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提醒: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最後,Cycle8也將會是TKD的Cycle系列的完結之作
看到團購帖中的這句話,我愣了一下。原本理好的思緒一下子被抽離,如細絲,紛亂纏繞。重新看向手裏的這把Cycle8,我突然覺得它變得沉甸甸的,雖然鋁合金本就談不上「輕盈」。
去年寫了幾篇有關鍵盤的評測,也對一些創作方向進行了嘗試,但始終無法讓自己滿意。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水平不夠,亦或者在鍵圈寫文章本身就不是一條正道。那我能做什麼呢?思考良久,唯有繼續傾注熱情到自己的文字中,雖有些徒勞,但還有創作的自由。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Cycle8,這把Cycle系列的收官之作,也聊聊TKD,這個讓我有點困惑的聯合廠牌。
造型與配列
不要忘記來時的路和我們堅持的熱愛,也希望把這份熱情傳遞給每一個喜歡客製化鍵盤的人。
這是TKD.Customize在Cycle立項時的宣言,如果說Cycle7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嘗試,那麼Cycle8則是對TKD意志的實踐。
我想,以Cycle8作爲Cycle系列的收尾或許是早就謀劃好的。80%,TKL,Tenkeyless,作爲客製化鍵盤圈中最爲經典的配列之一,80%誕生了許多不朽的傳奇之作,其中不乏對我影響頗深的作品,也是我玩鍵盤來時的路。
如果說60%是客製化鍵盤家族中最受寵愛的孩子,那麼80%就是家族裏的長子,威望卓著。它不是我最偏愛的那一個,但若要選出一個擔任我桌面江山社稷的掌舵者,80%絕對是我的第一選擇。不同於60%那般小家碧玉,80%是名門正派的大家閨秀,有條不紊的配列布局,完善的按鍵映射,在效率與舒適之間取得了最爲普世的平衡,美的落落大方。
而相較於Cycle7,Cycle8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對細節的豐富和造型的重新設計。
它沿用了Cycle7上的碰珠快拆結構,並通過自主CNC定製了更符合TKL邊框比例的快拆構件;
在該作中豐富了更多的設計細節,相較於前作,且作爲TKL尺寸的鍵盤,在Cycle8身上有着更具代表性的設計內容:回形燈條、拆分配重塊、鈦合金工藝、全新材質的PC定位板以及豐富的配件選項
正面來說,我個人是絕對站光板(無回形燈條)版本。
一方面80%本身的比例設計就非常的完美了,天資自然,不假雕琢。另一方面,回形燈條的設計實在是不敢恭維,我能夠理解設計師想要將造型設計與「Cycle」進行聯繫,同時也讓鍵盤不被說成「毫無辨識度」的想法,回形燈條槽的加工也是通過刀頭進行回形切削得到。這很巧妙,但這個設計本身的大小侷限於方寸之地,在佈局的時候,或許是想強化「Cycle」的意象,同心方形設計的圈數多且大,再加上CNC切削的立體造型帶來的視線引導,使得整個視覺重心都被引向了這個燈槽,有點頭重腳輕。
從側面觀察,Cycle8的線條設計是讓我驚喜的。它散發出一種動感十足的現代氣息,兩條從倒角引出的清晰而銳利的弧線,速度感十足,它們在視覺上劃破空間,給人一種強烈的前進感。緊接着,這兩條弧線似乎融入了一條與鍵盤上蓋平行的隱約直線之中,巧妙地營造出一種「漸近線」的效果,這在Cycle7中是完全沒有的。
背面的配重設計選擇了拆分配重。
我們將Cycle8的底部配重通過旋轉對稱的弧線切分成了3塊,並搭配不同的表面處理工藝跟材質來豐富其視覺效果。
我自己是相對比較喜歡鏡面這樣簡單的配重設計,雖不如彩鈦那麼繽紛絢爛,但鏡花水月也別有一般風味。
說完了造型與配列,下面我們來簡單聊聊關於快拆和內膽。
快拆:實用還是噱頭?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怎樣的,對於我來說,它更像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加項。
我並不是一個嫌麻煩的人,至少在玩鍵盤這件事情上,我願意投入時間去享受組裝的樂趣。能選焊接的鍵盤,我就不會選擇熱插拔,雖然這可能意味着多好幾倍的組裝時間成本,但正是這種折騰的過程,讓我樂在其中。
當然,我並不否認快拆帶來的便利性。它就像是知識付費,雖然被過度炒作,但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同樣的,快拆功能並不能激發一個人對鍵盤定製的熱愛,就像健身房的年卡並不能讓人真正愛上健身一樣。對鍵盤的熱愛,源於玩家的內心。
Cycle8的快拆好用嗎?我相信Cycle7的表現以及市場上多款快拆套件都已經證明了它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Cycle8的快拆常用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手上的Cycle8大概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再拆開了,即便它只用幾秒鐘就能拆開。必須承認的是,我覺得快拆很適合鍵盤博主,經常要換鍵帽和軸體的話,取出內膽操作是最便捷的。但我想,對於一般用戶而言,熱插拔就是最好的快拆。
我們預期的通過快拆來節省入門玩家對套件本體探索的操作成本的目的,但對此我們有了新的思考,從實際表現來說,我們對於快拆的設想某種程度上是失敗的。
如果僅僅是出於商業和市場的角度來考量,沿用快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一個重要的賣點,就像是1.2mm單鍵開槽黑芯PCB和各種聲音包以及Hifi營銷。
但TKD沒有選擇繼續延伸Cycle系列,或許以後會有一些配列的補全,但短期之內快拆不會出現在新的作品上。我想,或許是他們對於快拆,對於玩家的需求,對於「Cycle」重新進行了思考。
更進一步,我希望那些繼續採用快拆結構設計的工作室,能夠附贈多張PCB或是提供相對便宜的PCB加購選項,如果幾張PCB的價格就足夠頂上一把鍵盤,那快拆真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內膽與部分細節
在上下蓋的接觸部分,Cycle8加入了force break mod,簡單但高效的減震設計。
此外,限位柱的獨立件設計減少了噴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公差問題,確保了鍵盤組裝的精確度。上蓋兩側的防撞條設計,以及定製的碳鋼彈簧配合氮化硅碰珠和CNC加工的更小尺寸碰珠構件,都是爲了解決碰珠快拆可能帶來的邊框過寬問題,同時內部邊緣的倒角處理也非常精細。
在內膽的設計上,Cycle8與Cycle7有所不同,這次採用了硅膠圈來替代硅膠條的固定方式,同時保留了Gasket豆的固定方法。
整個內膽的固定方式是點狀式分佈Gasket,上四下三非對稱,空格區域無固定點。同樣點位分佈的情況下,硅膠柱的支撐面是遠小於硅膠條或是硅膠圈,底部的豆狀硅膠形變也相對容易。
新引入的硅膠圈Gasket(O-ring)硬度較高,安裝後處於一種緊繃狀態,相較於原型的硅膠條,韌勁多一些,不會太過死板。我個人在嘗試後,相較於硅膠豆,更喜歡這種硅膠圈的手感。它提供了明確的反饋,不會震手,且回彈迅速,使得整體的鍵入感覺非常明確。
相比之下,一些採用板簧硅膠套固定模式的鍵盤,雖然手感偏硬,但並未達到硅膠圈Gasket(O-ring)的鍵入回饋效果。如果偏好手感較軟的用戶,硅膠豆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爲它的形變更容易,可以帶來更柔和的鍵入體驗,但需要注意的是,邊角處的按鍵可能會感覺支撐性稍弱。
值得一提的是,硅膠圈Gasket(O-ring)雖然從定義上來說,確實是O-ring Mod,但實際表現和傳統的O-ring Mount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開槽的1.6mmPCB,從焊接角度而言,這絕對是利好。同時這也和硅膠圈Gasket(O-ring)的固定模式相性甚佳。
有關於Cycle8的一切,我已悉數告知。而有關TKD,有關Cycle的一些想法,請容我再絮叨一會。
從Cycle到TKD.Customize
不同於子品牌和衍生品牌的概念,TKD.Customize是一個聯合創立的廠牌。或許聽到這裏,你會感到一頭霧水,這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與市場上衆多入門產品相比,Cycle系列和卷王產品有何不同?請注意,我這裏指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一些特質,還有產品背後的設計思路。
在看到Cycle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Cycle7的高調亮相和它的低價策略,它身上缺失的個性,讓我一度認爲這個系列只是個內卷而下沉的產品,直到玩到Cycle8,看到那一句話。
最後,Cycle8也將會是TKD的Cycle系列的完結之作
重新回看TKD.Customize成立的那篇帖子,它是入門的,也是性價比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憑藉Cycle7在國內外積累的用戶羣和口碑,爲TKD鋪平了道路。繼續沿用快拆特性,並在迭代中進行升級,對TKD來說,是一個條平坦的路。
思索着,看着自己那些一點也不「卷」的老套件,突然想起那天朋友提出的問題
這些套件一點性價比都沒有,你爲什麼還要買呢?
想起那天表弟給我看樣品視頻時的自豪
你覺得Cycle的表面工藝如何?
Cycle的陽極很好,噴塗也不賴。一個尖銳的問題隨即產生,那麼像是Angle、Arc這樣的作品,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又該怎麼去闡釋?
像是Angle、Arc這樣的作品,即便是數量再怎麼多,也無法降低到千元以下,但如果只是從紙面參數來看,它並不會比Cycle好多少,甚至後續推出的Cycle系列在表面處理工藝上會更加成熟。
這時,我才突然明白,TKD.Customize它不是Vertex和Equalz的子品牌,它的產品也不是所謂的支系、丐版。TKD是下沉的,Cycle是極具產品屬性、商品屬性的,但它並非追求內卷。
我們想的是先做一個入門級別的產品出來,然後再考慮如何能讓它的成本變得更低,去支撐一個較低的售價,再定位到入門的市場跟玩家
什麼是入門?價格足夠低是嗎?我想,價格很多時候只是入門的一環。
價格重要嗎?重要,但現在有太多產品,想要用低價去堵住用戶的嘴。低價,是他們抄襲成性、敷衍設計最後的一塊遮羞布,也是品控問題頻出,產品質量低下的擋箭牌。
回看Angle和Arc,我對這兩把鍵盤的評價其實是很尖銳的,甚至有些刻薄的,它們是好的作品,但不是爲所有人準備的,它的設計是偏執的,不具有包容性的,它單純只是爲那些認定其價值的人準備的,是一份禮物。
回到TKD,它到底是爲何而生呢?從生產角度而言,TKD帶來的更多是生產和供應鏈上的根基穩固,通過生產更大規模的產品,跑通更大的生產線路,爲Vertex以及Equalz提供生產上的便利,這是冰山一角。從品牌角度而言,低價策略是品牌進行市場滲透的大殺器,而知名度也是品牌價值的真實內涵。
除開以上頗爲功利的分析,TKD到底想帶給我們什麼?我想,如果說angle、arc,他們是有曲線,有角度,尖銳一些的產品,那麼cycle,圓,就是相對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產品。而TKD想要帶來的,是一款能讓人入門,能從中獲取樂趣的鍵盤。
Cycle8是一把好鍵盤嗎?它便宜,但絕不廉價。
Cycle8是一把能讓人入門的鍵盤嗎?我想,這個責任讓一把鍵盤來承擔,未免有些太過沉重。但至少,爲那些渴望探索客製化鍵盤世界的新玩家提供了一個友好的起點。
我是個懦弱的人,夾在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冷靜下來想狡黠地從兩端取利,半推半就的寫了些自認爲尚爲客觀的內容,但惟有低價的產品,我很少涉及。這並不是因爲我排斥低價,只是我單純覺得無趣。雖然客觀來講,鍵盤自己不會打字,文章確實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但主觀來說,文章寫的有趣並不是我有水平,而是鍵盤值得說道。
不過可笑的是,我水平太低,確實接不到幾個有趣的套件。而卷王的置換推廣,我沒有做過,原因無他,我寫不出幾個字,僅此而已。
我很高興,在Cycle8身上能看到在Cycle7身上沒有的設計細節以及更加鮮明的態度和棱角。儘管它是圓的,但至少讓這篇文章還有寫的價值。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