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腦機接口讓癲癇患者玩《王者》《黑神話》

中國首例:腦機接口解鎖“意念遊戲”

真正做到科技改變生活

2025年4月17日,上海腦虎科技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宣佈,一名19歲右側額葉癲癇患者通過植入自主研發的256通道柔性腦機接口,成功實現全球首個複雜遊戲《王者榮耀》《黑神話:悟空》的精準腦控操作。術後僅兩日,患者便進入臨牀試驗,累計訓練19.87小時後,其光標操控速度達4.07比特/秒,逼近傳統鼠標水平。  

這一突破標誌着中國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腦虎科技CEO彭雷稱患者爲“中國首個實現100%腦控鼠標的年輕人”,而該技術不僅用於遊戲,還能控制智能輪椅、智能家居,並流暢操作嗶哩嗶哩、小紅書等App

---

技術內核:

1. 硬件突破

  •    256通道柔性電極:相比傳統剛性電極,柔性設計減少腦組織損傷風險,可採集更穩定的局部場電位信號(LFP)。  
  •    無線化迭代:下一代無線版本腦機接口已完成研發,預計2025年內開展臨牀試驗,擺脫“金屬辮子”束縛。  


2. 算法進化:  

  •    XessOS操作系統:毫秒級解析腦電信號,通過卡爾曼濾波算法將神經信號轉化爲光標指令,結合深度學習模型每日自我優化,攻克神經信號漂移難題。  
  •    多範式訓練:採用Center-out、WebGrid等經典實驗,逐步提升患者操控精度,最終實現複雜遊戲的高難度操作。  

---

應用場景:從醫療康復到“賽博生活”

    • 醫療價值:該技術不僅幫助患者精準定位癲癇病竈並切除,還保護了運動功能區,術後無後遺症,爲運動障礙患者提供功能重建希望。  
    • 生活賦能:患者可通過意念控制智能家居(燈光、窗簾)、在線購物、收發郵件,甚至駕駛輪椅,實現數字化生活的“意念直連”。  
    • 遊戲革命:此次突破驗證了腦機接口在複雜場景的可行性,未來或推動沉浸式遊戲交互,如VR/AR結合腦控技術,重塑遊戲體驗邊界。  

    ---

    技術對標:中國腦機接口

    與馬斯克Neuralink的對比成爲焦點:  

    • 效率優勢:Neuralink首位受試者訓練60小時達4.6比特/秒,而中國患者僅用19.87小時達到4.07比特/秒,訓練效率提升顯著。  
    • 場景深度:Neuralink目前聚焦基礎操作(如國際象棋),而中國團隊已攻克MOBA、3A級動作遊戲的複雜交互,技術應用更具突破性。  

    ---

    儘管成果斐然,爭議隨之而來:  

    - 腦機接口是否可能引發“意識干預”?專家強調當前技術僅解碼運動意圖,但公衆對“人機共生”的長期影響仍有擔憂。  

    - 設備成本高昂(如配套維生系統)、壽命限制(類器官存活約100天)仍是普及障礙,無線化與材料革新成關鍵。  

    未來,腦虎科技計劃將技術擴展至語言功能重建(如漢語音節解碼),並探索非醫療場景的消費級應用,如教育、娛樂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