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成年後,尋求和維繫有意義的友誼變得異常艱難。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友誼的建立註定如此坎坷?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交朋友似乎輕而易舉——分享一點零食、同上一門藝術課,就能結下懵懂的友誼;而長大以後,卻似乎再也不會有那樣輕鬆的交友經歷了:曾經很順利就能得到的友誼,如今卻被對個性區分開、或被懷疑是否有什麼意圖......大家都似乎對走進自己生活的人更加挑剔。儘管關於如何結交新朋友的文章和書籍琳琅滿目,但事實是,交友真的很難。是什麼讓交友變得如此艱難的呢?

童年時期,我們的大部分友誼都是偶然發生的——“情緒空間”的治療師Mehak Rohira將這種輕鬆歸因於童年環境。“學校、大學和各種社團提供了互動的機會。這讓我們更容易結識他人,而經常性的重複互動有助於形成更牢固的聯繫。”此外,她還表示,作爲孩子和青少年,我們天生就對外人更加好奇和開放,還沒有隨着年齡增長而產生的不安全感。

心理學家和關係專家Shaurya Gahlawat分享道:“我的一位治療客戶回憶起她在學生時代是多麼容易交到朋友。她的學校有很強的社羣意識,小組項目、團隊運動和共享午餐時間都爲建立聯繫創造了自然的機會。如今,她感到一種失落,因爲這種自然的交友環境越來越難找到。”

對於居住在新德里的營銷專業人士Angela Cecilia來說,友誼通常包括熟人。“隨着我們換工作、結婚或進入新的關係,我們會不斷結交朋友;然而,只有那些多年來見過你情感上最脆弱的一面,並參與過你人生不同階段的人,才能讓你展現最真實的自我。”Cecilia強調了早期生活中建立的長期友誼的脆弱性和舒適性。

“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想要超越社交上的“朋友”,建立更有意義的聯繫,而從頭開始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Namrata Kedar如是說。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個性和偏好變得更加明確。這常常驅使我們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並進行更符合我們興趣的對話。“在人生的後期階段,許多核心價值觀已經確立;我們不太願意適應,並且大多會在已知的事物中尋求安慰,而不是尋求未知的冒險。信任是友誼的基礎,作爲成年人,我們不太信任他人,但相反,我們會加深與現有良好關係之間的信任。”Cecilia表達了這種觀點。找到進行深入、有意義的討論的時間是一種奢侈,這讓我們在選擇共度時光的人時更加挑剔。旅行記者Chandreyi Bandyopadhyay分享道:“當我們年輕時,我們在選擇朋友方面擁有的選擇較少。隨着我們成熟,我們變得更加挑剔。”

“氣場吸引”理論爲何會失效?

我們都曾遇到過根據不同的政治、社會、文化或關係觀點來建立或破壞關係的人。這限制了我們友誼的多樣性,而多樣性非常重要。“人們的身份通常與他們的政治、社會和文化信仰密切相關。這種差異可能會造成衝突,因爲它們挑戰了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和世界觀。”心理治療師和關係顧問Ruchi Ruuh說。“我們這個社會兩極分化的世界加劇了這些分歧,使得我們更難找到和維持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之間的友誼。”

24歲的內容創作者Anmol Dua說:“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想要擁有‘更多’的朋友;相反,我希望與和我有相同想法、觀點和意識形態,最重要的是,與我擁有相同水平的情商和人生理解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更真實的聯繫,因爲這是我建立聯繫的核心基礎。”Rohira解釋了這背後的原因:“人類是習慣的生物,傾向於在他人身上尋找相似之處。當我們和與我們有相同信仰的人在一起時,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感到更舒服。不同會導致不適,因爲它們挑戰了我們的觀點,並迫使我們面對艱難的情緒。”

然而,友誼中的差異有時也可能是有益的。在Reddit上,一位用戶認爲,擁有並非總是與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會讓你不快樂,但另一位用戶反駁說,這些差異可能是成長和歡笑的源泉,這表明友誼中的不適實際上可以促進個人成長。

我們爲何隨着年齡增長而關閉友誼的大門?

隨着年齡的增長,結交新朋友通常不再是優先事項。人們結婚、生子,專注於事業,而培養新的友誼則變得無關緊要。雖然我們獨特的個性會阻礙我們,但其他幾個因素也會阻止我們建立新的關係。Monk Prayogshala的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Hansika Kapoor解釋說,建立友誼需要脆弱性和建立信任的意願。“有時,社交焦慮或對評判或拒絕的恐懼會阻止一個人建立友誼。在人生的早期,你會發現自己與年齡和背景相似的人處於共同的環境中,可能在學校或你居住的地方。目標是結交朋友,因爲這是你年輕時常見的社會通行證;那時,在建立友誼方面顧慮較少。更多的朋友等於更受歡迎,等於結交更多的朋友,以此類推。”然而,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社交帶寬往往會耗盡,從而限制了我們參與新友誼的意願。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社會學和老年學教授Rebecca Adams指出了友誼的三個關鍵條件:接近性,重複且無計劃的互動,以及一個允許個體放下戒備、做自己的環境。這些要素在我們早年通過學校、大學、課外活動或與朋友的日常聚會自然而然地存在,但在人生的後期階段卻逐漸減少。我們變得更加謹慎,難以找到休閒活動和個人承諾的時間,這擾亂了潛在友誼所需的節奏。

時尚和美容記者Namrata Kedar四年前搬到了一個新的國家。作爲一個堅信真正的人際關係需要時間來建立的人,Kedar發現三十多歲時建立友誼很困難。“我只有少數幾個朋友——大部分是我的選擇。你想要超越社交朋友,建立更有意義的聯繫,而從頭開始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建立這些友誼需要數年時間,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你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優先考慮這件事。”

時間和距離如何改變友誼

由於個人或職業原因搬到一個新的城市,會使建立新的友誼變得異常困難,尤其是當你已經在努力維持現有友誼時。“我在家鄉的大部分朋友都是我認識了幾十年的朋友,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你可以從上次中斷的地方繼續。有些人我每天都和他們說話,有些人我在回城時會和他們見面。你往往會錯過很多重要的生活事件,比如婚禮和新生兒,但如果彼此理解,友誼就會蓬勃發展。那些要求過多的友誼自然而然地就消失了。”Kedar說。

同樣,Dua最親密的朋友也住在她爲了事業而搬去的孟買以外的地方。“我一直在孟買和我的家鄉艾哈邁達巴德之間奔波。雖然我確實時不時地可以和我的朋友和家人見面,但這變得非常忙碌和有點不知所措,因爲它打亂了我的日常生活。”她承認。

隨着優先事項的轉移和環境的變化,培養友誼也變得具有挑戰性。以爲人父母爲例,它會讓你的生活發生360度的變化。自從有了孩子後,Cecilia(一個蹣跚學步孩子的母親)就變得非常注意她稱之爲朋友並與之交往的人。“我們會小心翼翼地選擇我們共度時光的人、我們的朋友以及我們欽佩的人,因爲這羣人在很多方面都會影響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僅僅是我和我的伴侶的反映,更是他周圍孩子的絕對反映。因此,在我們生活中擁有能夠間接影響我的孩子的合適的人非常重要。”Kapoor認爲,爲人父母也會導致友誼模式的轉變,“因爲有相似的事情可以分享和討論。而對於那些選擇不生孩子的人來說,“通過愛好或其他活動與其他成年人分享共同的興趣也可以促進友誼。”

我們的興趣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當你的朋友與你在這方面不一致時,你會感到孤獨或被拋棄。Gahlawat分享了他四十多歲的一個客戶的例子,他意識到他過去通過聚會和運動維持的舊友誼不再與他產生共鳴。“作爲一名父親和企業主,他尋求與其他理解他當前挑戰和生活方式的父母和企業家建立聯繫。治療幫助他認識到需要建立與他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相一致的友誼,這促使他加入了一個當地的家長團體和一個商業社交俱樂部,在那裏他找到了有意義的聯繫。”對於Bandyopadhyay來說,這不一定很難,而是不同。“你會更加清楚你想要在你周圍的人和能量類型,因此可能會做出相應的決定。”

職場是成年人友誼的另一個沃土,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可以推動新的關係。MASIC Beauty的聯合創始人Veronica Bahl分享道:“我認爲擁有與你處於相同成熟水平的友誼很重要,尤其是對於你親密的朋友來說。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有六歲的年齡差,但因爲我們一直與彼此的人生旅程同步,所以我們友誼的任何部分都不會讓人感到辛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