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第一次在用電腦端在小黑盒正式寫文章欸,儘量寫的條理清晰了,望大家多多包涵
當作論文來寫的(bushi),幫大家準備了目錄,看看各位是否有感興趣的內容
文章大致分成三個部分:
PartⅠ:裝機配置和選擇理由
PartⅡ:關於ROG X870E-HERO主板的個人體驗
包裝和外觀
裝機易用性
PCIe通道分配:裝機時如何合理分配固態硬盤和顯卡
裝機遇到的問題
PartⅢ:關於聯力207機箱的個人體驗
包裝、外觀和附件
和普通MATX機箱和緊湊型MATX機箱的尺寸直觀對比
拆解、細節、板材
裝機體驗 + 購買這個機箱需要注意的點
散熱性能
----------------------分隔線-------------------------
Part1:裝機配置和選擇理由
先上成品圖:
開燈
關燈
再上配置單:
其中水冷風扇和機箱尾部風扇都用了VK S12MAX
選擇這套配置的理由:
簡而言之當然就是顏值第一位。
這套主機的整體外觀風格上希望做到的是:簡約線條 + 線性燈帶點綴 + 純黑質感
在燈光方面,我不是很喜歡無光,但更不喜歡大面積的RGB燈光,比起“面”,我覺得“線”的燈光效果+純黑材質更能突出高級感。所以風扇和水冷頭的選擇都是爲了向這一統一的外觀設計語言看齊。
水冷不選帶屏幕的另一個原因是邊上主板裝甲已經有了動態的ROG大logo,如果再整個屏幕,多少有點喧賓奪主。(畢竟爲了這個大眼睛花了不少錢是吧)
內存條本來想選女武神二代,它是唯一完全直線燈帶設計的內存條。但是因爲它64GB6000C30的版本沒貨了,退而求其次買了宏碁炫光星艦,同樣也是直線條燈帶。
而這個機箱前置的兩個14cmRGB風扇放在這多少有點煞風景,後續應該會整個恩傑的把它換掉
PartⅡ:關於ROG X870E-HERO主板的個人體驗
1、包裝和外觀:
包裝和外觀方面無需多言,個人認爲是X870E目前爲止最好看的主板沒有之一,放多幾張圖吧:
我覺得機箱全無光,只放一個大眼睛亮也很有質感,是有動畫效果的哦
2、裝機易用性
無痛顯卡快拆、所有位置的m2都無需螺絲、1號位m2的散熱裝甲也無需螺絲,便捷性基本是拉滿了。
可惜剩下四個m2都在下面那塊大裝甲下,要擰四顆螺絲才能拆掉,不然完全能給滿分
如果只有1塊固態,整個主板上的東西的安裝都不需要螺絲了
3、PCIe通道分配:如何合理分配固態硬盤和顯卡
圖源:和微論件
如圖,總共24條CPU直連PCIe5.0通道,其中4條給了USB4.0,剩下20條由一號位的m2和第一槽顯卡分。
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只有1張m2,無腦裝在1號位就可以了,顯卡依然能跑滿PCIe5.0*16
如果你有更多的硬盤,裝在2、3號位的話,就會搶顯卡通道,讓顯卡降爲PCIe5.0*8 。但是考慮到大部分人應該還是用的PCIe4.0的硬盤,所以我建議是多出來的硬盤裝在4、5號位連上芯片組的硬盤位。損失一點點無關緊要的硬盤速度,保障顯卡依然能跑在5.0*16.
圖源:和微論件
4、裝機遇到的問題
實際上裝機無比絲滑,但是裝完之後又被沙比奧創的穩定發揮整紅溫了
奧創一開始裝不上主板更新,主板的ARGB針腳和風扇針腳都識別不到。最後我卸載了奧創,重新下載了離線版(直接下載完整資源包的那種),才終於裝好了。
PartⅢ:關於聯力207機箱的個人體驗
1、包裝、外觀和附件
包裝就是普普通通的紙箱+泡沫固定,畢竟這價位還帶四把風扇,倒也不能指望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泡沫跟箱子真的嚴絲合縫,超級難拿出來
機箱附件除了說明書就是一盒螺絲、兩個硬盤架(預裝好的)
但是螺絲盒有隔板方便分類,說明書裏也介紹了各個螺絲的用途。可以拿來收納螺絲,也對小白很友好,這點好評
2、和普通MATX機箱和緊湊型MATX機箱的尺寸直觀對比
從左到右依次是:喬斯伯z20、愛國者星粲嵐、聯力207
可以看到聯力207已經幾乎跟作爲matx機箱的星粲嵐同體積了,比星粲嵐高2cm左右,窄2cm左右,長度基本一致
已經算很緊湊的ATX中塔機箱了
3、拆解、細節、板材
前面板、玻璃側板、右側板、左下側板、頂板全部是快拆設計,也就意味着你不用螺絲刀就能拆成下圖這樣
(其中前面板是磁吸、兩側和頂板都是球形卡扣、左下是滑軌+手擰螺絲)
這樣就可以開裝了
拆下來的五塊板,都還挺結實的,不會輕易用手就能掰變形
可惜的是沒有防塵網,電源底部這是唯一一個防塵網,但是後續官方可以另購防塵網
4、裝機體驗 + 購買這個機箱需要注意的點
採用電源前下側置,然後下沉主板位的方法縮減了體積,代價是電源長度受到了限制,官方給出的限長是16cm,我是14cm的電源,實測大概還有5cm的空間出線
建議是用15cm及以下,加壓紋線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取消了背插支持,爲了縮減寬度,主板背後跟側板幾乎貼上了。
因此主板背後是不夠空間走CPU供電線、放磁盤、放集線器的(不過走薄薄的風扇線還是可以)
因爲CPU供電線必須要走直角上去,所以CPU供電線的長度非常重要!我的CPU供電線是650mm的,感覺已經很勉強了
背部供電線走線情況,空間也還不算太擠
其他地方的兼容性和易裝性都沒什麼問題,總體還是不錯的裝機體驗
連好前面板IO和供電線的狀態
5、散熱性能
這個機箱毫無疑問是散熱標杆,特別是針對顯卡散熱
前置兩把14cm風扇就不說了,顯卡下方兩把12cm風扇對顯卡的散熱真的幫助極大。因爲普通的機箱即使底部裝風扇,進風也基本被電源擋完了。而207由於電源前置,底部兩把風扇底下完全是空的,能進不少冷風,對着顯卡核心側吹。
目前室溫22攝氏度左右,我甚至機箱風扇只需要1000轉左右,顯卡風扇1600轉左右,就能把450瓦單烤顯卡穩在65℃以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