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們久疏問候,我是阿淇。
遙想上次更新還是在上次呢,時間過的真快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2025年,在此小弟在這先給大夥拜個早年
祝大夥新的一年心想事成,發大財
言歸正傳,小弟我怎麼都沒想到,今年體驗的第一款硬件居然是羣友大佬自己設計的機箱...
一款讓我第一眼直呼”個性”的機箱,在此先感謝下大佬,能給我體驗到如此有意思的一款箱子。
szufo大佬(B站id:超級UFO、UID:346729686)
或許有盒友會好奇,爲啥一個機箱叫UFO?或許因爲大佬id叫UFO吧對了,大佬在b站有賬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
UFO-990
UFO-990
或許不用我解釋大夥也能一眼感受到它的“個性”,一款採用了橫置主板設計,使得顯卡小夥罕見立正的機箱。
雖說主板橫置倒也不是什麼新鮮設計了,我印象中TT、鑫谷等廠商就有做過類似設計的箱子,但主板跟顯卡以這種角度呈現,感覺還挺新鮮的。
顯卡“小夥立正”
要說這箱子最大的優點,我認爲是能最大程度的展示顯卡。我要是有張頂級的旗艦卡,必得讓他在最突出的C位展示嘛...
不過,追求個性總會不完美,必然會有很多犧牲式的取捨。這點在安裝過程中也能明顯感覺到,且聽我娓娓道來。
——
兼容性
跟機箱一樣“個性”的演示圖(大佬本人自制)
簡單過一下UFO990這款箱子的兼容性,借大佬自己做的圖演示好了。
畫的很好,建議大佬下次還是請個美工吧
—
基礎參數
總的來說,UFO990的基本功很紮實,兼容性基本不用擔心。
大部分兼容性紮實
主板方面兼容ATX&MATX(理論支持itx不推薦也沒必要),甚至還兼容背插設計,細節戰未來。
散熱器限高與顯卡限長基本能覆蓋市面上絕大部分散熱器與顯卡。
舉些典型例子:
散熱器:雙塔散熱器例如FC140、阿薩辛高度均爲165mm左右。
顯卡:40系ROG猛禽顯卡長度約357mm、三槽位設計。
水冷支持方面,頂部支持240/280冷排,背部支持360/480冷排。
—
風道【進/出風比例3:5】
值得一提的是,機箱一共8處風扇位且均支持14CM風扇安裝。
8處風扇位均支持14CM風扇
風道推薦按垂直風道構建,底部跟背部3把進風,頂部跟後部5把出風,進出風比爲3:5。
進出風比例不平衡,我是感覺這點取捨還算能接受的,畢竟犧牲最大的還在後面...
—
電源【建議14cm電源+定製線】
要說整個機箱取捨、犧牲最大的部分,那必然是電源了
14cm電源加原廠線,換成定製線能緩解不少
實話說電源兼容性方面不是很樂觀,雖然UFO大佬標的16cm電源支持,但我14cm的電源塞進去加上接口,都已是比較勉強。
其中主要問題就是線材
由於我所用的是原廠線材,首先長度上就會多出一大截(特別是24pin的主板供電),對走線、理線都是很大的考驗,不然很容易背部就形成盤絲洞的尷尬局面。
出線孔還可能被顯卡擋掉一個
還有個問題就是當顯卡在1槽時,會出現擋掉出線孔的情況。
說到底,要裝這類非常規設計的機箱還是推薦用更柔軟、長度特製的定製線,更美觀的同時裝起來也不至於像原廠線那麼痛苦。
——
開箱
老規矩,先開箱。
對開箱、安裝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跳到後面成品展示。
—
包裝
估計不是量產版包裝
很樸素的包裝,箱子可以說是極簡風,只有型號跟Logo。
保護還算到位
機箱內部採用黑紡布包裹機箱本體+上下厚泡沫覆蓋保護,除了本體外還有個小袋子附件。
兩個角度不一樣的DP轉換頭(選配件)
小白袋子內裝的是兩個角度不同的DP轉換頭,據大佬說是選配件,可以自行購買。
—
本體
UFO-990 空箱本體
機箱本體採用常見的正、側雙透海景房設計,至於說主板橫置等設計以及兼容性方面就不再贅述了。
前面板接口
簡單過一下前面板接口,一個C口、兩個USB 3.0、3.5mm耳麥一體接口,重啓鍵、開機鍵,此外還有個UFO的小LOGO。
—
底部設計
主板IO在底部,還有雜亂的線飛過
由於採用的主板橫置設計,導致主板IO面板朝下,線材統一從背部口出線。
線材通過後部左下角的小孔統一走出
好處在於線材更集中、美觀,但缺點十分明顯,主板背部IO便利性大幅度降低,每次拔插線材都需要將機箱倒置。
顯卡槽位可調整
顯卡槽位可根據主板PCIe x16位置調整,這點細節考慮到位,好評。
同時底部還有三塊網孔板墊高地臺,可隔開底部風扇,作爲手辦等物件的展示位。
—
手辦展示架(箱內副屏拓展,可選)
機箱自帶兩種尺寸的展示臺
附件內有個大佬引以爲傲的展示臺設計,共兩種尺寸可選,可掛在左上角用來展示小手辦。
據說還有可將展示臺處替換爲箱內副屏的玩法,可玩性挺高的。
Pdd買的咩咩子,搜“滅盡龍手辦”就有
不知前面有無盒友注意到,比如我就用它放了一隻咩咩子,剛好塞下。
——
意外之喜,殊途同歸的碰面
機箱是幾何未來的M5悟空
由於沒有現成配件,我只能拆二奶機的配件平移過來了。
機箱是之前寫過體驗的幾何未來M5,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考古看看~
咩咩子本來住這
很巧,幾何未來M5也有手辦展示臺,但它兩有着不同的主板佈局。
某種意義上的殊途同歸了屬於是
大夥更喜歡哪種佈局?常規佈局+10把風扇位的通透設計,還是主板橫置、突出C位顯卡的UFO-990,歡迎評論區說說唄。
——
成品展示
成品展示直接放一些圖好了,有些素材重複用下見諒哈哈。
這個顏色還挺搭nina
超龍真好看捏
VK的帶屏風冷
咩咩子的新家
——
尾聲,一點愚見
風扇數量(頂部、底部)
頂部跟底部做不到3*12cm風扇有些可惜
頂部跟底部的尺寸都差不多去到37cm,感覺再大一丟丟就能支持3把12cm。
我是覺得也不一定要兼顧360冷排,或許兼容3把12cm會比目前2把12/14cm有更高的可玩性。
—
底部風扇走線問題
底部兩把風扇走線感覺還能優化下,我手頭又正好只有積木扇,兩根線集中到中間侵入主板io處,走線不太順還有點醜...
—
【高優先級】底部隔層的裏側固定需改善
隔層的裏側跟機箱剮蹭刮花
這點我跟大佬已經反饋過了,隔層裏側固定方式需要優化。
—
【低優先級】底部手辦展示空間還能再大一點
Nina的吉他頭太長進不去哈哈
根據大佬視頻演示,本來也想塞點手辦進去的,但我手頭的幾個手辦都塞不進去,目測只適合動作幅度小的景品。
(不過話又說回來,機箱的那環境也恰好是推薦便宜的國產、景品,而這類手辦大小本身就不大
——
總結
UFO-990
正如我開篇說的,UFO-990是個充滿“個性”的箱子,不走尋常路的主板佈局使得顯卡輕鬆佔據C位展示。同時,多餘的空間沒有浪費,底部層板與左上角小平臺的加入,爲這款機箱的“個性化”賦予了更多的可玩性。
但這種設計又產生了很多不方便因素,例如主板IO在底部、顯卡插線要用到轉向頭等等。說到底逆主流的個性設計與常規本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
對於我而言,我是很樂於看到這類特殊形態的機箱出現,感謝UFO等大佬仍樂於創新,爲如今枯燥、日漸同質化的DIY市場帶來新的活力,這總歸是件好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