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委。
進擊的巨人的許多片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乍一看很炸裂,細想完全符合邏輯。例如“我鎧他超,他踢我撞,你跟我走,啥事沒有”。
我個人認爲,巨人的結局也是一樣的道理,乍一看非常炸裂,又是手動喫媽又是那種事不要啊,砍掉自己頭的還是青梅竹馬。
再加上諫山創趕稿趕得過於急切,導致很多人物對話和神態處理得並不理想,引起了漫畫黨羣起而攻之。
但仔細分析,我認爲這個結局沒什麼好噴的,下面來解答一些熱門的問題。
Q1:爲什麼發動地鳴?
發動地鳴一方面是爲了將帕島與島外敵對勢力的戰力拉平,強行讓島內外勢均力敵,讓帕島不至於被直接打崩。
另一方面,也是最爲重要的,艾倫曾提過想讓自己的戰友夥伴全部健康長壽。因此發動地鳴也是爲了保護夥伴,故意讓夥伴了結自己,將夥伴們抬高爲救世英雄,讓外界對帕島的仇恨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艾倫自己一個人身上。
Q2:爲什麼要分離怪誕蟲?爲什麼不保留巨人之力?
最直接的原因:巨人之力的存在將會讓自己的巨人戰友短命,艾倫想要給他們續命。
間接原因:巨人之力是阻礙艾爾迪亞人與其他國家人民建立命運共同體的巨大阻礙,近乎將艾爾迪亞人與其他人種分割爲了兩個不同的物種。
戰略意義:隨着島外科學技術的進步,巨人之力的作用將越來越小。久而久之,鎧之巨人這個主打防禦的“瑪萊之盾”都能被炮彈轟開。
捏着巨人之力不放,會吸引仇恨和恐懼,讓外界對帕島更加忌憚,加速外界軍事科技發展,進一步拉大島內外的科技差距,最後讓帕島被聯合擊潰,艾爾迪亞人可能面臨滅種。
Q3:爲什麼要消滅島外80%的人口,而不是僅僅摧毀軍事基地?
參考Q1:爲了將戰力拉平。只摧毀軍事基地帶來的破壞,不足以填平島內外經濟、科技與政治制度發展上的巨大鴻溝。
直接原因可能有兩點:
一是艾倫通過始祖之力,看到了未來的趨勢,發覺如果不踏平島外領土,將會保留島外的軍事實力,最終直接攻破島內的防線。而究竟要踏平多少才能將這種鴻溝填平,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嘗試後(艾倫原話)”得出是80%。
二是艾倫所說的“我就是想這麼做”,一種原始的屠殺衝動,或可以解釋爲宣泄從小到大形成的仇恨。
Q4:爲什麼不殺害100%的島外人來終結仇恨?
首先,艾倫自己個人的價值觀不允許(此處可以參考往期視頻《艾倫是ISFP嗎?他爲什麼要發動地鳴?》)。對於艾倫而言,去屠殺平民已經是迫不得已下對自己價值觀的妥協,而“滅種”這個選項,只要能確保夥伴和帕島安全,是絕對不會做的。
其次,長遠來看,不保留島外的勢力,島內將會缺乏發展科學技術的動力,將繼續延續原先中世紀的腐敗政治。當然,作者可能想到了這一點,但艾倫應該想不到。
最爲重要的是,倘若島外勢力全部被消滅,與艾倫爲敵的夥伴將會被島內的耶格爾派審判爲戰犯,就無法滿足艾倫“保護夥伴”的最核心動機。
Q5:爲什麼不放棄屠殺,直接讓巨人之力消失後和平談判?這樣不是更符合普世價值嗎?
阿爾敏提出的“談判解決問題”是各國發展的最優解,但也是非常理想主義的想法。
仇恨往往只是戰爭藉口,真正誘發戰爭的永遠是資源與利益。
即便瑪萊等國內心已經放下了仇恨,但帕拉迪島上豐富的特殊礦產資源(冰爆石、黑金竹)依然會成爲島外宣戰的動機。
因此,最好的避免戰爭的方法,就是解決發動戰爭的人。只有具有宣戰動機者失去宣戰的實力,這個問題才能夠被完美地解決。
Q6:爲什麼要讓三笠殺死自己?
可能一:自己必須要被戰友中的任意一個人殺死,而他希望這個人是三笠。
可能二:只有三笠殺死艾倫,才能讓先祖尤彌爾覺醒,意識到愛也可以像這樣自由,可以爲了雙方共同的理想去殺死一方,而不是一味地保護和順從。
Q7:爲什麼要說“那種事不要啊”?
臨死前和好基友袒露心聲。
他希望三笠自由,可以自由幸福地活下去,不要爲他守寡一輩子。
因此他在後期表現得對三笠極其冷漠,甚至一度表現出想要推開三笠的衝動。
但內心深處的情感上,艾倫想和三笠永遠在一起。但自己已經決定要犧牲自己保全夥伴,就算自己選擇了和三笠私奔隱居的時間線,雖然自己爽了一段時間,但夥伴夥伴沒保住,自己壽命也沒多少了,島內外的戰局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所以艾倫選擇將這一時間線上的記憶傳給三笠,讓三笠在殺死自己之前,能感受到與艾倫最後一起生活的那份幸福與美好。
Q8:爲什麼要控制喫媽巨喫掉自己的媽媽?
簡單點說,艾倫提及自己“嘗試過無數次,也失望過無數次”。如果自己的媽媽不被喫掉,未來會更加糟糕。
具體未來會如何發展,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格里沙夫婦的艾爾迪亞復興計劃會繼續實施,但考慮到兩夫婦的戰鬥意志大不如艾倫,也缺乏艾倫的狠勁,這個計劃很可能會流產。
這樣帕島將會繼續維持“不戰之約”,最終讓瑪萊持續不斷地壓縮艾爾迪亞人的生存空間。而歷史進程一拖再拖,最後拖到瑪萊可以完美吞併帕島,已經爲時已晚。
當然,這裏也涉及到一個時空悖論的問題,解釋起來比較複雜,以後會考慮單開一期講。
總結
發動地鳴的直接動機是夥伴的生存與壽命,艾倫對夥伴的重視甚至超過了他自己,他可以犧牲自己來換取夥伴的健康長壽與平安。
早在瑪萊篇以前,艾倫就在車上以一種艱澀的神情說:“我希望你們能長壽。”
即便這種自顧自的話語令讓他們無法理解,也迅速打消了艾倫這個念頭,提出要一起共患難。不過看到未來記憶碎片的艾倫知道,要想維持長期的和平,必須要作出必要的犧牲。
因此,無論是艾倫跟黑化了一樣推開自己的夥伴,還是後面踩了80%的人之後又故意讓三笠把自己砍了,都需要圍繞着夥伴這個點來討論。
從結果來看,如果以保護和幫助夥伴爲目的,艾倫是完全成功的。
艾倫以自己一人的犧牲,換取了島內外勢均力敵,消滅了阻礙和平的巨人之力,換取了夥伴的健康長壽,拔高了夥伴的國際地位,讓自己的夥伴全部過上了幸福、快樂且有意義的人生。最終夥伴們恢復記憶後,意識到艾倫做這些都是爲了他們,因而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本期專欄到此結束,後續會做成視頻,有什麼其他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出,我也會盡力解答大家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