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鴨Lossless Scaling臺式機雙卡經驗分享

首先疊甲,我玩小黃鴨也沒有很久,reddit上Lossless Scaling的官方discord也懶得加,自己主要靠reddit雙卡google文檔和自己琢磨整出來的一套臺式機雙卡玩法,中間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僅在我的環境下測試可行,如果有大牛有更好的改進方法,歡迎指教。

其次,如果是筆記本雙卡,比如我現在的辦公本,rtx4060 + 780M,比較簡單,輸出選擇780M,渲染選擇獨顯就可以,具體的可以根據我後面分享臺式機雙卡設置調整。

寫這篇分享的主要目的是因爲沒有看到小黑盒上有完整的臺式機雙卡設置教程,把自己折騰的經驗掏出來給各位參考一下,有些小問題也說不定集衆人之力可以解決。此外本人也是個10幾年的遊戲老登了,平常潛水多,想着做做貢獻。

----頭一次發帖,格式噁心請多包涵。

先說雙卡臺式機優點:共計800左右的成本,如果接受鹹魚二手卡,甚至不到600米。幀數可以補幀到4k 120 hdr,160 無hdr,延遲很低,尤其是在打開Nvidia reflex和anti lag之後,個人覺得FPS遊戲延遲幾乎感覺不出來(基礎幀數60補120)。此外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和我一樣飽受N卡低顯存困擾,副卡可以分擔WIN系統的顯存和幀生成的顯存需求,對某些遊戲(比如我最近玩的RE4 REMAKE)就真的決定了你爆不爆顯存(大概相當於多了1.5個G的顯存)。我個人以後不管換不換主力顯卡,都會用雙卡玩遊戲了,確實很爽。

再說缺點:麻煩。硬件層面,軟件層面容易出現的問題都比較多,我也是磕磕絆絆折騰了近一個月才整好(算是吧)所以如果不想折騰的,就換新顯卡吧。

最後,本分享不是基礎使用教程,也不會細講小黃鴨的其他設置(有些我也沒搞懂),只分享臺式機雙顯卡設置,筆記本也可參考。

1.雙卡安裝和推薦

具體的幀生成副卡表現可以看這個文檔(需要梯子)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7MIWgCOcvIbezflIzTVX0yfMiPA_nQtHroeXB1eXEfI/htmlview

如果看不到文檔,可以參考我截的這個AMD顯卡的圖,另外小黃鴨作爲幀生成的副卡基本上只推薦A卡(或者I卡),因爲確實整體表現比N卡好太多。

只截取我認爲性價比比較高的A卡

根據自己電腦主板插口和電源冗餘去選擇,我的臺式機是7800X3D配火神3080LHR,降壓超頻鎖2040,峯值功耗能跑到接近400W,電源是850W的振華,所以相對來說電源冗餘不算多。

因此我選擇了表單裏我認爲適合90%用戶的方案,即RX6400作爲幀生成副卡(注意表單內的數字是補幀後的總幀數,不是可以補多少)。在狗東上買的小影霸,800左右,鹹魚上有更便宜的600以下的選擇(還有RX6500,理論上會強一點點)。選擇這個顯卡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不需要額外供電,PCIE主板供電就能用,實測功耗大概30W。

所以我的硬件基本參數爲7800X3D,板子B650M-plus打人碩,渲染主卡rtx 3080 LHR,幀生成副卡rx6400,32G DDR5 RAM, 6400MHZ PBO, cpu 降壓小超,主顯卡降壓小超。

2.硬件安裝

由於本人非計算機專業,雖然小懂一些電腦,但是基礎知識不熟,安裝過程踩了大雷。

我的板子是M板,所以主顯卡插在第一個PCIE口上會擋住次口,所以一開始把主力顯卡插到了第二個PCIE口上,幀生成卡插了第一個PCIE口,導致主顯卡跑在PCIE *4的帶寬上,性能損耗接近30%,因此在這裏和想整的大家強調下:

一定要把主力渲染卡插在第一個PCIE口上!

一定要把主力渲染卡插在第一個PCIE口上!

一定要把主力渲染卡插在第一個PCIE口上!

後來我又買了個PCIE延長線(5cm,淘寶40多,PCIEx4 轉PCIEx16),把RX6400插在第二個口的PCIE延長線上纔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對於想折騰的各位來說,一定要看看自己的板U的參數頁面,搜一下兩個口的支持度。拿我的舉例,雖然板子寫的是兩個口都支持PCIE x 16 但是後來發現插兩個顯卡會搶帶寬,導致第二個口只能跑在x4上,走了彎路。

顯卡正常安裝好後,另外一點非常重要:

顯示器一定要插在幀生成的卡上!

顯示器一定要插在幀生成的卡上!

顯示器一定要插在幀生成的卡上!

不過相信很多用過的人應該都知道了,多強調下總沒錯,我自己試了下插渲染卡,延遲高的一P,用不了。

安裝完成後的樣子,下面紅色的是rx6400

另外要注意主板下面是否有比較重要的插口,可能會被PCIE延長線擋住,我安裝的時候拔了一個ARGB線和HD AUDIO的線,本身也用不上就不要緊。

3.環境設置

首先小黃鴨的版本最好更新到最新版。在LSFG 2.0時代我就開始用了,那個時候幀數還高一些(我也不知道爲啥),更新了LSFG 3之後,幀數降低了。

那爲啥推薦最新?因爲最新版的WGC性能又拉回來了。舉例說明,之前我的RX6400 4k HDR,幀生成縮放度爲40, 可以從60補到120。更新LSFG3後就掉到了107(DXGI),之後更新了3.1 beta版本之後,把系統升級到24H2(一定要升級,不然WGC方式會回退DXGI),幀數又拉回到120了。

所以總的來說,推薦大家更新24h2,小黃鴨更新到最新的beta版,捕捉畫面方式選擇WGC,性能提升接近30%。

另外再補充一句,如果沒有hdr需求,rx6400性能還可以提升,補幀可以提到3倍,我的電腦上接近4k160hz的表現,基本可以喫滿我的4k165hz顯示器。

4.參數設置

我的參數如下:

縮放比例40%

注意我的縮放功能是關的,這裏說的縮放比例是幀生成下的縮放比例。(我大概瞭解了下,這裏的縮放應該是對抓取圖片的縮放,而不是生成圖片的縮放)個人感覺40%的縮放4k分辨率下表現很不錯。如果可以最好還是以50%縮放,效果會更好,我這裏選擇40%主要是因爲開了hdr,幀生成顯卡40%基本就喫滿了。

然後記得在windows顯卡設置裏,把遊戲優先選擇渲染卡進行渲染:

可以點擊添加應用,然後指定顯卡渲染

5.注意事項

1)如果你和我一樣是N+A卡,可以參考如下N卡面板設置

圖像銳化和着色器大小根據自己情況選擇

A卡的adrenalin軟件,我用的是全局設置,把SAM打開,anti lag打開,其餘全關。

這裏着重強調下,Fluid Motion一定要關掉了,至少我在測試的時候,這個AMD自己的補幀功能會導致延遲過高,完全沒辦法愉快遊玩。

之後進遊戲,control + alt + s就可以爽玩了。

最後,給大家點遊玩建議,單機的FPS遊戲用雙卡和對應的參數設置玩起來基本沒有拖拽感,其他類型的更是感受不到延遲。但是競技類FPS就不要想了,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補幀原理,有很多帖子講解,這裏就不細講了。

RE4補幀效果,GPU1是rx6400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