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對比13700K 和7800X3D,我只能說AMD還得往後靠

前言

今年我覺得13代的CPU性價比更高了,尤其是13700K。

現在性價比比較高倆CPU就是13700K和7800X3D,這倆都是裝機的熱門選項。

7800X3D雖然紙面參數對標的是13700K,但是實際跑下來的性能還是比不過13700K。

現在7800X3D在狗東上的價格是2499,13700K的價格是2899,都屬於同一個檔次範圍內。雖然看起來7800X3D便宜了400塊錢,但是因爲7800X3D只支持DDR5內存條,所以在配內存的時候你又得把這400塊錢的差價補回去,並且7800X3D的內存控制器還不能穩上6000MHz,AMD官方也不建議你上高於6000MHz的DDR5內存條給7800X3D用。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你花2499買了一個看起來性價比超高的7800X3D,然後等你用內存條的時候發現低頻更便宜的DDR4內存條你用不了,你一狠心準備上高頻DDR5享受快樂的時候,你發現6800MHz之類的高頻DDR5內存條你也用不了,那你就只能買DDR5 低頻內存條用,這實屬把錢省到刀刃上了。

但是這只是我初期瞭解的一些bug點,其餘的點我仔細查了資料之後才發現,且聽我細細道來。

內存讀寫性能分析對比

內存跑分對比結論一句話版本:

搭配DDR5 6000MHz的7800X3D讀速只有58543MB/s,時延是80.9ns。

13700K的搭配的內存讀寫速率是7800X3D的兩倍,並且時延性能是7800X3D的兩倍。

也就是說,同樣是DDR5內存條,插在13700K上,這個內存條可以滿速性能跑起來,而插在7800X3D上,它就只能發揮出來原來一半的性能。

7800X3D在B650M主板上開EXPO 6600MHz 檔位的頻率後無法開機,只能限制在6000MHz測試。

限制到6000MHz之後的DDR5內存條,讀寫速度水平真的只能算一般,時延水平也只是80ns的水平。

相對於AMD拉跨的內存控制器,即使是我二奶機上12600K上DDR5內存條開到4800MHz的頻率,它都能把讀寫打到比7800X3D上DDR5 6000MHz的要高。

而拿出來13700K就純屬欺負人了,13700K搭配DDR4內存條,把頻率開到4000MHz,讀速是61837MB/s,時延是77ns。而搭配DDR5 6000MHz的7800X3D讀速只有58543MB/s,時延是80.9ns。合着你用DDR5就用了個寂寞?

而13700K加DDR5的完全體搭配,內存讀取速度是112970MB/s,時延是53ns。

而搭配DDR5 6000MHz的7800X3D讀速只有58543MB/s,時延是80.9ns。

13700K的搭配的內存讀寫速率是7800X3D的兩倍,並且時延性能是7800X3D的兩倍。

也就是說,同樣是DDR5內存條,插在13700K上,這個內存條可以滿速性能跑起來,而插在7800X3D上,它就只能發揮出來原來一半的性能。

對比內存讀寫部分的結果我是真的不敢多寫,生怕多寫之後AMD一氣之下不賣7800X3D了。

價格部分對比分析

價格部分我都拿狗東的官方自營旗艦店價格來對比,畢竟第三方的價格波動太大了。

截至2024年3月20日,在狗東上AMD京東自營旗艦店裏7800X3D的價格是2499的價格。

而截至2024年3月20日,在狗東上Intel京東自營旗艦店裏13700K的價格是2899的價格。

價格上肯定是AMD的7800X3D佔優勢,但是實際上正如我之前說的,如果選了7800X3D,那麼配內存的時候這部分省下來的錢就要吐回去。

反觀Intel的13700K,雖然貴了400,但是配主板的時候可以選性價比更高的DDR4內存條的主板,再上便宜大碗的DDR4內存條,讀寫性能還持平7800X3D加DDR5的套裝。

裝機使用性能參數部分對比分析

13700K和7800X3D的主要用戶其實還是遊戲用戶,所以我拿這倆U跑了一下游戲,顯卡都用的4070,主板都用的ROG STRIX X670E-E GAMING WIFI和華碩 ROG MAXIMUS Z790 HERO DDR5這樣同一個檔次的,內存條也都上的是6000MHz的DDR5雙通道內存條,時序都調到了40-40-40-76,硬盤都是用的三星980Pro 2T版本,系統都是Windows11 22H2,顯示器都用的27寸16:9的比例,1080P的分辨率。

可以說我能控制的方面全都控制完了。

測試遊戲總共有13款,包含了經典3A遊戲《荒野大鏢客2》,熱門遊戲《Cyberpunk2077》,熱門遊戲《PUBG》,我經常玩的遊戲《坦克世界》、《CSGO》、《LOL》等等。

主要對比的方面就是這些遊戲的幀數,測試完做完表之後我發現,幾乎每一個遊戲裏面,13700K的表現都比7800X3D要好,完全可以說是全面領先了。

上面那個表格可能看的不是太直觀,我直接用數字化的表現展現出來,以7800X3D的幀數作爲基準去衡量13700K,結果13700K只有三款遊戲表現是比7800X3D弱一點,剩下幾乎所有的遊戲都是全面超越7800X3D。

13700K在13款遊戲的平均性能上是7800X3D的102.66%。

考慮到CPU的遊戲性能嚴重依賴於三級緩存的大小,7800X3D的三級緩存給了90MB,13700K的三級緩存是30MB。7800X3D高達90MB的三級緩存還比不過給了30MB三級緩存的13700K,這就是所謂的紙面參數牛逼,實際使用很拉?7800X3D的90MB三級緩存是給了個寂寞?

遊戲性能是一方面,在跑分軟件上的對比,7800X3D也是慘不忍睹,在PC Mark加Cinebench、3DMark、Crossmark以及CPU-Z這幾個主流的性能測試軟件上,我搞了16項跑分測試,也是拿7800X3D作爲基準去衡量13700K,結果還是一樣的:13700K全面超越7800X3D。

所有項目綜合下來算一個平均分,13700K的平均性能是7800X3D的133%。

我真的嘆氣了,7800X3D你給點力啊。

最後是常用軟件部分,我幾乎都麻木了,13700K全面超越7800X3D已經不再有什麼疑問了。

舉一個例子,必剪和剪映的視頻導出,同樣的工程下,7800X3D的導出時間是20秒,而13700K的導出時間是19秒,相差了1秒的差距。考慮到視頻處理的導出時間都是非線性增長的,所以很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同樣的工程,13700K的處理時間需要一天,但是7800X3D的導出時間需要兩天。

而我對比的Photoshop,Lightingroom,After Effects這些傳統的相當喫CPU和GPU性能的軟件方面,Intel的13700K毫無疑問佔優勢。

結語

在我全面衡量了一下實際使用性能分數之後,我發現7800X3D還是有點賊的,都是用的米氏對比法去對比13700K,然鵝一遇到真實的使用場景,7800X3D就暴露了。

所以對我這樣的生產力工具剛需的用戶來說,13700K不僅運行更穩定,配件更便宜,而且使用性能還比7800X3D更強。

所以要是從生產力角度來裝機,我覺得還是得上13700K。

而如果不差錢的話,再加幾百塊上14代最佳選擇:14700K,這也不是不可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