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AMD內容比較多,在測試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個非常有趣的點,相同固態硬盤在AMD平臺上的默認讀寫測試數據就是比Intel要好上不少,對剛需讀寫性能的遊戲玩家真就AMD YES。
本着求知溯源的目的,查清楚了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理論知識與實測數據對比,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由於平時時間有限且評論區溝通效率低,有複雜問題諮詢請單獨聯繫。
⏹ 省流總結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做個總結:
- 對比同級別Intel平臺,AMD平臺除了單核主頻高+性價比高,PCIe通道的固態硬盤順序讀寫能力也會高一些,缺點還是對遊戲不太重要的內存效能,所以更適合遊戲向裝機。
- 本次測試了兩塊AMD平臺CPU,8700G實測是隻支持256Bytes,上一代的7700X反而可以走512Bytes模式,後綴爲G的系列理論上都不享受讀寫加持。
- 本文當做案例的佰維NV7200隨機讀寫能力比較強,雖然TBW是低了點,但勝在五年質保且價格不貴,並且運行溫度低,更適合寫入量不大的遊戲玩家或者筆記本用戶入手。
⏹ 原理解析
造成固態硬盤在Intel/AMD平臺性能差別的原因在PCIe通道設定上,重要參數是最大傳輸負載大小(MPS),簡單給大家總結下:
●首先,根據計算公式,數據包傳輸效率=MPS÷(MPS+Overhead),傳輸效率高,讀寫表現會越好,512bytes的MPS可以提供7.5GB/s傳輸速度。
●其次,MPS的大小遵循水桶原理,取整個傳輸鏈路中所有硬件的最小值,說人話就是CPU、主板以及固態硬盤必須都支持高MPS纔行。
具體說明可以參考下圖,節選自AMD官方提供的PCIe通道效能說明文檔。
以本次使用的兩組設備爲例,走HIWINFO抓取BUS信息就能看到區別:
●Intel平臺MPS最大支持256bytes,幾乎所有型號都一樣。
●AMD平臺MPS最大支持512bytes,具體得看CPU型號。
按照上圖的公式,就算拋開不同文件系統的性能差異,理論上也會有着4%的性能差異,下面會分別針對空載和滿載狀態的硬盤做雙平臺對比測試。
最後給新手朋友科普一下,遊戲對固態硬盤的性能關注點:
●首先是延遲,正常值應該在10ms以內,延遲高會導致素材加載較慢,比較影響遊戲體驗。
●其次是順序讀寫,3000MB/s以上就足夠了,遊戲安裝包一般是大文件,有倉鼠症的囤貨黨需要看這個,大型素材包同樣算順序讀寫。
●最後是隨機讀寫,IOPS在600K以上爲佳,常規遊戲素材一般是小文件,實際遊戲期間的順序讀寫比較少。
延遲和讀寫速度均可以在任務管理器中隨時查看,其中延遲是最重要的,需要看固態硬盤的整體硬件方案、固件優化以及運行環境溫度。
⏹ 測試環境
簡單介紹一下本次使用的
1️⃣固態硬盤丨佰維NV7200 1T
簡介:本次的核心評測品NV7200 PCIe4.0 SSD,出自於佰維存儲。佰維是國內做存儲的頭部大廠,運營過比較出名的品牌有惠普、宏碁、掠奪者等,目前比較出名的是宏碁存儲。佰維品牌新推出的這款NV7200性能一貫優秀,且極具性價比,1TB售價499元,在同級別PCIe4.0型號中相當實惠。
說回佰維NV7200本身,簡單說一下重點參數:
●容量有500G、1T、2T以及4T可選,單條容量越大越好,性能和保修越好。
●硬件方案依舊是聯芸MAP1602+長存QLC顆粒,單面顆粒,貼紙內置石墨烯散熱層。
●軟件方案爲HMB+SRAM融合Smart Cache技術,同時針對溫控做了單獨的算法控制。
●保修方案依舊是年限+TBW雙標,年限均爲五年,TBW最高1600T。
本文使用的是單顆粒500G的1T版本,順序讀取速度爲7200MB/s,順序寫入速度爲6200MB/s,隨機讀取爲1000K,隨機寫入爲800K,TBW保修爲400T,整體比較中規中矩。
除了固態硬盤本身、精密螺絲刀以及定位螺絲這些硬件以外,佰維還附贈了OEM正版的Acronis軟件,支持硬盤克隆、系統恢復等功能,非常實用。
2️⃣對照組A丨AMD R7-7700X+七彩虹B650M戰列艦
簡介:其實本來想偷懶用現成的8700G做測試,實際用HWinFO抓去BUS信息可以看到,壓根最大MPS只有256Bytes,所以比較在意讀寫速度的朋友一定要注意CPU的選擇。
3️⃣對照組B丨Intel I7-14700K+技嘉Z790小雕X
簡介:這套組合已經算是次旗艦了,實際上固態硬盤的測試數據還是不如上面AMD中端型號組合,當然目前Intel在售型號的收拾在於內存效能,只能說各自有利有弊吧。
⏹ 數據測試
下面開始進入佰維NV7200實測環節,分別針對Intel/AMD平臺做峯值、均值以及滿盤測試,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數據對比,上爲AMD,下爲Intel。
1️⃣空盤峯值測試丨CrystalDiskMark8
這裏測試佰維NV7200空載狀態的硬盤峯值數據,結果如下圖所示:
●AMD平臺的順序讀取爲7172.42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讀取爲7023.66MB/s
●AMD平臺的順序寫入爲6094.36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寫入爲5723.22MB/s
●AMD平臺的隨機讀取爲4319.32MB/s / Intel平臺的隨機讀取爲4326.07MB/s
●AMD平臺的隨機寫入爲3758.03MB/s / Intel平臺的隨機寫入爲3681.89MB/s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AMD平臺的峯值順序讀寫能力要比Intel高出約2.1%,峯值隨機讀寫倒是差不多水平。
2️⃣空盤均值測試丨AS SSD Benchmark
這裏測試佰維NV7200空載狀態的硬盤平均數據,結果如下圖所示:
●AMD平臺的順序讀取爲6112.75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讀取爲5780.89MB/s
●AMD平臺的順序寫入爲4445.25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寫入爲4597.95MB/s
●AMD平臺的隨機讀取爲2387.26MB/s / Intel平臺的隨機讀取爲2433.28MB/s
●AMD平臺的隨機寫入爲2876.95MB/s / Intel平臺的隨機寫入爲2989.32MB/s
●AMD平臺的讀取響應時間爲0.021ms / Intel平臺的讀取響應時間爲0.020ms
●AMD平臺的寫入響應時間爲0.059ms / Intel平臺的寫入響應時間爲0.055ms
●AMD平臺的評測分爲8086 / Intel平臺的的評測分爲8252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AMD平臺的平均順序讀取能力要比Intel高出約5.7%,寫入則是差了3.4%,平均隨機讀寫也差了1.9%。
爲了比較直觀的對比,切換成IOPS標準數據,轉換後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AMD平臺的隨機讀取IOPS爲611139 / Intel平臺的隨機讀取IOPS爲622919
●AMD平臺的隨機寫入IOPS爲736499 / Intel平臺的隨機寫入IOPS爲765267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不管是AMD還是Intel,佰維NV7200的平均隨機讀寫IOPS均高於600K這個商用水平線,還是不錯的。
3️⃣滿盤壓力測試丨TxBench
以上測試均爲沒做任何存儲的空盤測試,所有硬盤的存儲量上去之後性能都會下降,使用TxBench將空閒率拉低至20%,結果如下圖所示:
●AMD平臺的順序讀取爲3535.42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讀取爲3531.63MB/s
●AMD平臺的順序寫入爲98.30MB/s / Intel平臺的順序寫入爲100.80MB/s
●AMD平臺的讀取響應時間爲4.74ms / Intel平臺的讀取響應時間爲4.75ms
●AMD平臺的寫入響應時間爲170.67ms / Intel平臺的寫入響應時間爲166.44ms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在低空閒率狀態,佰維NV7200的讀取性能雖然有所下降,但延遲確實沒增加太多,寫入能力則是下降的比較厲害,對遊戲影響不大就是了。
4️⃣高壓溫度監控丨CrystalDiskInfo
運行溫度也是固態硬盤的考量數據之一,固態硬盤安裝在主板的RTX4070獨顯附近,測試時室內溫度爲25°,環境爲TxBench創建小文件期間,結果如下圖所示:
●硬盤運行溫度爲47°,比較平穩。
通過測試可以得出結論,即使是夏日38°高溫+靠近顯卡位置安裝,佰維NV7200的滿負載運行溫度也會低於60°,可以放心長期運行。
5️⃣對比總結
簡單總結下以上測試得出的結論:
●單說固態硬盤的讀寫性能,AMD並不是全面比Intel強,遊戲場景需求的短期順序讀寫確實比較強,生產力場景需求的持續隨機讀寫則是Intel更好點。
●佰維NV7200在20%的低空閒率狀態下讀取和延遲數據依舊比較穩,寫入會慘一些,雖然對遊戲影響沒那麼大,但還是建議保留30%以上的空閒空間。
●佰維對溫控調教比較亮眼,常規室溫遠低於60°這條危險線,長時間遊戲也不會觸發高溫降速問題,可以放心使用,特別是筆記本和迷你主機,適配度特別高。
多說一句,遊戲對固態硬盤的性能要求其實沒那麼高,買個佰維NV7200這種性價比高+保修靠譜的就行,省下的預算花在顯卡、顯示器和鍵鼠上,體驗會更好一些。
⏹ 本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