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銳龍9 9900X首發盒裝建議零售價爲3399元
銳龍9 9900X簡介、開箱及平臺展示
在上週的銳龍5 9600X/銳龍7 9700X首發測試中,相信各位已經是見識到Zen 5強大的單核性能,在遊戲方面穩妥領先英特爾第十四代酷睿,田忌賽馬計劃還在繼續,生產力的重任顯然就交給銳龍9 9900X和9950X這兩位選手,準確來說只需要前者就足夠了,畢竟i9旗艦現今面臨降頻重創,後者已經是交由去打藍廠下一代旗艦了。
從紙面規格參數上來看,兩位銳龍9選手和上一代Zen 4並無太大差異,銳龍9 9900X標稱TDP還有所降低,結構同樣是採用雙CCD+IOD,完全依賴Zen 5架構和新工藝得以大幅提升IPC,值得一提的是,JEDEC內存從DDR5-5200提升至DDR5-5600,新的AGESEA對高頻內存支持更好,硬核那顆銳龍5 9600X上DDR5 8000C34就很輕鬆。
第二輪首發硬核測試的是銳龍9 9900X,包裝和銳龍5 9600X一樣依舊採用和上一代類似的風格,只是存在一些細節差異,包裝主題色有所變化,現在是純黑背景了,橙色的線條也有所加粗,表達的意義也許是變強。
包裝裏頭還是配備三樣附件——說明書、RED TEAM社區以及信仰貼紙,固定CPU的方式倒是從硬卡紙變成了更牢靠的PVC隔層,這點給予好評!至於原裝散熱器,X後綴早在上一代就不再提供了。
銳龍9 9900X本體,傳承上一代八爪魚造型,12核24線程規格,基礎頻率爲4.4GHz,最大睿頻5.6GHz,配備64MB L3緩存,標稱TDP只有120W,默認只比上一代銳龍7 7700X高一丟丟。
銳龍9 9900X定位是次旗艦級,這次搭配測試的是來自華碩重磅級AM5主板——ROG CROSSHAIR X670E HERO,純血ROG實力自然是頂尖的,個人建議最優搭檔直接上9950X,如需瞭解主板詳情,可自行跳轉至文章末端。
顯卡方面,這裏準備的是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組建3A信仰平臺之餘,也是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來自顯卡的性能瓶頸,它的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相當符合AMD主題色,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六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
內存方面,銳龍9000官方推薦甜點頻率依舊是DDR5-6000,其實在1:1同頻情況下,銳龍9000大多數都能達到6400了,所以準備的是來自金士頓FURY BEAST DDR5 6400C32 RGB 32GB(16*2)內存套裝,精選海力士A-DIE顆粒,支持EXPO超頻。
散熱器方面,官方推薦銳龍9 9900X適配的散熱器是240~360mm水冷,爲了充分發揮CPU最大性能,這裏一步到位準備的是利民ELITE VISION 360 ARGB WHITE精英視界,自研水泵/性能扇方案+磁吸屏幕是它最大的賣點。
最後,爲了驅動銳龍9 9900X+RX 7900 XTX這套旗艦平臺,準備的電源來自一線老牌振華——LEADEX VII Platinum 1200W白金全模組,支持10年售後服務,迭代兩三套旗艦配置毫無壓力。
基準和生產力性能對比測試
測試環境方面,全程是裸機平臺處於27℃空調房,開啓EXPO達成DDR5 6400C32 16GB*2超頻配置,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3H2最新版本,搭載顯卡驅動是AMD Adrenalin 24.7.1 DCH最新版本,並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最大化顯卡性能,銳龍9 9900X除了一組PBO enable成績,還會加入一組PBO 2超頻數據。
開頭就說過要找i9較量,這裏就準備了一顆酷睿i9-14900KF進行全程數據對比,測試也是啓用默認的Intel Default Settings,內存同樣是DDR5 6400C32 16GB*2組合,實際上體質再好,能穩定解鎖全功耗去跑生產力項目,那也至少得330W纔可跑滿,市售的AIO水冷卻難以壓制,還存在不穩定的隱患。
而PBO自動超頻技術在銳龍2000時代誕生,直至今時大多數玩家早就把它當作和XMP/EXPO內存超頻技術一樣,畢竟是一鍵開啓就能穩定發揮最大性能。而PBO 2屬於更精確、靈活的超頻手段,基本上頻率都能+200MHz,可以按照以上設置,需要特別注意PBO Limits這個設置,不同選項和數值會影響負載時的頻率。
負壓調整則是一般選擇All Cores模式就行,分核降壓會比較費時,負壓建議15起手,30往後就不錯的水平,手上這顆銳龍9 9900X能穩定25這個數值。
CINBENCH R23,銳龍9 9900X PBO ENABLE 單核2252 pts,多核35120 pts
CINBENCH R23,銳龍9 9900X PBO 2 單核2319 pts,多核36483 pts
CINBENCH R23,酷睿i9 14900KF 單核2293 pts,多核37514 pts
CINBENCH R23是做Cinema 4D電影特效軟件引擎,也是生產力標杆項目,銳龍9 9900X有PBO加持下,單核性能幾乎等於酷睿i9 14900KF,穩超就得PBO 2,而多核方面由於藍廠核心規模佔優略勝一籌,銳龍9 9900X開啓PBO 2之後性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計了。
CINBENCH R2024,銳龍9 9900X PBO ENABLE 單核134 pts,多核1897 pts
CINBENCH R2024,銳龍9 9900X PBO 2 單核141 pts,多核1950 pts
CINBENCH R2024,酷睿i9 14900KF 單核136 pts,多核2183 pts
CINBENCH R2024則是最新版本,更新了引擎測試場景更復雜,基本情況和R23版本一致,單核性能基本一致,PBO 2調教一下就能完勝,而多核方面還是看誰規模多就有優勢。
Corona 10 Benchmark,銳龍9 9900X PBO ENABLE 分數12538571
Corona 10 Benchmark,銳龍9 9900X PBO 2 分數12777239
Corona 10 Benchmark,酷睿i9 14900KF 分數11891803
Chaos Corona則是適用於3ds Max和Cinema 4D照片級建築渲染器,同樣具備代表性,銳龍9 9900X兩種PBO模式都能完美領先酷睿i9 14900KF,和聯動的Cinema 4D放一起來看,總體還是銳龍更強。
Blender,銳龍9 9900X PBO ENABLE(Monster:221,Junkshop:158,Classroom:113)
Blender,銳龍9 9900X PBO 2(Monster:225,Junkshop:159,Classroom:116)
Blender,酷睿i9 14900KF(Monster:223,Junkshop:158,Classroom:108)
Blender則是一款三維動畫製作軟件,從三組場景來看,銳龍9 9900X在PBO情況下就和酷睿i9 14900KF表現接近,三組場景平均下來銳龍甚至略勝一湊,而在PBO 2啓動後,三組場景都能輕鬆完勝酷睿i9 14900KF,尤其是Classroom。
V-Ray渲染器,銳龍9 9900X PBO ENABLE 分數40421
V-Ray渲染器,銳龍9 9900X PBO 2 分數41648
V-Ray渲染器,酷睿i9 14900KF 分數36587
V-Ray是業界最受歡迎的渲染引擎,可聯動多款建模軟件,銳龍9 9900X在PBO加持下已經能大幅領先酷睿i9 14900KF,看起來完全就是不同一個定位,而在PBO 2躍升之下還能進一步提升,相當給力。
Adobe PugetBench for Photoshop,銳龍9 9900X PBO ENABLE 分數1684
Adobe PugetBench for Photoshop,銳龍9 9900X PBO 2 分數1689
Adobe PugetBench for Photoshop,酷睿i9 14900KF 分數1644
Adobe全家桶中的PS就是日常大衆玩家也會涉及到的生產力,它對單核性能尤其敏感一些,同時結合一定多核需求,銳龍9 9900X兩種PBO都能輕鬆勝過酷睿i9 14900KF,不過PBO 2提升幅度不大,因爲瓶頸已經在內存方面。
7-ZIP基準,銳龍9 9900X PBO ENABLE壓縮速度爲147214 KB/s,解壓縮爲2416266 KB/s
7-ZIP基準,銳龍9 9900X PBO 2壓縮速度爲147858 KB/s,解壓縮爲2459886 KB/s
7-ZIP基準,酷睿i9 14900KF壓縮速度爲158845 KB/s,解壓縮爲2498467 KB/s
7-ZIP壓縮和解壓縮也是玩家日常生產力之一,前者提升依賴內存性能,後者則看重核心規模和性能,銳龍9 9900X解壓縮性能基本是跟着酷睿i9 14900KF走,不過壓縮性能確實還有一定差距,超內存很容易就能提升。
X265 HD視頻編碼,銳龍9 9900X PBO ENABLE完成時間14秒左右
X265 HD視頻編碼,銳龍9 9900X PBO 2完成時間13秒左右
X265 HD視頻編碼,酷睿i9 14900KF完成時間15秒左右
視頻編碼,同樣也是銳龍9 9900X更強,並且開啓PBO 2後能穩定縮短1秒,反映到實際表現中提升幅度不小了。
小總結一下,銳龍9 9900X單核性能用在生產力上就是強無敵,而應對大多數多核需求也毫不示弱,PBO加持下基本能略勝酷睿i9 14900KF,領先的項目幅度也遠遠大於藍廠,並且它還具備PBO 2的提升空間,而酷睿i9目前是一點折騰都受不了。
八款遊戲幀數對比
銳龍9 9900X VS 酷睿i9 14900KF八款遊戲平均幀率圖表
銳龍9 9900X VS 酷睿i9 14900KF八款遊戲1%LOW幀率圖表
遊戲方面,選取了八款熱門項目,其中四款屬於網遊類,剩餘則是單機類,按照平均幀率來算,銳龍9 9900X可以勝出四款,打平一款,銳龍更多優勢在於網遊項目,最大領先幅度是《無畏契約》,PBO之下能達到14%,PBO 2更是高達19%,這已經不是一個級別上的水平了。
緊接着則是《CS2》最大達到7%,酷睿i9最領先的項目則是《F1 22》達到6%,至於1% LOW幀來看的話,銳龍9 9900X也是勝出四款,打平則是一款,整體來看銳龍9 9900X遊戲體驗更佳,隨着上市後的調度優化,相信表現還會更好。
CINEBENCH R23烤機情況和遊戲OSD監測數據
銳龍9 9900X 默認PBO AUTO(Disable)運行十分鐘CINBENCH R23多核項目,全核心穩定4950MHz左右,核心電壓1.10V,CPU Package功耗160W,CPU二極管溫度69℃
銳龍9 9900X 默認PBO Enable運行十分鐘CINBENCH R23多核項目,全核心穩定5300MHz左右,核心電壓1.26V,CPU Package功耗247W,CPU二極管溫度94℃
銳龍9 9900X 默認PBO 2運行十分鐘CINBENCH R23多核項目,全核心穩定5500MHz左右,核心電壓1.26V,CPU Package功耗250W,CPU二極管溫度95℃
在默認情況下,PBO是關閉的,銳龍9 9900X即便運行R23滿載,水冷噪聲相當可控,全核性能釋放偏保守,更傾向單核性能,其實更適合遊戲黨,大部分遊戲負載和PBO Enable遊戲幀數是差不多的,而PBO Enable相當於解開了功耗牆,CPU會火力全開,儘可能達到95℃溫度牆的性能釋放,這就是銳龍性能釋放的機制,如果覺得性能還足以滿足,PBO 2全開還能再提升200MHz左右的全核頻率。
銳龍9 9900X(PBO Enable)運行《荒野大鏢客2》1080P,功耗爲108W,溫度62℃
銳龍9 9900X(PBO 2)運行《荒野大鏢客2》1080P,功耗爲110W,溫度63℃
酷睿i9 14900KF運行《荒野大鏢客2》1080P,功耗爲133W,溫度55℃
銳龍9 9900X(PBO Enable)運行《CS2》1080P,功耗爲116W,溫度66℃
銳龍9 9900X(PBO 2)運行《CS2》1080P,功耗爲116W,溫度66℃
酷睿i9 14900KF運行《CS2》1080P,功耗爲134W,溫度56℃
日常遊戲銳龍9 9900X在領先的項目中,CPU功耗表現也更低,能耗比全方位領先,溫度表現雖說沒有藍廠那麼好,但已經比上一代溫柔不少,水冷壓這種遊戲場景,噪聲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結語
銳龍9 9900X作爲全新Zen 5桌面處理器次旗艦,憑藉着出色的架構和工藝,以12核24線程更少的規模,在生產力方面能和酷睿i9-14900K匹敵,配合PBO 2超頻還能進一步提升。單核性能也傳承着本代R5默全秒的特性,面對酷睿i9-14900K時在大部分遊戲中都能領先,加上本身能耗比、穩定性都要完勝酷睿i9-14900K,更重要是銳龍9 9900X對散熱器、電源和主板要求也更低,可通用AM5平臺,銳龍9 9900X首發盒裝售價爲3399元,有生產力剛需不妨去瞧一瞧了。
本次測試的核心硬件介紹
本次測試用到華碩這款AM5主板鼎力之作:ROG CROSSHAIR X670E HERO,外觀上採用純血ROG一貫硬朗風格+黑色主題設計,並且在裝甲上融入了黑色鏡面和ROG矩陣之眼,整體給人感覺更高檔一些。X670E HERO定位次旗艦,除了規格過硬以外,也擁有AI智能超頻、混合雙模超頻、異步時鐘、AMEP各種技術加持。
X670E HERO爲標準四插槽DDR5設計,最高可支持超頻至DDR5 8000MHz+,能滿足高端AMD玩家對高頻探索的慾望。當然,你也可以通過AMEP技術,通過主板自動檢測內存顆粒,實現自動優化頻率、時序和電壓的效果,非常適合不愛折騰的高端玩家使用。
在主板大面積一體式散熱裝甲之下,X670E HERO配備了相當奢華的18+2(110A)整合式供電,驅動銳龍9 9950X旗艦就是小菜一碟,如此強大的規格,勢必是爲專門的超頻發燒友準備,它也具備LN2相關超頻配置。
I/O裝甲上有HERO和ROG之眼動態光效,形態類似於陣列結構,更特別的是,光效形成的字體效果均是“HERO”字母,完美呼應主板。
擴展槽方面,X670E HERO搭載兩組PCIe 5.0X16插槽,均有金屬加固設計,兩者是共享帶寬的,除此之外還剩一組PCIe 4.0X1插槽。
移除散熱裝甲後,能看到主板是支持兩組M.2 PCIe 5.0X4和兩組M.2 PCIe 4.0X4,如果需要第三組M.2 PCIe 5.0X4,則需要用到主板附贈配件中的M.2擴展卡,主板上三組和擴展卡的M.2插槽,除了標配厚實裝甲以外,底部還有導熱墊設計。
X670E HERO作爲次旗艦,I/O配置自然是豐富到位,從左往右分別是BIOS FlashBack、Clear CMOS按鈕、HDMI 2.1、9*USB 3.2 GEN 2(8*Type-A+1*Type-C)、1*USB 3.2 GEN 2X2 Type-C、2*USB 4 Type-C 40GBps、2.5G網口、Wi-Fi 6E以及六組鍍金音頻接口(ALC4082+ES9218 DAC)
金士頓FURY BEAST DDR5 6400 RGB內存,外觀採用野性風格的裝甲設計而成,完全就是呼應上其“超級野獸”的命名,表面有FURY、BEAST、DDR5各種LOGO加持。除了黑色RGB版本,也可以選擇無燈馬甲條或者白色對應的兩個版本。
內存另一面貼着標籤,FURY BEAST DDR5 6400 RGB支持AMD EXPO和INTEL XMP 3.0超頻,開啓後可達成DDR5 6400C32-39-39-80 & 1.4V,當然也可以選擇另一套頻率預設:DDR5 6000C30-36-36-80 & 1.4V。當然,超級野獸系列還採用了精選海力士原廠A-die顆粒,喜歡折騰手動超頻還能進一步釋放潛力。
FURY BEAST DDR5 6400 RGB燈光效果,能看到有和裝甲重疊部分形成獨特的形狀,官方預設有18套燈效,也可以進行主板神光同步。
360水冷散熱器則來自利民的ELITE VISION 360 ARGB WHITE精英視界,它搭載了CORE V1.0新一代水泵體系和TL-K12W性能扇,其解熱功耗足以應付高階處理器,冷排已經預裝風扇,並串聯好線材,還有導水管卡扣設計,這些細節通通能把裝機化繁爲簡。
水冷頭上是一塊2.73英寸+320*320分辨率的IPS屏幕,採用磁吸設計便於快捷安裝和拆卸。這款水冷還有一個較爲隱藏的優點——搭載利民SS2扣具體系,可先實現自家大多數水冷風冷扣具共用,替換散熱器更爲方便。
ELITE VISION 360 ARGB WHITE預設屏幕主題,數條監控信息和純色背景,還挺簡潔是不是?冷頭側面還有ARGB環形燈光,加燈看起來更絢麗吧。
電源則是振華這款LEADEX VII Platinum 1200W白金全模組,在其150mmx150mmx86mm標準ATX電源尺寸之下,它容納下了140mm FDB大尺寸9葉散熱風扇,上圖也能看到導流罩鏤空面積相當大,幾乎佔據整個電源正面。
LEADEX VII Platinum 1200W不但擁有80PLUS白金認證,而且還通過了Cybenetics(115V&230V)雙重白金等級認證,轉速效率妥妥超90%,支持ATX 3.1和PCIe 5.1,它還擁有更好紋波、動態負載表現。
電源背部有ECO MODE按鈕,按下之後散熱風扇支持低溫啓停,負載高於60℃纔開始運作,選擇OFF模式電源則是根據環境溫度、負載來調整風扇轉速。
LEADEX VII Platinum 1200W也擁有智能免識別模組接口,振華爲它申請了設計專利,除了M/B接口之外,其餘11組UNIVERSAL接口都是通用的,無論是盲插接口還是調整位置,都更爲方便和靈活。
所有模組線材都是柔軟的扁平線,彎折更方便易於走線,包括1根24PIN MB線材、2根4+4PIN CPU線材、4根6+2PIN PCIe線材、1根12VHPWR線材、3根4組SATA、1根4組Molex,能更好滿足旗艦配置,比如它正好能適配本文額外配備1*8pin顯卡供電的X670E HERO主板和3*8pin的RX 7900 XTX顯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