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記不清這是Intel被網友打下神壇的第幾個月,但綜合市場實際裝機情況,即便無數玩家依舊在高喊AMD YES,事實上依舊有無數玩家在新裝機時會選擇Intel酷睿平臺,尤其是近期價格一直走低的13/14代酷睿i5。再往下,800左右的12代酷睿i5,也有封神之姿。當然,最讓人意外的應該還是10代酷睿在二手市場也開始複製昔日9代酷睿的榮光。
不過,不論是12600KF還是7500F今兒都不是咱們的菜。依舊是抖音1000出頭入手的14600KF處理器,搭配4070S顯卡以及DIY市場新晉“價格屠夫”先馬的機箱電源,攢一臺預算9K左右,散熱高於顏值的側透主機。
完整配置單:Intel i5-14600KF處理器散片,微星Z790MPOWER主板,影馳RTX 4070Super星曜顯卡,星曜D5-6400MHz 16G*2內存,星曜X4 pro 2T M.2固態硬盤,先馬風洞Pro機箱黑色,先馬XP850W悟空版黑色白金牌全模組電源,影馳星曜G360 黑色限定版一體式水冷,先馬境界V5風扇*3(1正2反)...按現在的行情,不用去買整機,自個兒攢配件應該9K也能輕鬆拿下。當然,僅供參考,你能更便宜拿到配件,那也是你的本事。
黑色爲主,搭配一些白色的配件,或許不如全白主機那般亮眼,但質感表現還是不差的。
當然,如果切換到顯卡豎裝狀態,似乎想低調也低調不了了。
點亮主機,有ARGB燈效的加持,再低調的主機也瞬間亮眼。不過,到底是常規安裝還是豎裝顯卡,那就全憑個人喜好了。
木飾前面板加持,跟居家風格其實也能更契合。但,側透當然還是要看燈。
配件點評與裝機
沒有大促的BUFF,似乎也能1000出頭就能買到14600KF散片了,當然用啥都是實際裝機人的自由。Intel i5-14600KF散片,14核20線程設計,最大睿頻可達5.3GHz,不過搭配B760,時下估計是不會給你跑滿的了。
怕縮肛怕藍屏,其實用Z790主板應該會是不錯的解決方案,而且當下,790主板售價也真的不再高高在上。又實在還想控制下預算,像咱一樣,選擇M-ATX規格的Z790就好。咱今兒選擇的主板是來自微星的Z790MPOWER主板。
M-ATX的板型,黑色PCB搭配大面積銀色散熱裝甲,再加上大量OC相關絲印,處處透露着主板的不凡。豪華的12+1+1相智能供電設計,可以輕鬆滿足CPU超頻需求(也能輕鬆管控電壓)。同時,CPU直連的雙槽內存設計,還能幫你輕鬆達成高頻D5的小目標。
板U沒有明顯短板,那麼內存方面想達成白嫖幾百甚至上千MHz的小目標,海力士A-DIE顆粒內存當仁不讓。今兒咱這套星曜DDR5-6400MHz 16G*2內存,就能輕鬆滿足玩家超頻需求。
硬盤方面,1T的固態容量似乎都不夠,所以咱這次直接2T的星曜X4pro M.2PCIe4.0固態安排上。
板U平臺鎖進機箱
一般來講,前臉進風的機箱,散熱都會優於海景房,今兒這個機箱就是這樣一款前進風但是側透,而且前臉還有實木搭配柵欄飾條,保證機箱進風的同時還可以更契合家居環境的先馬風洞Pro機箱。
機箱前板標配3把12cm境界V3風扇。
機箱三圍480*235*496mm,側板鋼化玻璃採用金屬包邊內部設計,並帶減震墊。左右側板、前板、頂板均支持快拆。機箱內部空間充沛,提供9個風扇位,最大支持E-ATX主板,同時也兼容背插ATX /M-ATX主板,機箱配備7條橫置PCIe槽,並支持直接切換爲豎裝模塊,顯卡安裝限長435mm,風冷限高更是高達185mm,支持頂置/前置安裝雙360冷排(前面板最大支持420冷排)。
機箱I/O面板位於機箱頂部,包含開機鍵、重啓鍵、音頻口、USB3.0*2 、TYPE-C接口*1以及一個LED鍵。
右側板採用全金屬面板,背面預留了32mm深的背線空間,同時在主機板背面還配備了三個束線夾,方便玩家走線。主機板右側提供2個2.5英寸固態位,電源倉還配備了2個3.5英寸HDD安裝位(也可以換成2.5*3+3.5*1)。
電源則是直接機電套裝選配的這款XP850W悟空版黑色ATX3白金牌全模組電源,支持10年質保(3年換新+7年維修)。
電源採用主動式PFC + 全橋LLC諧振 + 同步整流 + DC-DC方案,支持ATX 3.1及PCIE 5.1規範,機身標配1個原生12V 2×6接口,最大可提供600W輸出功率,可以完美適配40系高階顯卡需求。電源擁有80plus和PPLP.INFO 雙白金認證,品質有保障。
電源三圍150mm*150mm*86mm,可以更好的適配更多的安裝環境。此外,電源支持寬幅輸入100~240V全電壓,可以更好的適應各種複雜的電壓環境。電源配備一顆14CM的第三代智能ECO風扇,支持開機自檢,預轉30秒後可以根據實際負載以及溫度調整轉速。
電源標配全模組壓紋線材,柔軟質感,延展性好,走線簡單還美觀。
想更好的壓住這顆帶K的14代i5,這款帶屏的黑色的影馳星曜G360黑色限定款一體式水冷,瞭解一下。冷頭內置的2.4寸24位IPS全視角屏幕,可以通過水冷配套的軟件將圖片/GIF動畫/MP4格式視頻在冷頭的屏幕上展示。性能方面採用三相九極高速馬達方案,能夠提供3000R澎湃動力。同時搭配改進款仿生型葉輪,高密度低水阻S型散熱鰭片更大的散熱面積,確保實現旗艦級解熱性能。
散熱、電源都裝好,電源倉上方兩把反頁先馬境界V5風扇,機箱尾巴一把正頁境界V5風扇也都安排上。(顯卡豎裝的話,電源倉上面這兩把風扇就得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去留了)
一般裝機,顯卡會佔據整機一半以上的預算,今兒這臺主機也不例外。一片RTX4070Super星曜OC顯卡,不去好高騖遠,2K分辨率下不論網遊還是3A大作,都能輕鬆駕馭。
顯卡上機,自己配的顯卡支架也給安排上。就是常規安裝和豎裝,還是讓咱犯了難。(豎裝時電源倉的風扇就裝不了了)
簡單整理一下背線,應該勉強也還拿得出手。
整機性能測試
娛樂大師整機配置驗明正身,順便跑個分,240W,應該也還算過得去;
CPU-Z跑分測試,單核得分860.7,多核得分10129.8。
室溫25°,機箱內環境,單烤FPU測試,CPU功耗185W左右時,封裝溫度在74°左右。溫度低了,這處理器也跟着安靜了不少。
3D-MARK跑個壓力測試。
FurMark烤機測試,機箱內環境,烤機近30 Min,顯卡溫度57.6°左右,顯卡功耗245W左右;
PC Mark Extended整機日常辦公性能測試,整機得分13102分,常用基本功能得分10879分,生產力得分11878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分17840分,遊戲得分34540分;
內存讀寫測試,開機默認4800MHz,內存讀取速度爲71320 MB/s,寫入速度爲68236MB/s,複製速度爲65586 MB/s,延時爲89.4 ns;
直接OC 7600 C36,併疊加微星內存BUFF,內存讀取速度爲110.54 GB/s,寫入速度爲114.95 GB/s,複製速度爲106.38 GB/s,延時爲59.3 ns;
整機遊戲體驗
《黑神話悟空》遊戲基準測試,超高畫質,光追設爲中,開啓DLSS 3.0,2K分辨率下,將超採樣清晰度設爲50,遊戲平均幀數爲107幀/秒,將超採樣清晰度設爲50,遊戲平均幀數爲75幀/秒;
《賽博朋克2077》基準測試,畫質超級,光追設爲路徑追蹤模式,DLSS設爲超級性能模式,並開啓DLSS 3.0與光線重構設置。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168.20 FPS。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95.07FPS。
《古墓麗影·暗影》基準測試,畫質最高,光追超高,DLSS超強性能,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230FPS;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168FPS;
《極限競速·地平線5》基準測試,極端畫質,極端光追,開啓DLSS 3.0並設爲超級性能模式,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數138FPS。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數204FPS;
《彩虹六號·圍攻》遊戲中,畫質超高,100%渲染比例,開啓DLSS並設爲超級性能模式後,4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231 FPS,2K分辨率下,遊戲平均幀率爲414 FPS;
裝機點評
如題,雖然依舊沒有翻篇,但是面對千元出頭的14600KF,敢於下手的玩家依舊不在少數,或許存在賭的成分,而事實上對於絕大部分普通玩家來講,至少在主板和散熱都足夠給力的前提下,翻車的可能性或許也真的不高。
電腦DIY市場,近期對前面板進風的傳統風道機箱的呼聲漸高,但能否將海景房拉下神壇,暫時肯定給不出答案。另外,在金屬、塑料、鋼化玻璃之外,融入實木裝飾元素,也勉強算得上增加了一些新意,擦邊環保的同時也可以讓主機跟家居環境更加契合。而14600KF+4070S的配置組合,其實也有性價比的影子。而且整機不論遊戲表現還是生產力表現,也都能符合這個價位的預期。還是那句老話,選什麼平臺,用什麼配置,最終選擇權都在你自己手上,上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喜勿噴,感激不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