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自從我上次爲ROG Ally掌機成功擴容後,小夥伴也被激起了興趣,表示他的掌機也需要進行同樣的升級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遊戲存儲需求。因此,我再次推薦採用M.2 2280規格的SSD固態硬盤作爲擴容的理想選擇,不僅速度快而且價格上也較M.2 2230規格的SSD固態硬盤更爲經濟實惠,而且這次我推薦一種更爲簡單便捷的系統安裝方法,跟着做不迷路,小夥伴這次地選擇了佰維(BIWIN)的NV7200系列的容量爲1TB,這款SSD不僅搭載了國產驕傲的長江存儲高品質顆粒,而且還剛剛榮獲了2024年中關村在線黑金獎,有着不錯的性能與品質,贏得了業界權威媒體及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不過鑑於數據存儲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未來應用的擴展性考慮,我更爲推薦計劃升級的小夥伴們直接選購2TB或更大容量的版本,以確保擁有更加充裕的存儲空間,爲未來預留更多可能。
⏹ROG Ally擴容指南
詳細的ROG Ally拆機教程
拆機前重要提醒(三遍):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建議多看幾遍再動手,如果不自信可以找動手能力強的小夥伴,好了教程正式開始。
在拆解ROG Ally掌機背面時,請嚴格遵循以下螺絲拆卸順序以確保安全無損:首先擰下週圍均勻分佈的五顆可拆卸螺絲(以紅色圓圈明確標記),這些螺絲作爲初步解鎖步驟;緊接着,作爲最後一步,輕輕擰下位於中心下方、具有特殊固定作用的螺絲(特別以藍色圓圈標註)。務必嚴格遵守此順序,以順利且安全地移除ROG Ally掌機的後殼。
在拆解ROG Ally掌機背面時,會注意到左下角與右下角的螺絲長度較上方三顆更長,這是設計上的特意安排,旨在適應掌機內部結構的特定需求,這差異屬正常現象,繼續按照既定步驟安心操作即可。
在擰鬆ROG Ally掌機背面下方中間那顆固定螺絲後,掌機的邊框會自然微張,形成一個細微的縫隙,然後就可以使用撬棒、薄卡片甚至是指甲等,沿着這條縫隙邊緣輕柔而均勻地划動一週後,ROG Ally掌機的後蓋就可以順利地取下了。
取下ROG Ally掌機後蓋後,不需要手動干預電池斷開,因爲這款ROG Ally掌機內置了一顆光線傳感器,一旦傳感器檢測到後蓋被開啓,它將自動觸發機制,自動切斷主板電源供應,這種簡單實用的設計大大的增強了設備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接下來就可以揭開位於中央的黑色屏蔽貼紙,然後就可以看到隱藏在黑色屏蔽貼紙後面的那塊2230規格的硬盤,擰鬆固定固態硬盤的螺絲。擰鬆螺絲後輕輕抬起固態硬盤的一端,隨後順着插槽的方向,以平穩而均勻的力度,將固態硬盤輕輕往外拔出,直至它完全脫離插槽,待備用(Tips:請牢記,在整個過程中要避免使用過大的力量,以免對固態硬盤或掌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就可以進行恢復系統的工作了,ROG Ally掌機恢復系統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系統遷移,另一種是通過雲端來恢復系統,不過這次我準備比較特別的方法來進行恢復ROG Ally掌機系統。
用特別的方式來恢復ROG Ally掌機系統
綠聯M.2 NVME對拷雙盤位硬盤盒底座,支持2個M.2 NVME硬盤同時讀寫,容量可擴展至4TB,採用了USB3.1 GEN 2標準和雙NVMe協議,傳輸速度達1GB/s,支持硬盤一鍵脫機拷貝。
先將源盤(西部數據\(WD)PC SN740 512G固態硬盤)插入A盤插槽,目標盤(佰維(BIWIN)NV7200固態硬盤1TB SSD固態硬盤)插入B盤插槽,連接電源後按下綠聯M.2 NVME對拷雙盤位硬盤盒底座後面的電源鍵。
先長按拷貝鍵約5秒(出現25%→100%跑馬燈)後鬆開,然後再長按拷貝鍵約1秒,就開始硬盤A到硬盤B的脫機拷貝工作了。
在拷貝過程中,拷貝進度指示燈會按照25%、50%、75%、100%的順序逐一亮起,當四顆指示燈全部亮起並保持常亮狀態時,就表示拷貝過程已順利完成。完成拷貝後,請務必遵循以下步驟:首先關閉電源開關,隨後斷開電源連接,最後取出拷貝完成的新硬盤備用。
怎麼實現M.2 2230規格到M.2 2280規格
ROG Ally掌機要實現從M.2 2230規格到M.2 2280規格的升級,最爲簡便快捷的方法便是選購一張NVMe 90度M.2轉接卡。經過購買多張轉接卡後來比較,我個人認爲佳翼(JEYI)的M.2固態硬盤轉接卡最爲合適,品控,價格上都非常有優勢。
把M.2固態硬盤轉接卡裝入硬盤插槽上並擰上螺絲(Tips:在插入過程中,請小心操作,避免使用過大的力量或角度不當導致硬件損壞)。
將安裝完系統的固態硬盤安裝到M.2固態硬盤轉接卡上並擰上螺絲(Tips:同樣的切勿大力出奇跡)。
貼回中央的黑色屏蔽貼紙就可以上ROG Ally掌機的後蓋了。
蓋上ROG Ally掌機後蓋,首先擰緊下方中間的那顆螺絲,然後再逐一擰緊其餘的五顆螺絲。
安裝完成後按下ROG Ally掌機的電源鍵沒有反應?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現象,因爲ROG Ally掌機內部配備了光線傳感器,它在檢測到後蓋被打開後會自動切斷主板的電源以保證安全。那怎麼激活ROG Ally掌機呢?只需要使用ROG Ally掌機專用的電源適配器插入掌機進行充電,然後就可以正常開機啦。
好了這就成功完成了ROG Ally掌機的擴容。現在掌機擁有了更大的存儲空間,可以更暢快地享受遊戲和其他應用程序,你學廢了麼?
⏹佰維NV7200外觀賞析及性能測試
外觀賞析
佰維在存儲領域獨樹一幟,以卓越的高端品質產品線傲視羣雄。其深厚的技術底蘊,成爲Acer、HP及Predator等國際一線品牌存儲產品背後的堅實支撐,無疑是行業幕後的技術巨擘。佰維不僅構建了穩固的供應鏈體系,確保產品供應的連續性與品質的卓越穩定,更憑藉其在研發領域的非凡實力與固件算法技術的領先地位,於行業中獨領風騷。無論是追求極致穩定還是高性價比,佰維均能提供量身定製的優質存儲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佰維NV7200的包裝設計巧妙融合了簡約美學與高端質感,黑金撞色設計不僅彰顯出非凡的檔次,更巧妙地隱喻了產品內部蘊含的豐富數據與卓越性能。
包裝背面開窗的設計,可以查看到SSD的P/N和S/N碼,極大地方便了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核對。包裝方面則保持了簡約風格,僅包含了一些必要的產品說明,產品性能一目瞭然。
佰維NV7200固態硬盤提供500GB、1TB、2TB、4TB四種容量選擇,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接口標準採用PCIe Gen4×4 NVMe 2.0,保證了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最高讀取速度可達7200MB/s,最高寫入速度可達6200MB/s,讓數據傳輸更爲迅捷,而且產品還提供長達5年的質保期。
佰維NV7200包括了硬盤本體、專用的M.2螺絲,以及一把三合一螺絲刀,方便進行安裝。
固態硬盤是標準的2280長度,在顆粒、主控上還覆蓋有1mm厚的石墨烯複合材質導熱貼紙,在固態硬盤運行過程中,石墨烯材質能夠快速地將產生的熱量導出,來幫助SSD快速降溫。
開固態硬盤的石墨烯複合材質導熱貼紙,就可以看到這款固態硬盤的主控使用了聯芸第三代12nm工藝的MAP1602A-F3C,無獨立緩存設計,支持HMB主控內存緩衝技術和NVMe 2.0協議,存儲顆粒應該是佰維自行封裝的長存顆粒,單面設計,單顆容量500GB,2顆存儲顆粒就是1TB容量(Tips: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小夥伴們移除散熱片,以免影響到SSD的散熱,同時還有損壞產品的風險)。
背面的產品貼紙設計得清晰明瞭,型號、容量、序列號等信息一目瞭然,單面顆粒的設計也降低了產品的整體厚度,標準的M.2 2280 尺寸,不僅適合臺式機,輕薄筆記本、迷你PC、PS5遊戲主機也可以使用,兼容性非常不錯。
性能測試
這款佰維NV7200 1TB固態硬盤在格式化完成後的容量爲931GB,這一數據確實是符合預期的。這種容量上的差異主要源於存儲設備製造商和計算機操作系統之間在容量計算上採用的進制不同。
使用CrystalDiskinfo讀取了這款固態硬盤的信息,顯示BIWIN NV7200 1TB :1000.2 GB,固件版本:SN15536,接口:NVM Express,傳輸模式:PCle 4.0x4,接口標準:NVM Express 2.0,支持的功能:S.M.A.R.T.,TRIM , VolatileWriteCache等......
使用CrystalDiskMark軟件速度測試顯示,最大讀取速度高達7079.94MB/s,而寫入速度也可以,達到了6092.78MB/s,這一成績與官方宣傳的數值基本一致。
通過AS SSD Benchmark軟件速度測試顯示,針對1GB文件的讀取速度爲5718.02MB/s,而寫入速度達到了4903.83 MB/s,最終得分7259,表現可圈可點 。
ATTO磁盤基準測試軟件是一款用於檢測磁盤不同大小文件傳輸速度的軟件,可以幫助用戶瞭解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對磁盤速度的影響。實測當文件大小8kb 以上的文件都可以達到 1G+ 的讀寫速度,128kb 文件寫入可達到滿速狀態,最大讀取速度 6.50GB/s 左右,最大寫入速度 5.42GB/s 左右。
⏹總結
這款固態硬盤採用聯芸的主控和佰維自家封裝的長江存儲顆粒,在性能、容量和穩定性方面都展現出了出色的表現。該固態硬盤還擁有高達400TBW(容量1TB)的寫入量以及長達5年的質保,確保了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持久穩定的存儲體驗。作爲一款純國產的存儲設備,它無疑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固態硬盤,無論是用於擴容ROG Ally掌機還是滿足其他設備的存儲需求,它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這篇文章就到此結束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所幫助,不妨點贊、收藏或者留下你寶貴的評論,這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我是況天佑,期待下次再與您相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