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比抽傳統香菸更健康嗎?

溫馨提示:未成年人切勿吸菸飲酒哦

走在街頭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吸着一根金屬或塑料的容器,並吐出煙霧。這些煙霧並沒有傳統香菸的煙味,這就是“電子煙”。電子煙標榜可以添加各種香氣,如清新的薄荷、香甜的水果、巧克力或各種茶的味道,吸完之後口鼻留香,因此吸引了許多人使用。

有研究估算,2020年全球電子煙使用者的數量已超過6800萬人,並且預計未來還會逐年增加。2020年電子煙的全球市值也突破了212億美元,摺合臺幣高達6000億元。

許多國家的腳步都正在出臺電子煙的監管和禁止電子煙的相關法律。那麼,爲什麼政府要禁電子煙呢?吸電子煙不是比抽傳統香菸更健康嗎?有些人認爲吸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那麼,禁止電子煙是否真的有幫助呢?

電子煙的起源與發展

電子煙並不是新事物。從20世紀初期至今,已經有不少人發明出類似的物品,這些物品通過“加熱”的方式將尼古丁變成蒸氣,再吸入肺裏。但這些早期的發明都沒有成功商業化。第一款成功商業化的電子煙是一位中國中醫師韓力於2003年開發的。2003年他申請了專利,隔年他的產品在中國開始銷售。這種新穎的吸菸方式在幾內傳遍世界各地,並演變出各種不同的變化型。

電子煙的構造基本上大同小異,通常包括煙油、霧化裝置、氣流感測器、溫控芯片和電池。開啓電子煙後,電池驅動霧化裝置將煙油加熱轉變爲蒸氣,使用者吸的就是煙油蒸氣。如果煙油用完,只要再補充煙油即可繼續使用。

電子煙與傳統香菸的差異

電子煙與香菸的相同點在於吸加熱產生的煙霧和蒸氣。不同的是香菸通過燃燒加熱,而電子煙則用電池加熱線圈間接加熱煙油。這種差異導致兩者成分上有巨大的不同。燃燒傳統香菸會產生含有多種致癌物的焦油,而電子煙則不產生焦油,其主要成分爲丙二醇、甘油和香精,這些物質不被認爲是致癌物。

電子煙的使用體驗

許多電子煙使用者轉向電子煙的原因之一是其便捷性和缺乏煙味。一位用戶分享道,他從傳統香菸轉向電子煙的契機是他的室友送給他一支電子煙棒。他發現電子煙使用方便,逐漸替代了紙菸。此外,電子煙沒有明顯的煙味,不需要噴除臭劑,使用場合也相對不受限制。在夜店或其他公共場合,吸電子煙時不會引人注意,也沒有二手菸的問題。

電子煙的安全性與監管問題

由於煙油成分簡單且易於獲取,許多人甚至會自行調配或購買店家自制的煙油。2021年,臺灣衛福部抽驗市面上的煙油產品,發現高達88%的煙油含有尼古丁。此外,國外研究也發現,一些煙油產品中的尼古丁含量比傳統香菸還高。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定吸電子煙是否對戒菸有幫助。

WHO 2019年公佈的《全球吸菸盛行率報告》回顧了大量研究,仍認爲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電子煙對戒菸有幫助。此外,有不少國家的統計數據發現,電子煙可能會增加青少年的吸菸率。目前普遍發現電子煙在青少年中越來越受歡迎,這引發了對尼古丁成癮和健康問題的擔憂。研究認爲,許多電子菸廠商用不同的“口味”吸引好奇的青少年,導致青少年一試成主顧,日後抽紙菸的比率大幅提高。

雖然電子煙少了焦油,但其煙油中的其他成分也存在健康風險。研究發現,電子煙的煙油可能含有甲醛、乙醛等致癌物質,有些甚至含有重金屬,長時間吸入這些物質會影響正常生理機能。此外,電子煙煙油中的油性物質可能引發急性類脂性肺炎。因此,電子煙並不一定比傳統香菸健康。

電子煙的二手菸問題也不容忽視。雖然電子煙沒有明顯的煙味,但其煙油中的有害物質會隨加熱飄散到空氣中,危害周圍人的健康。雖然目前針對電子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影響,二手菸的危害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隨着電子煙問題的日益嚴重,某些地區政府通過禁止“不含菸草”的“類煙品”來避免民衆接觸電子煙。至於含有菸草的加熱煙,則按一般煙品處理,需要先送審通過才能銷售。然而,新型煙品不斷推陳出新,法律可能難以完全覆蓋所有情況,執法上仍存在模糊地帶。

全面禁止電子煙的措施是否有效也存在爭議。電子煙產業已經出現,使用者人數和需求逐年增加。直接全面禁用可能會讓電子煙和煙油的銷售轉入地下,甚至形成黑市,增加政府稽覈和查驗的難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