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Steam,大學生活

所有記憶終會消散,一如淚水消失雨中。

大一上期因爲宿舍沒安WiFi且流量不夠用,雖然有表哥傳給我的八成新2060筆記本(如今依然堅守),但日常也只是玩玩原神,偶爾和室友一起看看電視,對Steam也只是略有耳聞。

註冊賬號

直到接近期末我的二次元室友 Y (也就是一起看電視那位,咱倆關係還挺好的)被常玩端遊的室長 Z 安利了小紅車,他簡直被眼花繚亂的壁紙給吸引住了當即決定註冊個Steam賬號要把 wallpaper engine 拿下(雖然他並沒有電腦,平時都是借用我的),也拉我一起註冊了賬號,但因爲當時還沒有購買虛擬產品的習慣所以幾乎沒買過東西,當時刷b站玩 I wanna 的視頻感覺很有意思就跟風買了個(事實證明那玩意兒就不是正常人該玩的)。

第一個遊戲

時間來到第二學期,大家達成共識終於爲宿舍裝了WiFi,我終於可以隨心所欲暢玩電腦了,第一件事自然是把小紅車收入囊中

說實在的我一直對3A大作興趣不大(即使現在也對玩法有趣的獨立遊戲更感興趣),所以室長Z整天沉迷刺客信條大革命時我也只是對巴黎聖母院栩栩如生的建模表示逼真。直到某天又在b站上看到個推薦GOROGOA的視頻,手繪的畫風、巧妙的解密,這時候纔想起來我有個Steam賬號。GOROGOA體量不大,我一下午就把全成就都做完了,之後就陷入了遊戲荒迫切想試試更多其他遊戲。室長Z告訴我買遊戲可以等折扣,Steam遊戲經常打折(讚美G胖),順便帶我入坑了黑盒方便了解折扣信息,當時GTA V正在折扣中,所以GTA V也名正言順成爲了我的第一款3A大作,真懷念室長 Z 帶我搶銀行的那個下午

沉迷獨立遊戲

22年4月,我通過同學 X 安利入坑了死亡細胞,不過是b站代理的手遊版,初見簡陋的畫面(那時候對像素風還略有偏見,現在我的XP已經被磨合成像素方塊的了)、初試暢快的動作、初嘗BOSS的折磨,所有的偏見(對像素畫風)和恐懼(對嘗試多次也爲打過的BOSS)在一次次重開反覆訓練下變成了偏愛和動力。在這裏我發現了自己隱藏已久的蒐集癖、賭狗屬性,也瞭解到自己的魯莽,到現在也覺得它是我最愛的遊戲,甚至在5月初因爲等不及DLC而買了手柄入坑的Steam版(手遊更新節奏比pc慢了半年多),不過丟了那個玩了近一個月的檔

在死亡細胞廝殺的空閒了我嘗試尋找更多代餐(其實是因爲遇到瓶頸更高難度打不過了),這時候正好在b站刷到獨立遊戲界最有話語權的up @獨立遊戲蜥蜴君 的新系列全網最全的<橫版肉鴿遊戲>排行榜(這也是其最出名的系列),在這系列視頻裏我認識了以撒的結合、殺戮尖塔、哈迪斯...當時我以爲自己對死亡細胞愛的是rogue,在玩過一衆真正roguelike之後才知道我喜歡的僅僅是死亡細胞,雖然它rogue屬性很弱。我喜歡它到底是因爲哪點呢?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也許是動作、畫面、世界觀、惡趣味、更新多內容量大,或許只是第一次遇見的是它。

不過託細胞的福關注到蜥蜴君,看紅黑榜、新遊推薦、年終的蜥GA入坑了不少對口味的獨立遊戲(emmm...不過大多數都是淺嘗輒止),不得不說重玩法的獨立遊戲就是比爲畫面、劇情、演出而犧牲部分遊戲性的大作們好玩多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此處僅代表個人觀點)

對其他類型的嘗試

各種風格的解密遊戲,傳送門系列、見證者、塔羅斯的法則、cypher、baba is you...

試玩一部就一口氣全部全成就的鏽湖系列(後面兩部新作入了還沒玩)

動作天尊卡普空的鬼泣系列,我是從DMC入坑的,因爲便宜且劇情獨立(不過玩5之後就沒再打開過DMC了,得找個時間通了纔行)

換了好幾個搭檔才完成雙人成行一週目,不過之後陪其他人又從頭到尾玩過幾遍。真的不容易膩,雙人遊戲中的唯一首選,製作者的逃出生天、雙子傳說也很不錯,不過據說雙子傳說的初衷是單人操控兩兄弟

超級英雄題材我嘗試過蜘蛛俠、銀河護衛隊、蝙蝠俠系列(未通關),得益於對此題材影視、漫畫作品的喜愛,我對他們的體驗感受都很不錯。買蜘蛛俠的日子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爲那天是我20歲生日,它是我這20年來爲數不多真正滿意的禮物(雖然是自己買的

各種風格的格鬥遊戲,諸如:街霸5、拳皇13(像素風格鬥遊戲最後的榮光)、鐵拳7、真人快打11(強推,極致暴力美學,嗜血如此美妙)、不義聯盟2(和真人快打系列一樣有演出華麗的劇情模式)、碧藍幻想Versus(買RPG送格鬥遊戲,價格超低人物立繪就值回票價了)、究極風暴4(火影迷的夢中情遊)...

極限競速:地平線4、極品飛車、神力科莎(沒盤子體驗不佳)、風火輪(純娛樂)和極速騎行4(駕照都拿不到,氣得我直接退款了),在競速中體驗速度與激情

我曾錯誤的以爲自己對寫代碼感興趣,直到真正開始自學python並嘗試寫項目時方知其繁瑣的本質,閒話少說,我玩過的編程類遊戲比較推薦這些:入門的 人力資源部、七十億人,進階的 信號法則、Opus Magnum,更接近現實的 深圳I/O(純純深圳碼農模擬器)。數字電路題材的Virtual Circuit Board(界面好評,但是無中文)和Turing Complete姑且也放這吧,另外 深圳I/O 其實也算模擬電路,既要安排走線又要設計程序,這玩意叫加班不能叫遊戲

劇情向的玩得不多,印象深刻的只有去月球(讓鋼鐵直男理解了什麼是心有一人的感覺,系列裏其他作品暫時還沒玩)、艾迪芬奇的記憶(簡單來說就是精神病家族族譜)、底特律:化身爲人(和艾迪芬奇一樣是演出出彩,其探討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十多年後即將成爲現實的)、泰坦隕落2(非劇情爲主,但也是優秀的演出使角色更加豐滿,給我一個強力且貼心的好戰友又讓我失去,這痛苦的感覺不如讓我自己戰死。拋開劇情不談,鐵馭+機甲的玩法也值得稱讚)

宿舍歡樂聯機,文明6(感謝室長 Z ,選擇他以爲最快的馬拉松模式,讓咱倆一天三頓找室友幫忙帶飯)、人類一敗塗地(和某人的快樂回憶)、糖豆人(和好哥們異地聯機)、星露穀物語(想和室長 Z 結芬)、饑荒聯機版(with 室友 J)

後記

不知不覺都水...寫這麼多了,很感謝帶我入坑的室長和能陪我一起玩的室友、朋友們。

大學時光如此短暫,如今大家各奔東西開始自己的實習,回過頭才發現曾經天天盼着結束的生活令人如此懷念了,那羣聒噪的、幼稚的、可笑的傢伙們竟是那樣親切了,而我卻只能靠遊戲這些載體來回憶那回不去的時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