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等权威单位近日发布了2023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榜单,这份榜单汇聚了全球各地在科技、工程和创新领域的卓越成果,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和科技进步的辉煌。这些成就涵盖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计算、医疗、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人类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中的卓越贡献。
ChatGPT
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这款基于注意力学习机制的自然语言生成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自监督学习、有监督微调和人在回路强化学习的结合,实现了文本内容合成、机器翻译、自动文档摘要、代码生成等多种功能。ChatGPT的成功推出,为人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在历经11次发射任务后,于2022年11月完成了在轨组装建造。该空间站由3舱组成,总质量67.5吨,航天员活动空间达122立方米,可支持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配备的4台LT-100型大功率霍尔电推进发动机和先进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使其在轨道运行和资源利用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行,为人类太空探索和开发开辟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FRONTIER"超级计算机
在计算领域,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AMD合作建造的"FRONTIER"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其每秒1.1×10^18次浮点运算的惊人速度,被国际超级计算组织评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作为首个突破每秒百亿亿次性能的计算机,"FRONTIER"开启了E级计算的新时代,将为解决气候预测、核聚变模拟、新材料和新药物研发等重大科学挑战提供强大的计算工具。
白鹤滩水电站
能源领域的亮点是位于中国金沙江下游干流的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12月20日,该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其300米级特高混凝土双曲拱坝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安装了全球首批16台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水力发电进入单机百万千瓦新时代。白鹤滩水电站与其他几大水电站共同构成了全球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小行星重定向
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首次展示了人类有目的地改变天体轨道运动的能力,为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威胁提供了宝贵经验。
疟疾疫苗
医疗领域的突破来自全球首款获批的疟疾疫苗RTS,S/AS01。该疫苗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与PATH MVI合作开发,创新性地采用了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C-末端序列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融合、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结构的亚单位疫苗设计,显著提高了免疫原性,标志着人类抗击疟疾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鸿蒙操作系统
华为公司在2019年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也是本次评选的重要成果。鸿蒙系统首次将分布式架构应用于终端操作系统,实现了用户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并通过全新的微内核设计和统一IDE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为人、设备、场景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Spot & Atlas机器人展示了当今机器人研发的最先进水平。四足机器人Spot具备360度避障功能,能在不同地形和环境下行走、跑步、攀爬等;Atlas双足人形机器人拥有28个自由度,能够自然连贯地完成跳跃、翻滚、倒立、跳舞、跑酷等动作,预示着机器人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锂离子动力电池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55Wh/kg,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热扩散时间提高至大于24小时,安全性能大幅提升。这种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已在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驾驶航空器
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为一项高度灵活的运载工具,随着动力技术、悬停技术、导航技术、人机交互、集群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正在迈向智能化、小型化、集群化、体系化。大疆、Parrot、3D Robotics等公司引领全球无人机技术及产业发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军事及民用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
此次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的评选,由中国工程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创办的《Engineering》期刊主办,旨在表彰全球各地在科技、工程和创新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为全球提供高水平的发布交流平台。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和科技进步的辉煌,也预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