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助手:京東119。
一、前言
很多小夥伴買處理器、主板、顯卡的預算充足,但到機箱這裏,就有那麼一點後勁不足了,總是不願意花錢。確實,機箱對於整機性能的提升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也有小夥伴用空氣淨化器、鞋盒、洗潔精瓶子當機箱的,裝了硬件也能玩。
但其實,如果不過分追求顏值的話,也有很多價格非常不錯的機箱,就例如先馬平頭哥的M9E,性價比就特別高。
這款機箱還十分有意思,在提供一個基礎機箱架構的同時,還能升級各種配件,例如Type-C線材、硬盤架、側透面板之類的,都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如果都不選的話,機箱主體也能非常便宜。
二、先馬平頭哥ME9E機箱 開箱
▼機箱的包裝箱還是熟悉的味道,中間一個平頭哥的造型,周圍是一些特性介紹。
▼側面是機箱的參數,CPU散熱器高度支持到166mm,顯卡長度支持到350mm,挺不錯的。
▼紙箱內部出了機箱之外,還附贈了一個配件袋,裏面有一些螺絲、紮帶之類的。
三、先馬平頭哥ME9E機箱 外觀
▼機箱側面是一整塊的金屬側板,可升級側透側板。
▼機箱前部是大面積的金屬衝孔網,進風效果特別好。
▼機箱前部的金屬蓋板支持快拆,日常清理非常方便。
▼機箱的另一側,也是一整塊的金屬背板。
▼機箱尾部,熟悉的m-ATX機箱的配置,底部是橫置的4條PCIe插槽。
▼機箱頂部,有大面積的磁吸式防塵網。
▼機箱的IO面板在右上角,除了開機鍵和重啓鍵之外,還有1個USB 3.0接口、1個USB 2.0接口、2個3.5mm音頻接口,還有一個Type-C接口的安裝位。
▼機箱底部,四角是四個減震泡棉,中間是大面積的金屬防塵網。
▼機箱內部,底部是獨立的電源倉,上面是一整塊的空間。
▼機箱上部的空間非常完整,左側用於安裝主板,主板固定位的四周有走線開孔,方便走線。
▼機箱底部獨立電源倉的頂部,除了金屬衝孔網之外,還有走線開口,方便走線。
▼機箱背面,有充足的走背線的空間。
▼底部是獨立的電源倉,右側是電源安裝空間,左側有一個硬盤倉。
四、先馬平頭哥ME9E機箱 裝機
▼蘑菇這裏準備了一套簡單的小配置,處理器是9800X3D,主板是微星的B850M迫擊炮。
▼主板輕鬆安裝到機箱內部,主板頂部和側面的空間還是蠻充足的。
▼散熱用的是超頻三的RZ400 V2黑色,這款散熱器雖然看着硬件規格很普通,但散熱效能十分給力。
▼接着在機箱的前部和後部安裝機箱風扇,機箱前部安裝一把模組扇,供電、走線更加簡單。
▼機箱前部的機箱風扇用於進風,機箱後部的機箱風扇用於排風,這種簡單的機箱風道,散熱效率很高。
▼內存用的是金百達銀爵,16GB*2 6000MHz C36國產內存顆粒,這也是一套性價比很高的內存。
▼內存標配有金屬馬甲,銀色的,質感還不錯。內存的金屬馬甲高度特別低,可以看到比旁邊的散熱器的散熱風扇還要更低,日常裝機可以輕鬆藏到一些大體積的風冷散熱器下面,安裝兼容性特別好。
▼接着是顯卡,微星的RTX 4060 Ti 16GB萬圖師,16GB顯存版本的比較稀有,哈哈。
▼顯卡默認水平安裝,這張顯卡的長度很短。
▼電源用的是長城的泱泱華夏系列的秦,額定功率750W,支持最新的ATX 3.1,標配PCIe 5.1接口,滿足最新的CQC三級能效認證,日常運行效率很高。
▼電源側面是電源的標籤,這款電源額定功率750W,其中+12V的單路最大輸出750W,非常給力。
▼電源的散熱風扇支持自動啓停,外面的散熱格柵支持拆卸,日常清理更加方便。
▼電源的尾部,是模組輸出接口,除了主板供電接口之外,還有3個8Pin的供電接口、3個6Pin的供電接口,以及一個16Pin的PCIe 5.1的供電接口。
▼電源尾部,除了供電接口之外,還有一個開關,紅色的,很個性。
▼靠近看看,電源的一級EMI、二級EMI電路完整,用料很不錯。整流橋有兩個,並聯設計,並在中間夾持了一個金屬散熱片,輔助散熱,保證穩定運行。
▼電源輕鬆固定,順手把各個部分的供電接口插好。
▼最後蓋上機箱側面的玻璃蓋板,整機安裝完成。
▼機箱前部的模組扇支持ARGB燈效,整體的顏值很漂亮。
▼機箱前部金屬衝孔網的孔很大,距離機箱前面模組扇的距離挺遠的,進風空間非常充足。
▼打開機箱側面的金屬蓋板,內部的顏值其實也還可以,雖然沒什麼燈效。
▼微星這塊B850M迫擊炮主板,供電部分採用12+2+1相的規格,核心供電清一色的DrMos,60A的,非常不錯。供電部分覆蓋有大體積的金屬散熱片,保證供電電路穩定運行。
▼超頻三的這款RZ400 V2散熱器,散熱塔頂部是鋁合金材質的蓋板,質感很不錯。
▼金百達這套銀爵內存,頻率6000MHz,時序C36,顆粒是國產顆粒,性價比很高。
▼微星這張RTX 4060 Ti 16GB萬圖師顯卡,顯存16GB的顯卡,平時跑一些專業軟件會更加從容。
五、先馬平頭哥ME9E機箱 測試
▼整機配置一覽,處理器是9800X3D,主板是微星的B850M迫擊炮,顯卡是微星的RTX 4060 Ti萬圖師。
▼簡單跑個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79W,其中處理器單獨得分98.3W,顯卡單獨得分46W,分數都很高。
▼日常待機情況,室溫在24℃左右,處理器溫度在35℃左右,南橋42℃,顯卡核心33℃,固態硬盤38℃。
▼日常待機情況,整機輸入功耗在68W,表現還可以。
▼簡單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10W左右,全核心睿頻5.25GHz左右,溫度71℃,南橋43℃,顯卡核心33℃,固態硬盤38℃。
▼這個時候的整機輸入功耗去到了175W左右,相比較於待機情況,整機輸入功耗提升了110W左右。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40W左右,全核心睿頻4.55GHz,溫度90℃左右,南橋43℃,顯卡核心33℃,固態38℃,整體的散熱情況表現良好。
▼整機輸入功耗進一步提高,去到了215W左右。
▼跑個3Dmark的壓力測試,TS模式,幀數穩定率在99.2%,非常穩定。
▼顯卡的核心溫度最高去到68℃左右,處理器溫度在44.5℃左右。
▼跑3Dmark的TS模式,整機輸入功耗在245W左右,顯卡的功耗表現也還可以。
▼跑個甜甜圈測試,這張RTX 4060 Ti顯卡的功耗在170W左右,顯卡的核心溫度在70℃。
▼跑甜甜圈的時候,整機輸入功耗在225W左右,還行。
▼跑甜甜圈測試的同時,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40W左右,溫度93℃,顯卡的功耗在170W左右,溫度70℃。
▼整機輸入功耗最高去到370W左右,這套硬件配置的功耗表現真的還不錯。
▼關機情況,輸入功耗最低在1.4W左右,表現還可以。
六、總結
先馬這款平頭哥ME9E機箱的整體表現真的還挺好的,這款機箱的價格非常低,但整體的質感很不錯,很硬朗,機箱的整體框架部分用料均爲0.8mm的SPCC,對於這個價位來說,非常不錯。
機箱內部的架構很熟悉,底部是獨立的電源倉,上面的空間非常完整。並且在機箱的前部和後部,均有機箱風扇位,可以輕鬆搭建前進後出的機箱風道,散熱效果十分不錯。另外在機箱的頂部,還有水冷排的固定位,空間也夠,可以輕鬆安裝水冷。
長城這款泱泱華夏系列電源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款秦,額定功率750W,其中+12V的單路最大輸出就能去到750W,非常不錯。
謝謝大家!
The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