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國區應該是低價區嗎

之前Steam官方發佈過一張圖。上面列出了美區60美元對應各個區的價格。


如圖所示,60美元對應的國區建議價格是198人民幣,但有些玩家卻覺得這個定價太低,會讓廠商虧錢。我想說的是,我們作爲消費者得從自身出發。別忘了當年率先開啓國區就應該是低價區的先鋒遊戲某5,當年R星首次在國區定價198元的行爲震驚了很多國內玩家,也爲其他廠商定價開了一個好頭,但是這個好頭似乎已經逐漸被日廠破壞了。

首先,爲什麼會有低價區以及中國應不應該是低價區?土耳其和阿根廷作爲兩個最知名的低價區經常被調侃。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中國的人均gdp其實並不比土耳其阿根廷高多少。

 所以Steam官方公佈的建議售價其實是非常科學的。我們就應該和土耳其和阿根廷一樣是低價區。綜上所述,我們真的應該任由索尼和日廠用高價區的價格來收割我們嗎?


可是當有人質疑日廠的高價格時,還會被這些粉絲質疑經濟實力不足,這真的是正常的消費邏輯嗎?外區早已有標準的各個檔位的定價。比如說。美區60美元對應日區6000日元附近,對應港幣對應港區400港幣附近。但是到了國區,明明該定價198元(60美元)的遊戲卻定到了400人民幣的價格,足足比建議售價高了100%,相當於在美區賣一個120美元的遊戲!如果這種事發生在外服,肯定會讓消費者不滿,所以這種非常離譜的現象能在國區這第二大區存在這麼久是很罕見的。

這些覺得不貴的人往往是在索尼港區消費養成習慣了的玩家,但是你始終要記住港區的價格是爲香港人定的而不是爲你定的。在中國主機遊戲沒有steam火的深層原因就是能夠支撐起香港消費水平的人是少數的,消費者被價格左右是很正常的經濟學原理。

現在主機三家其實都可以搞一個新的國區,像Steam國區一樣的國區,這在技術和所謂審覈上都沒啥問題。以前有人拿索尼微軟在中國有實體而v社沒有實體作爲藉口來說索尼微軟不能像v社這樣搞國區,那是完全的謠言, Epic、育碧、EA在中國有實體他們不一樣有自己的國區,有屬於中國玩家的真正的定價?

只是主機御三家慣性思維認爲中國單機遊戲玩家數就那麼多想開拓是很難的。並且大部分還被Steam分走了,定位低價區並不能比現在這樣賺到更多的錢 ,用戶數已經固定了並不會因爲遊戲價格降低了突然多出來很多用戶反而還會少賺很多錢 。但是steam現在的用戶數不一樣是靠着198的三男一狗等真正是國區價格的遊戲一個一步腳印開拓出來的嗎?微軟相比索尼還好一點,它是邁出了港區低價區的第一步——xgp港區就是低價區。作爲玩家的我們應該向廠商呼籲。

索尼他們至少別抱怨中國主機玩家少,爲啥Steam玩家比主機玩家多這麼多?因爲主機港區價格本來就不匹配中國玩家。國區現在Steam第二大區 , 但是並沒有受到第二大區的待遇。遊戲廠商在國區的定價是非常混亂的。就算定價高了,也不會被譴責。可以說是受到了索尼港區的影響,因爲廠商看到定到如此高的價格照樣可以賣出去很多套遊戲。歐美髮達國家玩家在本世代索尼的遊戲漲了十美元后都怨聲載道,更何況人均購買力比他們低得多的我們。

所以我們也沒必要繼續裝冤大頭了,我覺得我們該團結起來。一起發聲抵制某些廠商的不合理定價行爲。但是,我們現在不但沒有團結起來,反而還亂成一鍋粥。

大多數歐美廠還是遵循建議定價的

令人欣慰的是,仍然有很多歐美廠商會遵循建議定價來賣。比如今年的瘟疫傳說安魂曲賣198人民幣,還有相同發行商發行的暗邪西部也是198人民幣。以及同樣是他們發行的原子之心也只有200出頭。你們是希望以後索尼和日廠按照歐美廠商一樣把60美元的遊戲定到200人民幣附近,還是希望歐美廠商向日廠和索尼學習把60美元的遊戲定到400人民幣左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