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月前玩喬思伯的D301海景房機箱的時候就在納悶爲何不叫D300而是叫D301,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個型號還未發佈?畢竟在以往產品命名上喬思伯經常這樣乾的,同一個設計的產品在產生不同細節或者不同大小的型號時候都會採用相近的序號來進行區分。在我還在納悶的時候上個月D300的發佈直接印證了我的猜測,並且看到實物後也終於知道爲什麼D301會先首發而非D300,很明顯D300採用了新的設計導致了其發售延後於D301,下面就一起來看看D300的新設計吧。
喬思伯D300雖然與D301爲姐妹款,但是兩者在外形上的區別還是相當大的,D301爲目前主流橫平豎直的無A柱海景房設計,而D300則往圓潤方向走,其採用了曲面一體化彎折環視鋼化玻璃設計,用一塊玻璃實現了270°的全景視野,徹底解決了目前其他雙玻璃海景房的過渡問題,在視角上要更加自然優雅圓潤,並且機箱非玻璃側的金屬部分也採用了與玻璃相同的R角過渡,一體感相當強,與D301形成極大地反差感。
喬思伯D300的背部金屬板採用了大面積的衝孔設計,做出了類似MESH面板的效果,因此不論是哪個視角觀看都提供了相較一般“海景房”機箱更加通透的效果,並且在散熱方面無疑是要更加優秀的。
機箱側面的視覺效果得益於曲面一體化彎折環視鋼化玻璃設計在視覺效果方面相較於其他海景房也更加新奇。
機箱的側透側可視範圍非常大,機箱內部的空間基本一覽無餘。
從機箱的背部可以看到喬思伯D300採用的是常規ATX結構,並無採用左右分倉結構,由於喬思伯D300是M-ATX箱型,因此其PCI-E擴展槽爲5條。
機箱底部的防塵網爲帶框架的磁吸防塵網,作用以及用料都非常不錯,也覆蓋了整個機箱底部的進風口。
機箱的I/O口設計在了機箱頂部,接口方面標配雙Type-A USB3.0、單Type-C USB3.2 Gen2以及一個二合一音頻接口,接口的數量以及質量都是相當不錯的。
打開機箱頂蓋後即可看到機箱頂部的風扇架,最大可以支持360mm一體式水冷排安裝。
在機箱頂部可以看到被隱藏起來的兩個玻璃提手。在拆卸這塊特殊的玻璃時候只需要提着兩個提手即可與機箱分離。
出廠時候的也有貼紙指示。
在單獨欣賞曲面一體化彎折環視鋼化玻璃的時候還是再次被震撼到了,不過大家在拆卸時候一定要抓緊兩個提手,不要手滑了把玻璃掉地上了,那就會相當的蛋疼了。
喬思伯D300整體尺寸爲236.4×420.9×460.2mm,體積跟常規的M-ATX基本差不多。
喬思伯D300內部最大支持M-ATX版型,同時可以看到機箱主板托架的走線孔也比一般的機箱要大,這是因爲喬思伯D300是支持目前最新的M-ATX背插主板,背插主板的特點就是主板上所有的接線口都挪到了背部,直接在機箱走線倉進行走線。喬思伯D300機箱CPU風冷散熱器最高支持180mm,顯卡最長可以支持到430mm,目前最新的RTX40系列顯卡也可以完全放入。
機箱主板托架前部也設有風扇支架,可以最多安裝3把12釐米的風扇。
機箱的電源倉上部也可以額外安裝多兩把12釐米風扇。
機箱底部還設有1個12釐米風扇的安裝位。喬思伯D300在滿配的情況下可以一共安裝10把風扇,這個數量放在M-ATX的“海景房”機箱裏面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了。
電源最長支持200mm,在安裝硬盤時候則會限制在160mm以內,這點對於目前主流電源來說都不會產生兼容性問題。
喬思伯D300的背倉設有一個硬盤安裝支架,可以最多同時安裝2塊2.5寸硬盤或者1塊2.5+1塊3.5的組合。底部電源倉也設有一個硬盤支架,可以安裝一塊2.5/3.5寸硬盤。其實機箱內部的五金結構跟D301是基本一致的,不愧是姐妹機型。到這裏機箱就基本介紹完畢了,下面就來看看裝機效果如何吧。
CPU方面選擇的是Intel酷睿i5-14600K。
主板方面搭配的是華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吹雪,這塊主板也是目前M-ATX平臺白色主機首選之一,出色的外形搭配二次元形象,對於一般玩家的殺傷力還是非常大的。
內存是XPG 龍耀Lancer DDR5 6000 32GB(16G*2)套裝。
CPU散熱器方面本次選擇的是先馬XW360 PLU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先馬的XW360 PLUS系列水冷是之前的XW360系列冷頭加大版本,冷頭屏幕由原來的2.1寸加大到2.8寸,並且擁有兩個版本可以選擇,第一個版本就是無風扇版本,價格更便宜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搭配風扇。玩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自行選擇。
先馬XW360 PLUS系列水冷散熱器最大的亮點就是冷頭帶有一塊2.8寸,480×480分辨率的IPS LCD全綵屏幕,得益於如此高的分辨率其顯示效果細膩度非常的高。
除了上述的顯示屏外,冷頭本身的用料做工也很高端,採用了全鋁合金CNC上蓋,加上高光裝飾紋理,整體的質感相當精緻。
散熱器風扇方面選擇了先馬的XT128DW套裝風扇。風扇邊框採用了PBT530材料,風扇軸承則採用了FBD軸承,能夠帶來更低的噪音表現同時還有更長的運行壽命。
XT128系列風扇的側面配備了鋁合金拉絲面板裝飾,質感方面又上了一個層次。同時XT128系列風扇在扇體厚度方面也要比常規的普通風扇要多上幾毫米,扇葉的角度也可以更大,因此在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帶來更高的風量與風壓。官方參數方面XT128系列風扇最高轉速爲2500RPM,風量最高爲80CFM,風壓最高爲5.08H20,數據方面還是相當搶眼的。
顯卡方面選擇了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O12G-GAMING。
電源選擇的是先馬XP850 V3。先馬XP850 V3電源的80PLUS認證級別相較於之前黑鑽系列的金牌也升級到了更高的白金級別,轉換效率有不少的提升,根據官方的數據其50%負載時候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4%,高於白金認證的92%。
先馬XP V3系列電源目前擁有850W、1000W、1200W三種功率版本,均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也都通過了80Plus 白金認證。尺寸方面爲150×150×86mm,長度僅爲150mm,體積是控制得相當不錯的,屬於短ATX電源。
電源採用了高端電源常見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拓撲+同步整流+DC-DC方案打造,+5V與+3.3V均爲額定20A輸出,聯合輸出功率爲額定100W ;+12V爲單路設計,最大可以輸出70.8A的電流,可以最大輸出849.6W總功率,總功率上來看應付目前的高端平臺是問題不大的。配件到這裏基本介紹完畢了,下面就來看看裝機效果如何。
接下來就來看看喬思伯D300的散熱效能如何了。溫度測試方面,持續雙烤10分鐘後Intel酷睿i5-14600K溫度保持在69°C,核心溫度穩定在80°C,P覈保持在4.8Hz,E覈保持在3.9GHz,全程沒有降頻,CPU溫度表現尚可;GPU的溫度則維持在了66°C,表現非常出色。總體來看星界喬思伯D300散熱效能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有效應對這類中高端硬件的散熱需求。
總的來說,喬思伯D300其實可以看作是之前的TK-2的一個“簡化版”,TK-2那個雙曲面玻璃效果更加驚爲天人,但是對應的在價格方面也要更加貴,而D300的單曲面能更好的控制成本以此達成更低的售價,面向更多的主流用戶,同時也讓主流價位的海景房機箱多了一個與衆不同的選擇。在整體的做工用料方面D300也是繼承了喬思伯一貫的高水準;內部的風扇硬盤擴展也擁有充足的數量;多達10個風扇安裝位置搭配上大面積的MESH面板設計,散熱效能方面也是非常不錯;如果近期需要裝海景房主機的用戶不妨可以留意下喬思伯D300、D301這兩款姐妹型號,喜歡傳統的可以選擇D301,喜歡獨特的可以選擇D300。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