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改變智能手機形態的契機。
作爲衆所周知的紅海市場,智能手機的銷量「觸頂」已經是被驗證多年的事實,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還未開售就已經大放異彩的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自然收穫了更多的好奇與關注。
銷量觸頂的智能手機市場,需要更多新鮮空氣。而最近大火的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憑藉着獨有的三摺疊概念,以及極致科技帶來的極致使用體驗,走出了一條與讓智能手機市場耳目一新的曲線。
即使這是一臺起售價 19999 元的超高端旗艦手機 、但在尚未發佈前預售量就超過 600 萬、9 月 20 日正式開售後更是瞬間售罄。
三摺疊的現象級爆火,背後反映出的是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作爲三摺疊手機這一「科技新物種」給用戶帶來的新鮮感。用戶在日復一日的常規形態智能手機迭代中逐漸喪失了換機的興趣,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最終呈現出的硬件高水準,讓更多用戶願意相信,無論是從功能還是從形態上,都有潛力顛覆現有的智能手機體驗。
在華爲首發,將三摺疊手機從概念帶到用戶手中背後,其實這個概念也已經伴隨摺疊屏技術出現多年:每年以 CES 爲代表的消費電子科技展會中,都能看到不少三摺疊概念機的出現。其中除了以上游屏幕廠商「炫技」爲目的的概念機演示,也時有手機廠商參與其中,向外界展示自家在智能手機研發領域的技術積累。
但最終這些都沒能真正推向市場,最先拔得頭籌的,是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
究其原因,從概念機到真正成爲量產產品,兩者之間的難度有着天壤之別:概念機爲了追求極致的震撼效果,往往在其他體驗部分有着明顯的短板——這些對於概念機來講無傷大雅,但對量產手機而言,出現任何的細微問題對產品而言都足以致命。
換言之,華爲最終成爲真正意義上首發三摺疊手機的廠商,本身就證明華爲在三摺疊技術有着深厚的積累,這是比「每年一款概念機」強有力的多的證據。
這幅關於「智能手機的下一次革命」的藍圖,正由華爲一點點變成現實。
長期投資「終點再見」
在 9 月 10 日的華爲見非凡品牌盛典中,華爲消費者業務 CEO、終端 BG 董事長餘承東提到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是華爲「五年集大成之作」。
這裏所指的,顯然是華爲從 2019 年 Mate X 開始,迄今已經發布的、覆蓋了外折、內折多種形態的十餘款摺疊屏手機。
作爲在現有智能手機技術之上,對下一代智能手機概念的探索,三摺疊從概念到最終量產,顯然並非網絡上傳播的梗圖「兩個摺疊屏拼起來」那樣簡單,其難度相比傳統摺疊屏手機來講甚至可以用「幾何倍增加」來形容。
極客公園瞭解到,在過去五年,三摺疊的探索中,屏幕材質仍然是難點最爲集中的硬件領域——三摺疊在屏幕材質上存在的一大難題,就是柔性屏幕需要做到雙向彎折。
在設計屏幕外折結構時,屏幕彎折後位於整機外部,鉸鏈設計需要重點考慮抗拉伸性能;而內折結構時,則需重點考慮抗擠壓性能。這兩種機械結構在傳統摺疊屏時代都有數款對應的材料,但卻沒有一款材料能夠同時勝任這兩種需求。
面對這種屏幕材料新需求,華爲在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的屏幕上啓用了一種採用鏈狀分子結構的多向彎折柔性材料。整體屏幕耐彎折能力提升了 25%,同時也是摺疊屏屏幕量產材質首次實現從 -180° 到 +180° 的全向彎折。
三摺疊的另一個難點在於鉸鏈。
鉸鏈直接決定了摺疊屏的開合手感與使用壽命,在三摺疊上,由於加入了屏軸聯動設計,爲了保證鉸鏈有足以支撐機身的強度,過去三摺疊概念機全部採用了厚重的結構,讓三摺疊概念機難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而華爲則是業內唯一一家、過去五年連續在外摺疊轉軸技術上堅持投資的廠商,最早可以追溯到華爲首款摺疊屏手機華爲 Mate X。
在摺疊屏技術剛起步的 2019 年,外折相比當時市面上更多手機品牌選擇的內折方案,在厚度與重量上都有着明顯的優勢。但華爲最終選擇了「技術轉向」——華爲 Mate X 系列在延續三代後,從華爲 Mate X3 開始,變爲了當時行業主流的內折設計,外摺疊旗艦從此在行業中銷聲匿跡。
在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上,華爲憑藉着在外折與內折兩種完全不同的鉸鏈結構上的技術積累「兩條腿走路」,最終實現了三摺疊展開厚度僅爲 3.6 毫米的驚豔表現,同時攻克了屏軸聯動的匹配難題,實現了三摺疊上內外開合一致的手感。
原本曾被外界普遍認定是,以及行業內獨一份的外摺疊鷹翼鉸鏈技術,最終在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上,以這種方式在終點實現了「再會」。
三摺疊,不止於「大」
幾乎每一個新物種誕生時,現有用戶會下意識將其套入現有的產品使用邏輯中,用現有的習慣去臆想未來;也很容易忽視已經近在眼前、存在巨大潛力的契機。
2007 年,初代 iPhone 發佈之後,時任微軟總裁史蒂夫·鮑爾默嘲笑「智能手機沒有未來」的論據是「它都沒有鍵盤,你甚至不能用它來發郵件」。
就是在這樣的嘲諷與質疑廣爲流傳中,智能手機的時代悄然揭開帷幕,十七年轉瞬即逝,如今世界上再也沒有「帶鍵盤的手機」。
智能手機這一產品形態,本身就是以「變革」立身,隨着以全觸控操作、應用商店、軟件服務優先這些超前於時代的設計,在吸引全球無數用戶成爲忠實擁躉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地構建着下一個時代的「基礎設施」。
到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的開售,我們仍不自覺地陷入了「缺乏想象力」的窘境中:想象力匱乏是平庸的開始,衆多圍繞「三摺疊有什麼用」爲主題的激烈爭論,很大程度上是這種深層原因的折射。但也確實說明了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在搶佔先機的同時,也承擔着解答這一問題的重要使命。
這個問題的解法,或許可以從五年前找到答案:如今的「三摺疊有什麼用」在具體解法上,與「摺疊屏有什麼用」並無太大不同,這一問題隨着摺疊屏技術被整個智能手機行業攜手推動,針對摺疊屏探索更多使用場景、開發更多專屬功能,最終其「智能手機旗艦產品線」的地位也得到了穩固。
摺疊屏在高端旗艦領域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只是摺疊屏技術真正大規模給智能手機形態帶來改變的前哨戰:目前摺疊屏的殺手鐧功能——應用多開、跨應用全局交互,以及應用多層級窗口同時展示這些操作,很大程度是在將原本 PC 端成熟的軟件操作邏輯以更大的屏幕作爲平臺帶到手機上。
在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發佈會中,餘承東也展示了爲其定製的配套摺疊鍵盤配件,並提出了「將電腦裝進口袋」的口號引爆全場,這又是另一次「打破智能終端形態邊界」的嘗試,把 PC/Pad 裝進口袋。
而華爲也已經不是第一次「走入無人區」:作爲最早佈局摺疊屏、也是迄今爲止唯一量產三種形態摺疊屏手機的廠商,華爲在摺疊屏市場份額已經高達 67%。
在硬件的基礎上,華爲還擁有能基於硬件深度定製的鴻蒙 OS 操作系統生態:支撐華爲以及開發者在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這一平臺上,探索更多獨屬於三摺疊的未來應用場景。
隨着三摺疊的量產,毫無疑問,如今的華爲已經成爲了行業內最有資格對「三摺疊有什麼用」這一問題給出正確答案並將其變爲現實的手機品牌之一。
智能手機的未來
誠然,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在社交媒體的爆火,其核心是超前其他所有手機廠商的三摺疊形態。
但在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還停留在「三摺疊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時,我們更不能忽視問題的本質,其實是來自用戶的提問「智能手機還會怎樣進化」?
比起三摺疊在發售後引發的全民討論,通過三摺疊的硬件與軟件的持續探索回答好這個問題,或許纔是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對於智能手機接下來註定會到來的形態變革,所能起到的最重要的意義。
智能手機時代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摺疊屏手機作爲一個曾被寄予厚望的概念,如今也隨着五年的發展,隨着三摺疊的走向下一個轉折點;誰先拿出並量產新形態智能手機,就能享受到最多的先手優勢。
如今,關於智能手機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三摺疊所承載的不僅是「門票」,更像是在搭建舞臺本身,以及對外展示華爲推動行業變革的決心。
對於行業而言,華爲從摺疊屏探索高端化之路到三摺疊的歷程,既代表着智能手機形態的變革,也代表着以華爲爲首的中國品牌,從競爭者到引領者的變遷。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的登場,率先給出了回答;在智能手機進化的探索之路上,華爲已經率先「踏入無人之境」。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