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薦產品沒有恰飯,價格僅供參考(每天變動)
1000元以下的:
2024年,百元機如果還用4G處理器,HD分辨率的“大果粒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所以百元機的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SoC:5G入門級芯片,驍龍4 Gen1/天璣700/810/6020/6080(這幾個差不多)、驍龍695、驍龍6 Gen 1(性能再強一檔,價格也更貴)
屏幕:FHD+分辨率,LCD或者OLED都行
攝像頭:就掃個碼,要求不能太高
搭好框架,尋找機型:
600多塊錢可以搞個Note12 5G,備用或者給長輩都不錯,配置均衡,該有的都有。
如果需要長續航,推薦iQOO Z9x,電池超級大,可以用很久,相比上一代Z8x,處理器和電池容量保持一致,變化點一個是屏幕升級到全局1000nit亮度的高亮度LCD屏幕,一個是揚聲器變成雙揚,還有就是機身變得更薄了,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選Z9x合適一些。
如果需要追求一點拍照性能,看看紅米Note12Pro,搭載IMX766 CMOS主攝,這可是百元機裏面,難得的搭載旗艦CMOS的機型(儘管這是好幾年前旗艦機用的),天璣1080性能也不錯,和驍龍6 Gen1差不多。整體來看這是一款1000元以下,顏值、拍照、性能兼具的機型。
1000-1500元價位【千元機】:
千元機的配置卷多了,配置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SoC:5G中端級別芯片,天璣8300這個級別,部分性價比機型可以給到驍龍7+ Gen 3或者驍龍8s Gen 3的配置
屏幕:FHD+分辨率,不追求高檔屏幕,但最好護眼
攝像頭:主攝大概是OV64B這個級別的就行,要求不需要高,超廣角最好有,長焦不做要求
首先推薦一款不在配置框架的機型,非常適合老年用戶:
榮耀X50強烈推薦給長輩用。主打的賣點就是屏幕素質+超長續航+輕薄機身,電池容量達5800mAh,屏幕採用一塊1.5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OLED屏幕,支持1920Hz PWM調光,大容量電池+驍龍6 Gen 1的組合也保證了續航,這款手機還通過了SGS防摔認證,再也不用擔心長輩手滑摔碎手機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處理器性能略差,充電慢,不支持NFC。
接下來就是幾款框架內的標準產品:
iQOO Z9終究還是放棄了LCD的信仰,選擇一塊峯值亮度4500nit,素質不錯的華星C8基材OLED屏幕。這一代主打續航,OLED+6000mAh,續航很好,厚度控制在8mm以內,手感不錯,帶IP64防水。不過性能相比Z8沒有提升,驍龍7Gen3+LPDDR4X+UFS2.2的組合,閃存和內存規格相比Z8反而退步了。
LCD的死忠粉,可以看看Note12T Pro,這款機型現在價格比起之前優勢不大了,配置綜合來看比較均衡,想買LCD屏幕的朋友可以考慮搞這個。
Turbo 3是Note12 Turbo的後繼產品,依舊是今年的低價位神器。搭載驍龍8s Gen 3處理器,性能和上一代旗艦8 Gen 2差不多,屏幕也是華星的1.5K C7基材屏幕,還有90W快充和5000mAh電池,整體配置非常出色,重量還比較輕。定位偏向於遊戲玩家,機身材質和主攝素質較爲一般。
紅米K70E也是1500元以下價位非常有競爭力的選擇,搭載全新天璣8300Ultra,性能和驍龍8+Gen1相當,性能略遜Turbo 3一籌,但外觀更好看。
在1500左右的價位,真我GT Neo6SE也比較值得推薦,配置和Ace3V基本上一致,屏幕是一塊京東方的曲屏,素質也不錯。
Ace3V搭載了新處理器——驍龍7+ Gen3,這顆處理器性能和驍龍8s Gen3、驍龍8Gen 2差不多,高於8+。Ace3V整體偏高性價比取向,塑料中框,低規格的LYT600主攝(大概是IMX686、OV64B這種水平的,不如GN5、IMX890),續航不錯,屏幕天馬U8+材質,比較護眼。
1500-2000元價位:
1500價位的手機配置卷多了,配置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SoC:5G中高端級別芯片,驍龍8Gen 2/驍龍8s Gen 3和7+ Gen 3這個級別
屏幕:FHD+分辨率,屏幕素質較高,最好帶高頻PWM調光,護眼
攝像頭:主攝大概是LYT-600/OV64B這個級別的就行,要求不需要高,超廣角最好有,長焦不做要求
iQOO Z9Turbo定位和紅米Turbo 3有點像,都是塑料機身,較爲低端的主攝,主打遊戲玩家。相比Turbo 3,它電池更大,屏幕素質略好(華星C8基材1.5K直屏),還帶IP64防水(生活防水,淋個雨沒事,不要泡水就好)。
realme GT Neo 6同樣也是一款高性價比的機型,和紅米、iQOO不同,它主打高素質屏幕和快充。它屏幕是一塊京東方的曲面屏,支持LTPO,峯值亮度到6000nit,主攝同樣是LYT-600,電池5500mAh,快充120W,屏幕和快充規格是三款機型裏面最高的。
百億補貼K70跌破2000元了,12+版本1800+拿下。配置上沒有任何短板。驍龍8 Gen 2處理器,華星C8材質2K屏幕,120W有線充電,光影獵人800主攝(1/1.55的大底),金屬中框也補齊了K60的短板,只可惜沒有無線充電,副攝也一般般。
2000元內,如果原來用的手機是華爲,想找一款系統操作上類似的機器,華爲手機在這個價位又沒什麼高性價比選擇,咋辦?首選榮耀90GT,現在2000元不到,驍龍8Gen2處理器,性能甚至比華爲P70Ultra還強。屏幕是維信諾的“綠洲”護眼屏,主攝IMX906,據說是IMX766的迭代款,素質也是可以的,總的來說,預算2000,非要買華爲,可以試試讓TA上這個,體驗總比同價位華爲好多了吧。
2000-3000元【兩三千】:
這個價位手機的配置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SoC:5G旗艦芯片,天璣9300+/驍龍8 Gen 3
屏幕:FHD+分辨率,2K+分辨率,必須要護眼
攝像頭:主攝用中高端CMOS(光影獵人800、IMX866V、IMX890等)
符合上述配置框架的,一般是子品牌的中端Pro系列,比如紅米K、iQOO Neo、realme GT等。
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子品牌中端Pro系列手機是這款。iQOO Neo9s Pro升級全新的天璣9300+,作爲天璣的門面,性能非常給力,和驍龍8 Gen 3相比並不遜色,此外超廣角鏡頭更換了一顆5000萬像素的CMOS,素質更高,但仍然沒有采用長焦鏡頭,中框爲塑料材質。
K70Ultra是一款比較適合遊戲玩家的中端手機,性能釋放較爲激進,1.5K華星C8+基材的直屏,天璣9300+處理器,很適合打遊戲。搭載了小米龍晶玻璃,並支持IP68,防護能力進一步提升。
K70Pro配置同樣均衡,相比於K70Ultra,屏幕分辨率更高,影像水平更出色,帶2倍光變的長焦,和更高素質的超廣角鏡頭。
GT6和K70Ultra類似,也是一款很適合遊戲玩家的手機,尤其適合王者榮耀等MOBA手遊,搭載一塊京東方S1+材質,峯值亮度6000nit,瞬時觸控採樣率2500Hz的高素質直屏,還有針對王者、喫雞的專屬優化,很適合經常玩這兩款遊戲的玩家。
相比K70Pro,GT5 Pro佔了上風,1.5K屏幕是唯一不如K70Pro的配置項,但搭配5400mAh電池,續航有更好的表現。主攝和一加12同款LYT-808,長焦更是搭載IMX890旗艦級CMOS,遠勝於K70Pro的長焦鏡頭。realme採用基於ColorOS的系統,穩定性和流暢度不錯。
Ace3Pro是一款偏遊戲的旗艦機,和原神團隊有合作,有專門優化的,原神玩家可以優先推薦這個。電池容量高達6100mAh,是目前市面上電池容量最大的旗艦手機,有着非常不錯的續航表現。
3000-4000元【三四千】:
這個價位手機的配置框架應該是這樣的:
SoC:5G旗艦芯片,驍龍8 Gen 3/天璣9300+
屏幕:FHD+分辨率,2K+分辨率,必須要護眼
攝像頭:主攝用高端CMOS(LYT-808、光影獵人900、IMX920等),超廣角和長焦鏡頭也不能湊數,至少具備一定的素質
3000-4000元價位,母品牌本代入門款旗艦機型值得推薦,同樣滿足這個配置框架,在影像和外觀上更出色。比如小米數字,iQOO數字,vivo X系列,Find X系列,榮耀Magic等。
小米14是真的賣爆了,4000元價位性價比十足,小屏黨必備,目測這款手機會在我的推薦清單裏呆一年。這一代比米13主要的進步,除了處理器之外,一個是邊框進一步變窄,另外就是屏幕升級成了1.5K的華星C8直屏。從目前的測試來看,驍龍8 Gen 3是升級幅度較爲明顯,能耗比控制也不錯的一代,高通興則小米興,小米14也很值得小米、紅米老用戶升級。
vivo X100各方面配置都不錯,現在16GB版本價格很香,可以下手。今年天璣9300也迎來了比較大的升級,性能提升明顯。影像方面,X100繼續搭載蔡司影像,IMX920主攝,長焦升級到了6400W像素OV64B,3倍光變,廣角升級到5000萬像素JN1,影像硬件相較於X90s提升明顯。
X100s和X100差別主要是X100s改成了直屏,處理器升級了9300+(性能提升很微小),防水防塵升級到IP69,別的幾乎沒變化,喜歡直屏的話也可以看X100s。
同屬vivo家的iQOO 12,價格掉得更快。直屏設計,這款機子呢主攝規格比X100更高,卻沒有搭載蔡司影像,影調要差一些,簡單來說就是沒X100那麼自然生動。其它配置都差不多,處理器是8Gen3,喜歡直屏+vivo的也可以考慮買iQOO 12。
O家的Find X7最近價格也下來了,16+512G版本不到4000元拿下。這款機器優勢和vivo的差不多,主要是帶潛望式長焦,哈蘇的影調也不錯,色彩偏自然,拍風景相當好看,屏幕比X100好一些。
一加12定位其實比上面幾款機器高一些,對標的應該是Pro級別的。現在4000元以下買這樣一款定位更高的機器,也是很划算的。屏幕2K分辨率,主攝是哈蘇加持,索尼LYT-808,帶64MP潛望式長焦,5400mAh+100W有線快充,還有一個挺好使的馬達。不足之處就是機身較爲厚重,且部分批次存在做工問題。
4000元以上價位手機主觀閒聊
所以從這個月開始,我決定不再羅列4000元以上手機的參數,只講各家旗艦機型主觀上的一些東西。主要講幾大比較大衆的品牌,像魅族、努比亞這些就不講了。
小米
價格:12+256G 京東 4599元
小米14Pro屬於中規中矩的Pro系列旗艦,影像上和小米14沒有太大差距,唯一的變化就是主攝升級了1024級可變光圈,在屏幕、快充上有升級,如果對小屏幕不感冒,也可以選擇14Pro,和14同內存版本差價600。有一說一,在友商標準版的長焦和廣角鏡頭全面升杯的背景下,小米14Pro作爲Pro級別的機器,它的長焦和廣角依舊是兩顆JN1,規格差點意思。
價格:12+256G 官方渠道 6499元
這一代Ultra解決了上一代突兀的邊框這個最大的問題,儘管鏡頭還是很厚,但過渡自然了不少。影像自然是這部機器的強項,1英寸的CMOS,徠卡新的光學鏡頭,加上已經迭代了三代的算法,這部機器拍照的實力毋庸置疑。最近關於這機器的“陶瓷”後蓋宣傳問題也是吵得沸沸揚揚,從材料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材質更像是一種微晶玻璃,和傳統的陶瓷確實有些區別,對這款手機來說,如果用傳統陶瓷,很可能重量控制不住,所以採用這樣一種介於陶瓷和玻璃之間的材料。
vivo
價格:12+256G 拼多多百億補貼 4232元
X100sPro也是這個價位很值得選擇的Pro級別的大旗艦手機,對比小米14Pro,它在影像上更強,主攝是1英寸IMX989,比小米14Pro的OV50H強不少,蔡司加持也讓它有出色的影調。此外,它擁有5400mAh的電池,再加上屏幕分辨率較低,續航表現也非常出色。要說遺憾呢,沒2K屏算一個吧,估計也是爲了給Ultra讓路。
價格:12+256G 官方渠道 6499元
X100Ultra是一款堆料到頂的超大杯旗艦手機,這一代最大的升級點就是2億像素的APO長焦,堪稱演唱會神器,遠攝有着極其出色的表現。在攝影中,很多時候需要用長焦鏡頭構圖,以獲得更純淨的畫面,X100U對於攝影愛好者的我來說,很有吸引力。
價格:16+512G 拼多多百億補貼4609元
不太像Pro的Pro級別手機,影像部分和iQOO 12相比沒什麼變化,主要是屏幕升級到了2K+ E7材質的曲屏,iQOO Pro歷代都比較尷尬——比影像比不過其它家的Pro級旗艦,比遊戲不如自家的iQOO數字系列。
OPPO
價格:16+256G 拼多多百億補貼 5103元
X7 Ultra的長焦鏡頭有點意思,兩顆都是潛望式鏡頭,65mm和135mm,前者比較適合拿來拍人像半身,後者比較適合拿來拍人像特寫,或者抓一些景物的特寫什麼的。如果你比較喜歡拍一些長焦,這款機器值得選擇。
榮耀
價格:12+256G 拼多多百億補貼 5399元
Magic 6Pro依舊是大旗艦的水準,但由於今年Magic 6升杯了,顯得6Pro沒那麼有性價比了。不過預算5000左右想買華爲,還是可以考慮轉成這個。
至臻版配置和Pro差不多,就是主攝動態範圍更好,屏幕換了更耐摔的金剛巨犀玻璃,外觀也有比較大的變化。這錢我覺得除非是富哥,沒有加的必要。
保時捷版本在至臻版基礎上,屏幕升級了京東方K2材質,雙棧串聯OLED架構,手動亮度能到1000nit+,整體素質非常不錯,室外看屏幕也能看清。保時捷版價格比較貴,而且貨少。不過相比與華爲之前的保時捷版,這個保時捷價格要良心不少,對於喜歡保時捷設計的富哥來說,Magic 6 RSR可以選擇。
華爲
Mate60和Pura 70系列,能很好地滿足情緒價值。
適用人羣:
對華爲品牌有好感
華爲老用戶,習慣了鴻蒙生態
需要較好的信號表現,對性能、發熱、影像、充電速度不敏感
某些特定工作,或者在某些特定環境下需要華爲手機
蘋果
iPhone 15系列:
標準版色彩多樣,馬卡龍配色深得我心,個人很喜歡這幾個顏色。
配置上一句話概括,就是:靈動島,高像素,換C口
劉海屏正式成爲歷史,從現在開始就是靈動島的時代!
Pro系列,外觀主題就是“鈦金屬”:
鈦合金的優點不言而喻,相比於原來的“手術級別不鏽鋼”材質,更輕,強度也更高。
配置上一句話概括,就是:新芯片,超長焦,動作鍵,換C口
這一代iPhone仍然執行了只有Pro系列更換芯片的策略。不得不說,iPhone前幾代建立起來的芯片優勢,在驍龍8Gen3面前已經不復存在了。從目前測試的結果來看,驍龍8 Gen3除了單核性能之外,多核心性能,GPU性能均領先A17Pro。
我覺得iPhone 15系列算是比較常規升級的一代,比較適合11、12這一代的用戶換機。價格要看低價推薦PDD百億補貼,比官方便宜不少,這一代iPhone降價很快,現在15纔出來半年左右就官降了,很難得。
三星
價格:12+256G 臺版淘寶第三方店鋪 6800元左右
S24U這一代改成純直屏了,正面顏值超高,對比國產手機後攝凸起小,影像這塊,儘管取消了10倍鏡頭,換成了和小米一樣的(3倍+5倍)的配置,不過 遠攝表現依舊出色,整體成像和視頻表現都不錯。當然要買的話還是買臺版刷國行划算,這一代港版刷國行NFC用不了公交卡。不過我覺得,三星還是更適合折騰,“科學上網”之後解鎖基於Gemini大模型的全部AI玩法,更好玩。
摺疊屏
V家今年的摺疊屏產品算是真的站起來了,保留了原來瘋狂堆料的特點之餘,重量控制做得非常不錯。X Fold 3 Pro重量236g,8 Gen3處理器,影像、充電、屏幕素質都很優異,個人覺得是目前產品力最強的大摺疊產品。X Fold 3主打一個輕薄高性價比,218g的重量和直板機相差無幾,6999元的起售價對於摺疊屏來說也相當友好,驍龍8 Gen2處理器,屏幕素質同樣出色,入門級摺疊屏推薦這款。
如果有生產力的需求,除了三星之外,OPPO的摺疊屏表現也很不錯。朱海舟加盟之後,ColorOS引入了不少以前錘子的設計元素,比如這個無限屏,真的很好用。
除了系統功能之外,Find N3的整體配置也不錯,標配12+512G起步。但是價格比較貴,最近直降1000也要8999起步,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1萬塊買上一代處理器的OPPO,等新一代的OPPO摺疊屏吧。
榮耀的摺疊屏更新了V3和Vs3兩款,主打的就是輕薄,合上厚度9.2mm,重量230g左右,體感相當輕。定位來看V3要高一些,可以作爲華爲大摺疊的平替,性能更強,配置更高,系統功能近似,但是情緒價值的提供上差很多。
如果想買小摺疊,推薦小米的MIX Flip,最近很火的一款小摺疊,正面屏佔比拉滿,外屏尺度來到了4寸,甚至能支持26鍵全尺寸鍵盤,外屏終於是一個比較可用的狀態。配置沒得說,米氏堆料,頂級,提醒一下,這類手機還是偏日常用,它的散熱和性能釋放相比於直板機要差一些,不太適合長時間打遊戲。
榮耀的小摺疊Magic V Flip也可以看看,全面屏設計有點意思,正面屏佔比也很高,4999元起步,適合追求性價比的朋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