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迷做的獨遊竟讓法國再次光速投降?《衛國戰爭》試玩版測評

【遊戲巧克力】

遊戲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其中一定會有口味上的區別。

每個人喜歡的口味不同,自己覺得好喫好玩,纔是真的。

希望能自己能誠實地、謙遜地和大家分享好玩的、有價值的遊戲。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目前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戰爭。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它也是一次空前的軍備展示。在大大小小戰役中登場的各種槍械、坦克、轟炸機等等至今仍然被軍武迷們所津津樂道。

其中,有能力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嘗試把它們做進自己的遊戲裏,而最終的成果之一就是本次測評的主角《衛國戰爭》(目前有試玩版)。

《衛國戰爭》是由國產團隊Tracer Studio開發,INDIECN發行的俯視角戰術射擊遊戲,預計將於9月30日正式發售,售價待定。

敗絮其外,金玉其中

說實話,《衛國戰爭》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簡陋,粗糙的UI和局內建模險些讓我在前五分鐘就直接退出遊戲。而當我上完廁所,耐着性子玩下去之後,才體會到它不起眼外表下的獨特魅力。

它給我的體驗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忙、爽、嗨

這纔是六邊形戰士

在本作中,爲了相應軍方對全方位人才的渴求,天選之人(也就是我們玩家)需要身兼數職。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需要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小隊隊長。

在本作中,玩家大多數時候需要管理數支特色小隊,比如突擊隊、機槍隊和步槍隊,通過鼠標和按鍵向AI士兵們下達指令,制定戰術策略,指揮隊伍行動、突擊、進攻、偵查和防守等一系列動作,還可以通過呼叫空中支援的方式來扭轉戰局,完成線性關卡的階段性目標,最終完成戰役。

和多數戰爭遊戲的單兵作戰不同,我們作爲指揮官,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如果貿然進攻,那結局往往只會是團滅。

就拿我自己舉例,我一不太適應本作的指令操作模式,二是個沒腦子只會嗷嗷“烏拉”的個人英雄,所以我就經常圖省事,直接一股腦“兄弟們,跟我上”,最後看着戰友們陸續倒在敵人的槍口下。

看到士兵們由於你的錯誤指揮一個個陣亡,那種隔着屏幕帶來的內疚感其實相當強烈。或許這就是戰爭策略遊戲的魅力所在。

我經常因爲豬鼻操作,恨不得給自己兩個最愛喫的大嘴巴子

其次,玩家還要是能衝鋒殺敵的神勇單兵。

穿梭在戰場的每個角落,尋找合適的掩體,用高速的子彈來射殺冒犯之敵,即使遇到了對方的虎式坦克,還可以嘗試各類投擲物來以小博大。

在裝備選擇上,不管是各項均衡的步槍、射速超快的衝鋒槍、一擊致命的狙擊槍、還是一夫當關的輕機槍都任君挑選。不過玩家的操作形式是“附身”在某一位小隊士兵身上,所以需要注意確認合適的人選,才能體驗到對應的武器。

再者,你還得會駕駛各式坦克和靈活運用軍用武器。

陣地機槍和火炮即取即用,上手就會,不過這些都比不上坦克的浪漫。

當我在中後期第一次駕駛着這架配置着重火力主炮和自動開火的同軸MG34機槍的鋼鐵巨獸踏上戰場,用火炮撕碎惱人的掩體,用履帶追逐慌亂逃跑的敵人的時候,我感覺一切都回來了。

不過坦克在戰場上也不是完全無敵的。一方面我們可以呼叫空中的斯圖卡轟炸機支援精準摧毀敵方的坦克和設施,另一方面,通過投擲高爆手雷或者使用陣地火炮,也可以對坦克裝甲造成毀滅性打擊甚至直接擊潰。

所以如果你在附近聽到敵人拉動引線手雷的“嘶嘶聲”,千萬不要傻傻地待在原地。

而如果說開坦克是本作爽點的開始,那麼結尾使用反坦克炮摧毀法軍的夏爾B1重型坦克就是試玩流程的最高潮。

請恕我實在很難形容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但手感真的非常爽,一炮一炮特別解壓,屬於是”雖然不知道在嗨什麼,但就是很嗨“。

最後,你還是管理後勤的軍需官。

通過完成戰役模式,玩家將獲得各項點數獎勵,這些獎勵可以用於在準備階段解鎖新武器和支援技能,還能解鎖局外成長的戰術能力,幫助小隊的綜合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而在戰場上,通過完成階段性任務,玩家可以在臨時補給點進行修整和人員輪換,以確保小隊順利完成任務。

總之,《衛國戰爭》的戰場標準相當嚴格,玩家需要成爲文能內政指揮,武能一夫當關的超級士兵兼指揮官。祝你好運,士兵。

真實硬核的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軍武和二戰迷開發團隊打造的獨立遊戲,本作可以說是相當硬核。我舉幾個簡單例子。

第一,本作的敵人AI智商相當在線。

以高打低,躲避爆炸物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尤其對掩體的運用更是爐火純青。

他們遠射的準頭也相當不錯,再加上同樣是以小隊的形式團隊作戰,這就使得玩家在戰役中往往要考慮多方位的因素,尤其是地形和掩體。

貿然衝鋒基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第二,所有的武器都存在彈道偏移,所以需要注意距離把控。八百里米外一槍幹掉鬼子的狙擊手在本作上應該算是小概率事件,更大的可能是彈夾清空,一發不中。

第三,因爲履帶的運行邏輯,所以坦克並不會像絕大多數交通工具那樣“聽話”,可以靈活轉向,而是需要經常不斷地調整方向,才能最爲精確地駕駛和開火。

初次接觸的玩家(比如我)就很容易質疑這個B玩意怎麼不聽使喚。但在逐步適應之後,又可能會覺得“其實就該是這樣”。

並且坦克光是主炮的彈藥就配備了三種類型:AP/HE/HEAT,分別爲穿甲彈、高爆彈和破甲彈,用於應對不同情況的敵人,非常細節。

第四,可能被部分玩家詬病的部分步槍子彈數量過少(比如MARS36步槍)。

其實它現實中就是裝填後只能射出5發子彈。我起初不理解甚至詬病,但在查閱相關資料後才感慨,這製作組確實還原。

畢竟二戰如果出現AK47就真扯淡了

法國又雙叒叕投降辣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雖然是叫《衛國戰爭》,但實際上玩家在正式版中是會以蘇軍或德軍的視角經歷各個基於歷史時間線的戰役。

我昨天下午剛玩,可能那時候試玩版還沒有更新,所以我當時操縱的是紅軍士兵。

早期版本,可以看到進步明顯

而在Demo更新後,我操縱的就突然變成了德國軍隊,序章戰役的流程還是進攻法國巴黎,這就顯得非常魔幻。我也是打完Demo才反應過來,虧我還一直以爲自己是正義之師。

這一次,懦弱的法蘭西又被鞭屍了

問題同樣不少

可能看到這裏,會有玩家會說,前面洋洋灑灑寫了那麼多吹它,總該到說說問題的時候了吧。所以我接下來就要批判一下《衛國戰爭》了。

粗糙的UI和字體

我個人認爲這是本作在商業化上目前最重要的問題,粗糙的UI和字體使得本作在賣相上略顯廉價。

不過考慮這個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改的,提出來更多是希望開發團隊引起重視,在正式發售後以及轉正式的過程中能夠逐漸調整過來。

入手難度略高

結合我的體驗來看,新手玩家體驗本作的學習成本偏高。

儘管本作的新手引導已經做到相對完善,但真到了實戰的時候,又要指揮,又要作戰,時不時還要開載具,就顯得過分“忙碌”

加上目前試玩版部分戰術指揮缺乏精準引導,以及無法調整鍵位,就容易使得玩家暈上加暈。

實在打不過的話,還可以像我一樣等坦克大哥C

部分情況下堆怪有點厲害

由於本作的敵方AI智商不低,所以他們對於掩體的利用非常到位,加上多數抱團出沒,導致部分小型掩體就容易一次性積攢過多敵人,使得玩家在進攻或防守的過程中,出現露頭就被秒殘血的情況。這時候如果沒有多餘的手雷和火力支援,就容易陷入僵局。

其他小問題

第一是偶爾智障的AI,如圖。

這是Demo已開放的大戰場肉鴿模式,大家都可以玩到

第二是優化疑似存在問題

雖然筆者的筆記本確實很拉,但玩獨立遊戲FPS整體不超過20多少還是有點奇怪。當然還是不排除我電腦太拉跨的可能。

第三是Demo後期的劇情旁白和遊戲畫面不太同步,旁白延遲明顯。

第四是戰場視角不能自由拖動,加上敵人都是埋伏出現,就容易導致應對不及時,損失慘重。

但如果這個是出於考慮戰場真實性的原因,那就可以理解。

開發者的小故事

文章的最後,我想再帶點私貨,簡單介紹一下《衛國戰爭》的核心主創-“Ling凌狗蛋”(以下簡稱大凌子)。

(疊甲:以下內容均爲個人自行整理,若有誤或侵權可聯繫刪除)

結合B站的開發日誌和部分視頻下的回應來看,大凌子本人完全是自學成才的獨遊開發者。《衛國戰爭》是大凌子在2018年10月左右開始(當時還是個大學生)單人邊學邊做打下的基礎,遊戲靈感或許參考了《小兵步槍》和《散兵坑》。

20年畢業之後,纔開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合作開發,參考Demo的成員名單,目前開發團隊的成員應該不會超過4個人。

所以嚴格來算,《衛國戰爭》也是前前後後開發了5年左右,相當不容易(甚至之前摩點衆籌還失敗了)。這讓我對一路堅持下來的他們產生了一種難得的敬佩和信任。

雖然作爲一個玩家,相信國產遊戲和EA這種話,在經歷多番背刺之後我已經說累了。我現在更願意看開發團隊做什麼,而不是看他們說什麼。

一般的遊戲EA發售+後續的模式開發計劃如果是這樣,我一般都會靜觀其變或敬而遠之。但如果是大凌子他們的話,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的話,我應該都願意再相信一次。

雖然這麼說有點爛俗,但如果不是爲了夢想,誰願意花大把的青春和精力去做獨立遊戲。

當然,作爲一款商品,歸根結底,好不好玩纔是真正決定遊戲成績的核心所在。

總結

《衛國戰爭》是一款基於二戰題材,較好還原戰場和軍武等多方面元素的戰術射擊遊戲。

雖然當前問題繁多,但遊戲底子相當可以。如果能夠好好優化,順利發售轉正式,或許有望成爲下一隻國產潛力股。

愛好戰爭題材或者軍武元素的玩家可以關注或者加入願望單。

沒用的小知識: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加入願望單。因爲願望單越高的遊戲,越容易被Steam算法推薦,這對宣發睏難的獨立遊戲來說相當重要。

亮點

+++充滿熱愛的開發團隊

++硬核真實的戰場

++高還原度的各類軍武

+豐富的戰爭元素

遺憾

--入手難度略高

--略顯粗糙的UI

--堆怪問題

-諸多小問題

感謝看到最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多好玩的遊戲測評和資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