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噩夢飄雷,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Intel 傲騰 P5801X 400GB的深入測試報告。
與常見的閃存SSD通過向絕緣浮柵壓入電子、根據電壓狀態來標識數據狀態的原理不同,傲騰系列固態硬盤採用的3D XPoint顆粒使用相變存儲(融化-結晶)原理、使用電阻狀態來標識數據。3D XPoint顆粒在改寫數據時也不需要經過NAND閃存那種先讀取再擦除最後才寫入的過程,直接就能完成對數據的寫入。
而這也使得所有的傲騰系列SSD都擁有數倍於旗艦有緩閃存SSD的隨機存取性能,同時在讀寫延遲方面也要低得多。
目前傲騰系列的PCIe4.0產品線主要有P5800X、P5801X、P5810X和神祕的P5820X。其中,P5800X和P5801X使用的是第二代的3D XPoint顆粒,而P5810X和P5820X又用回了第一代3D XPoint顆粒,在同容量的情況下,die數量翻倍,導致性能和功耗都有所提高。
下圖是我從Intel官網上扒下來的產品參數對比,可以看到P5801X 400GB是其中性能最弱的一款了,但是也能達到隨機讀取1480 KIOPS、隨機寫入1100 KIOPS的恐怖性能,真正滿血的最強傲騰,應該還是1.6TB的P5800X:
並且我這兒的實際測試結果顯示,Intel官方給的參數甚至還保守了,P5801X 400GB其實是能達到1548 KIOPS的4K隨機讀取速度:
傲騰系列SSD的另一個特點是寫入壽命極長。
閃存SSD通過浮柵晶體管來存儲數據,在讀寫的過程中,電子會在關着它們的“籠子”內外來回穿梭,這個穿梭的過程會對鎖住電子的“籠子”本身造成磨損,減少壽命。
而傲騰系列的3D Xpoint顆粒由於採用了不同的存儲原理,所以在壽命方面要遠遠超出閃存顆粒。
以今天我們測試的傲騰P5801X 400GB爲例,Intel給出的質保政策是5年內100 DWPD,換言之,每天擦寫100次,Intel有信心保你不間斷這樣寫5年——換算成消費級SSD中的保修單位則是72189 TBW(72 PB)。
與之相對的,則是消費級閃存SSD大多給512GB SSD只提供300 TBW的質保……
並且實際上,傲騰系列硬盤的寫入壽命要遠超與此,基本上只要主控不壞,可以一直寫寫寫下去,這也是江湖傳言傲騰系列可以一盤傳3代的原因所在。
外觀
好了,說了這麼多背景介紹,接下來我們來正式看看這塊傲騰P5801X 400GB吧。
傲騰P5801X採用的是主要應用在商用服務器場景的E1.s接口,而不是企業盤最常見的U.2接口,相對冷門的接口類型限制了它的使用場景,也是它價格要比同容量P5800X價格低得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傲騰P5801X自帶了鋁製散熱片,實測散熱效果相當棒,不過個人用戶安裝的話,需要注意散熱片會不會和機箱裏其他配件的空間有干涉。
底面也由鋁製外殼覆蓋,說實在的做工挺精緻,外殼的磨砂摸起來手感相當不錯。
E1.s接口的SSD在一些商用服務器上可以實現熱插拔使用,不過想在咱們個人電腦上安裝的話,就需要轉接了,目前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直接使用PCIe轉接卡,然後插到主板上的PCIe插槽使用,比如我這樣:
另一種方案是使用轉接卡轉成U.2接口,再用NVMe轉U.2之類的轉接線放到機箱其他位置固定。
常規性能測試
測試平臺:
CPU:intel i5-13700K
主板:華碩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 DDR5
內存:雷克沙 ARES DDR5-6400 16GB X2
SSD:Intel 傲騰900P 480G
顯卡:華碩RTX3090猛禽
系統:Windows 11 Professional Edition
首先看一眼SMART信息,到手是全新貨,NVMe標準只支持到1.3版本。
在Windows11的磁盤管理器中看一眼,由於單位換算的原因,容量顯示爲372.59 GiB。
這塊盤應該不是正經面向普通消費級市場發售的,所以使用Intel的官方工具沒法自行更新固件,這一點和傲騰900P、905P不太一樣。
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如下,高達400MB/s以上的Q1T1 4K隨機讀取速度,以及10微秒左右的讀寫延遲,吊打所有使用閃存顆粒的SSD,無論消費級還是企業級:
事實上如果繼續拉高CPU主頻的話,傲騰P5801X的4K隨機讀寫速度還能更高。固態硬盤吧就有老哥使用將CPU主板拉到6GHz以上後,配合Win7系統跑出了600MB/s以上的恐怖成績:
ATTO結果 ,無可挑剔:
PCMARK 10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8849分,幾乎超過普通消費級SSD兩倍了:
3DMARK的跑分結果也超過了8000分,無敵:
專業性能測試
全盤讀寫曲線
這裏使用TxBench對P5801X 400GB進行一次全盤讀寫(Q32T1,512KB),毫無疑問地得到了近似直線的穩定結果:
理論性能
在LInux下用FIO跑了跑不同隊列深度的讀寫測試,包括部分組合的混合讀寫成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比下閃存SSD的讀寫速度和延遲,毫無疑問地會被傲騰吊打:
ezFIO測試結果
實際測試中發現,傲騰P5801X的性能會被Windows糟糕的性能限制住,我第一次在WIndows11中跑的ezFIO結果根本達不到官方參數,所以又用Linux跑了一遍,詳細結果如下:
超過1500 KIOPS的4K隨機讀取性能,以及極低的讀取延遲,恐怖如斯,4K隨機寫入性能也要超過官方參數:
總結
本次關於傲騰P5801X 400GB的測試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看到這裏。
從測試結果上來看,雖然我手頭這塊P5801X的性能依然不如滿血版的P5800X 1.6TB,但是極高的隨機性能、極低的延遲都證明,即便是殘血的PCIe4.0傲騰,也依然是一衆閃存SSD的爸爸,什麼SLC、MLC,也不管你是企業盤還是消費盤,沒有一個能打的。
但是,代價是什麼呢?這麼強的產品,爲什麼還淪落到停產的境地?
答案只有一個,傲騰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與最強性能與最強壽命相對應的,也是傲騰系列最高的價格。贏了性能,輸了銷量,曲高而和寡,也導致傲騰系列產品的實際銷量不佳,以至於Intel最終砍掉了這個項目。
舉個例子,在京東自營渠道,全新的400GB P5800X價格就要7999元,而性能滿血的1.6TB P5800X甚至價格將近3萬元!這價格別說普通個人消費者了,就連預算充足的企業,也要猶豫一下吧。
而我入手的這塊P5801X 400GB,應該不是正式發售的版本,更像是ES工程樣品之類,當時在閒魚的入手價是3099元:
目前雖然大船到貨,但是淘寶價格也要將近2000元,和消費級SSD比起來性價比依然低的可憐。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傲騰系列的性能雖然強,但是民用環境中真的很難利用起來。
你要說作爲系統盤吧,也算是有點兒好處,不用擔心和閃存SSD一樣會在接近滿盤時性能下降,也不用擔心會因硬盤響應速度不夠有拖泥帶水的手感,更不用擔心壽命下降的問題。
但是以上這些優勢,還是無法掩蓋其售價太高的核心問題。
個人認爲,普通用戶看個樂呵就得了,這種傲騰大船貨,目前來看只適合硬盤發燒友和部分對保修沒有嚴謹要求的商用場景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