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酷睿 i5 kf系列一直是主流遊戲玩家的熱門選擇千元的價格及生產力與遊戲性能爲一體,搭配也多樣針對不同的要求既可以搭配b板默頻使用,也可以搭配z板進行超頻。現在14600kf盒裝價格已經下探到1300元左右。作爲intel core產品線最後一隻core i5 cpu,由於一些衆所周知的問題(知道你們想說什麼先別急認真看完再講),它的價格甚至於比上代還要便宜幾十塊錢。更高的主頻便宜的價格與更長的產品週期讓它充滿競爭力。
這次我們購買了一顆14600kf cpu,經過幾天的日常使用與近60小時的遊戲體驗後,我們認爲14600kf在這個價位絕對是極好的選擇!
平臺選擇
簡單介紹一下測試平臺。
主板我們選擇了二線品牌銘瑄的終結者z790m,純白的配色格外漂亮這款主板也搭載了主動散熱系統爲超頻提供更多可能。
內存選擇了銘瑄的ddr5 6400 16*2 32g足夠滿足各種生產力需求
顯卡爲盈通的rx7700xt 12g
Cpu是今天的主角core i5 14600KF具體規格爲
6顆大核,8顆小核
大核睿頻5.3ghz,小核睿頻4.0gz
三級緩存24MB,睿頻最大功耗181w
相較於上代13600kf大核提升了0.2ghz小核提升0.1ghz
但是重點是全新盒裝比13600kf還要便宜
散熱器是一個240水冷在這裏建議大家選擇360水冷這樣超頻能力更佳,不過240水冷正常使用也是夠用的
整機搭配起來也是非常漂亮
測試系統爲windows11最新版推薦大家在使用12-14代cpu時最好選擇最新版系統這有利於大小核發揮全部性能。
總的來說這套搭配即可遊玩各種3a大作也有一定的生產力,基本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
新u上陣,先來看一下傳統節目娛樂大師跑分,可以看到cpu跑分達到了恐怖的1010630分。正式開始測試
這次我們給這顆14600kf選了一個同價位的對手r7 5700x3d因爲這顆u價格的上漲全新的盒裝價格已經在1300元左右與14600kf幾乎一樣。5700x3d這顆cpu在網上的討論度也是非常的高,因爲其96MB超大三緩的原因使得他在玩網遊時非常佔優勢。
首先是cpu-z的理論測試,14600kf單核847.5分,多核則爲9960.1分反觀5700x3d單核爲536.8分多核5631.8分單論跑分這幾乎已經算是絕對的碾壓姿態了,尤其是多核分數14600kf比5700x3d多,但這遠遠不是極限!前面提到了我們的主板選擇了z790那麼我們就可以直接進行超頻!而5700x3d則無法超頻,我們將14600kf超到5.6ghz小核超到4.3g分數達到了恐怖的級別單核881.8多核10690.4分多核分數已然破萬,
這並不是極限在測試時我們甚至超到了6.0ghz不過因爲散熱器是240水所以並沒有敢實際去測。
在cinebench r23中,14600kf多核得分24382分,單核分數爲2364分。5700x3d單核1295分多核12910分14600kf依舊是斷崖式的領先
在代表生產力的v-ray測試中,14600kf得分24658分,5700x3d得分爲10352分14600kf分數領先238.2%遙遙領先5700x3d。
Intel 14代雖然沒有avx512指令集,但是有對高頻低精度矩陣優化較好的awx-vnni指令集,在ai任務中應該也會有較好的性能。由於我只是個臭打遊戲的,生產力測試只做了這些。但從理論測試中14600kf的表現與14600kf強大的拓展性可以看出,14600kf生產力性能也不會弱。而且在測試中,只要應用位於前臺就不會出現大核摸魚小核幹活的情況intel小核的加入確實爲生產力等多核場景帶來了更強的多核性能爆發。
遊戲測試
隨着設備性能的發展,1080p以上的分辨率已經成爲玩家們的主要選擇。2k分辨率作爲現在佔比很高的分辨率。雖然2k分辨率下顯卡的性能也會成爲限制因素之一,但作爲更貼近玩家的分辨率,測試也是很必要的。且顯卡升級選擇比cpu多得多,不但可以升級同代,也可以跨代升級。如果cpu性能過剩,升級顯卡比起顯卡性能過剩升級cpu主板要方便許多。特別是Intel12代及以後的cpu支持pcie5.0,在之後升級過程中,pcie版本並不會限制選擇。
遊戲測試方面我們選擇了一些常見的遊戲。首先是cs2,2k分辨率預設中畫質,在使用-vulkan啓動項選擇圖形api爲vulkan後,在沙漠之城2跑圖,平均幀數超350幀。在官匹優先對局荒漠迷城中,平均幀率也超過300幀。此時開啓obs進行錄製,我們選擇了x264軟件編碼給cpu提升負載。我們發現,Windows11自動將編碼任務交給了小核,遊戲幀率只有很小幅度的降低,我們推測是錄屏時寫入讀取內存導致的。在pubg2k預設三高畫質對局中,平均幀數190,1% low幀113。介於pubg對於內存敏感,測試使用的內存不能達到14600kf的上限,實際幀率還能更高。同時,我們也測試了在進行直播推流時的幀數表現,在進行2500kbps碼率x264編碼推流時,平均幀數下降僅3%左右,同樣,obs推流任務也是由小核在完成。由此可見,在較新版本的Windows11中,Intel大小核調度已經十分成熟,常見的任務都可以正常調度。
需要注意的是,cs2雖然對cpu性能需求較高,但同時也需要較強的顯卡。本次測試中,遊戲內顯卡已經喫滿。如果換用更強的顯卡,幀數還能進一步提升。
在原神跑圖測試中,我們選擇從蒙德到璃月三十分鐘跑圖與須彌10分鐘跑圖打怪測試,畫質預設手動拉至最高。在全程測試中均開啓錄屏,錄屏預設爲x264編碼,幀率穩定60。解鎖幀數到120幀後,設置畫質爲2k預設高畫質,平均幀數120幀,可以看到,全程幀數曲線穩定一條直線,只在讀條時會出現幀數不到120幀的情況。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原神設定的最高60幀體驗並不是很好,解鎖幀數是很多玩家的選擇。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反應原神超過60幀後優化極差,我們認爲這主要是cpu性能與內存性能不足導致的。Intel 14600kf cpu超強的單多核性能與內存超頻性能讓14600kf在120幀時也可以穩定滿幀率。
我的世界是一款對顯卡要求較低對cpu要求極高的遊戲,cpu性能對多人pvp玩家所需的高幀率遊戲體驗是至關重要的。Intel 14代cpu遠超競爭對手的單核多核性能在雜這種負載環境下可謂專業對口。關閉光影,渲染範圍8區塊,2k分辨率默認畫質,平均幀率970,以至於全程顯卡已經喫滿,cpu仍然有餘力。
1080p下,我們測試了cs2與戰地2042。同時在低分辨率下,一些顯卡要求更高的遊戲也會逐漸受cpu性能限制,因此,我們還測試了賽博朋克2077。一些國產網遊如永劫無間也在我們的測試範圍內。網遊全部選擇低畫質,3a均選擇中畫質關閉fsr等提升幀率的技術。在1080p下,cs2幀數爲550幀,1%low幀爲240,我在體驗過程中完全不會卡頓。戰地2042,平均幀數112,人多時會稍微掉幀,但也不會低於90,全程cpu佔用都大於35%,可見壓力之大。在賽博朋克2077中,複雜場景cpu佔用較高,但全程沒有掉幀的情況。在更貼切玩家實際選擇的低畫質 4:3cs2測試中,平均幀率爲560幀,最高幀超過700幀,相當出色,讓玩家沒有辦法因爲打的菜而怪卡頓。同時intel 14代cpu可以使用Intel自家一些專門搭配Intel cpu的網卡,更爲低延遲遊戲助力。
可以看出,14600kf默認頻率下的性能已經可以滿足主流顯卡的需要。
日常體驗
這部分的測試主要針對待機功耗與搭配Windows系統的一些體驗感受。首先是待機功耗。在選擇平衡電源方案時,待機功耗只有15瓦左右,在b站觀看blast直播時,功耗也只有20瓦左右。可見待機功耗作爲Intel祖傳的優勢項目,14600kf的表現也是十分的出色。
圖中的高溫是應爲貓趴冷排上打遊戲導致的,正常使用搭配360水冷打遊戲完全可以把溫度控制在60-70°正常待機30-40°
談起14代cpu不得不談的就是大小核調度。14600kf6大核8小核的設計讓在低負載時大小核的選擇十分重要。Intel 14代小核在avx等指令集下,性能不俗。但作爲小核,intel並沒有爲它搭配完整的avx2發射單元。這使得它比起爆發性的任務更適合更輕的負載。但這並不意味着小核性能不好。作爲加起來跑分接近4000分的怪獸,在一些簡單的生產力場景與遊戲負載中,發揮仍然不俗。在測試中,如果測試任務負載較高,即使位於後臺Windows仍然會選擇使用全部的核心運行負載。特別的,在steam進行遊戲備份壓縮時,如果使用我以前的12600kf,steam只會使用小核壓縮。而換爲14600kf後,則會選擇所有核心進行壓縮。
總結
Intel 14600kf性能不俗在全新盒裝降價到1300多元的時候後確實是這個價位非常好的選擇,lga1700平臺用戶如果選擇升級配置,那麼我是很推薦14600kf的,與它同價位的5700x3d在跟它比來也基本沒有一點優勢,在他最擅長的網遊上也狠狠的擊敗了他。對於大多數人在意的穩定性在我們更新了12b微碼後實測了這麼久也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且就算出問題因特爾這邊也將盒裝的官方質保提升到了5年。對於網傳的穩定性問題,我們選擇aida64四項烤雞,1小時並未出現任何報錯,待機一天沒出現任何異常,在幾天高強度的遊戲與休閒體驗中也未出現問題,可以說Intel在新微碼下的穩定性是沒有任何穩定性問題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