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8800字,製作不易 望耐心觀看 感謝各位支持
開年了,學生和工作黨也都投入了緊張的學習和工作 這個時候沒有一把趁手的鍵盤 怎麼能搞好學習和提升工作效率呢?
所以按照每年的慣例,開年鍵盤推薦它又來了!
入門科普
選鍵盤呢,要參考怎麼幾個維度
首先,鍵盤其實也分很多種 常見的鍵盤種類有3種,薄膜鍵盤,機械鍵盤,靜電容鍵盤
薄膜鍵盤 比較常見,也比較便宜 用戶基數較廣 , 基本上人手一把,這種就不太需要做詳細導購了
靜電容鍵盤,在程序員或者是網文作家圈子裏會比較常見,對重複性文字輸入者來說 靜電容鍵盤是一把喫飯用的好工具,喫飯的傢伙事價格普遍都較高,幾乎都在4位數以上 也不太適合普通人,故而也不做詳細導購了
機械鍵盤,這個鍵盤種類能說的就很多了
機械鍵盤是由單獨的機械開關軸體來驅動完成按壓觸發的,這點上和薄膜鍵盤還有靜電容鍵盤完全不一樣
這也導致了只要軸體不一樣 機械鍵盤的手感就可以完全不一樣
自定義屬性和可玩性是要比薄膜鍵盤高出非常多的軸體方面最爲大衆熟知的應該是 cherry家的“黑紅茶青”四種基礎的機械軸體
現在的軸體遠不止只有4種,自從cherry的軸體專利技術在到期之後,各種國產軸體成百上千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大家也早就不用拘泥於 黑軸打遊戲,茶軸像薄膜 紅軸萬金油 青軸辦公軸這種刻板印象了現在軸體那麼多,那要怎麼分辨呢?
這個很簡單軸體雖然五花八門,但總體還是有3個大類型的分別是線性軸,段落軸,弱段落軸 三類
當然還有很多細小的分支 在這裏就不囉嗦了
線性軸:顧名思義,這種軸體的手感很線性 直上直下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舉個例子的話,就是你洗澡時用的沐浴露,擠一泵出來 那種按壓手感就是線性軸的手感例如 佳達隆紅軸
這種類型的軸體壓力克數適中,手感直上直下,如果你作爲小白,不知道該買什麼軸體的鍵盤,那聽我一句話,一般來說盲狙買紅軸產品 肯定錯不了
段落軸,聽名字就知道,這個類型的軸體按壓會有段落感代表軸體可以看看高特青軸或者是極地狐軸
這種軸體在按壓的時候手感就像是按壓圓珠筆,一上一下 咔噠 咔噠 節奏感極強,但是聲音較大 只適合單人居住或辦公使用,在集體宿舍 圖書館 多人辦公室這種環境下儘量不要使用這類型的軸體,以免產生一些不愉快 甚至是生命危險(笑)
弱段落軸,按壓起來會有有一定的段落感,沒有段落軸那麼的吵例如 cherry茶軸
這種類型的軸體按壓時的手感很接近薄膜鍵盤 是個很萬金油的軸體,什麼場合都能使用,非常推薦選擇小白入手
除了這3種常見的軸體大類外,最近還有2種軸也很火一種叫光軸,還有一種叫磁軸
光軸是個很特殊的軸體,它採用了光學原理,和光耦合技術取代了傳統的機械軸的觸點和開關 把金屬撥片更換爲了紅外線光學組件
光學的單傳導性使得軸體壽命趨近於無限,它永遠都不會雙擊和斷連
對於遊戲用戶來說,它延遲很低,鍵程可調都是相比於其他類型軸體的優勢
對於辦公人員來說光軸能做到1億次的使用壽命,不易磨損 輸入體驗穩定,也不易受到信號的干擾但相對應的,光軸的手感需要用戶去慢慢適應
光軸鍵盤我個人會很推薦 ROG 雷蛇 雙飛燕 這些牌子的產品
磁軸鍵盤
磁軸是利用霍爾開關來實現觸發,鍵程在0.005-0.4mm內可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去自定義調整所需的鍵程觸發極快,在需要急停的FPS遊戲和音遊遊戲中表現極佳
磁軸憑藉超高的觸發效率一躍成爲了競技向FPS遊戲玩家的絕對寵兒,如果你在工作之餘很喜歡打競技向FPS遊戲又或者是個音遊愛好者,那磁軸也非常值得選購
但如果是拿磁軸打字 還是要當心誤觸,也是這個原因並不推薦用來辦公碼字
因爲最開始磁軸這個風潮是國外帶起來的,所以搭載磁軸的鍵盤一開始都很貴
現在發展了好幾年,磁軸被不少的國產廠商攻克了,價格也開始走低,現在最低甚至99塊就可以買到磁軸鍵盤,正是低價嚐鮮黨入手磁軸鍵盤的好時機
如果你有極端的觸發抬起鍵程需求 那我覺得是可以入甚至是必須入的
大鍵位方面
鍵盤上空格 shift enter等鍵位因爲體積較大 單獨靠軸+鍵帽來做支撐並不現實 所以要採取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來進行固定支撐和優化目前有2種方式
一種叫平衡杆:平衡杆是把一顆軸用2根金屬絲固定,目前這種方式比較少見
一種叫衛星軸:在大鍵位區把鍵帽取下可以看見軸體兩側還有1組小的假軸做支撐 這個就叫衛星軸,衛星軸是現在最普遍的大鍵位方案平衡杆的優勢在於力的傳導更直接,晃動的幅度比較的小,但缺點是不太好安裝 人工成本稍高衛星軸的優勢在於安裝簡單,鍵帽適配性更好,人工成本低廉由於每家廠商對大鍵位的出廠調節都標準不一樣,所以很難說那種大鍵位風格最討人喜歡
填充方面
填充是鍵盤蠻重要的一個點
有無填充物 代表着可以改變機械鍵盤的手感和聲音表現基本的填充物包括 夾心棉 軸下墊 底棉 PET聲優墊等等現在的機械鍵盤填充物基本上都是5-6層拉滿 不需要擔心
機械鍵盤結構:現在最火爆的機械鍵盤結構有3種,一種叫gasket結構,一種叫TOP結構 還有一種叫船殼結構
gasket結構又名墊片結構
在gasket結構鍵盤當中,定位板的四周會設置很多的墊片,這些墊片不僅能在頂蓋和底殼之間做緩衝,還能給鍵盤帶來更加軟彈的效果這個結構在敲擊的過程當中不會把聲音傳回殼體當中,從而能有效的減輕鍵盤當中的共振和空腔音 更加優化鍵盤的敲擊手感和聲音的聽感
例如 VGN的V98PRO系列 ROG的夜魔 等等很多主流的大火鍵盤都是gasket結構的
top結構
top結構是一種將PCB和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外殼上的結構,螺絲直接和定位板相連把上下殼連在一起固定,這樣子的設計使得定位板懸浮在鍵盤的內部
雖然top結構也很軟彈,但相比於gasket結構鍵盤,top結構鍵盤的手感一致性要更好,觸底手感也更明顯更加適合打遊戲一些使用TOP結構的鍵盤例如達摩鯊的K系列
船殼結構
船殼結構鍵盤是2021年gasket結構鍵盤火起來前最普遍使用的鍵盤結構,結構非常的簡單,沒有上下殼之分,是一體結構 造價相對低廉 手感的不一致性比較大,空腔音也比較嚴重,在現在這個追求聲音+手感一致性的時代,已經慢慢的被淘汰掉了船殼鍵盤例如之前的FL980
以上3種結構,就是機械鍵盤主流的3種結構了
鍵帽
機械鍵盤的鍵帽主要分爲以下幾種
從高度方面主要分爲 Cherry原廠高度,OEM高度 MDA高度 SA高度 XDA 高度 DSA 高度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變種Cherry高度:它是德國機械鍵盤公司Cherry產品出廠自帶的鍵帽,我個人習慣稱爲原廠高度,是標準的機械鍵盤鍵帽高度
OEM高度 :OEM即爲代工廠,指鍵盤非原廠(Cherry組裝出廠)爲了和原廠做區分,鍵帽也就變成了OEM高度這個高度比原廠鍵帽稍高出1-2mm 其他的部分區別不大
SA高球帽: SA高球帽顧名思義,非常高,沒有明顯的人體工學曲線。但由於SA鍵帽基本上算是所有機械鍵盤裏面最高的一種,所以必須藉助手託才能更好的使用。
DSA矮球帽: 比SA球帽高度低,同樣沒有弧度設計,也被稱爲平胸鍵帽
MDA高度:手指的接觸面積比DSA矮球帽更大,下凹弧度較淺,適合喜歡DSA高度且手指偏粗的玩家 因爲手指接觸面積的增大而非常合適碼字黨鍵帽的材質鍵帽比較常見的材質有3種 ABS材質 PBT材質 POM材質
ABS:最常見材質的鍵帽沒有之一
ABS鍵帽優點是造價成本低 好上色 透光性很好 按起來手感也非常的舒適缺點是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磨損 然後打油 油光鋥亮的不太美觀
PBT:目前中高端鍵盤的首選鍵帽材質PBT鍵帽優點是硬度較高,整體觸摸起來磨砂感偏強 手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抗打油能力強 壽命較長缺點是造價比較的高
POM:這種材質一直都有,現在卻很少見了
優點是鍵帽觸感非常的光滑細膩,甚至有點自帶打油的意思
缺點是造價過高,也不太被大衆接受 但我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Cherry原廠的一些老鍵盤一直在用POM鍵帽個人還是最喜歡PBT鍵帽,手感接受度高,不易打油 耐用性強鍵帽
工藝鍵帽的工藝主要分爲 熱昇華 二色注塑 絲印 激光雕刻 噴墨鐳雕
熱昇華
通過加熱使得油墨滲到鍵帽裏優點是顏色鮮豔 能做很多好看的圖案出來,耐用度很高,正常使用完全不會掉色,壽命極長
缺點嘛 ,一個是製作的時候因爲工藝問題出貨率不是特別高,大概每2套裏就有1套瑕疵品
第二個是鍵帽整體透光性很差,不太適合玩RGB的鍵盤
第三個就是成本有些過高,價格也賣的很貴,普普通通一套熱昇華工藝鍵帽大概都得差不多200塊了
二色注塑
顧名思義 把2種不同的顏色預先在塑料裏做成字符,再利用塑料的差異把2種字符顯現出來
塑料幾乎不會掉色,這樣子的鍵帽壽命極強
絲印
絲印這個技術是日常用的非常多的印刷技術,通過用類似攤煎餅的小刮板 把字符印在鍵帽上成本低廉,適應性好,什麼鍵盤都可以使用 但是長時間使用很容易被刮花或者是掉字符
激光雕刻
在鍵帽上通過激光刻印來顯示字符,成本低廉 工藝簡單 相比噴墨鐳雕來說不需要顏料
但用久了的話字符容易被磨掉
噴墨鐳雕
在透明鍵帽裏用上顏料 然後再用激光鏤空雕刻出字符 上手很容易就能摸出字符的凹凸感 同樣容易被磨掉字符
耐用性差
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還算叫得出名字的鍵盤鍵帽基本上都是二色注塑/熱昇華工藝
只有比較便宜的低端鍵盤產品或某些很多年前的老產品還在使用後面3種工藝
我個人是更喜歡二色注塑鍵帽的,美觀,耐用,價格總體還不貴鍵帽刻印方式鍵帽有3種刻印字符方式
鍵帽刻字
1.正刻 顧名思義 字符刻在鍵帽的正面,是目前最常見的鍵帽類型,也是對大衆來說接受度最高的一種
2.側刻 把字符刻在鍵帽的側邊,使得鍵帽上方的整體美觀度更好的同時 鍵盤RGB效果也突出
3 無刻 不在鍵帽上刻任何的字符,使用者只能全憑對鍵盤鍵位的記憶以及打字的熟練程度來操控鍵盤 用無刻鍵帽的人比較的少
配列
104/108配列
首先是辦公室和普通家庭裏最爲常見的108/104鍵盤
104配列也叫全尺寸配列/100%配列 108配列叫做110%配列
這2個配列是功能最全,最沒有上手門檻,最簡單的鍵盤配列
這個配列鍵盤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因爲全功能配置導致了體積過大 對使用者的桌面空間要求也比較大,也造成了不方便攜帶,正常的揹包是無法攜帶那麼大鍵盤的這種類型鍵盤
只適合於那些固定工位 不會頻繁懂鍵盤位置的朋友很適合那些桌面空間足夠大,需要全功能鍵盤的用戶或小白用戶入坑使用
打遊戲的哥們就不太推薦這個配列了,體積太大留給鼠標的可操作空間太小了,還是選擇其他的鍵盤配列拿來打遊戲吧
近些年隨着客製化鍵盤的興起給予了鍵盤很大的可玩性和改造性104鍵盤因爲體積問題和鍵盤玩具屬性的增長而逐漸被淘汰出了市場
現如今還在堅持生產104全尺寸配列鍵盤的公司少之又少很多很好用的全尺寸鍵盤都還是很多年前的老產品,其更新速度遠遠比不上現在的小配列鍵盤了
明明辦公生產力方面那麼好用,但就是沒人願意帶全尺寸鍵盤玩了,還是非常遺憾的
講了那麼多接下來來看看98配列
98配列也叫96%配列
這個配列本身是利奧波德公司的專利配列,其實也是從cherry 的一個配列改進而來(所以大家對專利這個事懂的都懂,誰先註冊就是誰的)
98配列是個104全尺寸鍵盤的簡化版本,主要是修改了些功能鍵的部分,讓全尺寸鍵盤本身在不損失過多功能性的情況下減少體積節省空間
這個配列在2021年以前一直因爲價格和配置老舊等問題勸退了不少的意向用戶
從2021年開始 國產廠商有很多模仿這個配列並發動傳統藝能:降價出售,成功的颳起了一陣98配列旋風
國內對專利問題的主要解決方案是把F區稍稍左移變成緊湊F區配置,空出一個按鍵組成實際上的99配列
或者去掉空格右側的一個按鍵憑藉着98配列的功能性完備,體積稍小於104等全尺寸配列鍵盤,還有國產廠商內卷價格的加持 這個配列在這幾年也是重新翻紅成爲了很多人選鍵盤的首選配列
雖然國產廠商在利奧波德的基礎上把F區改了,但終究還是逃不過律師函
後期爲了徹底規避專利,加旋鈕的,加隱藏按鍵的,把1U0改2U大小的,帶屏幕的,甚至是搭積木的,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後就順理成章的把利奧波德這個老牌鍵盤廠商拍死在了市場的沙灘上
87配列
這個配列算是最早期的小配列鍵盤了,去掉了104鍵盤上的小數字鍵盤區,保留了其他的鍵盤功能,對於不常用數字鍵盤區的用戶來說非常的好用
很多的電子競技職業選手也很喜歡用87配列以防止發生在激烈操作中鼠標撞到鍵盤的事件
但現在它面臨着和104配列同樣的問題,由於75%鍵盤的出現,蠶食了87配列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份額,不過從近幾年新品鍵盤發售的總體情況來看 87配列有回暖的跡象(大概是因爲國產廠家發現75捲到頭了,該輪到87了)
75配列
75配列在87配列的基礎上再次做了優化,從87鍵減少到了81鍵和87鍵盤一樣,取消了數字區,在右側的部分增加了1排多功能鍵區 方向鍵區也會有間隔
以防止在緊湊鍵盤佈局情況下不小心誤觸方向鍵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有些75配列的鍵盤右上角通常都會有一顆音量旋鈕或者是小屏幕,除了增加鍵盤功能性外,也給增加了一部分美觀性
相比87配列 75配列的鍵盤要更緊湊適合那些桌面空間極其有限,但很需要有一定編輯區按鍵的人羣
現在這個配列因爲合理的佈局+不錯的便攜性追捧的人非常的多
75配列也可以說是目前各個鍵盤廠商的重點產品這個配列是最近這幾年鍵圈的當紅炸子雞,可以說算是到了人手一把的程度
你要是在現如今沒有一把75%配列鍵盤,恐怕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講自己是玩鍵盤的
每一家鍵盤廠商對75配列鍵盤的佈局小細節都不太一樣,特別是右側編輯鍵區,有的鍵盤可能是3顆編輯鍵,有的是4顆 還可能沒有做編輯區按鍵分隔設計(這個可能會導致前面說的誤觸方向鍵)做選擇的時候儘量注意一下 選4顆編輯鍵帶分隔的75鍵盤爲好 實用性更加優秀
65配列
這個配列就沒有前面75那麼火了,屬於是一個冷門配列它把原本鍵盤上的小鍵盤區和F區之類的地方全部砍掉
比起75和87來說它更方便攜帶,不管是對經常外出的白領來說 還是對天天打比賽的電子競技職業哥來說 65配列都是外帶鍵盤的最終歸宿
當然,如果你玩的是很需要F區做事的遊戲(例如英雄聯盟)那就可以放棄它了
正式推薦
說了那麼多,接下來就按照配列 分別來推薦幾款我個人覺得不錯的鍵盤產品吧
以下僅爲個人主觀看法 如有異議 以你主觀爲準
104/108配列
高斯 3104Pro
外觀相當的素雅 很簡單的設計 看上去很低調 拿去辦公室和普通薄膜鍵盤放一起毫無違和感
高斯也算是現在這個小配列鍵盤風潮當中還在做傳統104 108配列鍵盤的廠商了
雖然現在客製化都追求小型化省空間而放棄全尺寸配列
但說句實話,全尺寸配列的鍵位在某些場合還真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特別是對普通人來說全尺寸的工作屬性還是絕對的剛需,總不能要求人人會改鍵是不是?
這個鍵盤還帶有這個配列比較少見的旋鈕功能
我個人是比較推薦KTT風信子軸版本的,老牌聲優軸,素質也相當不錯
如果你有靜音需求的話,選靜音紅軸也沒什麼問題
填充 結構什麼的也絕對到位 200來塊給到了5層消音填充 手感在我用過的入門全尺寸裏很優質
總體來說這個鍵盤沒什麼太多的特色 但也絕對沒什麼嚴重的缺點,你需要一把工作用的產品 選它不會出什麼問題
98配列
這個配列是我個人相當推崇的一個,我離不開小鍵盤 又需要多媒體鍵位同時希望節省空間
所以這個配列是我玩的最多的一個配列
SKN青龍4.0
青龍4.0算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98配列產品了,gasket結構 4層消音填充 MDA高度三拼PBT鍵帽 帶音量旋鈕 2U0
TTC烈焰紅V2 這些東西加一起只要329
相比於上一代3.0來說解決了無線延遲過高的問題,把原廠高度鍵帽換成了和手指接觸面積更大的MDA高度鍵帽 最關鍵的是支持兼容母公司渴創家的網頁驅動
算是一把真正意義上的萬金油產品 打遊戲 辦公 沒有青龍4.0拿捏不了的場景,我的很多朋友在我的安利下也都在用這個鍵盤
性價比這個詞來形容青龍4.0在合適不過了
如果你想買一把低價位一步到位的產品 青龍4.0可以閉着眼買
ROG 遊俠2 98 RX光紅
便宜的看完就來看看貴的吧 第二把我選擇一步到位 直接推薦ROG遊俠2 98RX光紅
ROG最近這些年在外設領域可以說是下了大功夫,東西也確實是非常的不錯
新的遊俠2 作爲老款遊俠的升級迭代產品也是改善了很多的問題
改善了大鍵,增加了廠潤,大鍵更加的乾脆Q彈,做了鍵線分離,比之前收納使用更方便,爲了減少空腔音也增加了吸音棉 在右上角也增加了和遊俠2 98一樣的多功能媒體旋鈕,可以說是徹底的改頭換面
三模連接 支持1拖2omni雙設備連接 自帶掌託+大眼睛空格 牛就完事了
軸體方面RX系列保持了ROG的RX光紅軸和光藍軸 手感非常接近機械軸
喜歡線性軸手感可以選擇光紅軸,喜歡段落軸手感選擇光藍軸
RX光軸系列的手感沒的說,妥妥的量產T0水準
而且支持IP57級防水,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把水或飲料潑在鍵盤上讓鍵盤退休了
很適合高強度打遊戲的遊戲黨用戶
如果你說你還是更喜歡傳統機械軸手感,那也沒關係 NX系列和遊俠2 98 一樣搭載凱華最新的類銀軸雪武白軸 以及扭簧發聲段落軸冰暴灰軸
ROG遊俠系列2個版本4種軸體總有一款適合你 我個人偏愛線性軸所以選擇了光紅的版本
這把鍵盤也算是近幾年ROG的代表作了,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無腦購入 直到現在也絕對是最頂的98配列產品之一
CHERRY貔貅98
最近這幾年客製化鍵盤的興起也讓CHERRY這個老牌子醒過來了,收購xtfry 開始投入客製化的懷抱 讓我一點點的看到了作爲機械鍵盤老大哥的誠意
這把貔貅98是我近5年相當滿意的一把CHERRY鍵盤
旋鈕+屏幕+布丁透光鍵帽 標準98配列 三模 支持8K回報率和熱插拔軸體 你想到的配置它都有,說實話買了之後拿到它的第一時間 我都不敢想它是CHERRY出品 只能說 老大哥還是有底蘊的
軸體表現要比以前的老古董強得多 依舊是MX2A系列軸,增加了廠潤,相比之前的老軸體要順滑的多 被人詬病的彈簧音少了許多 但沙沙聲依舊存在(我們依舊在貔貅98裏保持了沙沙聲,這樣你才知道你買的是正經CHERRY原廠產品~)
如果你接受不了的話,也可以自己更換自己喜歡的軸體上去 貔貅98作爲套件的素質在98配列裏也是相當能打
1099 在CHERRY的產品線裏屬於正常價格 貔貅是我覺得最值得買的一個CHERRY家的產品系列了
鍾愛原廠和我全都要的哥們 可以無腦衝
87配列
ATKZ87PRO
ATKZ87PRO 這把鍵盤是我近2年玩過時間最長的87配列產品 本身 199起 300+封頂
半鋁 鋁殼上蓋+塑料底 這個設計很偷巧 鋁殼增加鍵盤質感 塑料底 除了壓縮成本讓利消費者外,也能保證無線信號問題傳輸 一石三鳥 你還不能罵他偷工減料,很聰明
套件加上這個元素週期表的鍵帽顏值非常高,非常的漂亮 一看一個不吱聲
這把鍵盤的設計語言和ATKV75X是一個路子,我很喜歡
軸體方面不管是阿尼亞 還是 藍莓冰淇淋都很棒 填充給到5層 算是近期卷王思路下的集大成者,在卷這方面 沒人比VGN目前玩的更明白了
500塊以下87鍵盤買它就夠了
75配列
75配列以前什麼蛛皇 夜魔都玩過 講過 這次換換口味,看看低價位入門款的
黑爵AK820 MAX版
75%配列 帶旋鈕 159塊給到了8000毫安時電池+5層填充 紙面數據非常的到位
159的版本是用的飛魚軸 這個軸 入門來說夠用的水平 整體鍵盤敲擊聲音在5層填充的加持下非常好聽,小鍵位方面很舒服
唯一的問題是 大鍵位上差點事 不過這個價位也沒辦法
如果你有一定的動手能力的話 可以自己拆開潤一下 這把鍵盤作爲一個200塊左右畢業75鍵盤我覺得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你能接受這個配色)你要是再能疊個劵130塊左右拿下來 那真的是香炸了
這個產品是我覺得黑爵目前低價位裏我個人最滿意的一個產品了,挑不出什麼大問題
想買性價比75鍵盤 看他就行 現在要比柯芝K75L香
65配列/68配列
這個配列非常的極端 基本上都是FPS發燒友和對空間極致需求的哥們玩的 普通人不建議玩
現在這種配列的機械軸產品我就不是很推薦了,畢竟適用面太窄了,所以接下來是2把磁軸
Mars68
Mars68 艾石頭的一個新子品牌 Mars的 第一款產品,一把磁軸鍵盤
有99元的低配版本 159的Pro版本 199的PRO 版本
第一次看見這個產品的時候,我有些不解 爲什麼那麼說呢,因爲在艾石頭的體系裏 低價位磁軸已經有ND63PRO這種東西了,所以一開始我沒想通 爲什麼又整了個Mars68出來
後來想明白了,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卷 但因爲有ND63PRO的存在 不好去直接降價或者是再用主品牌開入門產品線了
乾脆做個子品牌,個人預估末斯會先走性價比路線 後續看情況
回到產品上來,這把Mars68 99的版本沒有RGB 沒有填充 ABS鍵帽 大概是爲了把產品線下放到100元內做的妥協 有點賠本賺吆喝的意思
軸體是天青磁軸SE (總算是把磁珀軸的庫存消耗完了,可喜可賀)
手感我個人認爲是要比之前的入門的NA87等產品的磁珀軸要好的
支持8K回報率和64K掃描率 很捲了 作爲一把68配列的磁軸產品 100塊的價格做到這樣子 我覺得已經不能要求更多了
159的版本用的是天青磁軸Pro
重點講一下199的版本 三模無線 8K高回報 PBT鍵帽 FR4金定 這些都是標配
199元的Pro版本用的是紫星磁軸有線/無線模式都可以做到0.125MS的延遲
我用下來也沒有產生斷觸的現象 基本上在中端磁軸裏站穩了腳跟
你如果對鍵盤要求更高 199的紫星磁軸版本會更合適你
艾石頭MG68
講完小弟,我們再來看看大哥艾石頭 這個牌子是窮哥們的福音 性價比的神 來看看艾石頭開年整了什麼活
MG60,這個產品是我開年到現在用過最卷的一把68配列磁軸鍵盤
低配199 高配299
gasket結構 三模 飄帶 滿填充 紫星磁軸 鋁坨坨 你想要的他都可以滿足你
手感非常的不錯 低配版本要是預算不夠可以買來玩玩,如果預算充裕 建議直接上299的頂配版本 可拆卸飄帶+8K+側刻+紫星磁軸 是真的性價比拉滿了 300這個價位暫時沒人比它能打 如果你只有300塊 想搞一把這個價位段畢業級別的產品玩玩 我覺得MG68是個很好的選擇
總結
那麼以上就是本次3月鍵盤科普及推薦合集的全部內容了,如果你還有什麼好的鍵盤想要推薦的話,歡迎評論區和諧討論。
寫稿不易 還請大家動動發財的小手 支持一下!
那麼,我是輝先森,期待與你下次相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