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和測試配件介紹
英特爾在上個月發售了酷睿i9-14900KS,作爲最旗艦消費級處理器,它憑藉着官方特挑體質,使它出廠最大睿頻就達到了6.2GHz,大核、小核心全核睿頻分別可以達到5.9GHz和4.5GHz,這就意味着遊戲玩家上手就能享用最高遊戲性能。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用一顆甜點級的酷睿i5-14600K(KF)把大核心的頻率儘可能超頻至酷睿i9-14900KS的相同水平,它倆的遊戲性能差距還大嗎?這篇文章就通過實測來驗證一下,下面先來介紹一下測試所需的配套硬件,如需查看對比結果可直接跳轉至文章測試環節。
爲了頂住酷睿i9-14900KS這款性能和功耗都炸裂的發燒級處理器,硬核給它配套的主板是來自微星MEG Z790 ACE MAX 戰神,包裝上採用了符文圖案,它形成了一個特別三角形作爲背景,和主板渲染圖構成正面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包裝上還有THUNDERBOLT、Wi-Fi 7、LIGHTNING GEN 5等賣點特性標註。
MEG Z790 ACE MAX 戰神板型規格爲E-ATX,在外觀上繼續延續了老款ACE的素雅純黑風格設計,在此基礎上配上金屬拉絲、符文圖案、紋路以及各種相關LOGO,整體給人一種高級的美感。和老款ACE不同的是,新款部分LOGO和字樣從黑金變成了白色,而位於供電裝甲、PCH以及M.2裝甲的RGB光效依然是保留下來了。
MEG Z790 ACE MAX 戰神在微星Z790家族中屬於次旗艦定位,它採用了超級豪華的24+1+2相供電規格,CPU部分最大電流可支持到105A,並搭配雙8Pin CPU供電接口。供電散熱部分,它擁有大面積堆疊式散熱鰭片和U型雙導熱管串聯,可以確保供電部分的散熱效率和最大穩定性。
主板擁有四根DDR5內存插槽,最大可支持到256GB容量,標稱最高內存頻率可超頻至DDR5 7800MHz+,支持Intel XMP 3.0技術,MEG Z790 ACE MAX 戰神支持Memtest Mode內存性能優化模式,配合Memory Try It!功能,可實現一鍵輕鬆超頻,後續測試環節也會有內存相關的超頻測試。
MEG Z790 ACE MAX 戰神擁有三根金屬加固的PCIe插槽,其中第一根最高支持PCIe 5.0x16,而第二、第三根分別最高支持PCIe 5.0X8和PCIe 4.0X4,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根、第二根PCIe插槽和部分M.2插槽共用帶寬,使用時需注意插槽的優先安裝位置。M.2插槽支持到五組,每一組均有大面積散熱馬甲覆蓋。
在五組M.2插槽中,從上往下數,第三組是支持PCIe 5.0X4,其餘四組均支持PCIe 4.0X4,靠下方的兩組還預裝了便捷卡扣。第一組散熱馬甲具有獨特的觸點&卡扣,不僅拆裝更方便,而且馬甲上RGB燈效也不需要通過任何線材供電。
MEG Z790 ACE MAX 戰神爲其8層服務器級PCB配上了全覆蓋的金屬背板,不僅使主板更加堅實牢靠,而且在背板和PCB之間還存在導熱墊,可以加強主板散熱性能。
MEG Z790 ACE MAX 戰神背部擁有極其豐富的I/O接口,從左到右分別是Clear CMOS按鈕、Flash BIOS按鈕、Smart按鈕、兩個2.5Gbps網口、七個USB 3.2 GEN2 Type A、一個USB 3.2 Gen 2 Type C、兩個雷電4接口(40Gbps)、兩個Mini DisplayPort接口、Wi-Fi 7天線接口以及S/PDIF光纖+五組音頻接口(ALC4082驅動,帶ESS ES9280AQ Combo DAC/HPA),能滿足各種不同用途的高端用戶。
主板內部I/O配置同樣是豪華級別陣容,具有五個系統風扇、兩個水冷風扇和一個CPU風扇接口,LED功能方面,配備一個4Pin RGB和三個3Pin ARGB Gen 2接口,在主板右上方還有數顯DEBUG偵錯燈。
在六組SATA接口上方,主板配備兩組USB 3.2 GEN 1接口(機箱前置)以及兩組USB 3.2 GEN 2x2 Type-C(機箱前置)接口,兩個Type-C支持USB PD 60W充電,一個橫置另外一個屬於直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實現PD供電需要把PD_PWR1接口接上6piin顯卡供電。
MEG Z790 ACE MAX 戰神在下方還佈置了雙BIOS切換開關、LED開關、溫度傳感器接口、快捷的開機重啓按鈕、低模式跳線、低溫啓動跳線等配置。
這次對比測試也把內存配置拉滿,做到儘可能避免瓶頸,準備了來自金百達星刃DDR5 6800 24GB*2套裝,包裝採用了金百達旗下產品統一的黑色簡潔背景風格,下方標有高性能、高兼容、即插即用和疾速玩的口號。
金百達星刃DDR5從6000MHz到7600MHz均覆蓋了極其豐富的產品線,它涵蓋海力士A-Die和M-Die兩種內存顆粒,並在電商頁面清晰地註明了顆粒的種類,比如原裝原印、原裝特挑等,容量方面還分爲16GB*2、24GB*2以及48GB*2三種可選。
金百達星刃和黑刃系列一樣都屬於純黑無光設計,個人是挺喜歡這種低調風格的,內存鋁合金馬甲上半部分採用簡潔的紋理和KingBank LOGO修飾,下半部分擁有分層式、金屬拉絲處理區域,整體顏值很能打。
內存採用原裝原印的海力士M-Die(3Gb),開啓XMP 3.0和EXPO技術後可達成DDR5 6800C34-45-45-108 & 1.4V的超頻配置,海力士M-Die(3Gb)具有低發熱、高性能的特性,喜歡手動超頻的朋友還可以繼續發掘內存的潛力。
金百達星刃DDR5 6800 24GB*2套裝安裝到MEG Z790 ACE MAX 戰神上,兩者風格契合度相當高,而在無光打到內存表面時,馬甲黑色格調會更加凸顯。內存整體高度也只有42.4mm,很適合用來搭建風冷、無光主題裝機。
最後是CPU散熱部分,衆所周知酷睿i9-14900KS的發熱量極其恐怖,這裏使用了利民CORE MATRIX 360 BLACK幻芯矩陣這款水冷進行壓制,從包裝設計風格可以發現,這是一款造型具有線條感、輕RGB特性的產品。
利民360幻芯矩陣在出廠狀態已經預裝好了冷排風扇,並且在水冷管上帶有理線卡扣,整體採用暗黑系風格進行設計,搭配MEG Z790 ACE MAX 戰神主板也是能做到風格絕對統一,水泵方面採用了CORE V1.0獨立水泵構架,屬於目前利民旗下數一數二的性能水冷產品。
冷頭整體採用楔形鑲嵌工藝打造,全鋁合金材質打造質感還不錯,部分區域還經過金屬拉絲處理,通電後能呈現獨特的氛圍RGB光效。
水冷配備三把TL-K12風壓扇,具有S-FDB軸承、二次點膠動平衡、磁穩構架特性,最大轉速可打到2150RPM±10%,這款風扇不但做到了性能優異,還保留了極其簡潔的多面氛圍RGB燈效。
利民CORE MATRIX 360 BLACK幻芯矩陣RGB效果,和MEG Z790 ACE MAX 戰神VRM裝甲上的龍形RGB圖案也很搭,用暗黑、簡潔關鍵詞來描述再好不過
MEG Z790 ACE MAX 戰神PCH裝甲上的符文圖案RGB效果
理論和內存超頻性能測試
對於酷睿i9-14900KS來說,開啓XMP配置解鎖功耗牆後,就能直接享用5.9GHz大核和4.5GHz小核帶來的極致性能享受,免去了手動超頻的繁瑣性和不確定性,不過現階段Beta版本的BIOS需要稍微提高一點防掉壓等級才能穩住14900KS,硬核手上這款U需要Mode 3,如果使用自動模式有可能會面臨遊戲閃退問題。
常規測試下,酷睿i9-14900KS都是直接開啓XMP配置進行的,爲了顯卡部分不構成任何瓶頸,這次一步到位使用最頂級的RTX 4090 24GB,顯卡驅動爲最新版本的GeForce Game Ready 552.12 WHQL,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3H2最新版本,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以便最大化顯卡性能。
酷睿i9-14900KS和酷睿i5-14600KF的CPU-Z規格圖,這次硬核把14600KF大核頻率直接超頻到5.8GHz,和14900KS僅相差0.1GHz,硬件差別兩者剩下是三級緩存、兩個大核以及小核頻率&數量這些方面,軟件層面,得看遊戲和系統對核心的優化程度了。
酷睿i9-14900KS如果直接默頻去跑CINEBENCH R23項目,結果一定是大幅度降頻,顯然性能會下滑,在不優化電壓狀態下甚至可能還不如酷睿i9-14900K跑出來的成績。手上這顆U算不上大雕體質只能說一般般,大核定頻5.8GHz也夠喫力的(主要是核心電壓得1.36V)
最終退而選擇1.3V定頻5.7GHz大核+4.4GHz小核,也就是酷睿i9-14900K全核睿頻數值,最終利民360幻芯矩陣在跑R23多核烤機項目時可以把它壓制在最高93℃,此時CPU Package功耗高達353W,主板MOS溫度僅67℃。對於這種體質一般的i9-14900KS,其實降壓降頻是個不錯的選擇,基本上所需電壓都要比大部分14900K低一些。
另外手上這顆酷睿i5-14600KF就屬於體質較好的,1.3V就能將其大核超頻至5.8GHz,在跑R23多核烤機項目時最高CPU溫度僅爲90℃,CPU Package功耗爲251W,主板MOS溫度爲56℃,相比酷睿i9-14900KS那是輕鬆不少的。
酷睿i9-14900KS手動定頻5.7GHz大核+4.4GHz小核,CINEBENCH R23多核分數爲41268 pts,單核分數爲2195 pts,多核方面其實就是看作爲不撞溫度牆的14900K跑出來的成績,而單核由於最大睿頻定在5.7GHz會有下滑,實際對生產力其實沒多大影響,因爲涉及多核性能更多的。
雖然這顆酷睿i9-14900KS的CPU核心體質不佳,但是IMC體質還算達標,搭配MEG Z790 ACE MAX 戰神和金百達星刃DDR5 6800 24GB*2情況下,經過一個小時微調就穩住了DDR5 8000頻率,主時序爲C36-49-49-58,SA電壓爲1.25V(也可以設置自動)
CPU VDDQ和CPU VDD2電壓分別爲1.41和1.4V,而內存電壓僅需1.54V就能通過TestMem5 1usmus_V3配置烤機測試,至於酷睿i5-14600KF只調了兩個電壓一陣子後也能過測,可以說非常穩了。
DDR5 8000C36-49-49-58主參下的其他時序設定參考,由於內存顆粒是M-Die(3Gb),所以參數並沒有壓得很極致,比如tRFC只能到700左右,而A-Die可以縮到520,不過M-Die(3Gb)也勝在有更大的48GB容量嘛。
酷睿i9-14900KS默頻+金百達星刃DDR5 6800C34 24GB*2 XMP,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酷睿i9-14900KS默頻+金百達星刃DDR5 8000C36 24GB*2 OC,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金百達星刃DDR5 8000C36 24GB*2 OC,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首先,在使用酷睿i9-14900KS的時候,從DDR5 6800C34手動超頻至DDR5 8000C36提升非常明顯,各項帶寬性能從100GB/s一下子飆升至120GB/s左右,延遲降低了11ns。同樣,酷睿i5-14600KF搭配DDR5 8000C36時,除了各項帶寬性能有差距(直接反映在一些生產力項目裏),內存延遲其實和酷睿i9-14900KS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對於遊戲應用,兩者的內存性能應該也是半斤八兩。
六款遊戲三種分辨率幀數對比
來到重頭戲的遊戲測試對比環節,本次準備了四款競技網遊和兩款單機遊戲,考慮到不同分辨率會對應不同的高刷顯示器,這次每款遊戲還劃分三種分辨率進行CPU測試,並把OSD硬件監測圖合併對比,以便分析兩款CPU的運行情況。
《APEX英雄》
《APEX英雄》2160P TSAA+(紋理串流預算+紋理過濾+模型)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86fps,1% LOW幀250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86fps,1% LOW幀244fps
《APEX英雄》1440P TSAA+(紋理串流預算+紋理過濾+模型)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99fps,1% LOW幀259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99fps,1% LOW幀249fps
《APEX英雄》1080P TSAA+(紋理串流預算+紋理過濾+模型)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99fps,1% LOW幀255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99fps,1% LOW幀252fps
《APEX英雄》這款遊戲最高幀數上限是300fps,酷睿i9-14900KS和酷睿i5-14600KF平均幀數都能最大程度逼近300fps,酷睿i9-14900KS主要優勢在於1% LOW幀方面最高可領先4%。
《無畏契約》
《無畏契約》2160P MSAA 4X全部選項手動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604fps,1% LOW幀436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563fps,1% LOW幀384fps
《無畏契約》1440P MSAA 4X全部選項手動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704fps,1% LOW幀401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638fps,1% LOW幀350fps
《無畏契約》1080P MSAA 4X全部選項手動最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683fps,1% LOW幀414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605fps,1% LOW幀372fps
《無畏契約》這款遊戲優化相當不錯,酷睿i9-14900KS在這個項目無論是平均幀還是1% LOW幀優勢都挺大的,尤其是越低分辨率時平均幀會領先不少,三種分辨率綜合下來,酷睿i9-14900KS平均幀可領先10%,而1%LOW幀可領先13%,酷睿i9-14900KS的1% LOW幀都在400幀以上了,這就意味着搭配400HZ顯示器的體驗將會絲滑般流暢。
《CS2》
《CS2》2160P 8X MSAA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58fps,1% LOW幀207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58fps,1% LOW幀197fps
《CS2》1440P 8X MSAA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483fps,1% LOW幀384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467fps,1% LOW幀311fps
《CS2》1080P 8X MSAA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603fps,1% LOW幀371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483fps,1% LOW幀300fps
《CS2》相比上一代更能利用顯卡和CPU性能,在4K分辨率,酷睿i9-14900KS在1% LOW幀略微有3.5%的優勢,2K分辨率開始體現在1% LOW幀拉開差距,酷睿i9-14900KS可直接領先23%,1080P分辨率無論是平均幀還是1% LOW幀都能領先20%以上。
《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2160P 120% 自定義材質、抗鋸齒和可視距離超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14fps,1% LOW幀201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17fps,1% LOW幀204fps
《絕地求生》1440P 120% 自定義材質、抗鋸齒和可視距離超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85fps,1% LOW幀259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79fps,1% LOW幀283fps
《絕地求生》1080P 120% 自定義材質、抗鋸齒和可視距離超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85fps,1% LOW幀275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77fps,1% LOW幀278fps
《絕地求生》對CPU核心優化就沒那麼好了,總得來說酷睿i9-14900KS在平均幀數更高一些,而酷睿i5-14600KF反而在1% LOW幀更高一些,它和《Apex英雄一樣》,選擇甜點級CPU超頻會更合適,沒必要追求Core i9了。
《龍之信條2》
《龍之信條2》2160P預設高+漸進渲染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91fps,1% LOW幀50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85fps,1% LOW幀48fps
《龍之信條2》1440P預設高+漸進渲染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92fps,1% LOW幀51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84fps,1% LOW幀47fps
《龍之信條2》1080P預設高+漸進渲染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91fps,1% LOW幀48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84fps,1% LOW幀45fps
《龍之信條2》直至目前爲止,官方還沒修復城鎮NPC過多會給CPU造成較大負載的問題,在城鎮裏面測試,自然更高頻率和更多核心、線程的酷睿i9-14900KS會有優勢一些,平均幀三種分辨率綜合下來領先8%左右,1% LOW幀則是浮動在4%~8%左右的差距。
《騎馬與砍殺2》
《騎馬與砍殺2》2160P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190fps,1% LOW幀145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186fps,1% LOW幀150fps
《騎馬與砍殺2》1440P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95fps,1% LOW幀163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73fps,1% LOW幀151fps
《騎馬與砍殺2》1080P預設非常高
酷睿i9-14900KS默頻大核5.9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301fps,1% LOW幀157fps
酷睿i5-14600KF大核超頻5.8GHz+DDR5 8000C36 48GB,平均幀數280fps,1% LOW幀157fps
《騎馬與砍殺2》從來都是一款較喫CPU性能的遊戲,酷睿i5-14600KF經過狠狠超頻,表現也還不賴,居然和酷睿i9-14900KS在4K分辨率可以做到互有勝負,而1080P和2K分辨率則是酷睿i9-14900KS存在8%左右的領先幅度。
另外從OSD硬件監測中可以發現,酷睿i9-14900KS雖然整體性能更強,但是代價也是用極高的運行功耗換來的,玩遊戲CPU分分鐘也會達到200W功耗,在《騎馬與砍殺2》中甚至會突破300W,因爲核心電壓會達到1.6V,還要確保不要碰到100℃溫度牆(避免降頻帶來性能下滑),而酷睿i5-14600KF在超頻狀態下最多最多也就150W,相當於酷睿i9-14900KS的一半功耗而已,溫度也涼快。
結語
毫無疑問,酷睿i9-14900KS出廠灰燼的遊戲性能也是相當強悍的,在本文測試中,在部分電競網遊中,它甚至可以領先酷睿i5-14600KF(超頻5.8GHz)達到20%以上,某些特別喫CPU的單機也存在10%左右的幅度,尤其適合追求極致遊戲體驗的玩家(比如搭配360HZ、400HZ刷新率使用),相較於挑大雕體質的14900K(能達到5.9GHz的本來也少),還要進行繁瑣調試,酷睿i9-14900KS那可省事太多了。
當然,要付出的代價只有一個,那就是搭建成本,包括CPU散熱器、主板、電源等都是要高端級別的,內存變相至少也要上DDR5-8000頻率吧。而選擇酷睿i5-14600KF進行超頻,相對來說性價比會高一些,適合有時間折騰的主流遊戲玩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