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背景發生在蘇聯邊緣城市斯普利特,這座城市被一種叫作“原子之心”的機械生物所佔領。這些機械生物具有自我意識,並企圖摧毀人類文明。
遊戲主角是蘇聯安全局特工鮑里斯·扎佩爾,被派往斯普利特調查一系列可怕的事件,並試圖找出“原子之心”的真實目的,以阻止其實現毀滅計劃。
遊戲鏈接:
《原子之心》中的建築、雕塑和藝術設計都充滿了濃郁的蘇聯風格,可以說是一出的奇幻式展覽,非常通透地展示了蘇聯所具有的各種風格,包括:構成主義、粗野主義、烏托邦式美學以及未來主義等蘇聯美學元素
構成主義是蘇聯先鋒派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強調藝術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功能,反對傳統藝術的自律性。
《原子之心》中的機器人設計就帶有構成主義的烙印,它們呈現出簡潔、幾何化的形態,體現了構成主義的藝術理念。
粗野主義起源於英法,最初用來形容社會底層那種混凝土房屋簡樸的住宅風格。
蘇聯人將其與構成主義融合,打造出了兼具兩者風格的建築和雕塑。《原子之心》中的許多建築和雕塑就體現了這種粗獷、原始的美感,它們通過真實的體現結構與材料,除去了一切建築上的裝飾,以誇張粗獷的混凝土構造出巨大形態,直白地暴露出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感。
烏托邦式美學注重建築巨大的體量,帶有明顯的神聖感,旨在讚美理想社會秩序,歌頌蘇聯的榮耀。《原子之心》中的許多建築和場景都體現了這種烏托邦式的美學風格,比如巨大的“祖國母親在召喚”雕像、貼滿牆壁的各式蘇聯主題的宣傳海報等,它們共同構建了一個二戰後烏托邦的科技高度發展的蘇聯景象。
未來主義強調對速度和科技的追求,以及對傳統藝術的反叛。《原子之心》中的雙生舞伶、冰箱等角色和物品就體現了這種未來主義的風格,它們的設計充滿了科幻感和未來感
無論是巨大的祖國母親在召喚雕像,還是謝切諾夫的辦公樓,都充滿了蘇聯未來主義風格美學。這些建築不僅外觀宏偉壯麗,而且內部裝潢也極具特色
遊戲中的雕塑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如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的雕像等,體現了蘇聯雕塑藝術的獨特魅力。
遊戲裏除了建築和雕塑外,《原子之心》的視聽美學也值得一提!
遊戲巧妙引用了多首經典的世界名曲,帶來了陽春白雪般的體驗。除開畫面上的視覺奇觀,本作的配樂也採用了大量了俄語曲子以及古典樂,並在部分樂曲中使用了在原版基礎上Remix的混音版本。
開篇的《繁星盛夏(Звёздное лето)》便十分驚豔,在劇場中和着電音Remix《卡門》拎着噴子爆殺葉芽屍變體更是令人熱血沸騰
高雅中充斥着毛子的暴力美學,爲古典樂在韻味尚存的同時賦予了新的生機。
遊戲的音效設計也非常出色,如機器人的轟鳴聲、武器的射擊聲等都十分逼真,營造了一個沉浸式的戰鬥環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