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入手戰未來的養老型NAS丨威聯通TS-466C拆解評測(硬件篇)

先和NAS玩家們預告下,在接下來的三月份會有不少NAS新品上市,威聯通作爲傳統NAS頭部廠商,除了在CES上展出的全閃存新機以外,預計二三月份會推送QTS5.2系統,相信會是老設備的一次免費大提升。

本文先分享一下威聯通TS-466C的拆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威聯通目前的硬件設計水平,等QTS大版本更新後在做詳細的系統相關測試,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由於平時時間有限且評論區溝通效率低,有複雜問題諮詢請單獨聯繫。

⏹ 省流總結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做個總結:

✔️ 本文當做案例機的威聯通TS-466C活動價能做到兩千九百元左右,對比同爲N6005的輕NAS競品,差價僅在三四百元,雖然依舊會有配置黨詬病,但起碼入手壓力沒那麼大。

✔️ 對比以前的硬件方案,威聯通TS-466C結構上沒有大的變化,但增加了非常多的硬件級散熱設計,下文也會有針對性溫度測試,內存是SO-DIMM槽,內存焦慮用戶放心吧。

❌ 如果打算給威聯通TS-466C上M.2固態硬盤,需要準備螺絲刀拆外殼才能安裝,雖然很簡單,但對有動手恐懼症的用戶而言不是那麼友好。

新版本QTS目前還在進行內部測試,按照之前的經驗,初版可能依舊會有不少小問題,屆時收到推送也先不要急着更新,嚐鮮用戶遇到問題可以去官方社羣找RD溝通修復。

⏹ 參數解析

威聯通TS-466C作爲目前桌面級次旗艦型號,配置可以說相當“養老”:

● CPU爲目前NAS中比較高的Intel N6005,四核四線程+3.3GHz足以多開容器。

● 板載核顯爲Intel UHD核顯(32EU),相比N5095的16EU翻了一倍,主頻也更高。

● 存儲位包含四個3.5英寸機械硬盤位,另外有兩個PCIe3.0協議的M.2固態硬盤位。

● 內存有兩個DDR4協議的SO-DIMM插槽,支持自行更換增加。頻率最高2933MHz。

● 網絡接口包含兩個2.5Gbps帶寬的電口網口,支持鏈路聚合匯聚成單5G網口。

● 傳輸接口前置10Gbps的USB3.2Gen2接口,並且有對應的一鍵拷貝物理按鍵。

● 背部接口包含USB3.2Gen2接口*1+USB2.0接口*1,支持接入2.4G無線飛鼠操作。

● 安全配置包含Kensington安全鎖孔,同時每個硬盤籠上都有獨立的鑰匙鎖孔。

● 影音輸出有HDMI2.0,支持直出HTPC模式的畫面,但沒有獨立3.5mm音頻口。

整體來說,硬件方案選擇非常威聯通,除了無萬兆口以外幾乎該有的都有了,畢竟是三千元以內價位的機器,可以理解。

⏹ 開箱拆解

本文主要說一下威聯通TS-466C的硬件改動,內部細節確實比較大,配件也有所變動。

1️⃣設備外觀

單從外觀上看,威聯通TS-466C保留了TS系列的基礎設計,看起來非常方正,同時邊緣也做了圓角處理,搬運時不會產出“暴擊傷害”。

唯一很明顯的不同是硬盤籠,每個卡扣都有獨立鎖孔,對沒有獨立機房的中小型企業而言相當實用,不會出現維護時拔出還在運行硬盤的尷尬問題。

硬盤籠本身依舊是祖傳卡扣式設計,安裝3.5英寸硬盤不需要上螺絲,並且卡扣處都有緩震墊,可以有效減少硬盤運行時的共振,從而提升硬盤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

除了硬盤籠以外,前面板還包含了指示燈區以及基礎功能按鍵,燈區包含工作燈、網絡燈以及硬盤燈,按鍵則是開機鍵與拷貝鍵,同時有一個USB3.2Gen2接口用於外接移動存儲。

威聯通TS-466C的機身左右兩側均做了散熱孔,對應前進後出的標準艙內風道,所以擺放時候注意不要擋住,不然必會導致艙內溫度升高。

設備底部四角均做了墊高+防滑處理,同時前部同樣做了五個開口用於進風,不僅可以減少機器運行時共振帶來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提升設備的進風量增強散熱。

威聯通TS-466C背部採用緊湊式設計,包含一個12cm效能風扇、Kensington鎖孔、Reset孔位以及各個輸入輸出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供電,雖然採用DC方案,實際上需要12V7A才能使用,假如原裝電源丟失,切記不要買錯了,不然可能會造成硬盤損壞。

威聯通TS-466C的原裝配件除了剛需的供電線、CAT5E網線和固定螺絲以外,還隨機附贈了兩組固態硬盤散熱馬甲+散熱墊,雖然造型非常工業風,但講究個實用貼心。

前面提到的硬盤籠鑰匙也在配件盒裏面,這玩意丟失就比較麻煩了,建議妥善保存,下面開始拆解部分。

2️⃣硬件加裝

威聯通TS-466C安裝內存並不需要拆卸設備外殼,拔掉硬盤籠即可看到標準的DDR4協議SO-DIMM槽,原裝爲創見的3200MHz內存,理論上加裝常規品牌都可以兼容。

安裝固態硬盤需要拆卸下設備外殼,對應卸掉背部的四顆固定螺絲,使用常規四角批頭的螺絲刀即可操作。

拆卸掉背部固定螺絲之後,按住並反向推動機身即可取下外殼,底部有對應的標誌,相信即使是動手困難症用戶也能輕鬆弄明白。

威聯通TS-466C的內部框架如下圖所示,固態硬盤位在框架頂部,位置比較靠近設備背部風扇,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

固態硬盤僅支持PCIe3.0協議,所以搭配選購的時候沒必要上PCIe4.0型號,能省點錢也是好的,機架定位柱對應的則是2280尺寸,其他長度的固態硬盤沒辦法固定。

3️⃣內部拆解

提醒各位,拆卸外殼安裝固態硬盤不會影響保修,內部框架的固定螺絲有紅漆+易碎標,拆這些螺絲會影響保修,沒事不要拆哈。

下面看下新增的設計細節,威聯通TS-466C的固定框架側邊有一塊海綿墊做填充,可以起到穩定框架的作用。

框架底部則有一大塊散熱墊,對應着主板上CPU的位置,安裝好後會緊貼散熱鰭片,畢竟使用的是被動散熱方案,這種輔助件的增加還是有必要的。

威聯通TS-466C的硬盤框架拆卸後如下圖所示,主板和外殼中間還有一層額外框架作爲固定+輔助散熱,看着就非常讓人安心。

12CM效能風扇通過4Pin的PWM線連接主板,默認是根據溫度自動調整轉速,高溫環境或者有安靜需求可以進入系統後在設置中自行調整風扇策略。

順道看了下網卡型號,威聯通TS-466C使用的是Intel S2233L8,也就是Intel I226的迭代馬甲卡,穩定性和能耗比還是不錯的。

⏹ 溫度測試

考慮到大家使用的硬盤型號不同,這裏我選擇的測試案例爲以下兩塊:

● 機械硬盤使用東芝N300,爲標準的NAS專用硬盤,工作溫度屬於中段,不高不低。

● 固態硬盤使用雷克沙NM610,爲目前主流的MAP1202+長存方案,比較具備代表性。

測試時室溫在12°左右,開機持續下載五小時後,設備溫度如下圖所示:

● CPU溫度爲33°

● 主板溫度爲19°

● 機械硬盤溫度爲17°

● 固態硬盤溫度爲22°

在各個新增散熱件的加持下,威聯通TS-466C整體溫度控制非常棒,即使環境溫度上升+增加硬盤,各硬盤溫度理論值也是在40°/50°以內,均離高溫線也遠的很。

⏹ 系統套件

由於QTS系統目前還是5.1版本,系統鏈各組件版本如下圖所示:

● Linux version版本爲5.10.60

● gcc版本爲4.9.2

● binutils版本爲2.25

● glibc版本爲2.21

● GNU版本爲2.25

整體來說和QTS5.0內核變化不是很大,小組件都有迭代,屆時會詳細對比QTS5.2的各項升級點。

比較值得嘗試的是新套件是MARS,用途是備份恢復通過AppCenter安裝的部分套件,相比之前只能通過快照恢復要更有針對性一些,並且支持回滾套件版本,非常方便。

另外需要提醒下打算配置第三方源的朋友,原來的QnapClub源目前不能用了,替代品是Myqnap源,在AppCenter的設置中添加下面鏈接即可:

https://www.myqnap.org/repo.xml

⏹ 相關設備

簡單列一下本文所用到的設備,可以直接抄作業。

1️⃣NAS丨威聯通TS-466C 8G

簡介:本文核心評測品,不再贅述,適合養老。

2️⃣內存丨金百達筆記本內存 DDR4 3200MHz 8G

簡介:經典性價比普條,一般設備上了都不會有兼容性問題,建議買3200MHz頻率。

3️⃣機械硬盤丨東芝N300 4T

簡介:三大廠商中價格比較低的NAS專用盤,4T這種低容量除了聲音大點沒啥缺點,可以入手,超過8T別買,用的是穩定盤片技術,不如希捷酷狼和西部數據紅盤Plus。

4️⃣固態硬盤丨雷克沙NM610 1T

簡介:如果一定要給NAS上固態硬盤,建議作爲單獨存儲池使用,加速盤沒必要,特別是500G及以下容量,命中率會比較低,威聯通送了散熱馬甲,不需要額外購買哈。

⏹ 未完待續

本文只是做了配置解析和設備拆解,給打算入手NAS的朋友們展示下威聯通TS-466C這臺設備的硬件水平,確實適合養老,等QTS5.2更新後再和大家分享新系統相關測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