代Y700有較大提升:
得益於尺寸和散熱的原因這個表現放今年移動端設備上還是很雞血的,目前基本所有遊戲通喫了,具體來看實測:
遊戲測試:
LOL手遊最高可以開到高畫質120幀,玩這玩意一點壓力都沒有甚至都不發熱:
只不過相比手機玩起來體驗更好的地方在於屏幕夠大,又足夠輕,同時又不像常規平板的尺寸那麼的大,所有的按鍵操作手都能夠到,但是看着更爽:
原神高畫質60幀穩穩的,不管是跑圖還是戰鬥中,持續運行一小時基本偶爾掉個一兩幀到58 59左右,沒啥影響,CPU頻率在2.25GHz左右,監控溫度37.7°表面溫度也不怎麼熱,比較舒適:
三角洲行動最高可以開到高清畫質120幀:
cpu 1.4Ghz左右 壓力不大,雙X軸線性馬達讓這類FPS運行起來沉浸感變得更強,諸如開槍之類的操作觸感反饋更好:
煙雲十六聲戶外跑圖和戰鬥也能基本維持在60幀左右,部分地圖會掉一些,最低有52幀左右,並沒有到影響遊戲體驗的程度,8寸高畫質相比手機運行這個遊戲來說,跑圖看風景,沉浸感更好一些:
以上游戲都是運行在均衡模式下的測試結果,Y700給到了三檔模式選擇但是以其芯片性能和散熱面積,大部分時候均衡模式就足夠通喫所有遊戲和應用了,真正讓它跑起來負載略重的 一個遊戲,是劍網三無界:
這破遊戲從端游到手遊優化都是一坨,內測階段的時候,當時我手裏的曉龍870和天機9200甚至都跑不利索,遊戲中負載高的地方,比如主城,攻防這種滿屏都是人或者特效的時候,負載可以來到3.8Ghz-4.2Ghz之間:
如果開啓野獸模式運行該遊戲,極致特效下CPU會一直維持在4.0Ghz上下,機器也會來到一個比較高的溫度,室溫24°的情況下,表面最高溫大概在能到39°左右,主要集中在Logo右側,左手體感會有一些不適,這是目前測試下來唯一一個表面溫度讓我感到不適的遊戲,有劍網三玩家的話建議入手的同時搭配那個原裝的散熱殼子使用:
另外,開野獸模式只是爲了測試負載極限,這遊戲日常開均衡模式也足夠流暢運行,畢竟優化一坨該卡的地方還是卡:
關於模擬器:
由於Y700天然的小尺寸+強性能,並且可以搭配官方自家的G7手柄使用,因此受到不少模擬器愛好者的關注,但是上代機器因爲沒有TF卡槽的緣故對於模擬器玩家來說吸引力則不是那麼大,本代Y700迴歸了TF卡槽並且擁有更強的性能,理論上來說只要驅動能跟上運行各類模擬器來說會更遊刃有餘一些,因此這裏我也試了試各種模擬器的安裝運行情況:
老遊戲模擬器方面,通過安裝各類模擬器最後集成到天馬G前端,可以安裝運行的模擬器分別有:
DraStic
PPSPP
Citra
Dolphin
M64Plus
AetherSX2
flycat
YabaSanshiro Pro因爲沒有64位的版本已經不被支持,其他可以集成到前端裏的模擬器基本都沒啥問題:
整合之後不管是老街機,還是PSP這類還要點性能的模擬遊戲運行起來壓力都不大:
另外由於機器長邊還有一個C口,因此這玩意運行NDS和3D模擬器天然可以上下分屏,體驗比大多數單橫屏的掌機要好不少:
關於大家比較關心的另一個模擬器,因爲某些原因後續驍龍的驅動更新沒太跟的上,現行的能下載到的大多數安卓版本的模擬器會自帶一個驍龍的老驅動,目前測試下來只有這個驅動可以正常加載遊戲進入,更換第三方驅動就不行:
遊戲方面簡單測試了幾個,不是很喫機能的遊戲運行起來問題也不大,不過推測一些比較喫性能的遊戲運行起來可能會卡頓掉幀之類的,這個目前無解,本來這塊模擬起來就比較喫性能,還需要驅動的支持:
圖中游戲運行畫面僅爲測試使用,不含任何商業行爲,請支持正版。
拯救者自身控制中心操作體驗一如既往的好,我之前手持三代的時候就說過,這個控制中心是我目前體驗過的移動端做的最好的,遊戲中劃出即可方便的調整性能模式,以及一鍵快捷設置錄屏,截屏,息屏掛機,查看微信QQ消息等等,大部分能想到日常功能基本拯救者都替你想到了。
總之作爲主打電競遊戲的小尺寸平板,這一代的Y700基本可以說實現的很全面了,性能方面各種主流手遊通喫,TF卡的存在也讓模擬器愛好者用戶方便存儲集成更多的遊戲rom,玩的更爽了,整個測試期間我把所有的遊戲ROM都是放在一張三星的256G,V30 TF卡上的,前端讀取的時候有些慢,但是運行遊戲基本沒啥問題,這是卡的鍋,建議選個好點的卡。機器最大支持2T的TF存儲,擴展無壓力了屬於是:
續航方面:
7600mah的電池相比上一代大了不少,刻意測試了以下,屏幕固定50%亮度,音量固定15%左右,從充滿電100%開始,結果如下:
一小時原神野外跑圖: 100%-82%
兩小時B站1080P在線電影:81%-65%
兩小時抖音在線直播:64%-52%
一小時劍網三無界:51%-22%
最後運行半小時劍網三無界,6個半小時高強度使用最終電量剩餘8% ,這是機器一直不停轉的情況,正常日常遊戲娛樂,間歇的使用撐個一天問題不大。
充電:
使用原裝68W閃充適配器,從8%開始,衝到90%用了52分鐘,再之後從90%衝到100%用了11分鐘,基本看一小時左右可以把這個7600mah的電池充滿,充電速度作爲平板來說個人認爲可以接受,畢竟沒有手機對閃充的效率要求那麼高。
系統:
本次系統搭載了全新升級後的ZUXOS系統,相比上一代的ZUL16甚至更早的ZUL系統,使用邏輯上變得更”正常“ ,不會再出險之前全面屏手勢上滑滑出來dock之類bug,聯想這次給他打上了AI平板的標籤,原來的聯想小天換成了前陣子發佈不久的天禧智能體,並且接入了滿血版deepeek R1模型,你現在在使用時可以直接選擇使用天禧大模型,還是天禧+Deepeek R1:
這樣一來其實Y700就不僅僅可以單純是個遊戲平板了,它可以是一個小尺寸的學習工作平板,日常可以存儲一些工作資料和學習資料等內容,這個便攜性對於學生朋友來說帶着去上課輕巧又好使,遇到事情直接呼出天禧智能體可以解決很多事了:
之前聯想平板上就有的超級互聯功能感覺也優化更新了讀取速度,從設備上點擊搜索出來的設備,通過同樣的聯想賬號登錄即可互相訪問文件,比如我可以直接從Y700上看到我PC上的文件,或者從我PC上看到Y700上的文件,然後可以下載到你當前設備:
文件讀取速度感覺比之前快了點,但是連接速度個人認爲還可以優化以下,並且可以參考友商那種和聯想電腦做個一碰傳就更方便了, 類似這樣的功能,擴展了平板使用方式和用戶習慣,比如你可以帶着平板去上課,拍下老師的板書筆記啥的回去直接從PC下載。
再比如之前YOGA pad平板上的部分功能被搬了過來,雙指按住識別屏幕內容,直接呼出AI工具,翻譯內容或者總結內容:
再比如AI字幕:
這些功能放現在主流手機或者常規平板上可能很常見,但是放在主打遊戲電競的小尺寸Y700上,其實大大擴展了它的使用場景,使得Y700不單單是個小遊戲平板,系統和這些AI應用也可以幹很多別的事。
作爲一個Y700系列一二三代全部都是首發自費購買的用戶,我個人對這種小尺寸的精緻平板可以說是情有獨鍾,同時我也算是這四代改動的完整見證者了,從一代的重量和系統被吐槽,到二代添加了屏幕支架,閹割了側邊的滑動按鍵,到三代的雙攝閹割了TF卡槽,以及一直被詬病吐槽的聯想做的ZUL系統,每一代都有好的地方,也有一些被玩家不能忍的地方,到了這第四代產品,官方終於聽勸的把所有的地方都改回來了,至此Y700這個系列,這臺小尺寸平板藍海里的獨苗苗產品算是來到了最均衡的一代,說實話已經找不到明顯的槽點了,我在之前Y700三代的評測文章中說的,希望聯想把ZUL系統支棱起來,看來也是聽進去了(臭不要臉一下~) ,現在的ZUXOS可以作爲一個日常移動設備的系統使用,體驗還不錯,不僅僅可以拿來遊戲,作爲日常娛樂學習的主力設備也沒啥問題。不管是對於想要新入手小尺寸遊戲平板的玩家,還是還在持幣觀望第三代的玩家,都是比較推薦直接入第四代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