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睡不着來碎碎念一下,順便推薦一首歌給大家。
初見
2018年我加入了steam的大家庭,買的第一款遊戲就是《人類:一敗塗地》。當時是大二上,買這個主要是因爲當時有點火,加上許多同學都在玩,心癢想試試就註冊了個賬號購買了。
其實我是一個很容易就產生孤獨感的人,這麼說可能有點扯,不過我從小就很喜歡發呆。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有一晚上睡不着覺,盯着天花板在黑暗中看出了成片的三角形,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幾乎最久遠的記憶。長大之後的我與朋友之間雖然關係不錯,但是我總覺得仍有一層距離感,彷彿自己把自己關進了籠子裏和別人交流,還爲這孤獨感感到安全。買《人類:一敗塗地》是因爲大學同班有個同學人緣很好,我爲了打破自己的孤獨邊界便想試試融入他的圈子,於是買了遊戲和他以及他的朋友一起玩。雖然笑得很開心,但是我的孤獨感好像並沒有減少多少,後來他的圈子我也再也沒有融入進去過。
溝通
我購買的第二款遊戲是大名鼎鼎的《傳說之下》,當時是看一個視頻瞭解到的,也是第一次瞭解“獨立”遊戲的定義。與以往我玩的任何遊戲都不同,《傳說之下》裏有怪物,但是沒有敵人,真正的敵人是自己,你要做的並不是Fight,而是瞭解怪物的喜好和心軟的弱點,用不斷的Mercy來融解它的防禦,減弱它的敵意的同時慢慢成爲朋友。《傳說之下》讓我明白瞭如何交朋友,不是不打不相識,而是一點點理解他的需求並且尊重他的個性,這讓我對交朋友、與陌生人交流不再恐懼,也不再爲如何保持自己的空間而煩惱。
和解
後來斷斷續續的買了一些遊戲,比如《星露穀物語》,讓我第一次知道種田居然可以這麼上癮(以及自己當時對找對象有多麼不關心);《殘酷之夜》,讓我對模擬經營遊戲開始瞭解並鑽研;《賽博朋克酒保行動》,讓我對文字冒險遊戲擺脫了偏見並開始大量嘗試...期間我開始在小黑盒寫評測文章,那個時候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完美,然而,19年我因爲戀愛和學業等等的壓力,確診了重度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當時的情況很糟糕只能休學。回到家裏的我無心遊戲與生活,整日與苦惱焦慮爲伴,直到我遇到了一座高山——沒錯,就是《蔚藍》。這座充滿了尖刺、懸崖、自我懷疑和草莓的山,成爲我現實煩惱的賽博影像。最開始玩的時候很想摔手柄,但是隨着海拔的逐漸增高,我也開始耐下心來,一點點一次次的嘗試與自己和解,最後終於爬到了山頂,而我的心也迴歸了平靜。
發展
半年的休學之後我返回了學校,生活也就平淡的走了下去。直到21年,我購買了我當時買的最貴的,也是目前玩的最久的遊戲——《環世界》。當時阿根廷區還沒有開始遣返,這是我購買的第一款阿根廷區的遊戲。還記得第一個檔我開的最簡單的難度,沒有風浪與襲擊,但是玩的如癡如醉,看着自己一點點建設小城鎮,招募小人,相戀結婚,我感覺自己彷彿在異世界過完了一生。當然,後面看到許多博主(尤其是老菊,不愧是故事王)的視頻,以及皇權和文化dlc的出現,讓我對這個遊戲的認識上升了一大截,從最開始的小人手無寸鐵養老生活到現在能自己錄相關視頻,剪輯上傳,開始做b站up主。看着播放量和評論還有粉絲關注不斷刷新增長,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這個小透明在世界上有了一點關注。
未來
現在的我,雖然仍然沒有工作,但是在忙留學讀碩的事情,未來也算是多了一層保險。焦慮和抑鬱雖偶爾還會襲來,但是我已把他們視作自己的夥伴,現在的我不會再封閉自己,而是能夠拿自己的痛苦與別人開玩笑。也許這樣就夠了。
喜歡一款遊戲的理由有很多,最開始的我只是想減輕自己的孤獨,沒想到卻打開了一個這樣五彩的世界。也許年少的時候玩遊戲只是爲了刺激,長大之後遊戲卻成爲了我逃離世界的最簡單的傳送門。它就好像一片巧克力牛奶味的止痛劑,在我最需要陪伴和幫助的時候讓我短暫的停止了思考和焦慮,又用簡潔明快的方式教給我生活下去的道理和勇氣。難以想象在當時沒有父母理解和朋友支持的情況下,沒有遊戲我該如何自愈,如何擁有現在這樣平淡但幸福的日子。
我是三狗,一個被對象屁股拱到被子外邊凍醒睡不着的遊戲玩家,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