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漫长的游戏生涯中,也许会忘记了刀枪剑戟的刺激砍杀,也许会忘记了如云烟过客般的造梦世界,但刻骨铭心的剧情体验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去月球》就是这样一个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印记的好故事。
《for the river》和《to the moon》,是属于两个美好心灵的同一乐章
![]()
太阳绕着银河旋转需要2.2亿年,月亮绕着地球旋转需要27.3天,而River绕着John旋转,只需要一个嘉年华的夜晚和有月光的夜。
![]()
患有阿伯斯格综合征的River没有办法和其他人正常的交流沟通,在一个属于其他所有人的嘉年华热闹夜晚,郊外独孤的星空下John带来River身边,带着鸭嘴兽玩偶撕破了River心中的黑暗,并且许下了永世的约定:“如果我们走丢了,就到月球相见吧”。
可造化弄人的是,这个给她带来光明的骑士却因为服用阻挡药忘却了这段记忆和他们童年的约定。虽然后来他们还是在命运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这个遗憾却再也没有办法弥补。
月亮是两人的回忆,是流光,是年华,是美好,是他想方设法却一直不能记起的自己;
星光是他们的困境,是无助,是悲痛,是创伤,是她只能怀念却再也不能拥有的曾经——他们有如天空中的星与月,眼望近在咫尺,内心的那一丝裂缝相隔下却又宛若天涯。
![]()
“他不爱她,他只是记得要去爱她”,我们在《巫师3》的《石之心》中品读过类似的悲剧。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John的内心并没有像欧菲尔德一样变成石头,在River先一步离开人世以后,哪怕失去了相关的记忆,哪怕忘记了为什么要去月球,但去月球的执念成为了埋藏在他内心底最坚定也最决绝的愿望。
最终在游戏中专门从事“临终关怀”,通过在脑海内读取记忆帮助弥留之际的客户满足临终心愿的西格蒙德公司两位技术专家Eva和Neil的帮助下,在John的脑海内他和River一起登上了去月球的火箭——尽管现实中的两人已如莫比乌斯环的两端再无相交的可能性,但这脑海中的登月火箭成了那个击穿“叹息之墙”的心灵交汇点。
![]()
最终在绝美的背景音乐中,当两人携手看见月球的那一刻,画面仿佛定格,我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这是机器制造的“梦境”。
而就在此刻,我们的耳畔传来了心跳监事仪的警示音,一切戛然而止,尽管我因为泪水无法看清通关后的字幕,但盯着屏幕久久不能释怀,怎样的故事剧本,才能同时带给我们的心灵如此大的慰藉与酸楚感?
这就是明星制作人高瞰在《去月球》中带给我们的感动,这是一个如四月青柚般清澈、心酸又美好的故事。
明星制作人高瞰:来自孤独的力量
![]()
在《去月球》通关后的staff名单中,一群外国友人的名字中夹杂着一个拼音“Gao Kan”特别的显眼:这是一个山东东营长大的中国男孩“高瞰”,小学期间,年仅11岁的他随全家一起移居加拿大。
在如此年幼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任何人而言都绝非易事,父母忙于工作没法给与太多的陪伴,孤苦的高瞰因为文化上的隔阂与语言沟通上的阻碍更加封闭了自己细腻又敏感的内心,甚至在大学的一个学期内他没有和同学说过一句话,但如同梵高和莫扎特,这种孤独与寂寞并没有吞噬他,反而成为了他的精神食粮。
他并没有停下对外部环境和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用细腻的笔触和天才的构思创作了独立游戏神作《去月球》,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剧本,多才多艺的高瞰还操刀了游戏的音乐部分,留下了《to the river》和《everything’s alright》这样的神级曲目。
![]()
无论是口碑还是销量,《去月球》都获得了空间的成功,它不仅创下了超百万销量的傲人纪录,还在2011年席卷了众多独立游戏相关奖项,并且获得了类似于gamespots这样知名游戏媒体颁发的最佳叙事奖——要知道那可是《上古卷轴5》、《蝙蝠侠阿甘之城》、《塞尔达天空之剑》等名作“神仙打架”的一年。
而高瞰本人则因为《去月球》的空前成功登上了CCTV4的专栏节目,来详细介绍他的心路历程与身为游戏设计师的生活点滴,这对于国内游戏制作人而言是难得的经历也是至高的荣誉。
从《去月球》到《发现天堂》,高瞰的快乐与成熟
在完成《去月球》后高瞰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成立了独立游戏工作室Freebird Games,除了将《去月球》进一步的完善,还陆续推出了游戏《鸟的故事》和《寻找天堂》,这些游戏在剧情上一脉相承,都是以西格蒙德公司两位技术专家Eva和Neil作为“脑航员”的心灵旅程故事,《去月球》作为官方认定的“第一章”存在,《鸟的故事》作为插曲,而《寻找天堂》则是“第二章”。
![]()
《去月球》中的River和《寻找天堂》中的Faye
古人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文化创作者而言,其实复制已有的成功绝非易事,尤其是当前作珠玉在前时,后续的作品往往难与之相媲美,也会给作者越大的压力。
但如同日本著名摇滚乐队X-Japan在创作了认为无法被超越的《forever love》后又写下了交相辉映的名曲《endless rain》一样,高瞰的新作品《寻找天堂》并没有让《去月球》的粉丝们失望,他和他的团队再次带来了一款能与《去月球》相媲美的神作。
而这一次的作品《寻找天堂》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无论是编剧行文的笔力、游玩内容的趣味度、游戏制作的成熟度相对于《去月球》都更加的出色。
走出孤独症候群的孤独患者
![]()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在于:高瞰开始尝试在他的游戏中表达“快乐”,虽然悲剧更容易让人内心触动,但游戏原本就是快乐的载体.
在《寻找天堂》中,西格蒙德公司两位技术专家Eva和Neil人物形象随着两部作品越来越立体和深化,他们开始更为频繁的“插科打诨”,游戏中开始了出现了一些“玩梗”的场景,比如联动《去月球》的开场的松鼠逃过一劫、熟悉的学校场景:“怪老头们是不是都在这个小学上学”、还有路人少妇说她的孩子昵称叫“patato”,学名叫tu(土)dou(豆)等等。
6年过去了,当初的“孤独患者”高瞰已经不再把孤独当作唯一的精神食粮。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个更为成熟的高瞰是如何表达他的艺术美感与生活哲思。
从浓烈的酒到回味的茶
如果说《去月球》是一瓶浓烈的酒,我们随着醉意去往月球上属于John和River的梦。那么《寻找天堂》就是一壶苦后回甘的岩茶,初尝之下可能感觉略显平淡,但它的味觉层次丰富苦后回甘,绕舌三日扔留有余香——现实生活给我们的感受其实便是如此,可能没有那么多山盟海誓的冲击,没有那么多生离死别的痛苦,但在这看似平淡的一点一滴中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去拨动心弦是更为不易的,只有经历过生活的曲折,才能在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处打动人心。
![]()
如同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所写到的“无招胜有招”,在经历了6年生活的磨砺和作为游戏制作人从业经验的积累,如今的高瞰已经愈发稳健而成熟,他开始在《寻找天堂》中开始寻求“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情感,并没有在情节上尝试更为曲折离奇的故事进展,而是纳入了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除了一以贯之的感动也开始尝试在这款游戏中像玩家传达快乐。
最终《寻找天堂》如同《去月球》一般同样带给了我们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而这次的故事更加的历久弥新,让人难忘。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