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當下的迷你主機業界,最富有創造力和執行力的公司之一,銘凡沒有走和別的公司一樣抱着NUC的外殼抄抄改改的依賴路徑,而是靠着自有生產線+自有研發團隊的1+1>2的王炸組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破圈。
前幾天的AMD AI峯會上,銘凡作爲AMD重要的合作伙伴赫然在列。
其中一臺神祕的機型引得蘇媽駐足並簽名留念,當時還是未解禁狀態的神祕新品(其實已經在社區預熱好久了,不過這次是真機在國內首度亮相)。
現在,它已經來了!首臺銳龍AI三合一平板電腦,銘凡Minisforum V3 AI平板電腦!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款規格拉滿的超強平板!
產品規格
銘凡AMD MINISFORUM V3 2024款三合一平板電腦,銳龍R7 8840U+32G+1T,首發售價6999元白條六期免息送鍵盤蓋+背蓋+鋼化膜!把全功能平板電腦做到了傳統翻轉360本的價格!
作爲銘凡簽約京東自營獨家全球首發上架的首款產品,不論是AMD、銘凡還是京東,都對於這款搭載了全新銳龍7 8840U的V3三合一平板電腦給予厚望。他也是全球首款搭載AMD AI CPU的WINDOWS三合一(平板形態/筆記本形態/便攜屏模式)電腦。特別是8000系在7000系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本地AI相關性能的情況下。這個28W的低功耗神U到底能釋放出怎樣的能量,具體功能我們放在後面,先來看開箱。
※首發限定贈送鍵盤+背蓋和鋼化膜,價值699元還多,相當於首發9折了!過了首發期則需要額外單獨購入。壓感筆單售399元,V3最高可兼容MPP2.6筆
開箱!
這次測試的是大全套,包括V3本體、鍵盤+背蓋、壓感筆三套4個包裝。
這次銘凡給V3設計了More Than You We See的Slogan,感覺很符合企業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調性。
開盒首層提供了社區共創的致謝信和充滿V3和品牌元素的貼紙
可以說這個產品的誕生,就完全是在各社區機友們共同努力催出來的,同時在研發過程中,也接受了海量的建議和意見,銘凡在各個社區也可以說是做到了實時更新,對V3的介紹更全面、更詳細,同樣也拉高了大家的期待值。
銘凡B站主頁都快被V3佔領了
之後就是充電器、充電線和說明書
氮化鎵的適配器65W 20V 3.25A的規格,尺寸很小巧,接頭可彎折。
之後就是V3的本體真身!鎂合金一體壓鑄機身,正面四周邊框均保持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畢竟14英寸這麼大面積還是得留有握持空間,也並沒有出現單側飛機跑道的情況。14英寸屏幕的機身厚度不足1釐米,重量控制在926克左右,在細節把控上足見這次銘凡是下了真功夫的。
底部的凹槽內是鍵盤的連接觸點和鍵盤插槽。這個設計類似Surface,與鍵盤通過磁吸固定,很方便。
右側是兩個全功能的USB4接口和喇叭開口以及電源鍵,其中電源鍵支持指紋解鎖,試用幾天下來感覺準確率還是可以的,內置四個揚聲器,能爲影音需求提供優秀的體驗,在平板電腦中首屈一指。此外還開孔配置了電源狀態指示燈。
左側依次是音量鍵,SD卡讀卡器和vlink視頻輸入接口。這也是三合一平板當中重要的“三”之一,帶上它有需要時,他還可以化身一塊觸摸便攜屏,進一步提升便利度。此外,還有“極爲先進的”3.5mm耳麥複合接口。SD卡讀卡器好評,沒有這個怎麼好意思說自己“生產力”?實測是USB3.0速度的,好評。
機殼背部除了常規的散熱器開孔之外,還設計了和開孔佈局相同的斑點,可能是出於增強設計感的目的?
正面上方是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開孔,基本也屬於是常規佈局。
背部左側有一顆攝像頭,平板電腦的使用環境,註定了後攝像頭的使用頻率不高,但是不能沒有。
風扇開孔下是“散熱狂魔”銘凡精心設計的多熱管雙風扇散熱系統,在看京東頁面的詳情時,讓我這個當年的Surface Pro 3韭菜用戶引起了強烈的生理不適。至今仍然能回憶起那個小風扇刺耳的嘯叫。
爲了避免大力出奇跡,所以就沒有詳細去探究內部的構造,後面我們會詳細測試看實際使用的效果。
PU皮材質的保護後蓋,銘凡沒有選擇一體式支架的設計,因此肯定還是需要這個237克的保護套作爲支架來發揮作用,設計上類似Xiaomi book S 12.4二合一,但是這兩個機器的性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支架的直立方式是推保護蓋的上半部分,把上半部分掰下來作爲支架,比較反直覺,主要原因是散熱風扇在上半邊,如果是像以前的支架一樣直接掰下半邊,就會擋住散熱。
V Pen的包裝比較簡單,一隻符合微軟MPP2.0的4096級壓感筆、一條雙C口充電線和一個替換筆尖。
“輕按喚醒”,14克重的筆握持手感還是比較好的。
圓筒狀的筆身在握持處有兩個按鍵,和MPP要求保持一致,默認是橡皮檫和鼠標右鍵。
筆身只有一側是平的,可以吸附在平板頂部,設置了狀態指示燈和USB充電接口。
“冰晶蠶絲材質”,總重量442克的鍵盤,在設計上與一般無小鍵盤區域鍵位設置類似,觸摸板目測在中央偏右一點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退格鍵上的功能鍵區鍵位設計比較獨特,同時,方向鍵史詩級削弱。
整合了微軟的“Copilot” AI助手快捷鍵,這也是AI PC的標誌之一,不過這個服務國內仍未開放......
雖然是鍵盤蓋,但是也有1.2mm的鍵程,而且還有5檔白色背光,手感還是相當可以的,完全不輸輕薄本的鍵盤。反饋也很直觀,連接上平板時,“啪”一下就吸附上了。
背面質感一般,感覺簡直就是個貼紙“告示板”,適合把送的那些貼紙貼上一點。
組成完全體之後,就很像一個文件夾,同時,單平板時的“纖瘦”形象也徹底蕩然無存,1605克的重量比一般輕薄本還重了,如果能在支架和鍵盤上再做做減法,就更好了。
各個角度來看,V3與它那個“質次價高”的競品有幾分神似,不知道後期銘凡會不會在鍵盤蓋的顏色等方面有什麼創新。或者會不會有第三方願意開模來爲V3打造保護套產品呢?
性能測試
之後就來到性能部分的測試,簡而言之,目前性能最強的集顯平板電腦之一!
V3一共有三個性能模式,分別是15W省電模式,22W平衡模式,28W性能模式,性能測試均基於性能模式狀態下進行。
首先驗明正身,CPUZ:
銳龍7 8840U w/Radeon 780M Graphics,最高TDP 28W,8核16線程,8M L2+16M L3緩存。可以直接理解爲功耗控制更嚴苛的8845HS。
Cinebench R20跑分多核5289,單核675。
Cinebench R23跑分多核13412,單核1741。這個分數已經基本和默認頻率下的65W桌面U 8600G持平了。
GPGPU結果如下,憑藉着6400 LPDDR5板載內存的加持,CPU讀寫數據還是比較理想的,特別是32G內存可以劃16G給顯卡,超級大顯存!(AIDA64內存測試有BUG,就用GPGPU測試代替了)
硬盤提供方仍然是金士頓,kingston和銘凡的關係可謂是情比金堅。
性能上依然是讀寫5G/4G的PCIE 4.0中游水準,V3只有一個SSD插槽,好在是2280尺寸的,想擴展難度較大,所幸接口強悍,建議和我一樣配一個2T的移動硬盤。
在性能這麼強大的情況下,PCMARK 10順利得到6974的高分,而且各項跑分沒有短版,monitoring能看到,CPU頻率幾乎長期在4.5~5G的超高頻率上,降頻很少。
配合50.82Wh的超大電池,節能模式PCMARK10現代辦公續航測試來到8小時多,(如果拔掉鍵盤應該更高!),按現在高鐵的速度,辦公的話,從北京玩到廣州都沒問題,高質量移動打工!充電速度也不算慢,1小時可以充進90%。
之後是3DMark集顯跑分測試,Radeon 780M的強大不用多說,尤其是放在平板電腦裏,那就是碾壓級的存在!(除了幻X這種論外產品,那玩意的重量也......)
此次V3還帶來了銘凡新增加的控制中心——銘凡空間,界面簡潔一目瞭然,功能也沒有太複雜,主要解決有無問題。
三種性能調用模式被放置在“系統管理中心”的“模式選擇中”,同時切換功耗牆和屏幕刷新率。
之後直接調用三種模式在室溫22°左右、插充電器、背景噪音34db的情況下。進行了FPU壓力和噪音測試。
首先是默認的22瓦的平衡模式,穩穩運行在全核3.0G上的8840U只有58度,而且距離屏幕10cm處噪音只有36db,不更湊近屏幕根本聽不見,實在是令人驚喜!
等到了性能模式,驚喜可謂來的更猛烈了,穩定運行在全核3.3G下,溫度穩定在70度以內的同時,噪音表現37.5db,只比平衡模式大了一點,幾乎無法分辨的出來。即使是在圖書館跑AI煉圖都沒問題!
最後省電模式,也是最適合當平板拿在手裏使用的模式,15W下,CPU運行在全核2.3GHz,溫度49度,基本是Fanless狀態,聽不到風扇聲音,整個機身也只是感覺微微發熱,放在手裏追劇、刷微博完全沒問題。
總體來說,銳龍R7 8840U的性能配上銘凡引以爲傲的散熱,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接着來看屏幕和觸控部分。
面板提供方是京東方,2560x1600的14寸165Hz刷新率8bit 廣色域電容觸摸屏,素質相當棒!
實測色域覆蓋上達到了99.8% sRGB、98.8% DCI-P3,容積則高達107.9% DCI-P3,素質相當高!
最大亮度也足足有543nits,全開晃眼!不支持HDR應該就是最大的遺憾了。
調低刷新率省電!不支持可變刷新率也是個小遺憾,但是多少屬於吹毛求疵的了。
筆設置,之前提到的側按鈕自定義就在這裏進行設置,windows11在其他設備的適配上已經相較前幾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試用下來相當順滑,不會出現斷觸的問題,就是Windows自帶的筆記軟件不支持壓感,還得用Sai之類的專業繪圖軟件才能發揮出這根4096級壓感筆的實力。
此外之前提到的SD卡讀卡器,USB3.0速度,完全能滿足正常使用的需要,可惜手頭也沒更快的卡了,沒有測出速度極限
AI性能方面,由於V3自帶32G大內存,可以爲集成顯卡劃分最多16G大顯存,因此跑圖方面效率不錯,複雜關鍵詞的一張512×512的圖只需要47秒,這還是效率很低的DirectML模型,要是換成Onnx,還能快好幾倍!
共享顯存劃他個16G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顯存佔用率幾乎拉滿,繪圖效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內置的攝像頭還可以調用8845HS裏面的NPU AI單元,提供高效的攝像頭後處理功能,相比傳統的處理方式,不僅效果更好,而且能耗更低,算是目前CPU內置的NPU單元比較落地的一個應用了。
進一步壓榨Radeon 780M和V3的性能,1920×1200分辨率下,預設低畫質古墓麗影平均幀率達到48,已經可算是堪堪能玩。要知道,這可是之前被人認爲是死路一條的集成顯卡在2024年的表現,平板電腦、集成顯卡,900g重,本地流暢玩3A,只能說真的瘋狂!
2077則幀數稍低,但40多幀也代表着一般非3A遊戲的通殺的局面。不帶鍵盤揣一個手柄……真的是走到哪玩到哪。
此外,重頭戲之一的視頻輸入功能,由於視頻輸入需要在V3關機狀態下使用,而VLink輸入需要電源支持,因此使用的時候需要帶供電輸入的有源轉接線或者是手機使用C-C線,時間緊迫來不及準備線了,小米舊手機又不支持視頻輸出,這部分測試只能遺憾缺失了。不過根據介紹,這個VLink確實有點東西,不僅僅可以傳輸視頻信號,V3自帶的鍵盤蓋、音響都可以使用,還可以使用音量鍵來調節亮度,可以說V3相當於一個額外的屏幕+鍵盤+鼠標+音響了!
插上VLink線後,如果檢測到視頻輸入,系統內置的軟件會彈窗提示,切換後就變成了一臺強大的便攜顯示器了:
總結
從硬件的角度來看,作爲“世界首款”AMD AI銳龍二合一平板電腦產品,銘凡Minisforum V3的設計可謂無懈可擊。拉滿的配置,全面的接口,高規格的電容觸摸屏幕,以及壓感筆的支持,14英寸的平板塞進了一個920g出頭的機身裏,確實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
小問題也不是沒有,除了不支持HDR和動態刷新率之外,主要問題還是在軟件上,自帶的MPP2.0的觸控筆暫時沒有全局壓感設置支持,智控中心略顯簡陋等軟問題,希望能夠在後期通過軟件升級來得到解決。另外自帶的鍵盤和背蓋也稍顯重了點。
作爲已經誕生十來年的一個特殊PC品類,二合一平板電腦在當下賽道本來就沒幾個競爭對手,競品要不價格奇高、要不就搞ARM架構這種邪路,普遍不給力的情況下,銘凡Minisforum V3以近乎一半的價格和超出一大截的配置和體驗,毫無疑問就是目前最強的“平板+”產品。!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