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農曆新年伊始,我們迎來了RTX5080顯卡的性能解禁。備受玩家關注的新顯卡,究竟能給玩家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用影馳RTX5080魔刃OC顯卡搭配同樣頂流的AMD 9800X3D平臺進行裝機實測,去一探究竟。當然,也算得上是一套不錯的整機配置,可以收藏參考。
如果剛好你也喜歡,整套配置直接拿去抄作業,也未嘗不可。
完整配置清單:AMD R7-9800X3D處理器、微星MAG X870 TOMAHAWK WIFI主板、影馳RTX 5080魔刃 OC顯卡、宏碁掠奪者 Vesta II 炫光星艦 D5-6000MHz 16G*2內存、星曜7000 Plus 1T M.2固態硬盤、安鈦克Flux Pro 黑色機箱、影馳魅影360R 黑色一體式水冷、長城華夏·宋GW-1000HX全模組電源..
5080魔刃OC顯卡
“刃BLADE”系列顯卡,影馳顯卡家族的新成員,兼顧更加簡約纖薄的外觀和優秀的散熱。魔刃顯卡外包裝採用低調的黑色爲底色,系列名“刃BLADE”標識佔據大半個版面,辨識度拉滿。
直接拆箱,除顯卡本體外,還附贈了16pin轉3*8pin電源線、ARGB燈光線、安裝指南和顯卡支撐杆。
顯卡本體設計靈感源自“利刃”,顯卡含擋板三圍:316.5*140.1*50mm,不含擋板三圍:305*125*50mm。可以完美滿足NVIDIA SFF-Ready尺寸要求,對於想要搭建小型機箱的玩家,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優異之選。
金屬加固背板搭配大面積鏤空的設計,可以保護顯卡背面元器件,併兼顧優秀的散熱。同時,還融入了咒文附魔設計元素,賦予顯卡更強的個性。
反扣設計的12V-2x6供電接口,位於顯卡側面中部,符合ATX3.1/PCI-E 5.0規範,支持高達450W的輸出功率。
魔刃顯卡配備了可拆裝的ARGB LOGO燈,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側面或尾部安裝。
視頻接口方面,50系顯卡標配DP 2.1b*3 + HDMI 2.1b*1。
5080魔刃OC顯卡,採用12層非公版PCB,擁有12+4+3相供電,顯卡核心是NVIDIA Blackwell架構的GB203-400核心,旁邊環繞着的是三星GDDR7高速顯存,單顆2GB大小,總容量爲16GB,擁有256-bit顯存位寬。
正面3把風扇均爲90mm的全新霜環風扇,整體爲環形鏈結構,扇葉共7片,均呈曲面三折角狀,散熱效能和噪音控制均優於上代。同時,也支持智能啓停。
散熱模組帶均熱板,共配置了共7根(3*Φ8mm +4*Φ6mm)鍍鎳複合熱管。
裝機の配置
AMD銳龍7 9800X3D,依舊是當下遊戲處理器頂流。8核16線程,基礎頻率4.7GHz,加速頻率5.2GHz,二級緩存爲8MB,三級緩存爲96MB,默認熱設計功耗 (TDP)爲120W。價格方面,也依舊堅挺。
對於98X3D來講,適配的主板選擇非常多,頂配當然X870E,但是同樣擁有USB 4.0、PCIe 5.0、WiFi7,到手價卻便宜上千的X870明顯更具性價比。今天平臺選擇的是一塊微星MAG X870 TOMAHAWK WIFI主板(B850也夠用哈,看個人實際預算)。
配置方面,這塊主板採用14+2+1 DRPS數位供電設計,可以輕鬆拉滿銳龍 9000全系處理器性能。主板配備4個M.2硬盤接口,內存方面最高可支持8400+MT/s的內存頻率。外觀方面,黑色PCB板上配備了大面積暗黑風格金屬散熱裝甲,再有熒光黃配色的LOGO點綴,整體風格硬朗中又不失俏皮與活力。
硬盤方面,PCIe5.0固態有再次冒頭的跡象,但是星曜7000 Plus 1T M.2固態硬盤,依舊會是不錯的選擇。
內存方面,推薦的是宏碁掠奪者 Vesta II 炫光星艦 D5-600016G*2內存,外觀方面,棱角分明內存造型搭配上加厚加高金屬馬甲和質地均勻透光材料燈效區域,整套內存的質感表現出色,C28的超低時序,不用費力折騰就能最大程度發揮D5內存的效能。
機箱方面,今天的配置傾向散熱優先,推薦的是這款安鈦克Flux Pro全塔機箱,還帶數顯設計。而機箱前臉的胡桃木裝飾,更是辨識度拉滿。
機箱搭載了安鈦克專屬的FLUX平臺,擁有獨創的特殊風流架構系統,並擁有相關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搭配散熱風扇可以給機箱內部硬件創造更好地散熱環境。機箱採用模塊化設計,側板支持免工具拆裝,最大支持E-ATX主板,顯卡安裝限長455mm以內,風冷安裝限高190mm,支持頂置/前置420水冷(不能同時裝420)。
機箱預裝了6把黑色無光風扇,基本不用額外購買風扇。當然,你要追求ARGB的話,還是得自己額外配置的哈。
散熱方面,今天推薦的是這款影馳魅影360R 黑色一體式水冷。水冷配備3顆120規格的ARGB散熱風扇,且出廠已預裝好在冷排上。風扇之間採用的是一線通的接線方式,裝機理線能省不少事。三把風扇均支持PWM調速,最大可達1600±200RPM的轉速,搭配上9片高強度流線型扇葉,每把風扇最大可提供71.5 CFM的風量和2.45 mmH2O的風壓,而滿載運行時的噪音僅爲31分貝。
圓形冷頭設計,頂部是一塊可旋轉的鏡面頂蓋,並配備ARGB燈效。冷頭內部採用了一顆高性能靜音水泵,最大轉速可達2800RPM±10%,而滿載運行時的噪音僅爲30分貝。搭配上400mm的高密度水冷管,可以大大提高水冷內部的冷熱交換效率,提升水冷的散熱表現。大面積純銅底座,預塗硅脂的設計,好感度更是直接拉滿。
都用上5080顯卡了,電源當然也必須安排到位。本次裝機推薦的是電源大廠長城旗下的新品,泱泱華夏·宋GW-1000HX全模組電源。如其名,整個電源外包裝也國風拉滿,必須上個大分。
電源本體還有一層吸塑包裝,相當講究。線材等配件則被統一收納在一旁。
電源線材採用質地柔軟的包膠扁線設計。
電源本體三圍:150*150*86mm,ATX規格,通體黑色爲主,其中一側有國風風格的白色電源規格貼紙。
電源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嵌入式電源Ⅲ級能效認證(CQCⅢ),典型負載轉換效率高達92%以上。內部採用穩定的主動式PFC + LLC諧振電路 + 同步整流結構打造,單路12v可提供83.33A的電流輸出,合併輸出功率可達999.96W。
電源採用全模組設計,支持ATX 3.0和 PCIE 5.0電源標準,配備原生12VHPWER供電口,可以完美適配全新50顯卡需求。
電源內置一顆高級電源管理芯片,配備一顆140mm靜音風扇,支持自動啓停2.0,當整機處於20%功耗以下或溫度低於40℃時,風扇停轉。整機功耗大於20%時,電源會根據功耗需求智能調節轉速。此外,電源還提供五年質保服務。
顯卡上機,裝機也就基本齊活了。
黑色,也得好好理個線。
全黑的配色,些許ARGB的點綴,再搭配強大的性能內核,能不能做你的夢中情機呢?
性能實測
魯大師整機測試得分302.4W分,RTX 5080魔刃OC 顯卡得分144.7W分;
PC Mark Extended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4639分,常用基本功能測試得分測試11123分,生產力得分13175分,數爲內容創作得分19284分,遊戲得分43919分;
圖形性能測試
3D Mark基準測試,Time Spy測試,顯卡得分33067分,Time Spy Extreme測試,顯卡得分16506分,Fire Strike測試,顯卡得分75204分,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顯卡得分41109分,Fire Strike Ultra測試,顯卡得分21494分,Port Royal光追測試得分22503分;
Solar Bay跨平臺光追測試,顯卡得分154859分;
Speed Way基準測試可以測試出顯卡等硬件在基於DirectX 12 圖形API中,渲染實時光追、網格着色器等場景時的性能表現。RTX 5080魔刃OC 顯卡得分9079分;
Steel Nomad基準測試可以測試出電腦在4K分辨率下,遊玩非光追遊戲時的性能表現。RTX 5080魔刃OC 顯卡得分爲8240分;
V-Ray作爲目前主流的3D渲染插件,廣泛應用於建築、廣告、電影電視等行業在進行視覺特效製作的過程中,該插件可以測試顯卡在渲染實時光追以及特效渲染速度的性能。RTX 5080魔刃OC 顯卡在CUDA渲染測試中,得分爲3749分,RTX光追渲染測試得分4519分,
Blender Benchmark可以測試出顯卡在三維圖形渲染方面的性能,並對顯卡在處理三維建模、動畫、材質、渲染等任務時的性能表現進行評估。在Blender Benchmark測試的Monster場景中,顯卡得分4528.715593分,在Junkshop場景中,顯卡得分2344.024612分,在Classroom場景中,顯卡得分2288.223932分;
通過GeekBench 5顯卡測試,我們可以測試出顯卡在處理不同的GPU硬件加速計算模型時的性能表現。在OpenCL測試中,顯卡得分289330分。在CUDA測試中,顯卡得分328032分。在Vulkan測試中,顯卡得分226747分;
而在最新版的GeekBench 6顯卡測試中,在OpenCL測試中,顯卡得分280373分。在Vulkan測試中,顯卡得分269490分;
對比傳統渲染測試項目來說,Superposition DX基準測試可以測試出攝像機在3D場景裏移動時,顯卡實時渲染物品運動、光影和材質等模型的渲染速度與質量。而顯卡在渲染4K分辨率下,最高質量的場景時,得分27363分,在渲染8K分辨率下,最高質量的場景時,得分10649分;
在國產D5渲染器的基準測試中,通過在“都市街景”場景中,讓顯卡藉助實時光追技術,渲染605萬個場景模型面數、12個不同角度的光源以及299種貼圖,可以測試顯卡渲染導出2K分辨率的照片和1080P分辨率的視頻時的速率。顯卡在渲染導出2K分辨率照片時,用時26秒,在渲染導出1080P視頻時,耗時33秒,並且在渲染導出的過程中,顯卡全程保持在59.79 FPS的幀率進行渲染導出;
AI生產力測試
目前Stable Diffusion暫不支持50系顯卡,因此使用GeekBench推出的GeekBench AI基準測試,測試顯卡的AI性能,RTX 5080魔刃OC 顯卡在單精度測試中得分37606分,在版精度測試中得分62549分,在量化神經網絡測試中得分28639分;
在UL Procyon的FLUX.1 Dev AI基準測試套件中,RTX 5080魔刃OC 顯卡在FP4精度下生成1張照片耗時9.298秒,在FP8精度下生成1張照片耗時13.444秒;
功耗測試
FurMark烤機測試,室溫24°,機箱內環境,烤機15 Min後,顯卡功耗365W左右,顯卡溫度62°左右;
遊戲測試
作爲目前唯一開放了DLSS 4.0支持的遊戲,在《賽博朋克2077》基準測試中,將畫質設爲超級,光追設爲路徑追蹤模式,4K分辨率下,開啓原生DLAA時,遊戲平均幀率爲18.75 FPS。開啓DLSS 2.0,並設爲超級性能模式,在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94.08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94.15 FPS。開啓DLSS 3.0並同時開啓光線重構設置後,在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95.53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100.40 FPS。開啓DLSS 4.0,並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爲2X後,在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153.13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157.12 FPS。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爲3X後,在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216.01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222.63 FPS。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爲4X後,在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266.57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遊戲平均幀率爲273.70 FPS。
而在尚未開放支持DLSS 4.0的《黑神話悟空》遊戲基準測試中,超高光追,4K分辨率下,開啓DLSS 3.0,並將超採樣清晰度設爲50,在畫質爲影視級時,遊戲平均幀數爲90幀/秒,在畫質爲超高時,遊戲平均幀數爲98幀/秒;
《極限競速·地平線5》基準測試,極端畫質,極端光追,開啓DLSS 3.0並設爲超級性能模式,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數216FPS;
《CS2》基準測試,非常高畫質,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212.4 FPS,1%LOW幀爲127.1 FPS;
實測點評
全新的影馳刃系列顯卡,顏值表現可圈可點,性價比也非常不錯。不過,畢竟是測試版驅動,以上測試數據僅供參考,若存在誤差,敬請諒解。整機配置方面,以RTX5080顯卡爲核心,選擇AMD平臺9800X3D搭配X870主板和低時序的DDR5內存的組合,也基本能夠匹配一臺高性能遊戲主機的基本要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