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款AMD顯卡大戰《黑神話:悟空》性能測試工具,附超分和畫質解析

新的顯卡跑分標杆工具?

《黑神話:悟空》M站分數已出——82分!不知道是否已經達到各位心中的理想分數,這個分數已經算是國際3A遊戲優秀水平,當然對於國人來說,這是一款真正意義國產3A遊戲,自己打分更重要!迴歸正題,前幾天遊戲科學在STEAM提前免費上架了《黑神話:悟空 性能測試工具》,那會硬核還在折騰銳龍9000新處理器,現在終於有時間來好好嘮叨一下這個工具。

遊戲基準測試,在大多數標杆3A遊戲中都能看到,《黑神話:悟空》採用了大名鼎鼎的虛幻引擎5,它加入了許多新技術,比如Lumen全局光照、Nanite無限細節級的幾何渲染、TSR超採樣等,總之遊戲畫面寫實感是非常強的。

五月份的《地獄之刃2》就是一個虛幻引擎5遊戲,不過它並沒有基準測試,將來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的遊戲出現,甚至說作爲下一代顯卡的標杆測試工具都不爲過之,所以《黑神話:悟空》能立標杆也是一個新人展現自我的機會,這已經不是“提前讓玩家驗證配置能不能流暢運行”的淺層維度了。

硬核目前手上AMD顯卡型號比較齊全,包括RX 7000全系和兩款RX 6000系列,本文就通過這個工具來幫大家驗證一下不同定位的A卡幀數表現如何,並談一下游戲的超分技術、基準前瞻畫質以及相關優化問題。

七款參測的AMD顯卡介紹

第一款是來自旗艦級的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也符合AMD主題色,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六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4K玩家選擇它性價比挺高的。

第二款則是定位次旗艦的藍寶石RX 7900 XT超白金OC L,外觀採用銀灰色金屬導流罩+單側靈動島RGB燈條設計,擁有七根鍍鎳熱管、全銅底座、鋁鎂合金框架等豪華用料,是AMD高端非公版的代表之作。

第三款則是定位高端的藍寶石RX 7900 GRE超白金,外觀採用銀灰色金屬導流罩+單側靈動島RGB燈條設計,和XT不同的是規格——採用五根鍍鎳熱管壓制,其他配置合金框架、飛翼軸流快拆扇、加厚鰭片等配置一應俱全。

第四款是同樣次高端定位的藍寶石RX 7800 XT超白金,整體用料看齊上述的GRE,而RX 7000的超白金系列有兩大設計是非常不錯的,第一方面是外接輔助風扇接口,這並不是爲了提供更多接口,而是讓機箱風扇能更好聯動顯卡工作。第二方面是雙BIOS便捷切換,在系統軟件中也能切非常方便。

第五款則是中高端定位的藍寶石RX 7700 XT白金版,外觀還是採用白金版代表性的紅色元素進行點綴,大尺寸雙飛翼軸流扇的設計,也使之尺寸達到了280mm長,是一款精通2K分辨率的遊戲顯卡,4K分辨率尚可入門。

第六款則是定位中端的藍寶石RX 6750 GRE 12GB極地版,外觀採用完全純白的導流罩設計,加持刀刃式軸流扇、四熱管散熱系統,性能方面完全碾壓同價位的RTX 4060,至少能領先一個身段,是2K遊戲顯卡中相當不錯的性價比選手。

最後一款則是藍寶石RX 6750 GRE 10GB白金版,外觀採用純黑素雅設計,內部擁有三根鍍鎳熱管、10層PCB、加厚鰭片、雙滾珠軸承風扇,定位是偏向性價比非公的,相比12GB版本更便宜一些,也是多一個2K遊戲顯卡的選擇。

測試配置、畫質選項、超採樣以及五檔預設畫質對比

簡單介紹測試環境,安裝的是AMD Adrenalin 24.7.1最新版本顯卡驅動,這個版本是7月份發佈的,估摸臨近20號會有針對性優化驅動放出吧,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3H2最新版本,設置銳龍處理器開啓PBO技術,搭配兩根DDR5 6400C32 16GB*2(UCLK=MEMCLK同頻),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提升一些顯卡性能。

測試CPU有兩款,分別是剛發佈不久的銳龍5 9600X和銳龍7 7800X3D,前者由於架構和工藝升級,單核性能巨幅提升,使得R5級別也能越級挑戰藍廠,後者就是目前最火熱的遊戲處理器,96MB的海量L3緩存,玩遊戲性能妥妥棒。

這個測試工具目前僅支持無邊框和窗口模式,實際上無邊框模式切換分辨率而言更爲效率,畢竟縮短了黑屏等待時間,測試起來很方便,但不知道遊戲正式版是否能支持全屏,像同類ARPG神作的《戰神》也是沒有全屏模式。幀率上限可以設置30、60和120,比較迎合部分ARPG玩家的遊玩習慣。

《對馬島之魂》支持AMD FSR3 Native AA、NVIDIA DLAA和XeSS Native AA,它們都是在原始分辨率上對抗鋸齒進行增強。

《DOTA 2》支持以百分比滑條的形式來無極調整FSR超採樣清晰度,比固定方案的質量檔、平衡檔等預設模式更爲靈活。

《黑神話:悟空 性能測試工具》中支持DLSS、DLAA、FSR、XeSS以及TSR(虛幻引擎自家超採樣技術),是否支持FSR3 Native AA和Xess Native AA不清楚,因爲超採樣滑條沒有任何提示標明,只有DLSS DLAA是明確標註90以上均是啓用,不過數值是無效的,還是對應不同檔位。而FSR和TSR是支持真正意義的無極調節(XeSS沒測,應該也支持),目前不清楚爲何這樣區分設計。

全景光追也支持,可以設置超高、中和低三種預設,選項設計比較簡單,據硬核所知《心靈殺手2》是全景光追做得比較全面的,對於本次A卡測試直接跳過,說實話光柵畫質對顯卡壓力已經相當大了,畫面也很出色,個人覺得等下一代顯卡再來挑戰才穩。

遊戲畫質等級分爲影視級、超高、高、中和低五種預設,並分爲10個子選項,對於一款3A級ARPG來說不多不說,選項也是相當熟悉沒有很陌生,如果需要自定義設置,個人建議可以在後期處理、陰影質量、特效質量、毛髮質量、全局光照以及反射質量這六項中調整,其餘選項儘可能調高,這方面的優化建議,後面硬核會在單顯卡測試中再細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抗鋸齒質量雖然看起來不關聯超採樣,實際上只要操作涉及應該是會主動關聯了,只是沒有顯示灰色狀態而已,也就是有超採樣縮放再放大的情況下,原生抗鋸齒就會被替代。

FSR超採樣清晰度80(3840X2160),個人感覺在4K分辨率下細節基本滿意,2K和1080P都可以按照這個數值來,下面的測試環節也是全程設置80。當然非要放大摳細節的話,不同超採樣方式和數值確實有畫面區別,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幾種情況。

TSR超採樣清晰度100,由3840X2160截取至1000X562分辨率,取中間的畫面

FSR超採樣清晰度95,由3840X2160截取至1000X562分辨率,取中間的畫面

FSR超採樣清晰度89,由3840X2160截取至1000X562分辨率,取中間的畫面

FSR超採樣清晰度85,由3840X2160截取至1000X562分辨率,取中間的畫面

FSR超採樣清晰度80,由3840X2160截取至1000X562分辨率,取中間的畫面

以上對比畫面中,最明顯差異之處是樹幹經過多次分岔的樹枝,TSR100可以做到完美渲染,從遠處觀察也就是像一條線,但截取放大後每個分支依然是清晰銳利!不得不佩服這照片級的畫質,FSR95也能有近似的效果,只不過部分細節會稍微模糊一些。

FSR89和FSR85個人覺得差距不大,追求性能85就好,至於這次測試的FSR80,個人感覺在打鬥這種快節奏時間段中,這些細節完全可以忽略了,遠處觀察情況下,靜態截圖放大其實才有區別,實際遊玩湊近觀察看樹枝依然是不錯的。

而TSR100的設置,經過硬核實測它比DLAA100、FSR100、XeSS100都要清晰銳利,所以就引發了下面的顯存佔用對比測試。

注意,FSR和DLSS原理並非相同,不要直接拿來對比,這裏只想通過顯存佔用解釋一下原生畫質的事情,能看到TSR100顯存佔用反而是最高的,按理來說DLAA和FSR3 Native AA(假設性存在)不是通過算法來增強原本的AA影像嗎?顯存佔用怎麼會變低呢。

個人猜測是這樣的,TSR100本身也類似於DLAA和FSR3 Native AA的技術,也屬於無縮放下增強AA的方式,強度比它們還要狠,這個遊戲不存在開啓原生畫面的概念,或者換一個角度來看,TSR100就是行業最強原生AA標準,DLAA、FSR3 Native AA等技術都無法超越。至於真相如何,只能等官方或者引擎行業人士來解答了,這裏只是通過普通玩家的非專業角度分析罷了,勿噴。

總得來說,4K拉滿最多才喫9GB顯存,簡直神仙級別的存在,像頂尖高手《最後生還者PartI》同樣4K拉滿就要13GB顯存,結合下面影視級畫質表現,這已經是虛幻引擎5對於顯存優化的極限了吧。

2160P預設影視級畫質截取中間的畫面

2160P預設超高畫質截取中間的畫面

2160P預設高畫質截取中間的畫面

2160P預設中畫質截取中間的畫面

2160P預設低畫質截取中間的畫面

《黑神話:悟空》是要在移動掌機上運行的,也會在頂級PC上讓玩家享受視覺盛宴,正因爲這樣,預設五檔畫質跨度個人覺得做得相當不錯,就低畫質而言,雖然植被效果被砍得嚴重,光線也一點不自然不立體,但建模的強大精細度依然是得到保留,看到低畫質那精細的樹枝分岔沒有?這就是虛幻引擎5的恐怖細節!中畫質的話,個人感覺給一些主流級PC使用效能應該不錯,畫面大體已經成形。

高畫質除了植被面積小一點,後期再調高一點植被和貼圖選項,整體效果就沒有挑剔之處了。至於超高和影視畫質的區別,確實部分細節增強很多,兩者差別需要一點點摳纔看得出來,中高端以上的配置,追求性價比當然是選擇超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下面我們再來簡單對比一下其他優秀3A遊戲的畫面效果,看看《黑神話:悟空》的優勢之處或者可能需要學習的部分。

在《荒野大鏢客2》中,個人覺得晝夜、天氣變化效果是最驚豔的,但是植被效果比較一般,樹葉總給人一種紙片的感覺,但是它屬於開放式世界遊戲,難度不一樣,確實也不太好挑剔,只能期待未來的《GTA 6》在這方面表現會驚豔吧。

《荒野大鏢客2》 MSAAX2抗鋸齒,能做到類似於《黑神話:悟空》的樹枝分岔效果,不過論精細度那還是黑猴膩害了,而且這種傳統抗鋸齒還耗費顯卡性能。

《荒野大鏢客2》如果是默認的TAA抗鋸齒就很差了,完全糊成一團,和MSAAX2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地平線:西之絕境》在當初發售之時,就感覺植被效果相當炸裂,還真是數毛級的,人物臉部動捕也做得不錯,毛髮可能就不如下面的《最後生還者Part I》,不過遊戲色調太濃郁了,《黑神話:悟空》顯然偏寫實,而且植被要精細不少。

《最後生還者Part I》比較驚豔的有兩大方面,一是水體效果,簡直絕了水花都能給你渲染到位,水面的透明度效果也相當不錯,《黑神話:悟空》基準的水體畫面由於視覺是平視角度,不太能看出來,能有以上這個水準還真是燒香拜佛了。

另一方面就是臉部動捕,頑皮狗這方面真是頂尖高手,包括毛髮、人物神態、皮膚、衣服質感都是相當不錯,以上這個畫面還是實時渲染的。回到《黑神話:悟空》這邊,從2020年8月20日第一個預告和最近的預購官方視頻來看,至少也有這種頂級水平吧。

7800X3D/9600X對比、預設高畫質以及三種分辨率預設影視級畫質幀率

銳龍7 7800X3D+RX 7900 XTX運行1080P預設低畫質+TSR100平均幀率爲205fps,95%最小幀率爲181fps

銳龍5 9600X+RX 7900 XTX運行1080P預設低畫質+TSR100平均幀率爲202fps,95%最小幀率爲180fps

可以看到,即便是拉到CPU需求最高的1080P預設低畫質,銳龍7 7800X3D和銳龍5 9600X兩者差距是隻有1.4%,這就能解釋爲什麼官方PC配置需求中,最高推薦的AMD處理器是銳龍5 5500,顯然在遊科和虛幻引擎5的調教下,顯卡永遠纔是最重要,也恰恰能一定程度上證明其優化水平,因此以下測試就是搭配銳龍5 9600X進行的。

先來一組預設高畫質+TSR100的數據,這裏抽樣測試了其中五款顯卡,從結果來看,TSR100遊戲最強AA設置之下,高畫質就是它們滿足流暢的極限水平,RX 7900 XTX在4K分辨率下能跑到平均49fps,算是基礎流暢的水平。RX 7800 XT就要降一檔到2K,能跑到平均59fps,符合其顯卡定位,因爲它只能算是準4K的顯卡,往下RX 7700 XT可以滿足基礎流暢,而RX 6750 GRE系列則是1080P的主。

問題來了,各位覺得預設高畫質到底屬於什麼水平?在顯卡性能有限情況下,個人建議如果想用自定義改善畫面細節,可以直接從預設高畫質起手。下面來看看真正噩夢的影視級畫質,每款顯卡測試TSR100、TSR100+幀生成、FSR80和FSR80幀生成四種情況,對了這裏的95%最小幀率就是代表測試全程有95%的幀率高於該值,取至基準結果,相比1% LOW而言,參考價值也很高,原因放在最後再解釋。

七款AMD顯卡運行1080P預設影視級畫質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七款AMD顯卡運行1080P預設影視級畫質95%最小幀率圖表彙總

1080P分辨率,按照TSR100的苛刻標準,最低滿足流暢(個人標準是45fps以上)水平的顯卡得要RTX 7900 GRE,這麼來看無腦拉滿確實門檻高,比之前同樣搭載虛幻引擎5的《地獄之刃2》還要更離譜。

TSR100基礎上開啓幀生成後,以上顯卡幾乎都能達到翻倍水平,這時候才相當於《地獄之刃2》1080P極高畫質需求。個人建議至少選擇RX 7700 XT來獲得較好體驗,因爲它的原始幀率高於30幀,更重要是95%的幀率是高於57fps,追求高刷至少還得RX 7900 XT以上級別了。

如果是FSR80的情況,相比TSR100性能需求會鬆動不少,但最低也需要RX 7800 XT,想達到平均幀率超過60fps,那就上RX 7900 XT。再者就是FSR80+幀生成的設置,最低建議RX 6750 GRE 12GB起手,追求高刷至少需要RX 7900 GRE。

七款AMD顯卡運行1440P預設影視級畫質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七款AMD顯卡運行1440P預設影視級畫質95%最小幀率圖表彙總

2K分辨率,TSR100畫質只剩下RX 7900 XTX和RX 7900 XT算是剛踏入流暢門檻了,如果實際在遊戲本體中大部分時間內能有這種表現,個人覺得在這種畫質、這種幀率之下,遊戲優化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TSR100開啓幀生成,建議至少需要RX 7800 XT以上才能保證良好的遊玩體驗,高刷到這基本可以說是告別了,能看到RX 7900 XTX平均幀率是92fps,距離100fps標準還差一些。

FSR80的話,那就需要RX 7900 GRE起手了,至於FSR80+幀生成,最低則是RX 7700 XT滿足流暢。

五款AMD顯卡運行2160P預設影視級畫質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五款AMD顯卡運行2160P預設影視級畫質95%最小幀率圖表彙總

4K分辨率就是噩夢級了,TSR100情況下,RX 7900 XTX只能跑到平均32fps,就算是價格翻倍的RTX 4090,也跑不到最低45fps流暢標準,看來這遊戲的最頂級畫質,在無任何輔助手段情況下,還真需要下一代顯卡才能搞定。

TSR100+幀生成,至少就是RX 7900 XTX和RX 7900 XT起手,補完之後,能達到基本的流暢水平,不然原始幀過低效果可能不太好。

FSR80就很苛刻了,只能說用RX 7900 XTX可以勉強達到基礎流暢,補完幀之後,流暢性能需求下降一兩個顯卡是最多不能再多了,也就是RX 7900 GRE是最低條件。

最後再來看一組銳龍5 9600X+RX 7900 XTX在不同情況下的硬件狀態,在FSR80+幀生成儘可能幀率最大設置下,顯卡都能超過90% 佔用率,而且能看到1%LOW幀和平均幀率差距不會特別大,包括以上三種分辨率以及預設高畫質測試時,95%最小幀率表現都相當穩定,也就是不會有突然卡頓的情況(除非是第一次進入遊戲場景可能會存在),GPU和CPU幀率也能boost到正常水平,說明遊戲優化已經算是用盡硬件性能了。

結語

《黑神話:悟空 性能測試工具》一路測試下來,能預料到正式版在影視級畫質下,顯卡性能需求是極爲苛刻的,更多需要藉助FSR、幀生成手段來提升幀率,非要跨時代玩這個影視級畫質的話,1080P建議RX 7700 XT以上,再往上2K就是RX 7800 XT,4K最好直接選擇RX 7900 XTX。

如果不追求影視級畫質,預設高畫質暢玩TSR100最頂級AA畫面,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呢,該設置下在當今3A大作裏畫質表現依然算是不錯的水平,RX 6750 GRE系列就能適配1080P。要是想用輔助手段的話,或許預設超高畫質會適合你。

總得來說,個人認爲《黑神話:悟空》的畫質表現是超乎當今3A水平,畫面尤其寫實,以至於最高畫質自然不能很好匹配當今顯卡,至少顯卡佔用率在任何情況下已經用盡、最高畫質顯存佔用相對小、1%LOW幀/95%最小幀率表現穩定(連續跑10次幾乎都沒有浮動)、CPU性能需求親民就很能說明顯卡已經在全力跑了,並沒有浪費性能。至於預設高畫質以下,能看到不少玩家反映對老卡也挺友好,結合這些來看,優化真的存在問題嗎?一切答案只需要等待20號,你們準備好了嗎?

參測的其他硬件介紹

本次測試處理器就是使用了新鮮滾熱辣的銳龍5 9600X,Zen 5架構和新工藝,讓它的單核性能直接飆升到一個新高度,遊戲性能領先同價位的14600K不在話下,尤其是銳龍傳統選項網遊類,穩定性也更好,能耗比提升相當明顯,比較適合甜點級的遊戲玩家。

配合銳龍5 9600X測試的主板來自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 DDR5迫擊炮,在其純黑硬派外觀之下,它採用了12(80A)+2相供電,豪華的用料規模就算搭配銳龍9也是妥妥當當的,如今主板最新BIOS已經更新對銳龍9000的支持,而且還優化了Curve Optimizer、Memory OC OTF等相關功能。

B650M迫擊炮擁有四根DDR5內存插槽,官方標稱最高可超頻至DDR5 7600MHz+,有興趣探索一下銳龍高頻內存性能的老鐵值得嘗試。除此之外,它還擁有8組I/O部分的USB接口、兩組M.2 GE4插槽、加固的PCIe 4.0顯卡插槽等。

電源方面,爲了安穩讓RX 7900 XTX這種旗艦卡工作,測試搭載了來自微星的MPG A1000G PCIE5全模組金牌電源,外觀也採樣了銀邊撞色設計,它完美支持ATX 3.0標準,符合PCIe 5.0規範配備了原生12VHPWR供電接口,最高輸出600W,能承受整機兩倍和顯卡三倍峯值功耗,還擁有十年超長質保,售價遠低於一元一瓦,是高端玩家的性價比之選。

銳龍5 9600X的功耗相比上一代有所降低,正如AMD官方推薦那樣使用塔式風冷即可壓榨,本次測試就是使用了來自超頻三的黑海RZ500,它擁有簡約又凸顯品牌的質感頂蓋設計,定位5熱管高性能單塔,155mm高度能兼容絕大數配置需求,標稱最大解熱功耗達到255W,完美壓制銳龍5 9600X不在話下!

RZ500它採用一枚F5 R120性能風扇,整體也是純黑配色,有精緻的星環金屬軸心設計,內置FDB動態液壓軸承,並經過m/g級動平衡校正處理,最大轉速可達到2200RPM,徹底吹透塔體毫無壓力,在本次《黑神話:悟空》測試中CPU溫度始終保持在70℃以下,相當涼快。

強勁的風扇性能也需要優秀設計的塔體,RZ500配置了比同價位規格更高的5根6mm熱管,聚合工藝使其熱管均勻分佈在CPU頂蓋關鍵發熱點,從而保證散熱效能。另外熱管的工藝設計,使其可以無損性能適應任何水平、垂直安裝環境。

RZ500還擁有扣Fin和折Fin現今工藝結合,其中在鰭片出風口之處還佈置了三角波浪鰭片矩陣,根據官方所說,它能通過氣動聲學原理來有效降低風切噪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