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選購結論
直接放結論,這臺小衆的小二合一完成度非常好,而且同時提供了英特爾酷睿Ultra配置和 AMD 8000系列的選擇,作爲一臺迷你型電腦,在屏幕顯示,日常體驗,性能調控,各方面都足以支持日常的辦公需求,屏幕素質不錯,價格中規中矩,不算很貴。
因爲性能不是完全保守派,所以要堆散熱,厚度稍微大一些。
官方的定位是叫做三合一,可以作爲單獨的平板,掌機,以及筆記本。如果你有掌機需求那就要帶上官方的手柄,並且會更建議買核顯更強的 AMD 配置。如果是辦公需求,英特爾也可以考慮。
首推配置顯然還是 32G+1T,不過如果你明確這個小平板就是當個副手,也可以考慮16G。
它輕便不算重,但賣點不在於超輕量,而是在於小巧便攜,完全體重量是1.22kg,一個稍微尺寸中等的單肩包就可以帶走這臺電腦,在大包面前顯得十分迷你。
因爲是個11寸的小平板,所以很方便你在辦公位直接架起來做一些事情,而且拿起就走不顯眼,對於一些外出和客戶溝通的場景,也很方便直接拿起給對面戳着屏幕演示內容。
(上圖來自Bilibili賬號“OnexPlayer壹號掌機”的視頻《國產AMD掌機暢玩黑神話悟空,首發壹號遊俠X1實機演示》 所截取)
對於娛樂需求,這個小平板居然直接有 OCuLink 接口,你可以買官方的顯卡塢或者其他顯卡塢,直接玩起3A大作。在一個11寸級別的小平板上面,插着顯卡塢,可以用手柄玩黑嗎嘍,想想就覺得很魔幻。
核顯也能勉強玩,但是離暢玩還有有很大差距的。它得開低畫質FSR以及幀生成,畫面會很糊。(對這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跳到“遊戲表現”這一章節)
移動辦公場景,我會推薦在工位和家裏,安排好藍牙鍵盤鼠標的外設,外出可以考慮帶一個小紅點鍵盤,原裝鍵盤受限於尺寸,打字和觸摸板的體驗比較一般,有時候點屏幕會比這個觸摸板好用。
前言
大家好,這裏是輸出深度營養測評的博主 -- 維生素P。
壹號本這家基本上一直都是專注於小型筆記本,迷你筆記本類型的產品,大家常見的13.3 寸差不多就是主流裏的小屏了,但是其實還有一些小衆的產品,尺寸更迷你,身材更小巧。
壹號本有做7英寸,8.8英寸,10.95英寸的產品,今天測評的這款就是 10.95 英寸的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酷睿Ultra版本。
本來是4月約了另一家銘凡V3二合一,在首發那幾周做個內容無限制級的送測,可以一起做橫比的,追了好幾次,沒下文,但是可能後來他們太忙,把我給忘了。
這臺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的小巧平板掌機三合一筆記本電腦,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
關鍵詞:筆記本電腦 二合一 平板 平板電腦 觸屏電腦 輕薄本 迷你筆記本 掌機 Windows掌機 AMD Intel 酷睿Ultra 壹號本 壹號遊俠X1 OneXPlayer ROG 幻X 遊戲機 黑神話 悟空 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怎麼樣 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是否值得購買 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遊戲表現如何 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優缺點分析
測評時間:2024 年 4-7 月
配置一覽
基本配置參數如上,因爲是自己買來玩的,所以選了個便宜的低配體驗下,U5+16G+1T,非常典型的實惠辦公配置組合。現在在售的基本上都是酷睿 Ultra7-155H + 32G 組合,以及 AMD 版本的高配。這臺機器甚至還有64G的頂配,足以可見確實是有考慮小衆玩家需求的。
本次測評使用的是 Win11 家庭版 23H2 22631.4037 版本,BIOS 版本號 2.36,核顯驅動版本爲 32.0.101.5971.
外觀 & 接口
機器的外包裝把磁吸鍵盤和平板本體分開成了兩個盒子,大家選購的時候可以注意下,商品是否包含鍵盤和手柄等附件。
如果你只是純粹的小辦公主機需求,把手柄和鍵盤都賣掉,算下來應該有更便宜的價格。
筆記本形態的完全體就是這三部分了,有一個磁吸觸點的鍵盤,Win平板筆記本設備,磁吸支撐背板。
這個磁吸背板做的非常好,外觀和功能都兼顧到了,還留了個六邊形用於給進風口。
平板本體的個性化造型蠻有趣的,有一種遊戲玩家的酷炫感。
不過個人感覺集進風口都用線狀挖孔可能會更有一致的感覺。
背部有兩側像眼睛的一樣的三角形,是 RGB 燈,可以和手柄一起做燈光聯動。
頂部可以看到有一個調節性能檔位的Turbo按鈕,旁邊就是散熱的出風口,頂部另一邊則是有塑料塞保護的OCUlink接口,音量調節按鍵,以及有指示燈的開機按鈕。
這個開機鍵,居然還是集成了指紋識別的,不錯。
貼上支撐背部之後,整機的不羈個性就出來了。一抹紅色的線條,緩解了厚重光影,給機器拉出了一點電競力量感。
不過背板默認裝配狀態下,只給左側風扇進風口位置留了開口,右側 G 標誌的鏤空區域由背板完全覆蓋,依稀可以觀察到,下面應該是散熱的石墨烯貼紙。
你也可以把背板換一個角度,以下半部爲貼靠來支撐,不過這時候磁吸不穩固,要注意防止碰撞。
磁吸支架的最大角度如圖所示,側邊的觀感良好。塑料塞堵住的中部位置是用於連接掌機手柄的接口,底部是揚聲器開口,頂部還有 USB 接口和 Micro-SD 卡槽。
鍵盤的尺寸比較迷你,但是按鍵體驗很不錯,鍵盤的行程和反饋的回彈力度都不錯。
最上一排數字按鍵和右側區域的按鍵都縮小了,需要自適應一下。
觸摸板普普通通,面積非常小,左下角和右下角的點按會有較大響聲,打字的時候,還需要刻意收一下大拇指,防止誤觸觸摸板,整體的體驗比較一般。
考慮到這是個平板二合一,屏幕支持觸摸,建議有些操作可以直接手指戳屏幕。
鍵盤整體的質感和色彩搭配還不錯,掌託部分的觸感挺好。
日常使用的二合一形態感覺不錯,由於散熱都在平板主機,所以鍵盤完全不會擔心有任何熱感。
左側頂部有兩個C口,厚度觀感表現比較一般,完整帶出去有點像一個商務手記本子。
Win平板機器本體重量爲 0.800 kg,完全平臺形態手持體驗尚可。
增加磁吸背板支架後,重量來到 0.966 kg,仍然非常輕量。
加上超輕的 260g 鍵盤之後,完整體的重量就達到了 1.226 kg,還屬於比較輕。
如果你選擇帶一個不需要鼠標又好用的藍牙小紅點,這個 412g 的小紅點鍵盤就有點重量了。那麼二合一平板主機 + 小紅點的整體重量,就是 1.378kg,說實話,這個重量就不算很輕了。
接口方面1A2C,輕度夠用。
左側有兩個全功能 USB4.0 接口,支持視頻傳輸,支持 100W 的 PD 快充,支持外接移動硬盤。
右側有一個USBA(3.2)接口,一個 Micro-SD 卡槽。
頂部有一個OCuLink 接口,旁邊是耳機耳麥口。
USB4是基於雷電3的拓展協議,最高支持40Gbps帶寬。
屏幕
雖然是一塊10.95英寸(通常簡稱會當作11寸)的屏幕,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壹號本遊俠X1的屏幕素質還是挺不錯的,是一塊參數挺好的高分高刷廣色域屏,鏡面支持十點觸控。
10.95英寸的屏幕來自京東方,分辨率是 1600*2560, 16:10,調光方式爲DC調光,屏幕總成型號疑似爲 TS110QDM 系列
在設置裏面,可以調整刷新率爲 60Hz 或者 120 Hz,但色彩沒有其他切換的選項。
在默認模式下,實測完全覆蓋色域 100 %sRGB,有 99% P3 色域,88% 的 AdobeRGB 色域,86% NTSC 色域。
0% 狀態下亮度爲 14 nit ,50%亮度爲 286 nit,100%亮度爲 544 nit, 色調響應曲線爲 2.2 。
平均色準 Delta E 1.45 ,屬於優良水平的優秀屏幕。
屏幕的亮度均勻性相關測試如下,均勻性表現一般。
最高亮度下,頂部區域的色準 Delta E 偏差大一些,黑白亮度均勻性也是頂部區域有一些差異。
屏幕的像素排列如圖所示,標準的LCD屏幕像素點,沒有顯示折損。
屏幕頂部有攝像頭和相關傳感器,位置就是長邊,但是位置在靠左側一點的位置,沒有完全居中。
機器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解鎖。
屏幕因爲支持觸控,所以也非常適合作爲學習用途的電子筆記二合一,可以另外買手寫筆和防誤觸手套使用。
支持 WGP 協議手寫筆,最高 4096 級壓感。
電源 & 續航
電源的重量是205g,如果原裝帶出去加上完整體的全套 1.226 kg,也就是 1.43 kg。
電源適配器 20V-5A,最高 100W 輸出。經過測試,這臺機器的C口也支持其他第三方適配器的PD充電。
電池容量 65 Wh,考慮到這個11寸的小身板,也算還可以了。
畢竟小平板二合一本身就很難塞大電池。
遊俠X1沒有額外的性能模式,而是直接自定義功耗數值。
雖然有不同的風扇預設,但是感受就是自動模式風扇轉速變化比較緩和,其他預設會猛地突然高轉,不太舒服。
建議給預設1和預設2起個名字,這個1和2實在是看不懂。
根據實際情況,續航測試使用 PCMARK 8 的 Work 模式,進行簡單 office 輕度生產力辦公的模擬運行,包含網頁瀏覽,文字寫作,視頻通話,excel 數據處理等常見輕度辦公場景,從滿電一直連續運行直到消耗 80% 電量之後,進行續航的數據評估,並且給出性能得分。
續航會隨着不同需求,所對應的不同負載情況而產生改變。本次測試選擇了以下的續航測試模式:
200nit亮度 28W性能 最佳性能 120Hz高刷
200nit亮度 15W性能 最佳能效 60Hz
150nit亮度 28W性能 最佳性能 120Hz高刷
150nit亮度 15W性能 最佳能效 60Hz
以上測試都在連接WiFi,連接鍵盤,使用默認磁吸機身的情況下進行,溫度26攝氏度左右,相對溼度65%。
測試結果如下:
150nit 和 200nit 的亮度差異對屏幕的影響比較小,主要是性能模式耗電不同。
在 150nit 的測試數據中,當性能跑分從 3758 下降到 2771,減少了 987 分(-26%)的情況下,
續航從 3 h 35 min 增加到了 6 h 35 min ,增加了 180 mins (+83%)。
下圖橙色的點就是本次測評的續航數據,雖然通過降低性能的方式能把續航拉長,但是這個保守模式下的性能跑分有點太低了,主要應該是因爲酷睿Ultra5這顆處理器,在低功耗下的性能跑分不夠強導致的。
機器整體的功耗控制尚可,保守模式下包含屏幕等全部部件的耗電大約爲10w/h。
如果這機器能把65Wh電池塞大一點,可能續航還會好一些。
整體來說,這個小平板如果滿電帶出去,Ultra5配置基本上能有 3.5-6.5 小時的連續辦公續航,夠用小半天。
用 PCMARK 8 測出來的續航,數據會更接近真實的辦公使用場景。如果是 PCMARK 10 的續航測試,這個數據會偏高,因爲 PCMARK 10 續航測試過程,會有一部分等待單項時間結束的無負載狀態,如果是連續辦公場景,實際應該取 50%-80% 左右。
烤機測試
測試的環境如下所示,溫度26.2攝氏度,溼度73%。
首先,使用 AIDA64 對 CPU 進行 Stress FPU 高負載的單烤測試。
收集一段時間的系統數據後如下圖所示,單烤的功耗,一開始就推上了51W,隨後回落到35W,最終穩定長時功耗爲35W。
這個功耗表現比 R23 測試表現出的瞬時64W要低一些,長時功耗和控制檯調整得一致。
在烤機的高負載下,人位噪音約 43 分貝,能感受到呼呼的風聲。有一絲高頻的尖銳噪聲。
建議日常辦公調教爲更保守的模式,高負載的這個尖銳聲有點刺耳。
後面找到了一個能緩解的辦法,可以參考“個人體驗”章節部分。
不插電的輕度日常辦公使用情況下,開到20W性能檔位,噪音表現會好很多,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風燥和尖銳聲,而且因爲是分體的二合一設計,也完全不用考慮鍵盤表面溫度的問題。
高負載單烤30分鐘之後,可以感受到二合一的中框較燙,主要集中頂部左側位置。使用紅外溫度計測量,頂部邊框從中部到做左側位置溫度逐漸遞增,在 43 - 47 度之間。側面左邊框從中部到頂部溫度表現也近似,最高溫 48 度,出現在左側邊框靠近 C 口的位置。
硬件參數和跑分
這臺機器的CPU,是英特爾在2024主推的酷睿 Ultra5 配置,是主流價位常見的配置。
藍廠的異構14核U5,基本上在對標紅廠的同構8核R7在賣。
Ultra 5 125H,有 4 個性能核心,8 個能效核心,2個 Soc 裏的低功耗能效核心,一共 14 核心 18 線程,18M 三緩,核顯爲 7 Xe-Core(112EUs)。
性能核心最大睿頻 4.5GH,能效核最大睿頻 3.6GHz,最大核顯睿頻 2.2 GHz。
遊俠X1在機器側面,可以直接打開一個掌機的性能控制面板,最高可以開到 35W 的性能檔位,風扇模式也可以自定義。
開到最強檔位,風扇模式選擇自動,試試最強性能如何。
單輪 Cinebench R23 跑分如下,單核 1638 分,多核 11876 分。
其他 Cinebench 以及 CPUZ 相關跑分如下圖所示,下面這裏的 Cinebench R23 使用的是10分鐘模式。
在使用原裝100W電源的情況下,壹號本OneXPlayer遊俠X1酷睿版的滿血性能如下:
R15 單核 236 分,多核 2060 分
R20 單核 602 分,多核 4609 分
R23 單核 1638 分,多核 11244 分
CPUZ 單核 720 分,多核 6407 分
在不插電,僅使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離電性能的表現如下:
R15 單核 231 分,多核 2050 分
R20 單核 622 分,多核 4502 分
R23 單核 1613 分,多核 11216 分
CPUZ 單核 730 分,多核 6371 分
在不插電開啓最強性能的情況下,10分鐘模式 R23的跑分幾乎和插電沒什麼區別,說明並沒有做離電情況下更保守的性能調度。
特別說明一下,這裏的R23跑分是10分鐘模式,所以可能和其他一些測評的單輪跑分數值存在一些差異。
R23的橫評對比跑分對比來看,這個小平板還是蠻野的。
別小看這個11寸的小身板,性能跑分來說,已經是接近溫和派輕量本華碩靈耀14的U7水平,也超過了三年前的遊戲本。
800g的小平板還戰勝了榮耀的超輕量,跑分高出一小頭,榮耀比壹號本還低了13%。
另外,ultra5 和第一梯隊的旗艦性能超輕量本還是有一些差距。
聯想 Thinkbook X 和華爲 MateBook X Pro 2024年秋季目前都是 1kg 檔位的性能王者。
R23 的 10分鐘測試中,開啓最高35W性能釋放模式之後,CPU的功耗比較激進。
瞬時功耗最高可以達到64W,隨後回落到35W。
3DMark 相關跑分如下所示。
Time Spy 的核顯分數爲 3139 分
Fire Strike 的核顯分數爲 7725 分
內存是 LPDDR5X-7467MHz 板載的 16G 內存,跑分數據如下圖所示。
硬盤型號未知,採用羣聯主控。
PCIe 4.0 的 NVMe 固態硬盤,容量爲1T,相關測試如下所示,
進行 HD Tune 100G 文件基準測試。
跑100G的混合模式,表現如下,在接近 50G 的時候出緩存。
無線網卡是 Intel(R) AX211 160MHz,支持 Wi-Fi 6E。
進行辦公生產力方面測試,開啓電源最高性能模式,墊高機身。
PCMARK10 插電情況下得分爲 6939 分, 不插電情況下同樣模式得分爲 6734 分.
這個數據其實就說明,根據控制檯的設置,用於辦公場景的離電性能基本上是沒有折損的。
彙總表格如下所示:
橫比其他機型結果如下,辦公性能屬於很不錯的水平。
遊戲表現
備註:以下跑分均爲插電,墊高機身,開啓電源最佳性能模式進行。截圖上傳有壓縮,不完全代表遊戲畫質。
其實最適合遊戲還是 AMD 8000 系列的配置,不過 Ultra5 的核顯也並不弱,簡單做一些遊戲測試給大家看下錶現。
先說最近熱點的黑神話悟空,ultra5雖然勉強可以玩,但是核顯遊玩的體驗不太行。
想要11寸的畫面完全用上,最好要開到 1080P 分辨率,肯定是隻能低畫質,而且還得開 FSR 採樣率降到 39%,加上幀生成。幀數倒是能玩了,流暢度勉勉強強,但是到一些轉場動畫特效還是會幀數大跌,畫面也是很糊,達到了彩色蠟筆畫的高級特效。
AMD 銳龍 R7 8840U 可能會酷睿 Ultra5 好一些,但是估計也好不了太多。
打小怪的遊玩體驗和測試基本一致,測試顯示幀數在 31-59 幀,5% Low幀是 46,實測特效過場動畫幀數會甚至掉到二十多。
能玩,但有點暴殄天物。
網遊方面簡單測試了 CS2 和 Dota2.
CS2 使用1080P分辨率,低畫質,關閉FSR超分,打一局煉獄小鎮的軍備競賽人機實測。
幀數範圍基本在 47 - 96 之間,平均幀數 73.
網遊 Dota 2,開啓最高畫質,1080P分辨率下,觀看一局人機比賽。
幀數範圍在 37-102 幀,平均幀數 57,1% Low 幀 34 .
大作黑神話悟空有點喫力,那麼試試古墓麗影。
古墓麗影選擇DX12模式,1080P分辨率。
最低畫質幀數範圍是 38-70,平均幀 46.
最高畫質幀數範圍是 24-49,平均幀 31.
英特爾酷睿 Ultra 5 在 35W 的遊戲性能表現就是這樣了,可以輕度網遊,或者最低畫質勉強低幀數玩大作。
整體來說,酷睿版還是更適合辦公場景,35W 級別的性能釋放的核顯能力有限。
個人體驗
這臺設備的完成度非常不錯,而且各個要素完備,都落在喜歡小主機平板二合一的需求點上。
有自定義的性能模式可以自己調控,最強性能 R23 能接近萬二,Ultra5配置版本辦公性能妥妥的,如果選更高配的 CPU 配置跑分還能更好。
內存雖然板載,但是給了32G,64G這種選項。
屏幕素質非常不錯,2.5K 高分高刷廣色域, 540 nit 非常高的亮度,應該也是考慮到了戶外玩掌機的場景。
11寸大小屬於一個能接受用於辦公的程度,並且帶出去當小主機連接顯示器,也可以起到副屏的作用。
這段時間使用下來,這個原裝鍵盤臨時外出用用還行,但是真的不太適合大量打字。本人已經算是中小手了,但是還是容易不小心大拇指誤觸到觸摸板。
日常如果是文書辦公,更建議直接放到 15-25W 這個區間的性能模式來用,避免風扇高轉速散熱。因爲這個風扇調度在高轉速下會有一絲尖銳的高頻噪音,聽多了會煩,可以考慮用一個超薄的絕緣黑色膠布,堵住其中一個出風口,只要把最右側第一個,或者是從右往左第二個的出風口堵住。
堵住其中一個孔,這樣雖然會降低一些散熱效率,但是對 CPU 溫度的影響不大,而且風噪能明細減弱尖銳聲。懷疑這個尖銳聲音的來源是類似吹笛子一樣,跟出風口的高速風流有關係。膠布可以找“超薄黑色醋酸膠布”,幾塊錢的東西很便宜的。
機身兩側有揚聲器,實測外放效果非常好,官方宣傳是哈曼立體聲2.0聲效系統。
外出攜帶這個機器其實還是比不過超輕量的體驗,犧牲了尺寸和輸入,得到的11寸本本,也要1.22kg。
開機不知道是不是估計設計成防誤觸,經常是按一些開機鍵會亮起一個藍燈,但是屏幕不亮,要按第二下才會開機。由於微軟拉跨的睡眠機制,這個機器日常不建議以睡眠模式放進包裏,建議使用休眠。
由於一些原因,手柄的掌機體驗沒有測試,OcuLink 的外接顯卡塢也沒借到,再加上這就是個ultra5配置,所以掌機遊戲的部分就沒有測了。
如果壹號本廠商之後發 AMD 新品,有興趣借我玩幾天,可以考慮再補一補掌機體驗的部分。
小結
機器最大的優勢如下:
11 寸高分高刷廣色域高亮度觸控屏
性能優良 掌機平板PC三合一
OcuLink 支持外接顯卡
接口良好 2C1A 帶SD卡槽
65Wh的電池沒縮水
外放效果好
--------------------------------
一些有缺憾的小地方以下有幾點:
壹號本品牌知名度較小 口碑普通
受限於尺寸 輸入體驗一般
高負載下風扇高轉速有尖銳噪聲
默認無 Office 軟件授權
厚度觀感一般
如果你想找一個類似微軟 surface 或者 ROG 幻X 這種形態的二合一,但是看着其他產品高昂的價格囊中羞澀,同時又可能是一個手柄掌機玩家,那麼不妨可以考慮一下這款小衆產品,壹號本的遊俠X1.
優先推薦京東自營購入。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還不錯,希望可以得到你的點贊+關注+收藏,感謝你的信任。
這裏是一位堅持輸出深度營養測評的博主,維生素P,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