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能夠征服世界,人類自己"功不可沒"

我到現在都還清楚記得初到廣西的那個晚上,酒店牆壁上那隻大蟑螂飛起來給我帶來的衝擊,我整晚都開着燈,根本……不敢入睡。

 後來隨着我的見識有所增多,我慢慢意識到,大蟑螂(通常是美洲大蠊或者日本大蠊)雖說會飛且挺嚇人的,但它們相對比較少見,而且還非常顯眼,在滅殺時目標總歸是很明確的。而最讓人氣惱的,是那種怎麼殺都殺不完、滅也滅不盡的小蟑螂——德國小蠊。

內心會深深困惑:這種生物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啊?!爲啥哪裏都有它們?爲啥它們這麼頑強?到底要怎樣才能弄死它們啊!

 

大概是被類似的好奇心所驅使,在 《美國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當中,科學家給出了一個答案:德國小蠊或許起源於南亞,而幫助德國小蠊稱霸世界的“罪魁禍首”,恰恰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神祕的蠊生贏家

儘管特別招人嫌,但德國小蠊恐怕是世界上最爲“成功”——也就是數量最多的蟑螂。它力壓其他四千多種蟑螂,穩穩地拿下了“世界上最流行的室內害蟲”這一稱號。

 實際上,除了南極洲,在其他所有大陸的人類居住地中,都能看到德國小蠊的身影。而奇怪的是,它們在人造建築中如此常見,卻沒有任何自然棲息地。這讓科學家很難確定德國小蠊的原生地區。我們對它們如此熟悉,卻也存在着未知:德國小蠊源自何處?又如何傳播得如此廣泛?

 1776 年,博物學家卡爾·林奈根據在德國採集的標本,首次正式記錄了這種體長約 1.1 至 1.6 釐米,顏色從棕褐色到近乎黑色的雜食性蟑螂,並將其命名爲“德國小蠊”。但博物學家很快就意識到,它們並非源自德國或者歐洲,因爲當時歐洲還沒有德國小蠊的近親。

 

此後,有一些研究推斷,德國小蠊或許起源於非洲東北部的相關物種。但另外一個蟑螂物種——亞洲小蠊(Blattella asahinai)——似乎也是極具競爭力的祖先候選者。亞洲小蠊看上去和德國小蠊極爲相似,但它們具有一些更爲獨特的特徵,比如趨光性、適應戶外生活以及有飛行能力等。

 

小蠊的尋根之旅

 多年來,美國哈佛大學羅蘭研究所的演化生物學家唐謙一直對德國小蠊的起源之謎非常好奇。在博士期間,他曾收集並分析被稱作微衛星 DNA 的短片段,試圖揭示德國小蠊不同種羣間的關係。

 可惜的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些微衛星提供的遺傳信息數據量實在是太少了。直到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很輕鬆地對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唐謙也因此開始重新調查他的原始樣本。

 通過對比線粒體基因數據,研究者發現德國小蠊和亞洲小蠊不只是外表相似,它們的基因組序列也非常相近。這表明,德國小蠊很可能是從亞洲小蠊分化而來。

 

亞洲小蠊的自然棲息地位於南亞,從印度東部到孟加拉國,再到緬甸均有分佈。要是德國小蠊真是亞洲小蠊的現存近親,它也應該起源於南亞。那麼,它們是如何從亞洲一步步擴散到全世界,進入千家萬戶的呢?

 

征服世界的背後

 爲了解答這個疑問,唐謙和他的研究團隊從 17 個國家採集了 281 只德國小蠊樣本,並用基因測序技術獲取了這些樣本的全基因組數據。通過對比不同種羣基因組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他們得以計算它們可能出現的時間和地點,從而追溯德國小蠊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路線。

 全基因組數據顯示,德國小蠊可能是在大約 2100 年前,從亞洲小蠊分化而來。當時它們可能主要聚集在印度西部或緬甸東部,而那時人類聚居區的農業正蓬勃發展。唐謙推測,亞洲小蠊最初或許生活在人類居所或種植園附近,隨後部分蟑螂轉而開始喫人類種植的農作物。而後,隨着它們發現人類住宅裏有類似的食物,便跟着食物來源搬進了室內。

“大約是從那時起,部分亞洲小蠊開始分化爲德國小蠊,”唐謙說道。隨後,德國小蠊“兵分兩路”,分別從南亞向西和向東挺進。

 通過分析基因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大約是在 1200 年前,德國小蠊開始從印度東部向西,遷移到了中東。這段時間剛好兩個***哈里發帝國——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大肆進行貿易與戰爭。隨着人類活動加劇,研究人員推測,這些昆蟲或許是搭乘着麪包籃,穿越了沙漠,抵達了它們的“新大陸”。

 而在大約 390 年前,歐洲國家開始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開展頻繁的殖民商業活動,比如荷蘭和東印度貿易公司的成立。這些公司通過商船頻繁地往來於歐洲與南亞地區,而當時輪船和住宅都改進了供暖和管道系統,創造了溫暖和潮溼的環境——蟑螂的最愛。顯然,人類再次推動了德國小蠊的擴張之旅。這一次,商船將它們帶去了歐洲。

 這項研究顯示,德國小蠊大約在 270 年前抵達了歐洲,這與第一次記錄它們的時間大致相符。而在約 120 年前,隨着全球貿易的發展,德國小蠊開始從歐洲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大約在 170 年前,它們在亞洲完成了另一次擴張——向北和向東侵入了中國與韓國。

 縱觀德國小蠊征服世界的過程,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實則是它們能夠如此成功的關鍵。人類爲德國小蠊提供了食物、水分和溫暖的環境,從此它們再也不想和我們分開。當然,爲了避開我們的厭惡和捕殺,它們演化爲夜間活動,停止了飛行,但保留了翅膀,成爲我們身邊的潛伏者。

 面對人類不斷推出的各種滅蟑手段,誘餌、膠餌、蟑螂藥,蟑螂仍在不斷演化以適應生存,我們也將繼續這場“軍備競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