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包含個人主觀,並從優缺點出發,結合價格,在實際體驗後給出個人主觀建議(疊個甲: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是你對。)
——————————————————————————
(一)發售口碑4A——4M
2022.12.2日木衛四正式發售,在此之前,製作組的迷之自信,直接甩出“4A級”這個噱頭,讓一衆玩家很是興奮。不少人好奇,能超越《死亡空間》嗎?而他們的價格也是對的起他們的自信,ps版和steam版價格都是正常的定價。但質量方面在發售後就撕開了“保護膜”,首先是steam版的木衛四,發售後首當其衝+恆古不變的優化問題。優化差-1,口碑-10。
發售後好評僅爲26%
都是吐槽優化差,鏡頭晃動,一步一卡。
(二)缺點
1.全程跳臉殺
優化方面的問題暫且擱置,畢竟也要考慮主機玩家。那麼拋開優化,他的整體質量如何呢?
《木衛四協議》本質是一個太空恐怖遊戲,模仿《死亡空間》這個IP,但他的恐怖元素,做的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大白話講就是“土”,全程跳臉殺,開個箱子跳臉殺,拐個彎又是跳臉殺,轉個頭還是跳臉殺,這一點就是製作組的水平問題了,他們所理解的恐怖大不過如此吧,虛假的恐怖遊戲:跳臉殺,真正的恐怖遊戲:心理博弈。學學隔壁逃生,或者《女鬼橋》也不會這樣吧。
2.穿模
號稱4A級的遊戲,穿模的地方可真不少,單是我玩的時候遇到的穿模就不下於3次!
離譜的穿模
3.這個boss戰就非要做嗎?
誠然,我不反對boss戰,相反我也喜歡boss戰,但木衛四的boss戰真的一言難盡,差不多8-10h流程,就兩場boss戰,這合理嗎?行就算少,如果少而精那也行,但貌似做的不精良吧。
第一場boss,看着壓迫感挺強,實際上和小怪沒啥區別,應對方法都一樣。
上尉
上尉二階段
應對方法也是沒什麼變化,左躲躲,右躲躲然後biubiubiu。
總的來說,boss戰無非就是給小怪換個模型,攻擊動作和小怪有一點點區別,別的就沒了。
4.小怪種類奇少
打來打去就麼幾種怪,不超過7種,而且攻擊模組一模一樣,主角僅需躲避,或者格擋即可,沒有新穎點。
(三)優點
1.畫質
誠然,他的品質是沒有4A級,但如果說他的畫質,紋理是4A級,那我也不是不能接受,不廢話,直接上圖
畫質,畫風氛圍感是有的!
2.武器系統
電棍:
電棍技能推薦優先出,這遊戲大部分還是靠近戰。電棍早早升滿可以減不少難度。
電棍左側的傷害加成儘量早點點滿。
手炮:
可以直接點滿。大招消耗5顆子彈可以直接秒殺一隻小怪。後期打雙頭的時候會有小怪干擾,用這招可以迅速清掉。
臭鼬槍:
我是把臭鼬槍當成收割武器來用,所以除了大招都點了。基本就是打出觸手之後用臭鼬槍處決。散射大更容易打到觸手秒殺。用手炮有時候總是打不到觸手。
鎮爆霰彈:
必點滿,專門用來打boss的槍,大招傷害很高,基本2次雙頭就二階段。
戰術手槍:
傷害很高,適合清理一些難纏的小怪
突擊步槍:
三連發,拿到的時候都大後期了,想怎麼點怎麼點吧,但是如果不點那個4500的穩定性有點飄,很容易空槍。
總結:每種武器點滿後基本都有一個專屬的技能,每種武器也都有不同的體驗,這麼短的流程,武器算是不少了,這一點沒有敷衍。
3.千奇百怪的死法
無論是主角還是怪物,死法都做的很細緻,主角面對不同敵人時死法有多種,而且比較血腥,而當我們處決怪物時,怪物的死法也是不同的。
你甚至還可以利用“原力”讓怪物撞擊一些鐵刺來擊殺怪物,或者丟出太空。
(圖片太過血腥,不能防,感興趣可自行搜索)
4.打擊感
打擊感其實對於稍微帶有動作系統的遊戲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木衛四的打擊感非常過癮,不管是近戰或者遠程,尤其是近戰,電棍的打擊感簡直爽爆,看着血霧瀰漫,彷彿玩到了《毀滅戰士》?
5.新穎的戰鬥模式
本作將近戰+遠程相結合,先使用警棍打出一套連擊,然後會提示使用遠程,這時候再用遠程攻擊打擊弱點,則可以造成大量傷害,不僅如此,遊戲中還有“暴蟲”設定,小怪打擊到一定程度有幾率暴出蟲子,這時候,如果能及時攻擊“蟲子”那麼怪物將直接死亡!可以說非常新穎了,可見製作組也是希望玩家使用近戰,充分感受近戰的暴力美學!
6.中配
儘管本作的中配不如《賽博朋克2077》《原子之心》那樣的騷裏騷氣,但目前擁有中配的遊戲屈指可數,而且本作的中配聽上去也還是蠻有味道的,簡單說:有中配他就得加一顆星好評!
(四)總結
如果說200的木衛四是垃圾,那麼26的木衛四不可謂不香,10h左右流程,太空恐怖遊戲,精細的畫質,紋理,中配,不管怎麼說,他的質量其實並沒有差太多,一些建模,一些小bug也是無可厚非,截止今天,他的好評率也上升止65%,神作談不上,但這個價格“佳作”也不是談不上。想入手的還是值得一玩的!
——————————————————————————
希望有電電鼓勵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