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YYDS
1.emo+網抑雲。“Emo”原指情緒化搖滾音樂,後演變爲形容負面情緒的流行語。因爲網易雲音樂晚上經常會推薦一些情歌,結合emo變成了網抑雲。
2.絕絕子。源自綜藝節目,用於表達極致的讚美和嘲諷。也是隨着小紅書的營銷號變成了一種過度吹捧的營銷方式。
3.拿來吧你。出自抖音博主@劉子的視頻,以理直氣壯的口吻表達對他人擁有的羨慕,直接大喊“拿來吧你”。再被其他網友結合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被擴展至各種場景。
4.人類高質量男性。來自徐勤根油膩求偶視頻引發全網模仿,成爲“審醜文化”的代表。被官媒批評並封殺。
5.廢話文學。如“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用無效表達對抗空洞說教。我也是沒想到這竟然是4年前就有的梗,到現在被各大網友拿來作爲無厘頭的笑話聊天。陳清泉也是很好的用這個梗來諷刺一些社會不良現象。
6.擺爛。NBA的球隊會有球隊以擺爛換取狀元或者重建球隊。而後發展面對不順利的時候選擇擺爛(也分消極和積極)。後又由此延伸出“躺平”來對應反對內卷。
7.芭比。無賴電音流喫雞博主,在遊戲中都是以電音開麥,除此之外的還有他的“餓了麼兄弟們,該喫夜宵了”的魔鬼低語。
火的最奇葩的一個梗當屬“YYDS”永遠的神,因爲創始人落網而火。這句話本是山泥若在幾年前解說UZI比賽時所說的話,但在21年落網的時候,才被人發現的話,用作梗來對待。網友此時才山泥若的名字也很抽象:滕楊天下。而他還有“臥槽,冰!”也是作爲lol的傳世經典。隨着yyds被各大營銷號運用,這個梗也因此走向大衆的視野。
2022年:媽媽生的
1.退!退!退!出處:源自一位大媽與車主因佔道擺攤發生爭吵的視頻。大媽面對質問時,一邊跺腳一邊用手做擊劍動作,大喊“退!退!退!”,動作與表情充滿戲劇性。該視頻被網友二次創作,形成全網模仿熱潮。
2.栓Q。廣西博主劉濤。在視頻中全程英語的講解,自帶口音,最後的“thank you”空耳似“栓Q”後衍生出反諷用法“我真的栓Q了”
3.小鎮做題家。來自豆瓣用戶對出身小城、擅長應試但缺乏資源青年的概括。該詞因引發對教育公平與社會階層流動的討論而廣泛傳播。本是用於自嘲。卻被拿來批判。後在官媒對該詞提到不應該被拿來嘲諷他人,而畫上句號。
4.嘴替。指代能精準表達大衆心聲的人或言論。例如明星在綜藝中的犀利發言,或網友總結的“互聯網嘴替”金句,常用於表達共鳴,講了自己不敢講的,不知道怎麼好好表達的事。
5.XX刺客。最早是來講雪糕刺客。外表普通的商品,在結賬時發現天價,錢包如同被刺一般,被成爲XX刺客。
6.CPU(PUA)在採訪中的口誤。把PUA講成了CPU,被網友衍生出多個版本,他在ppt你、他在kfc你等等。
7.他那麼努力。小紅書的一位ikun在面對蔡徐坤被罵時所發的貼子,他那麼努力~搭配上幼稚的文案,被頻頻二創,讓蔡徐坤又因爲梗的形式再度爆火。
媽媽生的。即便是當年有坤,依然也抵擋不了他的出現——丁真。既有人罵他,也有人喜歡他。丁真因爲攝影師沒拍成他的弟弟和舅舅,轉頭拍到了這位剛拿泡麪回來的孩子,因爲其純真的笑容而收穫200W的點贊。當地文旅也是抓住這一點迅速找他做了代言,然而大字不識幾個的丁真並不認字,在後來的包裝和學習下,又去了聯合國演講“芝士雪豹”,和在直播時被問到你是哪個省的,他的一句回答“媽媽生的”更是將他變成了天然抽象的代名詞。同年啊B的UP主又先後創作了丁真三部曲,把這一抽象文化推向了高潮。
2023年:哈基米
1.遙遙領先。源自華爲Mate60系列發佈會上餘承東多次用“遙遙領先”形容產品優勢,後因華爲突破技術封鎖引發全民共鳴,成爲支持國貨與科技創新的標誌性口號。當然有人捧也同樣有人唱衰。
2.純愛戰士。最初出自漫畫《咒術回戰》角色臺詞“我們這可是純愛”,後演變爲形容追求專一、純粹愛情的人羣,尤其在影視劇“狗血劇情”氾濫的背景下,成爲年輕人對理想愛情的象徵。當然也有人說是舔狗換了個說法。
3.尊嘟假嘟。來自微博博主“伯恩山BOT”模仿寵物說話的擬聲詞,諧音“真的假的”,因軟萌語氣成爲表達驚訝或調侃的流行語,例如“明天放假,尊嘟假嘟?”當然我相信講這話的男生很少,但是對女生講這話的男生不少。
4.你人還怪好嘞!主要是調侃大學生“清澈的愚蠢”,如將行李交給陌生人保管後說出這句話,既諷刺天真又懷念純真,類似趙本山的賣柺,他還得謝咱。
5.想你的風別吹了。反諷網紅景點氾濫的“想你的風吹到了XX”標語,網友呼籲停止跟風營銷,如“想你的風別吹了,全國都吹遍了”
6.泰褲辣!歌手王琳凱在演唱會上的前面鋪墊了一堆,到最後只有一句“太酷啦”,因魔性發音和自信態度出圈,在講這話的裝扮又好似董明珠,也更是出現了更多場面。如模仿瑪麗蓮·曼森。還有粉絲髮的彈電吉他,但是該視頻中拍到的缺少了電吉他,反而像一個正在起飛的機長一般。
哈基米。在當時也許和其他比起來不算什麼。只是一個誤解,原是日語中蜂蜜水的意思。因動漫《賽馬娘》角色哼唱片段走紅,後成爲萌寵視頻的專屬BGM,代指一切可愛小動物。但在後一年的國內互聯網上變成了貓的代名詞,甚至還衍生出了更多的詞:耄耋、鍵帽、豪帽等等。而這一切也因爲過於對貓的瘋狂喜愛到了魔怔的地步。在24-25年出了哈基X,你這傢伙這樣的梗。
2024年:因爲他善
1.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自抖音博主發佈的視頻,通過機械化的語氣和魔性聲音迅速走紅,網友模仿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調侃生活中的挫折,例如“專升本難倒我,真是踢到棉花啦~”
2.City不City啊?外國博主用中文問妹妹“City不City?”,妹妹回答“好City啊!”。該梗因中英混雜的魔性表達引發模仿,並被賦予“刺激”“緊張”等情緒含義。
3.澆給~肅博主“敦煌老馬”在分享羊頭烹飪時頻繁使用“澆給”(西北方言中動詞後加“給”),如“羊頭澆給”。該詞因洗腦節奏和地域文化特色走紅,成爲美食視頻中的標誌性臺詞。而後只要有羊的視頻都會在彈幕或者評論區裏看到一個“澆給”。
4.高速運轉的機械進入中國!一位大姐買菜回家時因語言障礙說出“高速運轉的機械進入中國”,因句子混亂被網友戲稱爲“加密通信”,並衍生出大量“已讀亂回”的二次創作。
5.紫嘖。博主川子將“姐姐”發音成“紫嘖”,魔性發音引發全網模仿,衍生出奶狗音、精神小夥音等版本,甚至被用於方言調侃。(很難理解)
6.廣智救我!!!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因大多數玩家第一次接觸該類型遊戲,玩家在BOSS戰屢屢受挫後,依賴變身技“廣智師兄”幫助過關,彈幕刷屏“廣智救我”成爲玩家互助的象徵。我不信有人能忍住不喊。
7. 班味。形容打工人的疲憊狀態,如“上班噁心穿搭”“公園20分鐘效應”,體現年輕人對職場壓力的自嘲與對鬆弛生活的嚮往。
因爲他善。出自郭德綱在節目中提到張天師的四不喫,其中“牛肉不喫,因爲它善”,被網友和他代言的牛肉廣告,形成假打臉時刻。但又被網友扒出:“我是回民的女婿”和“喫口豬頭肉,鴻運當頭666”。又成了真打臉時刻。而後又被網友剪出更多的視頻,如一念神魔。這句式也被做成了萬能句式,例如“我玩鍾馗有五不勾”和因爲他XXX。
2025年:得了MVP!
開年來的王炸,英雄聯盟主播“小明劍魔”因遊戲評分爭議怒噴“躺贏狗”,被二創爲歷史、社會議題的批判模板。從遊戲圈破圈至社會情緒表達,成爲系統性不公的宣泄載體。一開始只是用來吐槽,後來有了張角、鄧世昌、岳飛這樣的棟樑、反對世家等等。而隨着部分視頻被下架,和該模板被小部分官媒來宣傳法律、安全等等,更是將這個梗推向了高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