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21小時徒步體驗

樓主昨天經歷了21小時的徒步,步行距離約44公里,此貼爲神志不清的證明。

我們是昨天早上10點抵達峨眉山,從黃灣遊客中心出發就開始徒步登頂,爲了挑戰自己狗屎一樣的人生選擇最長的路線。原本從抖音上看幾個博主的攻略都說是27公里,十幾個小時登頂。結果到了報國寺才發現距離金頂(也就是峨眉山最高處)48公里。比預計距離差不多翻了一倍。

問題不大,

①:如果是自由行,可以在行李安檢叔叔處問問有無竹手杖0元購,我是和一個兵哥哥朋友和他的jk妹妹一起去,安檢口那裏有一大摞竹手杖,問問可否送幾個(其實買也很便宜,也就2-3元)

然後我們就出發了,徒步的人並不多,一開始還挺正常,就是瀝青的馬路。

報國寺需要門票才能進去,我沒錢報國了對不起。

然後繼續前進,這個時候我纔剛剛看到幾條樓梯,此時我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然後我們和猴子搏鬥了一番後到了一線天,風景很美,隨着海拔提升氣溫逐漸下降。這裏不得不吐槽②:爲什麼這條徒步路線沒有任何的後悔路可以走,但凡遊客出點什麼事像發燒之類的估計人都要交待在這裏,除了休息站沒有任何的纜車和應急。

再往後走,天色逐漸暗下來,這時我才意識到峨眉山不給夜爬是什麼原因,因爲隨着時間的前進,開始下雨了。

在衝鋒衣和雨衣的阻擋下我們繼續前進,然後就來到了傳說中的99道拐,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裏真的無法不吐槽③:這邊的長徒步路線和另一邊的可以車輛抵達的消費路線的規劃設計簡直是天差地別。

樓梯樓梯樓梯,無盡樓梯,就感覺這邊的路面設計就突出一個折磨和沒有設計,就我看到的最起碼有8段的平坦路是意義不明的設計,就明明很平坦的路,它非得給你整出三四步的臺階然後讓你再下去,或者是整出三四步的臺階讓你下去走4米再上來。就不知道設計的人是多喜歡樓梯,有樓梯你要走,沒有樓梯創造樓梯也要給你走。

還有那個階梯,你要是隻走長徒步線你沒有什麼感覺,你要是走到了接引殿對比一下消費區的樓梯,簡直就是離譜。消費區那邊的樓梯大概5-7釐米一階梯,而且一段的階梯它的高度是相當固定的,不會讓你有一步高一步低的錯覺。而長徒步路線的階梯,有時候上一步10釐米高度下一步就是17釐米甚至20多的高度,就…

???????

對膝蓋真是極大的負擔和折磨,我從感覺到膝蓋疼就瘋狂喫進揹包的消耗品,特別是水,快速喝光減少負重。

身體的疼痛對我這種老油條不是最大的問題,最離譜的是低溫。

特別是我這種比較發汗的人,我都不記得我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幾次又被體溫蒸乾幾次。山風夾着雨水吹進衣袖口,只要停下來沒有擋風的地方就是冷的直哆嗦。

就我這還是比較喜歡徒步的人,有的年輕的學生是半程就倒在了廟(休息站)裏,住大通鋪。

這裏不得不點名表揚洗象池,外觀非常普通的一個小廟,進去之後有免費的熱水、公共浴室、寺廟很溫暖還有衛生間。大通鋪50一晚,還可以洗臉洗腳,給手機充電。當我經歷了接近12小時的徒步,帶着溼透的身體頂着低溫和雨水邁進廟裏看到觀音的時候,我一個唯物主義者第一次感受到神明的庇佑。

當時真想在這裏住下,但是都到這裏了,距離金頂20多公里吧,心想努努力。

後面就真的是全靠意志力在推動身體,體力幾乎耗盡了,幾乎是意識模糊了,jk妹妹的揹包全讓兵哥哥背了,就這樣三個人還是4秒一步地爬,我不記得後面到底有多少樓梯了,有個叫鑽天坡的,還有一個絕望坡,又陡峭又危險,我都幾次差點在拐角掉下去④:夜爬危險性還是高,希望各位兄弟三思,該休息就休息,如果沒有長期徒步或者是耐力運動的那個體力,最好還是不要夜爬。

當時心裏只有祖國和人民,不然真的動不了一點。

穿過鑽天坡和絕望坡後就平坦很多了,沒有那麼折磨膝蓋。

後面幾乎每500米就一個休息站,我們三個幾乎是每站必休息,這個時候一定要喫一些熱的東西,該花的錢不要省⑤:一定要時刻留意身體的狀態,特別是發冷發熱,一旦出現過低溫症就不要再前進了,可以向休息站求助,如果是寺廟,僧人會給你煮薑湯的。千萬不要小瞧過低溫症,會致命的,這也是我對這條路線最不解的地方,整條路線沒有發現任何的救援方式,哪怕不是夜爬呢,白天要是骨折了豈不是隻能等着趨勢?或者是我沒有發現它的救援路線?反正我整個路程都沒有看到任何的救援標識和應急用索道,有當地的朋友可以說說。

繼續前進就到了耐力的盡頭,雷洞坪和後面的接引殿,說起這個接引殿就更加的離譜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景區或者說大型的設施沒有人值夜,整個接引殿在我凌晨3點多抵達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工作人員。因爲此前一直看攻略說接引殿是有大通鋪可以休息的,此時我和jk妹妹都已經到極限了,準備睡下明天再登頂,然而我根本找不到除了遊客之外的任何活人。

當時看着熄燈緊閉大門的接引殿,整個寺廟幾乎一片漆黑,就只有衛生間和幾個路燈還有自助販賣機在工作。一堆夜爬的遊客在溼漉漉的殿門擠在一起取暖,當時雨還特別大。

再對比旅途中溫暖的洗象池,落差要多大有多大。

特別是接引殿的一座佛就已經比整個洗象池的門面都要大,就覺得有一點好笑。

夜爬的遊客要不就在溼漉漉的大殿門口,要不就是在廁所裏渡過艱難的一夜。我和jk妹妹爬不動了,兵哥哥就自個上去了,我和妹妹是6點起來坐的纜車登頂。

我的攀爬時間大概是第一天10點到第二天的凌晨3點多,累計應該是17小時(到接引殿停止),徒步里程大概是48公里左右(從黃灣遊客中心開始)。兵哥哥累計應該是20個小時,他是凌晨5點左右登頂,全程55公里左右。具體里程應該不是特別準確,因爲我們徒步過程中和驢友交流,發現每個人的步數計算和導航甚至旅遊攻略的里程都是不同的(離譜)。

金頂確實很漂亮,可惜來的不是時候,雨水連綿,根本沒有日

出,只有雲海。

還有就是金頂的小錦囊和祈福道具賣68,你到索道點附近的文創點只要38。我願稱爲階梯售價。

本來不能一口氣登頂有點遺憾的,後來發現根本看不到金頂日出,就感覺也不是很遺憾了。

最好還是白天爬,夜間爬其實除了爬山什麼也沒有,風景也沒得看,其實是很虧的。

一些經驗就是:

①能量食物可以帶,比如士力架和巧克力棒,又輕熱量又高。

②水不要帶太多,對膝蓋的負擔太重,該花就花,12一瓶水雖然大怨種,但是背多一瓶水膝蓋就承受多幾倍的痛,不如花錢買輕鬆。

③可以帶幾片暖寶寶,夜間特冷,哪怕是沒有雨的時候山風吹走你的汗水也是很冷的,後半程我呼吸帶霧氣,大概低於10度?幾片暖寶寶可以在最艱苦的時候給你希望,途中的休息點也不需要太節省,買些熱的東西喫,比如玉米和泡麪,越熱越好

④不要多說話,留着力氣走路。

⑤走路姿勢要正確,一定要注意膝蓋保護。

⑥竹手杖不要省,到後面它就是你的最強支撐。

⑦衝鋒衣(最好有絨),

雨衣(或者雨傘),

頭戴的礦燈或者照明燈(因爲可以空出手來抓扶手),手機最好準備一個防水袋。

徒步鞋(女同志千萬不要穿跟高的,否則會非常痛苦,最好是平底鞋,在鞋墊處貼兩片姨媽巾,會舒服很多),

包裏準備額外的長袖衫,內衣褲和長褲。在你抵達極限的時候可以去換一身乾爽的再休息,哪怕是在廁所坐地板都乾爽很多。襪子一定要長的,太短了會被鞋子磨破腳跟的皮,一定不要穿比較硬的褲子,女同志最好是運動內衣,越軟的布料越好。牛仔褲爬山把兩個大腿內側磨得又紅又腫,下山就去醫院的驢友都有。

鞋套其實不很有必要,如果下雨鞋套也扛不住。儘可能減輕裝備的重量。

藥物(驅風油或者清涼油,萬金油,消毒水小瓶和繃帶)

⑧帶普通的水即可,能量飲料基本會偏甜,喝幾口水往裏面兌一點能量飲料,會比直接喝能量飲料舒服。可以問休息點的老闆要一點鹽巴,補充身體的鹽分。

⑨下山後不要隨便去按摩,不然容易越按越虛。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