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亂七芭蕉評測#yui
《棄子》是一款讓人有點糾結的作品,以本作獨特的藝術氛圍、絕佳的場景美術,只要玩法上不太折磨玩家,那基本上屬於逢人就能安利的茶餘飯後的甜品作。但是本作偏偏在遊戲設計上出了點毛病,雖然離折磨還差了一點,但是枯燥而乏味的背板玩法很容易讓玩家昏昏欲睡,而遊戲調節節奏的方式——追逐戰則很容易讓人血壓拉滿。
《棄子》無疑是那種看一眼就會很想玩的作品,遊戲的視覺風格極具吸引力,用瑰麗的色調烘托出了一種迷濛的末世氛圍。來自塞爾維亞的Demagog Studio工作室在前作《高爾夫:廢土》中已經刻畫出了一副出色的後啓示錄風格場景,而本作則沒有浪費美術資源,主舞臺仍舊是末世後的地球,這裏的生態環境早已滿目瘡痍,不過卻煥發出新的生機。
相較於前作,《棄子》被賦予了更多色彩,例如主角服裝爲醒目的紅色,而遊戲的場景也在廢棄都市、原始森林、垃圾工廠等多種風格中切換,但都統合於後啓示錄的主題之下。與此同時,遊戲中刻畫了大量巨物,比如荒原中的巨獸、又或者是都市中的巨大廣告牌,營造出一股空間上的寂寥感,進一步凸顯出人類的渺小。
傳統的世界觀與簡練的敘事
另一個值得稱讚的部分是遊戲的演出,有許多近、遠景的切換來聚焦角色情緒,配合場景營造出當下需要的氛圍感。而在每章節的開頭和末尾,還有2D動畫以及手繪塗鴉的播片來講述劇情,爲敘事加碼的同時也讓章節間的過渡更加自然。總體流程相比前作雖然增長的有限,卻通過分割章節的形式強化了遊戲的流程感,同時讓節奏變化更加豐富,敘事結構也趨於完整。
但是從故事內核來說,《棄子》還是顯得有些過於板正。比如拋棄地球移民太空的精英人才們就代表着邪惡,那些從地球沃壤中重新孕育的“狼孩”則象徵着原處的美好——邪不勝正的故事是不會出錯的王道戲碼,不過在後啓示錄這樣一個宏大的主題上,本作對於人物的塑造還是太過刻板。或許也是被時長鉗制,因此Demagog Studio選擇了用一種最直白的方式來解構主題,至少玩家在數小時的流程過後不會像某些謎語人遊戲一樣對故事感到迷惑。在本作中還分佈了大量收集要素來補充敘事,通過這些碎片化敘事手段讓世界觀更加豐滿。
INSIDE,但是平臺跳躍版
遊戲從很多方面都有點像《INSIDE》,包括小孩對抗大人的主題、同樣的紅色服裝、平臺跳躍+解密上元素的相似性、以及充斥遊戲中的巨物們,而在遊戲中途的某段潛行玩法中,Demagog Studio似乎完全不打算掩飾自己對於《INSIDE》的”致敬“。不過遊戲設計上顯然有着不小差距,《INSIDE》的關卡設計師Jeppe Carlsen即使在脫離了Playdead單打獨鬥仍舊能獻出《COCOON》這樣在謎題上讓玩家感到驚喜的作品,而對於《棄子》,老實說並不能稱其爲「平臺解密」,畢竟跳躍和追逐戰纔是本作最核心的機制。
但是一款以平臺跳躍爲核心的遊戲,在動作手感上卻有着明顯的粘滯感。遊戲對於物體的邊緣判定比較寬鬆,但是指令間有明顯的先後順序,假如你先按了跳,那就需要等到跳躍的落地動作執行完畢以後纔可以接衝刺,這就讓遊戲本就冗長的追逐戰更爲惱人。並且在許多跳躍關卡時不會給玩家提供完整的鳥瞰視野,遊戲中更傾向於通過讓玩家不斷試錯來尋求平臺跳躍的解法,雖然難度不高,但由於“初見殺”的存在往往會多次遊玩,讓平臺跳躍變成了一個背板遊戲。
雖然收集要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劑節奏,不過卻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遊戲在收集品處並沒有設置存檔點,必須要走到自動存檔區域纔會保存當前的收集進度,換言之像尋常平臺遊戲中那樣「先收集、然後送死光速復位」的常見技巧在本作中無法使用,玩家需要帶着收集進度一直苟活到自動存檔點——但是收集品也意味着各種險路,這其實是變相加大了本作的難度。
在覈心的平臺跳躍機制上並沒有做出任何特色的情況下,《棄子》首先就犯了兩個錯誤,過於背板的玩法以及爲了追求全收集而承擔的大量死亡風險,讓本作的遊玩過程中大部分時候昏昏欲睡的同時,又充滿了各種「增壓時刻」。
火星音樂電臺,來點氛圍!
當然,《棄子》還是做了許多嘗試來讓作品變得更加有趣。比如前作中讓許多玩家沉迷的特色系統——火星電臺仍舊得到保留,而Demagog Studio更是毫不吝惜地往遊戲裏填充了海量細節。只要你戴着頭盔,你依然可以隨時隨地感受火星音樂電臺的“懷舊叨逼叨”,不僅是爲你科普天文地理、哲科人文,還會爲遊戲的敘事做鋪墊,顯露出一股反烏托邦風格的荒謬感——比如特斯拉公司儘管對於地球狼孩以及“叛忍”查理的抓捕工作心急如焚,卻仍然要通過電臺像民衆傳遞出一股愜意的氛圍,不要慌,相關人員正在“緊急救援”地球中~
遊戲裏還有些我非常喜歡的細節。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當玩家停止操控角色時,屏幕中的“狼孩”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動作,從不耐煩的咿呀嗷嗚到“摳腳”,最後是摘下頭盔倚在地上進入短暫地休憩,這個小設計讓角色形象更加飽滿,在一個以平臺關卡爲主、沒有太多敘事空間的作品中已經是極爲不易。
總結
總而言之,雖然在遊玩時從操作層面上對本作產生了些許不滿,我仍舊很喜歡這部作品帶給我的氛圍,不僅是因爲巨物場景所呈現出來的空靈感,遊戲自成一體的藝術氣質以及收集品、人物動作等各種小細節都讓我沉迷。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它的火星音樂電臺,真正陪伴我度過了一段孤獨的旅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