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人,這一聽起來就絕對是極爲恐怖之事,然而對於自然界的諸多物種來說,同類相食的現象卻甚是常見。
那麼,爲何唯獨人類這般懼怕“同類相食”呢?有人稱是大自然爲阻止人類同類相食而設置了一個阻礙,此阻礙即名爲“朊病毒”。何爲朊病毒?這得從“庫魯病”講起。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處於南太平洋的島國新幾內亞西部高原的原始森林裏,有一個叫做“福魯族”的土著部落,這個部落長期被一種稱作“庫魯病”的惡疾所困擾。
感染者起初會有肢體疼痛以及頭痛出現,後期則會不由自主地顫抖,最終走向死亡,而顫抖在當地語言裏就被唸作“庫魯”,這便是庫魯病的由來。
相較男性而言,庫魯病似乎更易侵襲部落裏的婦女和兒童,致使福魯族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爲了搞清楚福魯族所患惡疾的祕密,美國科學家蓋杜謝克親身來到了這片原始部落的聚居之地,與當地人一同生活起居。起初蓋杜謝克的關注點在於周圍環境,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並未發現可能引發此類疾病的細菌或病毒,直至部落內一位長老的逝去,謎團才逐漸得以解開。
由於蓋杜謝克憑藉現代醫學爲當地人解決了衆多問題,因而深受其愛戴,還受邀參加了一位逝世長老的追思儀式。
在儀式中,蓋杜謝克目睹了令人震驚的一幕,親朋好友將長老的四肢和頭顱割下,然後分而食之。原來福魯族人覺得,吞食死去親人的屍體,能夠助力他們獲得解脫。福魯族男性擅長生食,而婦女則會把肉烤了之後食用,並且因爲男性更偏愛肌肉纖維,所以會把腦子和內臟切成片分給婦女和兒童,蓋杜謝克也分到了一片。
起初,蓋杜謝克就察覺出了問題,這片腦子和他所熟悉的大腦並不一樣,仿若一塊滿是空洞的海綿。
不過在進行了細緻的檢測之後,卻又沒在其中發現明顯的問題。後來蓋杜謝克將腦片中的微生物徹底清除掉,接着將腦組織注射進黑猩猩的大腦中,數月之後,黑猩猩果然發病,症狀恰是典型的庫魯病。腦組織中的微生物都已被去除,致病因素究竟是什麼呢?在進行了大量研究之後,謎底終於揭開了,致使庫魯病發生的緣由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朊病毒。
朊病毒嚴格說來並非是一種病毒,或者說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病毒,本質上它僅是一種異常摺疊的蛋白質。
它進入人體後,能夠長期潛伏並損害神經細胞,最終導致朊蛋白的異常聚集,並形成有毒的蛋白團塊。因爲朊病毒的本質只是一種異常摺疊的蛋白質,所以具有耐高溫的特性,即便福魯族婦女和兒童將其烤熟食用,也無法倖免。這般看來,朊病毒似乎確實像是大自然爲避免人類同類相食而設置的障礙,但事實並非如此。
同類相食並非是導致朊病毒感染的必然要素,只有食用了含有朊病毒的個體,纔會引發這種疾病的傳播,簡單來說,同類相食僅是朊病毒的傳播途徑罷了。而除了同類相食,接受含有朊病毒的移植物、接觸被朊病毒污染的手術器械等也可能感染朊病毒。那麼朊病毒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朊病毒的產生主要有兩種途徑,其一是基因突變致使蛋白質異常摺疊,其二則是外部環境的影響。研究發現,大量微米級的二氧化硅和金屬顆粒在被吸入後,倘若進入大腦,也可能導致蛋白質的異常摺疊,進而促使朊蛋白在大腦中堆積。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