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到羅馬萬神殿,卻不見當年千軍萬馬避白袍

如果我在黑盒發起一項調查,詢問各位盒友羅馬城最知名的地標性建築是什麼,估計回答中鬥獸場(Colosseum)位居榜首,萬神殿(Pantheon)緊隨其後。

至於第三名,聖天使堡、圖拉真凱旋柱、引水渠以及大大小小的凱旋門、方尖碑和教堂等一衆高手會爭的不可開交,打個頭破血流,石屑亂飛吧。

因此,當我來到這座有近兩千年曆史的宏偉圓頂建築前,感慨油然而生: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愛倫•坡誠不欺我。

由於萬神殿不像鬥獸場那麼大,內部也相對空曠,所以本文將從歷史、遊戲、現實三個維度,爲各位介紹我的羅馬萬神殿之旅,帶大家進行足不出戶的“雲旅遊”。

準備好了嗎?跨越時空的旅程正式開始。

前情提要:多次通關刺客信條兄弟會,不靠導航也能縱遊羅馬城

溫馨提示:本文含有對刺客信條兄弟會主線劇情的劇透,未通關主線的朋友請謹慎閱讀。

歷史上的萬神殿

在萬神殿的英文名pantheon中,pan是指全部,theon則是神的意思,因此這裏就是供奉羅馬諸神的地方。它之所以意義重大,一方面是歷史長,算是羅馬帝國時代唯一遺留至今且完整保存的建築物。像之前提到的鬥獸場,已是多面殘缺。古羅馬廣場上的衆多神廟,也是殘破不堪,有的只留下三根柱子,有的僅剩地基乃至石墩墩。

圖拉真凱旋柱或許是個例外,但它的底部也有明顯裂痕,頂上的鷹鵰像和圖拉真雕像同樣先後不翼而飛(更準確地說是毀損)。何況它是否算建築也存在一定爭議。

另一方面是影響遠,在建築史上幾乎是無法迴避的里程碑。不僅像聖馬可大教堂、索菲亞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先賢祠、國會山、白宮這樣的知名建築顯然是受到其深刻影響,咱們每天路過的各種銀行身上都能或多或少見到它的影子。

巴黎先賢祠

萬神殿始建於公元前27年,也就是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帝國得以建立的那一年。

萬神殿頂端的拉丁文爲“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意爲“盧修斯之子,三度執政官馬爾庫斯·阿格里帕修建了這座建築”。

熟悉羅馬史的朋友都知道,阿格里帕是屋大維的摯友,與他同齡,兩人關係堪比三百年前馬其頓的赫菲斯提昂與亞歷山大大帝。屋大維甚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以示籠絡。

屋大維比起軍人更像政治家,因此阿格里帕是他軍事上的重要助手,指揮過腓立比戰役、亞克興海戰等著名戰役,擊敗過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爲屋大維贏得羅馬共和國末期內戰和締造羅馬帝國立下汗馬功勞。

當然,阿格里帕不僅是名將,也是個建築師。除了營造萬神殿外,他還修復與建造引水渠,擴大與清理大下水道,建築公共浴室與廊柱以及規劃花園。他還鼓勵藝術品的公共展覽。屋大維曾讚譽阿格里帕“他得到這座磚城,留給我們一座大理石城。他的大名至今銘刻在萬神殿頂端,令各國遊客仰視。

可惜的是,公元80年的一場大火災(尼祿:看我幹什麼?我公元68年就刺殺了克勞狄王朝的末代暴君並與他同歸於盡了),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長方形的柱廊和16根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

公元120年,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在阿格里帕圖紙的基礎上重建萬神殿,使之成爲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模樣:由水泥澆鑄成圓形的上覆半球形穹隆頂建築。

如前所述,萬神殿最初是用來供奉羅馬諸神的,其中也包括凱撒、屋大維等被神化的統治者。但在609年,萬神殿被東羅馬帝國皇帝送給教皇波尼法爵四世,成爲教會資產。教皇下令將其改作教堂,還更名爲聖瑪麗亞教堂。也正是如此,萬神殿在中世紀沒有被當作異教徒建築被摧毀。

在此後的歷史長河中,萬神殿中的大理石和穹頂上的鍍金青銅板屢次被盜,好在又都重新尋獲。它也幾度遭遇火災,但也得到了衆多著名藝術家的修復。

後來的故事與兩位教皇有關。17世紀中前期,教皇烏爾班八世將萬神殿門廊天花板上的鍍金青銅板拆下來融化,用來建造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上的天蓋,以及聖天使城堡的80門大炮。

烏爾班八世其實在歷史上的存在感挺強的。他是伽利略的摯友,但因伽利略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說而下令審判他。他也是資助藝術的教皇,卻和一百年前的羅德里戈·波吉亞一樣斂財切任人唯親。

此外,烏爾班八世還是最後一位名爲烏爾班的教皇和最後一個擴張領土的教皇。作爲天主教領袖,他經歷了席捲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的整整二十一年,與法國的另一位重量級教士黎塞留大主教鬥法。

正是基於這種軍事需要,他纔要加固聖天使堡並鑄造更多大炮(以免法國人衝進羅馬城,血染臺伯河口,把他綁到阿維農),萬神殿也因此遭了殃(這麼看,都怪捷克人把神羅使者擲出窗外!)。

此外,烏爾班八世還拆了萬神殿旁邊兩座古老的塔樓,蓋了兩座新的。羅馬市民很生氣,發明了一句拉丁諺語來指責他:“巴波里沒做的事,巴波里尼做了”(Quod non fecerunt barbari, fecerunt Barberini)。

“巴波里”(babari)就是拉丁語中“蠻族”的意思,相當於英語裏的barbarian,而“巴波里尼”(Barberini)則是烏爾班八世俗家的姓氏。

這事還沒完。兩三百年後,在爲意大利首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造墓時,意大利人特地熔化了聖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來做裝飾,算是報復,象徵性地奪回了萬神廟的青銅。而那兩座新鐘塔,也在1883年被拆除。

噴泉與方尖碑

至於萬神殿門口噴泉上的方尖碑,則是教皇克萊蒙十一世於1711年立在那裏的。這位教皇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經歷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沒幹成什麼事情。此外,他還因爲禮儀問題派使者來中國和康熙爭吵。

我們可以看到,在刺客信條兄弟會的時代(1503年)是沒有這個方尖碑的,看來遊戲這方面的考證還不錯。

不過,那個名爲“羅馬之泉”的噴泉本身是1578年(也有1575年的說法)建造的,但兄弟會里提前七十年出現了,說明考證還需加強

遊戲中的地標建築

在刺客信條兄弟會中,萬神殿也同爲重量級存在。比如在宣傳片cg開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1503年的鬥獸場、古羅馬廣場與萬神殿。

正下方的鬥獸場與右上方的萬神殿遙相呼應

此後,畫面轉移到萬神殿旁。紅色的花瓣漫天飛舞,教士與羅馬市民把周邊圍得水泄不通,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和教皇軍統帥切薩雷的車駕在衛隊的嚴密守護下緩緩接近。

亞歷山大六世向市民揮手致意(擦玻璃),切薩雷則展示了自己的一頭飄柔的秀髮,露出不屑一顧,躊躇滿志的神情。與此同時,一個身着白袍的身影緩緩從街道的陰影中出現,融入人羣。

屋頂的火槍兵注意到了他的行蹤,正舉槍瞄準,忽見老鷹從頭頂飛過,緊接着傳來袖劍彈出聲和他的慘叫聲。白衣人穿過看熱鬧的羅馬市民,穿過一排排紅衣主教,當者無不辟易。

外圍兩個後知後覺的衛兵回頭查看情況,還未看清來者面貌就被袖劍洞穿了心臟(紙糊盔甲)。一對長槍兵正要攔截,飛刀破空之聲作響,他們應聲倒下。

八位槍兵又在騎兵的掩護下圍了上去,將槍尖對準e叔胸口。切薩雷也走下馬車車廂,面帶戲謔的笑容,嘲弄e叔竟然孤身前來虎穴,愚蠢之極。槍兵看他的臉色行事,只等統帥一聲令下,在他的身上扎七八個透明窟窿。

帶有絡腮鬍的中年大叔也回以一笑,在鷹啼中伸手握住緩緩落下的羽毛。破空之聲再度響起,不知何時八名槍兵的要害處都多了一支銳利的箭矢,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順次倒下。切薩雷用手勢下了進攻號令,兩鐵騎突出。但e叔如閃電般揮動了兩下劍刃,一騎人仰馬翻,一騎重創落地。

切薩雷似乎不以爲意,只是低聲喚了句“教皇衛隊!”。話音剛落,萬神殿的柱子後轉出一打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教皇精銳部隊,槍身向前嚴陣以待。切薩雷自己也抽出寶劍,準備倚多爲勝。但他沒有想到,e叔並不是獨自前來……

當然,這些內容都不會在遊戲中正式出現(宣傳片都是宣傳騙)。遊戲裏,和萬神殿有關的主要劇情就是刺殺銀行家的系列任務。

爲了接近銀行家胡安·波吉亞,艾吉奧找到了欠他錢的羅馬議員,並從外面潛入萬神殿中,刺殺了討債的波吉亞小隊長路易吉(剛剛又通了一遍兄弟會主線,所以記得他的名字)。艾吉奧穿上了路易吉的衣服,假扮成他來進入銀行家的宴會,尋找刺殺他的機會,以斷掉波吉亞家族的財源。

硬核僞裝,這套e哥原版皮膚有點出戲

當初難度挺高的尋路任務,全靠背板

這裏照例放一段歷史學家·吐槽王肖恩的介紹。

完工兩千年後,這座建築奇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鋼筋混凝土圓頂。位於圓頂中心的開口(稱之爲眼)是內部巨大空間的唯一光源。

萬神殿在公元126年由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所建,獻給所有的羅馬古神,此後便成爲基督教信仰的標誌之一。其結構被燒燬、重建、洗劫、修改、拆除和翻修許多次,以至於內部包含大量彼此衝突矛盾的畫像和符號。很顯然,大部分神都把這座神殿當成自己的榮譽。但是我呢。則建議到它附近的現代意式咖啡館去朝拜。

能看出來,現在的萬神殿內部是個大雜燴,也很符合這個名字。英國人肖恩確實很愛意式咖啡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萬神殿不僅是遊戲宣傳cg的地標建築和主線劇情發生地,還是鳥瞰點、16號實驗體裂縫(真相任務觸發處)所在地和地標。如果沒記錯,萬神殿是羅馬最貴的地標之一,值四萬塊錢呢。

此外還有若干和萬神殿有關的遊戲趣事與各位分享。

  • 萬神殿在虛擬戰鬥訓練計劃(也就是兄弟會的多人遊戲,現在已經被停用)的第一與第二階段中出現在了羅馬的虛擬場景中,但是阿布斯泰戈的員工無法進入萬神殿內部,也無法爬上萬神殿的屋頂。

  • 《刺客信條:兄弟會》中,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會有一束光從萬神殿屋頂的圓洞照進萬神殿裏。

  • 在進入萬神殿之後,可以聽到萬神殿後面傳令官演講的回聲。

現實中的知名景點

我去萬神殿的那天是十一月的第一週,每個月第一週鬥獸場、萬神殿和聖天使堡等景點都免費。不過免費不等於可以大搖大擺直接進去,而要先排隊領門票,然後和平時一樣查票進入參觀。

兄弟會多人模式裏,萬神殿門口都是貨攤。而在現實中,萬神殿周圍也有不少商鋪。

與上午去鬥獸場時外面馬路上排了一整圈人,可以繞鬥獸場一兩圈不同,萬神殿門口只有三四列隊伍,每列的人看着不多。但由於萬神殿相比前者,內部空間相對狹小,進出也不太方便,所以隊伍前進速度很慢。不排隊三十秒就能走進去的路程,一排隊就得等上二十分鐘。

我就這樣站在萬神殿前的空地上,觀察着四周。唔,這個屋頂是cg裏火槍手站崗的地方。而我腳下的地面,正是當年e叔被八個長槍兵圍在覈心的所在,既視感又湧上心頭。

排我前面的是兩個中國女生,一直在聊她們最近的旅遊經歷,然後開始聊自己留學的八卦。雖然偷聽不禮貌,但我就隔着些許距離,也不會大腦封閉術,所以被迫聽了全程。

就當做是在進行兄弟會里的竊聽任務了:找接頭人——跟蹤目標並保持不被發現(警告:您離目標過近,請保持距離)——獲取情報——前往指定地點執行刺殺/偷竊/撲倒任務——回去交差——金錢+500。

總算排到了隊伍最前端,大門確實不算大,還被劃分成了出入口,領票進入,門票還挺好看的。

我雖然喜歡人文歷史,建築藝術卻非所長。在萬神殿裏,我和國內那些報團全程樂呵聽導演講解的老大爺老太太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只能直接給盒友上圖了。

壁畫

浮雕

雕塑

其實區別還是有的,作爲刺客信條玩家,我出於“職業病”會觀察攀爬路線。大廳中很空曠,中間一大塊地方都被圍欄圍住了,估計一是防止聚集後踩踏,二是防止沒買門票的刺客混入人羣逃票(不是)。

走向前看看禮拜堂,那邊也被圍住了,應該是想把萬神殿的參觀區和宗教儀式區所分開,但見禮器豪華精美。

我舉起手機,左腳不動,右腳尖在光滑的地板上劃了一圈,時而俯瞰,時而低頭,時而機械地轉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將萬神殿內部裝飾盡收其中,算是留存了一段珍貴的第一人稱兄弟會遊玩記錄。

不禁又舉頭望向穹頂,一束柔和的光柱筆直灑下來,將我籠罩其中,確實有難以言說的崇高感。可惜沒有遊戲中漫天飛舞的紅色花瓣,聽說羅馬城在部分節假日舉行慶典儀式時確實會從頂部向下撒花瓣。

此外,有時萬神殿也會作爲結婚場地,就是不知道費用多少錢。如果某天成了真富哥,我也想在這裏結婚,儀式感拉滿。

不禁又要問,穹頂是空的,下暴雨怎麼辦?地板會不會被雨水淹沒?估計上面裝有防水罩一類的裝置,或者乾脆在地板上放個塑料桶接水,或者停止開放?

用鷹眼視覺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屋頂牆壁上並沒有能用手抓住的凹狀物,兄弟會你又騙我!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萬神殿還是衆多名人的長眠之地,比如前述意大利開國君主埃馬努埃萊二世的棺木就在這裏,還在正前方。我本來還以爲他的墓地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埃馬努埃萊二世紀念堂裏。

當然,這裏還有另一位重量級藝術家的墓地,那就是與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齊名,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的拉斐爾。但我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或許走幾步去遊人最多的地方就能看到,但是沒有必要,知道他在這裏就足夠了。

掐指一算,排隊足足用了二十分鐘,參觀也只用了二十分鐘。離開萬神殿時,我在走廊的門柱下又駐足片刻。抬頭看看裝飾,又想伸手觸摸柱子,感受羅馬歷史的厚度。

羅馬共和國與帝國的千年歷史,似乎都濃縮在我停留在萬神殿下的一分鐘裏,匯聚在眼前一根根石柱中了。凱撒、屋大維、阿格里帕、哈德良……他們的聲音似乎還在空蕩的大廳中迴響反射,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外面拍的隊伍更長了,還是得及早抽身,不然聖天使堡就要關門了。關門後也可以潛入,比如先從聖天使橋跳到右邊的臺伯河裏,然後藉着河中的木杆翻到庭院裏,避開三個巡邏的士兵,再爬上城牆,小心弩手。

要不然就先回鬥獸場,在表演的時候救下一個演員,帶他去看醫生,轉而向他索要聖天使堡小門的鑰匙,容錯率低一些。

當然,光明正大地進去更好。於是我最終邁開步子,穿過人羣,朝殘存記憶中聖天使堡的方向走去。

下一期我將向各位盒友講述我沒花一分錢買門票,卻成功“潛入”並參觀聖天使堡的故事,敬請期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