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鳴特攻已死,但它帶來的爭議和謠言還在繼續

在不少地方都能看到這張圖片。

原帖來自reddit,先不說圖片,配文看起來就有點奇怪:

“Bungie的一名男性研發人員”

星鳴特攻的開發商,Firewalk工作室,和棒雞確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總監在內的大量高級員工都是棒雞出身,但都已經精確到這種地步了卻不提這位“開發者”的名字,已經讓我對帖子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於是我順藤摸瓜對這帖子做了一下事實覈查。

星鳴特攻的角色藝術總監,Ryan DeMita確實是前棒雞員工,我算是個棒雞死忠粉,這個人的作品我是瞭解一二的。他在棒雞的時候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這些圖片大多發佈於2017年,完成時間應該在2012-16年之間。而你現在告訴我18年他去了Firewalk之後短短兩年畫風大變,我是不太相信的。

於是我又去試着去找原帖的出處。

搜索標題關鍵字後,我發現原帖已經在reddit被版務刪除。

原因是“違反版規,發佈不實信息”。我隨即去翻了一下原帖截圖,首先原圖比國內傳播的翻譯版本要大一圈——截最開始那張圖的人很”巧妙地”把作者水印截掉了。

有了作者水印之後,定位工作的難度一下降低了。果不其然,

這樣圖作者爲Art Attack X,他和棒雞或者索尼沒有半點關係,圖的發佈時間爲24年9月。

後續作者本人也做了澄清:

最後我決定翻回頭去找一找真正的“原始概念圖”,倒也不難。

其實這樣一比,就像很多了。不僅如此,還能看出來他真的很喜歡畫這個姿勢:

星鳴特攻從光速上線到光速暴死,肯定有他的原因,但硬要把這些問題片面化,單一化的歸咎於”多樣性“,甚至藉助造謠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論點,屬實有些不妥。援引彭博社Jason Schreier的話:

每當一款沒有吸引力或口碑的線上遊戲無法打入過度飽和的市場時,地球上最煩人的人就會把責任歸咎於多樣性。

就讓星鳴特攻安靜的死去吧。

|我該走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