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提示:本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錯漏或不同意見請友善提出~
SLC,MLC,TLC再到現在正在不斷推出的QLC,其壽命與性能,是在不斷下降的。特別是QLC硬盤,可謂是罵聲不斷,但是你真的需要擔憂你的硬盤壽命嗎?
固態的主要零件其實也就兩:顆粒和主控。自然壽命的主要影響因素也在他們身上。
而上述提到的SLC,MLC,TLC等正是顆粒的類型,也是大多數人更關注的點。
這是致態的QLC顆粒硬盤TI600的參數,500GB的壽命爲200TBW;1TB的壽命爲400TBW。
而這是致態的TLC顆粒硬盤TI PLUS 7100的參數,500GB的壽命爲300TBW;1TB的壽命爲600TBW。
乍一看,兩者的壽命差距居然高達50%,那是不是代表QLC很不耐用呢?
TBW的含義
TBW(Terabytes Written,或Total Bytes Written),我認爲前面的英文是更爲合理的,否則這300TBW就少了單位了。Terabytes即爲TB,1TB=1024GB,Written即爲寫入,300TBW意思就是你一共可以寫入300TB的數據。
但這300TBW不像電池容量,一到0%就自動關機,寫完300TB直接冒煙。這300TB僅僅只是廠商規定的保修值,廠商有信心在寫入300TB以內保證大部分的產品不會出問題,要是真出了問題,寄回去給你免費換新用。
(要是保證不了,廠商也可以原地自爆倒閉了)
200TBW,少?多?
這200TBW到底算多還是算少呢?
如果你是沒怎麼接觸電腦的小白,或者是從來不去看任何檢測軟件,只用電腦工作或娛樂的用戶,也許你會覺得這200TB很少,可能沒兩年就用完了,那麼下面我將用自己用的硬盤爲你舉例。
這是一塊我在2021年618購入的致態PC005 512GB,到今天差不多3年正好。它也是我的主力系統盤。通電時間8185h,除去356天*3等於7.47h左右,也就是我每天平均的開機時間。每小時的寫入量約爲2.8GB。
23000GB,也就是我的總寫入量,摺合22.46TB。那麼現在,你還覺得200TBW少嗎?按照這個節奏,200TB的寫入大概夠我用20年以上。
聰明的觀衆也許發現了華點,我還有一塊硬盤。
這塊硬盤的通電時間僅僅只有1644小時,原因不是我最近纔買它,而是他已經售後過兩次,換新過兩次了。具體原因我暫且不提,暫時只關注寫入數。
這塊硬盤是我的遊戲盤,寫入僅僅3TB,時間1644h,每小時的寫入量約爲1.9GB。加上系統盤,每小時寫入4.7GB不到5GB。
假設你是一個和我差不多的遊戲玩家,擁有一塊1TB的QLC硬盤,壽命爲400TBW。每天打遊戲10h,一天寫入50GB,一年20TB,400TBW可以用20年。我相信應該沒有人無聊到下一堆大型遊戲然後不玩刪掉再換一批吧~
如果你的主要是文檔辦公,那這個壽命會更高。
TBW可靠嗎?
那麼,按這樣說大家的硬盤不都不會壞了,這TBW保熟嗎?
所以,我認爲僅僅根據TBW來定義一個硬盤的好壞或是硬盤壽命的長短是非常不靠譜的行爲。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着硬盤的壽命。
圖片來源:B站小飛機DIY
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剛纔說的售後兩次的硬盤了。
三星0E事件,也許不少同學有所耳聞,有一段時間三星的硬盤大批量出現0E導致數據丟失、損壞。0E不代表着硬盤報廢,但意味着你有數據已經讀不出來的,所有的數據都可能處在危險中,也許隨時報廢。
又有聰明的觀衆會問了,你這也不是三星的硬盤啊,湊什麼熱鬧?SX8200,在當時是出了名的混用顆粒,三星顆粒也在其中。而且,我懷疑後面都是用了當初三星0E時期生產的顆粒。我換新兩次,三塊硬盤,經過軟件查詢全是三星顆粒,前兩塊都0E送走了,這塊用了半年左右,還沒0E,不知道後續會不會0E...
有趣的是與商家的對話,可以看出來,這塊盤不少人售後啊......
小結
所以說,顆粒本身的質量是遠大於標稱的所謂TBW的。玩家圈裏流傳着的白片、黑片、原廠,似乎在廠商那裏並沒有十分準確的對應,但有一個道理是不變的:生產顆粒的廠商自己做硬盤,給自己硬盤上的顆粒肯定是最好的,不然豈不是自己砸自己的口碑嗎?購買例如致態、西數、三星等這種必然是原廠顆粒生產的硬盤肯定更不容易壞。
主控
當顆粒努力擦寫爲你工作時,其實還有人在默默付出。
主控。選購硬盤中經常被忽略的因素,但其實主控是決定硬盤的讀寫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壽命的重要因素。
當你模擬slc高速寫入時,主控要在閒暇之時給你擦屁股,把數據再給整理到一起;他還要避免你把數據頻繁的在某一區塊擦寫,均衡磨損防止暴斃......
主控的作用暫且按下不談,不過正是因爲它繁重的工作,導致發熱嚴重,壽命也是較爲低。
一塊正常壽終正寢的硬盤往往不是顆粒先壞,而是主控先壞。
讓硬盤保持在合理的溫度區間內才能讓硬盤活得更久。但主控的損壞往往是一個較爲不可控的因素,但也沒壞的那麼快,無需過度擔心。
總結
看完以後,也許你會覺得我在爲QLC洗地。但在現階段,我並不推薦你購買任何QLC硬盤,原因只有一個:貴!
同樣的價格,明明能買到更好的TLC,我爲什麼要買QLC呢?沒有垃圾的產品,只有垃圾的價格。本篇旨在讓更多人擺脫硬盤壽命焦慮,放心買,大膽用。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可能有疏漏錯誤之處,也請大家在評論區中友善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